
善待自己:改變命運的N個人生哲理(珍藏版)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28評論第1章 笑如春風(1)
心靈的柵欄
人與月亮的距離并不遙遠,因為人與人心靈間的距離更為遙遠。
--王爾德
當瑪格麗特的丈夫杰瑞因腦瘤去世后,她變得異常憤怒,生活太不公平,她憎恨孤獨。孀居3年,她的臉變得緊繃繃的。
一天,瑪格麗特在小鎮(zhèn)擁擠的路上開車,忽然發(fā)現(xiàn)一幢她喜歡的房子周圍豎起一道新的柵欄。那房子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顏色變白,有很大的門廊,過去一直隱藏在路后面。如今馬路擴展,街口豎起了紅綠燈,小鎮(zhèn)已頗有些城市味,只是這座漂亮房子前的大院已被蠶食得所剩無幾了。
可院子總是打掃得干干凈凈,上面綻開著鮮艷的花朵。瑪格麗特注意到一個系著圍裙、身材瘦小的女人,清掃著枯葉,侍弄鮮花,修剪草坪。
每次瑪格麗特經(jīng)過那房子,總要看看迅速豎立起來的柵欄。一位年老的木匠還搭建了一個玫瑰花格架和一個涼亭,并漆成雪白色,與房子很相稱。
一天,瑪格麗特在路邊停下車,長久地凝視著柵欄。木匠高超的手藝令她幾乎流淚。瑪格麗特實在不忍離去,索性熄了火,走上前去,撫摸柵欄。它們還散發(fā)著油漆味。瑪格麗特看見那女人正試圖開動一臺割草機。
“喂!你好!”瑪格麗特喊道,一邊揮著手。
“嘿,親愛的!”那女人站起身,在圍裙上擦了擦手。
“我在看你的柵欄。真是太美了。”
那女人微笑道:“來門廊上坐一會吧,我告訴你柵欄的故事。”
她們走上后門臺階,那女人打開柵欄門,瑪格麗特不由得欣喜萬分,她終于來到這美麗房子的門廊,喝著冰茶,周圍是不同尋常又賞心悅目的柵欄。
“這柵欄其實不是為我設的。”那女人直率地說道,“我獨自一人生活,可有許多人到這里來,他們喜歡看到真正漂亮的東西,有些人見到這柵欄后便向我揮手,幾個像你這樣的人甚至走進來,坐在門廊上與我聊天。”
“可面前這條路加寬后,這兒發(fā)生了那么大的變化,你難道不介意?”
“變化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鑄造個性的因素,親愛的。當你不喜歡的事情發(fā)生后,你面臨兩個選擇:要么痛苦憤懣,要么振奮前進。”
當瑪格麗特起身離開時,她說:“任何時候都歡迎你來做客,請別把柵欄門關(guān)上,這樣看上去很友善。”
瑪格麗特把門半掩住,然后啟動車子。她內(nèi)心深處有種新的感受,她沒法用語言表達,只是感到,在她那顆憤懣之心的四周,一道堅硬的圍墻轟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是整潔雪白的柵欄。她也打算把自家的柵欄門開著,對任何準備走近她的人表示出友善和歡迎。
敞開心靈的柵欄,向所有的人開放,于是你獲得了整個世界。我們要時刻抓住生活中的變化,來改變自己的一生。沒有變化的生活,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有些人總以為自己的生活不可改變,而從不試圖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努力得來的。
生命的平分
人間的真情是融化一切困難的烈焰,面對真情誰也無法抗拒。
--亨利
男孩迪克與他的妹妹瓊相依為命。父母早逝,瓊是迪克惟一的親人。所以迪克愛瓊勝過愛自己。
然而災難再一次降臨在這兩個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輸血。但醫(yī)院的血液太昂貴,迪克沒有錢支付任何費用,盡管醫(yī)院已免去了手術(shù)費。但不輸血妹妹就會死去。
作為妹妹惟一的親人,迪克的血型與妹妹相符。醫(yī)生問迪克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氣承受抽血時的疼痛。迪克開始猶豫,10歲的他經(jīng)過一番思考,終于點了點頭。
抽血時,迪克安靜地不發(fā)出一絲聲響,只是向著鄰床上的妹妹微笑。
手術(shù)完畢后,迪克聲音顫抖地問:“醫(yī)生,我還能活多少時間?”
醫(yī)生正想笑迪克的無知,但轉(zhuǎn)念間又被迪克的勇敢震撼了:在迪克大腦中,他認為輸血會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輸血給妹妹,在那一瞬間,迪克所作出的決定是付出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決心。
醫(yī)生的手心滲出了汗,他握緊了迪克的手說:“放心吧,你不會死的。輸血不會丟掉生命。”
迪克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還能活多少年?”
醫(yī)生微笑著,充滿愛心地說:“你能活到100歲,小伙子,你很健康!”
迪克高興得又蹦又跳。他確認自己真的沒事時,就又挽起了胳膊--剛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頭,鄭重其事地對醫(yī)生說:“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兩個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震驚了,這不是孩子無心的承諾,這是人類最無私純真的諾言。同別人平分生命,即使親如父子,恩愛如夫妻,又有幾人能如此快樂、如此坦誠、如此心甘情愿地說出并做到呢?
人最偉大的精神是愛,把愛獻給自己最喜歡的人是一種幸福;人最偉大的存在是生命,把生命獻給自己最喜歡的人也是一種幸福。
深深的體諒
善良的寬廣胸懷可以使人們忘記一切世俗的恩怨,而僅剩下對他人的關(guān)心。
--沃爾特
康娜的弟弟杰恩斯是初出茅廬的畫家,居住在西班牙的馬約爾加島。那是康娜母親到西班牙看望弟弟要返回美國那天發(fā)生的事情。
一大早,母親和弟弟氣喘吁吁地把兩個大旅行箱從那座具有200年歷史的古老公寓的4樓搬下來,他們把旅行箱放在幾乎無人通過的路邊,坐在箱子上等出租車。
馬約爾加島不是大城市,出租車不會經(jīng)常往來,當然也無法通過電話叫車,只能在路邊等著。誰也不知道出租車何時能來。
康娜的弟弟因為已在島上住了3年,很了解這種情況,所以顯得坦然自在。馬約爾加島的生活與華盛頓快節(jié)奏的生活截然不同。
大約過了20分鐘,從相反車道過來一輛出租車,杰恩斯立即起身招手,但他看到車內(nèi)有乘客時就放下手,出租車緩緩地駛?cè)ァ?
然而,那輛車駛了30米左右就停住了,那位乘客下車了。
“噢,真幸運,那人在這里下車呀。”
從車內(nèi)走出的是一位看起來頗有修養(yǎng)的老紳士。杰恩斯對這個偶然感到很高興,并迅速把旅行箱裝進車的后背箱。
坐進車后,杰恩斯告訴司機。“去機場。”并說,“我們真幸運,謝謝你。”
司機聳了聳肩膀說:“要謝,你們就謝那位老先生吧,他是特意為你們而提前下車的。”
杰恩斯和母親不解其意,于是司機又解釋道:“那位老先生本想去更遠的地方,但是看到你們后就說:‘我在這里下車,讓那兩位乘客上車吧。這么早拿著旅行箱站在路邊,一定是去機場乘飛機的。如果是這樣,肯定有時間限制。我反正沒什么急事,我在這里下車,等下一輛出租車。’所以你們要謝就謝那位老先生吧。”
杰恩斯很吃驚,他懇請司機繞道去找那位老先生。當車經(jīng)過老先生身邊時,杰恩斯從車窗大聲向那位悠然地站在路邊的老先生道謝。老人微笑著說:“祝你們旅途愉快。”
后來杰恩斯在給康娜的信中這樣寫道:“我對他人的體諒與那位老先生相比,程度完全不同。我即使體諒他人,自己在心里也會想:能做到這點就不錯了……自己隨意決定體諒他人的限度,我為自己感到羞恥。我現(xiàn)在真想成為像那位老先生那樣的人,成為那種不經(jīng)意之中就流露出對他人深深體諒的人。”
我們對那些具有偉大人格的人,心中總充滿了尊敬之心。其實在生活中,只要我們?yōu)樗硕嗫紤]一些,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也會成為品格高尚者。
街對面的真心
沒有什么東西比愛更能治療那些伴隨災難而來的痛苦。
--惠特曼
當那個漂亮迷人的女人拄著一根盲杖小心翼翼地上車時,全車的乘客都對她報以同情的目光。她把車錢付給司機,摸索著走到司機留給她的座位,然后坐下來,將公文包放在膝蓋上,那根白色的棍子就靠在她的腿邊。
她是34歲的蘇珊,一年前由于一次醫(yī)療上的誤診,她在突然之間失去了視力,從此被拋入黑暗、憤怒、沮喪和對自己的憐憫之中。
陰云籠罩著蘇珊曾經(jīng)樂觀的心靈。每一天,她都在痛苦沮喪與疲憊不堪中度過,而她惟一所依靠的就是她的丈夫--馬克。
馬克是一位空軍軍官,他深深地愛著蘇珊。當看到失明令蘇珊那么沮喪與痛苦時,他便決心幫助妻子鼓起勇氣與信心去開始新的生活。馬克的軍旅生涯曾訓練他如何面對任何困難,但是他知道這一次卻是最為困難的一場“戰(zhàn)斗”。
最終,蘇珊感到自己可以回去上班了。可她該如何到那兒去呢?她過去是乘公交車,但現(xiàn)在害怕一個人去。她還是如此脆弱,失明引起的怨恨還沒有從心中消除。這個時候提這些,她會怎么想?
正如馬克所預料的那樣,蘇珊害怕再搭公交車。
“我是個瞎子!”她憤怒地說,“我怎么知道自己到了哪兒?我想你是嫌我累贅了,想扔下我不管了!”
蘇珊的這番話讓馬克的心都要碎了,但他知道什么是必須做的。他向蘇珊保證每個早晨和晚上都會陪她一塊乘車,接送她,直到她完全能夠應付為止。
事情就按照馬克所說的那樣開始了。接下來的整整兩個星期,馬克身穿制服,每天都同蘇珊一起搭車。
每天早上他們一起出發(fā),把她送到地方以后,馬克再乘出租車去自己的辦公室。終于在一個星期一的早上,蘇珊離家前,伸出胳膊摟住馬克--她的同伴、她的丈夫、她最好的朋友。她的眼睛里充滿了淚水,為馬克的忠誠、耐心,以及對她的摯愛而深深感動。她對他說再見,之后--這么長時間以來--他們第一次各自走各自的。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每一天蘇珊都很順利,她以前從沒感到這樣好過。她成功了!她終于可以自己去上班了!
星期五早上,蘇珊像往常一樣坐車去上班,當她付車費時,司機說:“孩子,我好羨慕你。”
司機的話讓蘇珊感到納悶,于是她反問道:“你這是什么意思?”
司機說:“你知道嗎?過去幾天,每個早上,在你下車時,都有一個穿一身軍裝、長得很帥的小伙子站在拐角對面的街上注視著你,在確定你安全地穿過街道并走進辦公室以后,他會向你的方向拋一個飛吻,然后才轉(zhuǎn)身離開。你真是一個幸運的女人。”
蘇珊如此的幸運,是因為馬克所給她的不僅僅是視力所能代替的,還有她不需要見著就能感到的珍貴的禮物--那是愛情,是愛情給她的黑暗世界帶來了光明與希望。
共同的信賴
真正的信賴只存在于互相了解,并愿為對方不惜付出一切的人之間。
--托馬斯
心理學教授恩科帶著一群學生做實驗。他先讓同學們面朝他站成兩排橫隊,然后,命令后一排的同學做好救助準備,待他喊了“開始”之后,前一排同學就往后一排相對位置的同學身上倒,他說:“前面的同學別有顧慮,要盡力往后倒。好,開始!”
前排的同學們嘻嘻哈哈地笑著,按照恩科教授的指令,身子一點點向后傾斜,但是,大家明顯地暗自掌握著身體的平衡,并不肯把好端端的自我撂倒到后面那個人的身上;后排的同學本來已經(jīng)拉開了架勢,預備扮演一回救人危難的英雄角色,但是,由于前面送過來的重量太輕,他們也只好掃興地用手輕觸了一下別人的衣服就算完事。
可是,這里面有個例外--一位男生在聽到恩科教授的指令之后,緊緊地閉上了雙眼,十分真實地向后面倒去。他的搭檔是一位小巧玲瓏的女生。當她感到他毫不摻假地倒過來時,先是微微一怔,接著就傾盡全力去抱住他。看得出,她有些力不自勝,但卻倔強地抿了唇,誓死也要撐起他……她成功了。
恩科教授笑著去握他和她的手。告訴大家說:“他倆是這次實驗中表現(xiàn)最為出色的人。這位男生為大家表演了‘信賴’--信賴是什么呢?信賴就是真誠地抽干心里的每一絲猜疑和顧忌,連眼睛都讓它暫時歇息,百分之百地交出自己。這名女生為大家表演的則是‘值得信賴’--值得信賴其實是信賴催開的一朵花,如果信賴的春風吝于吹送,那么,這朵花就有可能遺憾地夭折在花苞之中,永遠也休想獲取綻放的權(quán)利;當然,如果信賴的春風吹得溫暖,吹得和諧歡暢,那么,被信賴的人就被注入了一種神奇的力量--就像你們看到的那樣,一個弱不禁風的女生可以扶起一個虎背熊腰的男生,一只充滿了愛意的手可以托舉起一個美麗多彩的世界。同學們,值得信賴是幸福的,而信賴他人是高尚的。讓我們先試著做高尚的人,然后再去做幸福的人吧。”
在生活中,人們渴求他人的信賴,希望別人能相信自己,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向他人付出信賴呢?在我們要求別人信賴自己時,最好先問一下自己。
同情的施舍
世界上的諸物是平等的,我們不能以上帝的眼光來看待他人。
--史提爾
漢斯昂著頭,大步地走著。他沒帶遮陽傘,對灼人的烈日毫不在意。漢斯恪守自己的處世原則,他天生一副傲骨,不屈從于任何人和事。他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卻從未指望得到旁人的任何恩惠,追求的只是一輩子活得有尊嚴、有骨氣。
漢斯正走著,一個黃包車夫來到他身邊。車夫搖著鈴鐺,問道:“先生,你要車嗎?”漢斯轉(zhuǎn)過頭去,發(fā)現(xiàn)那個人瘦得皮包骨頭,目光里似乎包含著貪婪的神情。
“只有那些沒人性的家伙才會以人力車代步。”這是漢斯堅定不移的觀點。他用那粗布縫制的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連聲說道:“不,不,我不要。”一面繼續(xù)走自己的路。
黃包車夫拉著車子跟在他后面,一路不停地搖鈴。突然間,漢斯的腦子里閃出一個念頭:也許拉車是這個窮漢惟一的生存手段。漢斯是個有學問的人,許多概念--平等、窮苦人、上帝、勞動分配、農(nóng)村的赤貧、工業(yè)、封建主義等等,片刻之間都閃進了他的腦海。他又一次回頭看了看那黃包車夫--天哪,他是那樣面黃肌瘦!漢斯心里頓時對他生出了憐憫之情。
黃包車夫搖著鈴鐺,又招呼漢斯道:“來吧,先生!我送您,您要去哪里?”
“去百老匯。你要多少錢?”
“6美分。”
“好吧,你跟我來!”漢斯繼續(xù)步行。
“請上車,先生。”
“跟我走吧!”漢斯加快了腳步。
拉黃包車的人跟在他后面小跑。時不時地,漢斯回頭對車夫說:“跟著我!”
到了百老匯,漢斯從衣兜里掏出6美分遞給黃包車夫,說:“拿去吧!”
“可您根本沒坐車呀。”
“我從不坐黃包車。我認為這是一種犯罪。”
“啊?可您一開始就該告訴我!”車夫的臉上露出一種鄙夷的神情。他擦了擦臉上的汗,拉著車子走開了。
“把這錢拿去吧,它是你應得的!”
“可我不是乞丐!”黃包車夫拉著車,消失在街的拐角處。
人有同情心是好的,但我們不能濫用我們的同情心,否則,適得其反,造成不好的效果。
永恒的百合
愛如夏日之熱烈,愛如春花之燦爛,愛如高山之肅穆,愛如夜星之永恒。
--毛姆
平靜的加利福尼亞海灣褪去了先前的浮躁和兇猛,海面上波瀾不驚,這異常沉寂的氛圍給人一種無比的壓抑之情。只是水面上漂浮著的許多白色的花朵,才給這沉寂壓抑的環(huán)境帶來了些許亮色和溫暖。這些天來,大海中漂泊著一束束百合花,每天都有很多人來到海邊上撒落花朵,他們什么話也不說,只是靜靜地望著這些圣潔的百合花發(fā)呆。人群中有一位身材高挑,長著碧眼金發(fā)的女郎,她美麗而憂傷的眼睛中滿蓄著淚水。她是“雅典娜”號沉船上22位幸存者中的兩位女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