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藥可救的樂天派——蘇軾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難得的曠古絕世奇才,但凡出眾的人,都會有與眾不同的經歷,蘇軾也不例外。蘇軾的一生中充滿了罕見的坎坷和曲折。
21年的蘇軾與弟弟蘇轍一同進京趕考,一路過關斬將,順利地通過舉人考試,禮部考試與殿試,并獲進士及第。
當宋仁宗在殿試中見到蘇軾和蘇轍之后,很高興地對曹皇后說:“他尋找到了兩位能夠為大宋做丞相的人才?!?
只可惜,蘇軾光有宰相之才,卻無首輔之運。雖然蘇軾博學多才,才高八斗,但是他卻總不得重用,不是因為作詩不慎落入囚中,就是因為出言直率屢屢得罪人,一再被敵政們抓住把柄,從而大作文章,致使蘇軾在將近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時間是在屢屢遭貶中度過的。
一生為官的蘇軾曾出任過很多地方的太守職位,例如杭州,徐州,密州,安州,惠州,潁州,楊州等地,還曾出任過兵部尚書,禮部尚書,中書舍人等朝庭命官職位,但卻在62歲高齡時被派往瓊州(今日海南島)擔任別駕(知州的佐官),而且連任兩三年之久。
那時的蘇軾在文學界和官場也享有不小的盛名,以他的為官經歷和文壇聲譽沒有必要去 出任遠在天邊的卑微職位,但是蘇軾卻義無反顧的去了,心中的不平可想而知了。
患有遠大抱負的蘇軾,一生就在懷才不遇和落魄不定的生活中度過的;要是一般人,可能早就辭官歸隱山林了,但是蘇軾卻在這樣的環境下,取得了非凡無比的成就。
人們不禁要問到:是什么力量能夠使蘇軾身處逆境還自強不息的奮斗?又是什么力量使蘇軾能夠如此從容地應付沉浮不定的官宦生活呢?
毫無疑問,蘇軾的性格之中含有大量的達觀品質和辨證思想。蘇軾將大起大落的人生看成是一部教科書,將漂浮不定的官宦生涯視為作業和考試,久而久之,天性樂觀的蘇軾就練就了一顆非同尋常的平常心,即使遇到荊棘的道路,他也不會怨天尤人,面對屢遭被貶的官場生涯,他也不會自暴自棄。
蘇軾用平靜的心應對世間的大起大落、得失進退,而不是患得患失,他永遠以一份激情來化解人生的悲歡離合。正如他的詩句一樣:“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他還曾經設計過帽子,釀過酒,還制造過特殊的千層餅,調制成一種味道獨特的湯,即使過著貧困的生活,蘇軾也活出了他自己的精彩。所以在北宋年間,“東坡帽”,“東坡酒”,“東坡餅”,“東坡羹”,“東坡肉”等用品和食物都曾成為眾人對時尚的追求。
東坡苦中作樂的功夫乃古今少有,即使現實生活令他失望之極,他都從未放棄過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向往。在他仕途得意時,他可以鑄就蘇堤,創一代畫風;;在失意攏田種地時,還寫下了千古佳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他的雅號“東坡”,就是在黃州種地之時,苦中作樂得出來的。
歷數蘇東坡一生的成就,其最大的成就并不在于文學造詣上,也不在于其字畫的功夫,還不在于蘇堤的修筑上,而是在于逆境中修煉的苦中作樂的功夫和精神。這才是蘇軾的人格魅力之所在。于是他受世代人們敬仰的本質所在。
林語堂曾這樣評價過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而心靈深處卻像天真的小孩子,實乃難得一見的,世上只有少數人兩者都同時兼具?!?
蘇東坡一生作詩無數,但最佳的名言是他對弟弟說過的一句話:“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蘇軾的人格魅力,就在于此。
達爾文曾說:“樂觀是希望的明燈,它指引著你從危險峽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著你的理想永不泯滅?!北鹊卮蟮氖翘炜?,比天空大的是人心,所以心理豁達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樂觀與否則是他們體驗生活的檢驗表。樂觀的人能夠順利地通過仙境,掌握自己的命運。
一代偉人鄧小平同志就擁有寬廣博大的心胸,在他80歲高齡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問他“長壽的秘訣”,鄧小平則回答說:“天塌下來我也不怕,有大個的頂著?!?
面對糟糕的事情,樂觀的人不會坐以待斃,相反則會迅速地作出反應,積極地尋找解決的辦法,從新確立生活的方案,所以,樂觀人不會畏懼任何困難、險阻,更不會表現出失望、絕望,正如EQ中所說:“悲觀的心態泯滅希望,樂觀者則能激發希望。”
樂觀是迎接曙光的守護神
1989年,美國洛杉磯地區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地震,在不到四分鐘時間內,就造成三十余萬人受傷。地震過后,場面一片混亂,到處是廢墟。這時,一位年輕的父親將受傷的妻子安頓在較為安全的地方,自己便沖向7歲兒子上學的學校。
在朝著學校奔跑時,他眼前浮現出昔日孩子們歡聲笑語的場景。到學校時,往日漂亮的三層教學樓不見了,已經化作一片狼藉的廢墟。
此時,年輕的父親眼前頓時感覺一片漆黑。他撕心裂肺的喊道:“阿曼達,我的兒子!”然后雙手抱頭,“撲通“一聲跪倒了地上,這時,他忽然間想起自己經常對兒子講得一句話:“無論發生什么事情,爸爸總會和你在一起!”想到這里,年輕的父親堅定地站起來,朝著毀壞的教學樓走去。
他清楚地記得兒子的教室就在一樓左后拐角處,于是他疾步來到那里,沒有任何工具的他,只用自己的雙手開始“挖掘”。
在他開始清理廢墟時,不斷有家長匆匆趕來這里尋找自己上學的孩子,但是多數家長一看見倒塌的樓群,第一反應就是傷心欲絕的哭泣,或是放聲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后,他們都絕望地離開了學校。
有些好心人看見他在拼命地仍瓦片,就前來拉住這位父親,安慰道:“來不及了,太晚了,估計孩子們早就已經死掉了?!边@位父親直勾勾地盯著好心人,誠懇地問道:“誰愿意來幫我?”沒有一個人肯定地回答他,于是他便埋頭繼續挖著。
此時,消防隊員趕到了學校,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消防隊員擋住了這位父親繼續挖掘的動作,消防隊長說:“先生,這里很危險,隨時都有可能會發生大爆炸,你還是盡快離開這里吧!”
這位父親依然重復之前的問題:“你們難道不是來幫助我的嗎?”
警察也走過來,勸慰道:“我們理解你的心情,知道你很難過,很難控制住激動的情緒,但此時很多人的情緒都是這樣的,你在這里對他人也構成危險,還是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的?”年輕的父親在一此用強調的語氣問道。
周圍的人都搖著頭,嘆息著走開了,他們一致認為這位父親是因為孩子的突然離世而精神失常了。但在這位樂觀的父親心中,卻只有一個念頭:“兒子還在等著我呢!”
轉眼間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匆匆而過,于是,沒有人再次阻攔這位父親,此時,這位父親的臉上落滿了灰塵,雙眼充滿了血絲,渾身上下都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斑斑。直到第38個小時,奇跡終于出現了,他認為自己聽錯了,甚至于出現了幻聽,但在仔細一聽,底下確實傳出了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是兒子的聲音!這位父親驚喜地回答道:“阿曼達!我的兒子!”
孩子也激動地回答道:“爸爸,真的是你嗎?”
父親回應著說:“是我,是爸爸呀!我的兒子!”
此時,孩子一邊與父親對話,一邊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道“只要我爸爸活著,他就一定能夠救大家出去的,因為他說過‘無論發生什么事情,他都會和我在一起的’”。
“現在你們怎么樣了,還有幾個孩子活著?”父親焦急地問道。
“我們這里有14個同學,大家都平安地活著,因為我們躲在教室的墻角處,而倒塌的房頂正好形成個大三角形,所以我們沒有人被砸著。”孩子說道。
聽完兒子的敘說,這位父親大聲地向四周呼救:“這里還有14個孩子活著,快來救人呀!”
于是,過路的幾個人聽到他的求救聲,趕緊上前來幫忙。
50分鐘過去了,經過眾人的幫忙,一個安全的小出口被開辟出來了。
此時,聲音顫抖的父親說道:“出來吧!我的兒子阿曼達!”
“不!爸爸。還是先讓別的同學出來吧,我知道你會和我在一起的,所以我一直都不害怕。無論發生什么事情,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的?!卑⒙_說道。
當阿曼達從洞口出來之后,這對經歷了巨大災難的父與子,無比幸福的緊緊相擁在一起。
悲觀主義哲學家曾說過:“人出生時之所以哇哇地大哭,是因為他們預知生命中必然充滿著痛苦。成年人之所以滿心歡喜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因為世間又多了一個人分擔他們的苦痛?!?
當然,這是消極、負面的人生論調。人生是幸福還是悲哀,全憑自己內心的感受,靠我們親身的體驗。守護希望的人,即使遭遇挫折也不會感到痛苦,正是因為有了希望,我們的人生才會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
死神可以奪取你的生命,卻永遠奪不去——生死關頭的那個希望、信念和精神!穿透靈魂的微笑,你依然可以看見游離在生命邊緣的“希望”蘊含著震撼世界的力量,它能夠讓所有的痛苦、挫折、危險如輕煙般飄散。
我最幸福
女孩身材矮下,但臉上卻時常掛著微笑,即使眼中噙著淚花也不例外,所以見過女孩的人都會被她的微笑所感染、征服,將她最美的一面深深地刻入腦海之中。
冬天的天氣特別的寒冷,小女孩偷偷地趴在教室外的墻壁上,認真地聽老師講課。當時,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但班上沒有一個同學能夠回答出來。那時小女孩想,這么簡單的問題,同學們怎么都回答不上來呢?于是,沒來得及多想,她就喊出了答案。
因為小女孩一直在教室外,所以老師不可能發現她,但是她一喊,就讓老師感到非常驚訝,于是老師尋聲推開門走了出來。這時,被嚇壞的小女孩就從墻上掉了下來。
老師被小女孩的求學行為深深地感動了,于是,就將小女孩領進教室,對同學們說:“咱們收留這個女孩吧,讓她每天和你們一起學習,并且這件事情對學校保密。”就這樣,小女孩一直讀完了小學。
女孩的小學畢業考試成績得了全縣的第一名,可是卻沒有一個中學肯錄取她,因為女孩沒有雙手。在女孩很小的時候,她母親就因為腦子有毛病,隔一段時間就要出走一次。不幸的是,一次,因為母親的出走,女孩就失去了雙手。
當有人問女孩:“你雙手的失去是因為母親出走造成的,你有沒有記恨過她?”
女孩微笑的說:“沒有,我從來就沒有這些想過。我愛媽媽,我總是覺得自己對不起她?!?
一天,發病的母親在一次出走,但始終也沒有回來,后來,在結了冰的河中發現了她的母親,每每講到這,女孩都淚流滿面,深感自責的她總是說:“是自己沒有照顧好母親。”
失去了母親,失去了雙手,女孩即使擁有驕人的成績,也沒有中學肯錄取她,這些都沒有使女孩受到打擊,喪失對生活的信心。相反,她卻寫了一篇名為《我最幸?!返淖魑?,并且這篇作文在全縣征文中,獲得了一等獎,這篇作文中,字里行間充滿了對生活的感激的態度。
輟學在家的女孩,除了為父親、哥哥做飯以外,還自學了整個中學的課程。失去雙手的女孩什么家務活都會干,她用兩只腳能夠切出很細的土豆絲,像做米飯、炒菜等事情她也能做的如魚得水,就連蒸包子和包餃子等復雜的飯菜,她也能夠完成。
女孩臉上帶著堅毅自信的笑容,她不僅會用雙腳做飯,還學會用腳畫畫、寫書法,她用毛筆寫出“我最幸?!彼膫€大字,不僅字體端莊大方,而且流暢自如。
后來,女孩被一所大學破格錄用了,能夠獨立生活的她,感覺特別的自豪。軍訓時,女孩疊的被子,讓部隊的領導們都感到十分驚訝,部隊首長說:“把她疊的被子照下來留作紀念,以便讓新兵入伍時看看。
沒有雙手的女孩,經歷坎坷,但卻笑著對周圍人說:“我最幸?!?!
羅曼·羅蘭說:“痛苦像一把犁,它一面犁破了你的心,一面掘開了生命的新起源?!?
華盛頓曾說過:“一切的和諧與平衡,健康與健美,成功與幸福,都是由樂觀與希望的向上心理產生與造成的。”
大聲地告訴自己“我最幸?!保敲?,你看到的將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隨之,你的精神也會煥然一新。
對生活多一份熱愛,少一分仇恨;對社會多一些奉獻,少一些索?。粚χ車硕嘁环莞屑?,少一份抱怨;為自己增加一份進取心,少一些頹廢感;待人多一些平和,少一些毛躁!
在絕望處抓住希望之火
幸福的童年生活好像從來就沒有眷顧過巴柏,可以說巴柏的童年是一部心酸史,在他十歲時母親就因病去世了,他只能和父親相依為命。父親是位長途汽車司機,由于職業原因經常不在家,所以無法為巴柏提供正常的生活所需,年少的巴柏在母親去世以后,就不得不自己學著洗衣做飯,一切的生活起居都需要自己料理。
然而,上帝并沒有特別關照這個苦命的孩子,在巴柏十七歲時,不幸的車禍又奪走了父親的生命,從此之后,諾大的世界上巴柏再也沒有親人能夠與他相依靠了。
只是,厄運并沒有就此停手,在巴柏剛剛走出喪父之痛時,他又遭遇了一次不幸。失去了父親的巴柏,在開始獨立生活并養活自己之時,卻在一次工程事故中失去了左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