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沒有人可以回到過去,所以歷史無法改變;也沒有人可以穿越未來,所以未來無法預知;我們能夠把握的只有現在,只有當下。此時此地、此情此景,當你把所有的愛和智慧都融入當下的生活,真實地感受生命的存在時,你的存在就是一種幸福!
一個小時有六十分鐘,一分鐘有六十秒,一秒鐘有六十個剎那,一個剎那有六十個當下。所以一秒鐘有三千六百個當下,如果你可以活在“當下”這個非常小的時間單位里,你的一生就可以活得很飽滿、很有力量!
淡泊的人生是一種享受
中國有句古話說:“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窘困而改節。”淡泊是人生的一種從容之態,是對生命的一種珍視,是一種對世事的釋然。淡泊是一種境界,淡泊是一種智慧,淡泊是一種哲學,更是不管天涯海角都可以隨遇而安,它的表現不是聽從命運的擺布,而是享受生命里的寧靜。
人活著就是在為命運奔波,會為生活所累,會為追名逐利而斤斤計較。能做到甘于寂寞而淡泊名利的人很少?!耙缓勈?,一瓢飲,不改其樂”的顏回做到了;“涼簟碧紗廚,一枕清風晝睡馀。睡聽晚衙無一事,徐徐,讀盡床頭幾卷書”的蘇軾做到了。淡泊是一種水流淌而不擇其道的幸福,是一種樹任風擺的逍遙自在的幸福,是一種面對人生寵辱坦然處之的幸福。能夠擁有淡泊是一種享受。
一個在美國留學的學生利用節假日的休息時間在華爾街附近的餐廳里做零散的工作,勤工儉學。一天,他滿懷信心地對餐廳的大廚說:“你等著看吧,我相信我有一天會憑借自己的能力打進華爾街的?!闭f完滿懷希望地看著大廚,似乎在等一個肯定的答案。
大廚抬頭看著年輕的留學生好奇地問:“年輕人,你畢業后對人生有什么打算嗎?”
留學生很流利地回答:“我希望學業結束后就能馬上進入一流的跨國企業工作,不但可以擁有豐厚的收入,而且還會前途無量?!?
大廚搖搖頭,不以為然地說:“我想你是沒有聽明白我的話,我不是問你的前途,我是問你將來的工作興趣和人生興趣,是一種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留學生聽完大廚的話一時無語,顯得很茫然,他不懂大廚的意思。
看著留學生的表情,大廚長嘆道:“如果經濟再這樣繼續低迷下去,餐館生意不景氣,不能夠維持生活的時候,我就只好去做銀行家了?!闭f完,大廚一臉的惆悵。
大廚的話讓留學生目瞪口呆,他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他不相信眼前這個一身油煙味的廚師會跟華爾街的銀行家沾得上邊。
大廚對還在愣神的留學生解釋說:“我以前就在你向往的那條華爾街的一家銀行里上班,每天都是披星戴月地忙碌,沒有一點自己的業余生活。我一直都很喜歡烹飪,喜歡看著大家吃我做的菜而感到滿足的樣子,那樣會使我心花怒放。有一天,我在寫字樓里忙到凌晨1點多才弄完手頭的活,當我啃著令人生厭的漢堡包充饑時,我決定辭職,我不要被這種工作機器般的生活所束縛,我應該選擇我熱愛的烹飪為職業。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現在我的生活比以前要愉快百倍?!?
淡泊的人生是一種享受,一個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會有一個完美的人生。人不需要賺很多錢,也不需要有很了不起的成就,只要在一份簡樸平淡的生活中過得快樂而自在,就是一種上乘的人生境界。淡泊也是一種生活的姿態。
00世人總在抱怨生活太累,其實是世人不懂得取舍和放棄。人們總會為名利的枷鎖而掙扎,不懂得享受田園的平淡之境。一個人擁有了那種“看盡人間興廢事,不曾富貴不曾窮”的淡泊心境,就不會把得失太放在心上。學會淡泊,才會不為眼前的功名利祿而勞神,才會生活得寧靜從容。人生是轉瞬即逝的,與其苦掙于世,不如坦然處之。
周末的河邊,一個年輕人在岸邊釣魚,他的旁邊坐著一位胡須花白的老人也在釣魚。兩個人坐得很近,但是一個上午只見老人總有魚兒上鉤,而年輕人一點收獲都沒有。
等到下午的時候,年輕人終于沉不住氣了,他湊到老人跟前問道:“您看,我們兩人的釣餌相同,坐的地方也相鄰,可是為什么您能輕易地釣到魚,而我卻一無所獲呢?”
老人看了年輕人一眼笑著說:“我和你的不同之處在于,你是在釣魚,而我是在垂釣。你釣魚的時候是一心想要得到魚,你會目不轉睛地盯著魚有沒有咬住你的魚餌,所以當你看不到魚上鉤時就會心浮氣躁,接著你的情緒就會隨著心情不斷發生變化,而魚都被你的焦躁情緒嚇跑了。我是在垂釣,垂釣跟釣魚有著本質的區別。垂釣的時候,只知道有我而不知道有魚,這是一種很坦然的境界,不會因為有魚來而高興,也不會因為有魚游走而擔憂。心如止水才能讓魚感覺不到我的存在,這樣它們就不會逃跑了。”
釣魚其實是一種境界,與修身養性有相似之處。人的一生會歷經興衰榮辱、得失進退,這是無法掌控的,但只要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就可以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中免受傷害。
淡泊是人生的一種坦然,坦然地面對生命中的得失;淡泊是人生的一種豁達,豁達地對待人生中的進退。淡泊是不慕名利,遠離喧囂和誘惑,走向超越。淡泊是在遭受挫折時仍有的那份從容,保持恬靜。淡泊是一種修養、一種氣質、一種境界,是人生的一種享受。
不染,心懷雅士的淡定
寂寞和孤獨是現代都市人的一種固有的通病,更是所謂文化人的一種通病。世間的大多數人都是寂寞的人,而孤獨是伴隨寂寞的少數人的影子。優秀之人就是這少數人中的少數,因為優秀的人是耐得住寂寞的。很大一部分人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寂寞的俘虜,而那些具有雅士之淡定的人則可以坐在孤獨和寂寞的高處,細細品嘗那份永不褪味的寂寞香茗。
寂寞只是世人生存層面里的一個狀態,而孤獨就是一個存在于寂寞里的個體。我們要讓孤獨代替寂寞,讓孤獨包攬寂寞,讓自己陪伴著自己,把自己托付給子夜的黑暗,托付給溫和的晨曦,托付給能放下人生裝扮舞臺的內心世界,靜靜地進行筆耕,讓自己的思緒飛進那遙遠的世界,爬書山而聞海浪。遇到下雨或飄雪的日子,便將自己交給那些神游的時光,做一個心懷淡定的雅士,不做黑夜里孤獨、寂寞的俘虜。
淡定是一種境界,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超然世外的意識。只有自身的修養達到一定階段,才能產生淡定并且擁有淡定。擁有了淡定,也就擁有了風度,就不會屈服于寂寞,成為寂寞的俘虜。淡定是一種氣質和內涵,世人應該擁有的是淡定的心態,面對人生的潮漲潮落要坦然處之。
生活中能做到淡定是一種修行,正如佛家所說的禪定一樣。不執著于世間的一切境相,那么內心就不會動蕩。淡定是一個人內在心態修煉達到一定程度所能呈現出來的那種從容、優雅。淡定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心態,是生活的一種狀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懷揣這種心態,那樣在生活中才會泰然處之、寵辱不驚,不會因為太過高興而忘乎所以,也不會因為太過悲傷而痛不欲生。
著名的相聲演員、表演藝術家馬志明被稱為“通俗文化的雅士,相聲江湖邊的隱者”。這個榮譽放在馬志明身上一點都不為過。從藝十年來,馬志明的藝術修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他沒有享受過國家的特殊津貼,就連分房子都沒有他的,但他沒有任何怨言,依舊如我地表演。在被問到對于這樣的待遇是不是感到委屈時,馬志明說:“人年齡越大,在名利上越淡泊。人追求的是家和萬事興,在我心里妻子、孩子才是第一位的?!?
對于生活,馬志明用淡定的態度泰然處之。他沒有因為退休以后無所事事而煩躁,而是把退休當做人生的一種成功。在退休的日子里,他還是保持自己年輕時的習慣,早起晨練,也會追趕“時髦”去量量血壓,生活過得充實而豐富。
馬志明無愧雅士的稱號,因為他確實擁有雅士的風范,并且有一顆泰然處之的雅士的心,所以他能夠在寂寞里綻放美麗的色彩。
人生寂寞的事情太多了,寂寞的時候也有很多。有些人風風光光地活了一輩子,到最后竟然發現自己寂寞了一輩子。寂寞的開始是平淡的生活,當這樣的生活無休止地向身體蔓延開來時,人就會感到強烈的寂寞,但是慢慢地就會去適應,然后會發現寂寞其實是人生的又一種情致、另外一種生活。
但很可惜的是,真正能適應寂寞的人,并且最后發現寂寞好處的人少之又少,人們往往剛開始過平淡生活的時候就認為自己是寂寞的,生活是空虛的。其實那時的寂寞不叫寂寞,叫煩躁;空虛不叫空虛,叫寂寞的俘虜。因為有太多的誘惑令人無法抵制,于是煩躁讓人陷入了空虛,空虛是生活的墳墓,空虛使人成為寂寞的俘虜。
從容、淡定的人總是笑看人生,他們有著雅士一樣的風范,即使他們已不再年輕,或許歲月的印痕已爬上他們的額頭,或許病痛已在折磨著他們,或許世態炎涼已把年輕時的夢打碎,但是在人生的路上,他們仍然會以矯健的步伐勇敢地前進,把歡樂和笑聲傳遞給他人,把寂寞和孤單攆走。他們是生活的強者,因為他們懷有一顆雅士的淡定之心,他們可以不因煩瑣而困擾,可以不因窘境而沮喪,可以不因承受壓力而服從……他們完全是超脫的,以至于他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宛如在輕風和流水之間,盡顯雅士的本色。
淡定的人是一幅古畫,一幅清新雋秀的山水田園畫。無論外界是風起云涌還是世事變遷,他的內心總是一派處事不驚而安詳、寧靜的意境。因為他是雅士,有著一顆淡定的心,所以他能夠不屈服于寂寞。
生活中需要耐得住寂寞,因為這樣你才不會被生活操縱。做人要耐得住寂寞,要守得住清貧,不必太在意生活的得失。雅士的淡定人生總是能呈現出歷盡滄桑卻依然隨遇而安的美麗。人們要懷揣雅士的淡定,不做寂寞的俘虜。
獨守一盞青燈,甘受一份寂寞
人生一世,會經歷滄海桑田,歷經富貴榮華,遭遇坎坷不平,但不管是大福大貴,還是窮困潦倒,只要堅守心中的信念,就能屹立不倒。人的一生擁有一個信念很重要,它是前進的指明燈。人生總有酒闌人散之時,黑夜里的寂寞如影隨行,能夠驅逐寂寞,不沉淪于寂寞,就不會成為寂寞的俘虜。
喧囂過后的寂靜是一種必然,再嬌艷的花朵都有凋謝的一天,更何況是充滿利益的世界呢?人能夠在筵席散場后獨享一份清醒,需要更多的就是信念,信念是支撐自己不被寂寞吞噬的一盞燈。信念在更多的時候扮演的是人內心執著追求的一種動力。
羅杰·羅爾斯在紐約州州長的就職演說上說:“信念值多少錢?信念是不值錢的。它有時甚至是一個善意的欺騙,然而你一直堅持下去,它就會迅速升值?!绷_杰說這句話是有原因的,跟他一生的經歷緊密相連。
羅杰上小學的時候不與老師合作,而且很迷信。有一天上課時,羅杰擾亂課堂,于是被請進了校長辦公室。到了那里,校長沒有批評他,而是拉過他的手要給他看手相。羅杰怯怯地伸過手,校長看了看說:“你的手相顯示你是富貴之命,如果你能繼續努力,將來可以做紐約州的州長?!?
從那天起,羅杰就把做紐約州州長當做一面旗幟,用它來提醒自己。就這樣,這面旗幟伴隨了羅杰40年。羅杰51歲那年,他真的如愿以償地當上了紐約州州長。
堅守心中的信念,就如黑夜里的長明燈,指引人生前進的方向。堅守信念,是譚嗣同就義前“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仰面高呼;堅守信念,是李白官場失意后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的與月對酌;堅守信念,是戚繼光憑海遠眺時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報國之情。信念是成功者通用的座右銘,是智者心中永不熄滅的燈塔,照亮未知的人生航路。
堅持信念就是堅守一份責任,堅守一種執著,堅守一份理想。黑暗的前行中不再害怕寂寞,因為有了信念,就有了一種安慰與寄托,更有了一份追求。堅守信念,就像展翅翱翔,無論遇到多猛烈的風吹雨打,都毫不畏懼地飛向夢中的彩虹,因為心中有不滅的長燈。
學會默默地享受生命
有人曾經說過,生命就是一本書。成功與失敗、高尚與卑微、榮譽與恥辱、平靜與顛沛……都是這本書中的內容。這可能是一首韻律抑揚頓挫的詩,也可能是一幅風格迥異的畫,更有可能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歌。
生命是可以享受的。既然生命是一部書,那就可以欣賞和閱讀。閱讀這部書中的詩,欣賞這部書中的畫,感悟書里的歌,這些都是在享受生命。當然,享受生命就是認真地去感悟生命這首詩中跌宕起伏的韻律;享受生命就是去體會生命這幅畫中風格迥異的風景;享受生命就是去領悟這首歌里激情澎湃的旋律。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默默地享受生命,是我們持之以恒的追求。有的人沉醉于曾經的輝煌,沾沾自喜過去的豐功偉績;有的人沉淪于過往的痛苦,為曾經的失敗而痛苦不堪;有的人憧憬著未來,為自己設想一條筆直的康莊大道;更有人把希望寄托于來生,用來生去補救今生留下的遺憾。但這一切都不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應該學會默默地享受生命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