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求職離不開心理學

在現代社會,求職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重要階段。人們不僅要有工作,還要有合適的工作。求職就是為了尋找合適的工作,以便更好地生活。每個男人都不能放下養家糊口的責任,因此,男人一定要重視求職。

事實上,工作的種類有很多,但是真正能夠讓自己開心的工作卻并不多。一旦遇上了好工作,人們就會竭盡全力,因為沒有人愿意放棄好機會。但是,現實常常事與愿違。面試不成功,很多人只能夠看著好機會眼睜睜地從眼前溜走,因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面試。其實,面試作為進入職場的大門,更多時候是一場心理攻堅戰。

“眉目傳情”勇闖面試關

面試是心理戰,但需要通過人的動作、語言、神態等外在因素反映出來。在面試過程中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只有心態平穩,人的動作、語言、神態才能夠處于最佳的狀態。如果心理關過不去,就會立刻表現出來,最為明顯的就是眼睛。有道是“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睛不僅是觀察他人的工具,同時也能夠傳達出一個人的內心狀態。因此,求職者應該鍛煉好自己的眼神,不僅要讓眼睛富有神采,更要讓眼睛具有洞察力。

在面試的過程中,面試官常常會通過觀察應試者的眼神來判斷其內心。當面試官用眼睛注視應試者時,有些應試者的眼光望向別處,逃避面試官的注視,并表現得有些拘謹,則表示應試者有自卑心理。而有些應試者在與面試官打招呼或回答問題時都能熱情地注視對方,則顯示其具有堅定的性格及自信心。一般來說,一個人誠實與否,也是可以從眼睛判斷的。如果應試者心中有事不愿表露時,眼睛常會游移不定。有些說謊者則會通過一些動作來轉移別人的眼神以掩飾自己。對此,面試官們往往洞若觀火。而誠實的眼神哪怕是避開別人,給人的也是認真思考的感覺而無打壞主意之感。

應試者用勇敢的眼神注視面試官很重要,但也不能過了頭,如果緊盯著不放,則會讓面試官感到不自在。然而,如果應試者過分專注于自己的眼神,往往會由于分神而聽不清楚面試官說了些什么。因此,在面試過程中,偶爾點點頭或搖搖頭回應面試官的話效果會更好。同時,還應該從面試官的表情變化中了解面試官的內心,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面試。如果你不看面試官的眼睛,又怎么知道他是否對你滿意呢?

在面試中,察言觀色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通過自己的觀察,識別面試官的身體語言變化,了解其心理,往往能夠對面試更有把握。如果面試官坐立不安,眼神到處游移,手指頭輕敲著桌面,應試者說什么他都沒有聽進去。這時,應試者就應該嘗試改變話題或主動提問,讓面試官重新回到談話中。當面試官內心不太愉快時,通常會雙手交叉于胸前,身體向后靠,其坐姿改變明顯。而面試官如果對應試者的話感興趣,其上身一般都會向前傾,并用飽滿的眼神注視著應試者。善于察言觀色能夠為應試者提供更多信心。

如果面試官對你很滿意,他的眼神一定會有所反映。當面試官得到了滿意的回答時,他會加強對回答者的注視,同時他的眼睛里也會多一些光彩。倘若應試者的話里有頗多精彩之處,往往能夠看到面試官的眼光會時不時地閃亮。如果應試者的回答能夠使面試官表現出這樣的眼神,那么就可以說是成功了。

最令人擔憂的是,有些面試官臉上似乎總是洋溢著笑容,然而眼神中卻沒有一絲笑意。笑容就好像被印上去的一樣,他們的臉上除了單調的假笑之外沒有其他表情。如果應試者始終沒讓面試官的眼神出現笑意,那就說明面試官并不滿意。

當面試官內心對應試者的回答表示厭煩時,他就會把視線放到很遠的地方,比如抬頭看天花板、注視窗外等。這個時候,應試者應該立即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考慮自己是否說走了題或說得過于冗長,并且設法趕快改正錯誤,消除面試官對自己的不好印象。有時候,應試者提問不當或面試官理解不了應試者的話會使面試官產生抗拒心理,造成對應試者印象不良。

如果能夠認真觀察并理解面試官的情緒反應,往往能夠提前預知自己的面試結果,給自己早日吃下定心丸。

通過眼睛來吸引面試官的目光并認真觀察對方的動靜都是面試心理戰的“知己知彼”之道,馬虎不得。因為通過眼睛不僅可以看出人的一時情緒,還能夠了解其性格特質、道德水平等重要方面。從某種意義上說,面試成功與否只在“眉目之間”。

求職面試常見“高級”錯誤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與眾多的競爭對手,要想擇業成功,沒有良好的心理準備及競技狀態是不行的。心理學家認為,擇業的過程是一個心理變化的過程。在這個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中,沒有人能保證不犯錯誤,只是聰明的求職者能夠做到少犯錯誤,因為他們能不斷地修正錯誤。然而,在面試中有些錯誤卻是一些聰明的求職者也會常犯的。這些“高級”錯誤往往讓求職者屢吃閉門羹,如果平時不注意,不僅求職難以成功,自信心也會大受打擊,還可能威脅心理健康。

(1)耍小聰明。某公司的招聘已經進入最后階段,十余位求職者都來參加末輪面試。面試官問其中一名求職者:“你覺得自己有什么缺點?”那名求職者不假思索地說:“我工作過于投入,別人都叫我‘工作狂’。”面試官笑了笑,打斷道:“等等,這是優點啊,你說說缺點吧。”那名求職者隨即說:“我為人古板,又好堅持原則,所以易得罪人。”面試官聽到這兒,沒有讓他繼續說下去,結果那名求職者最先落選。其實,這是自作聰明導致的惡果。那名求職者把優點故意說成缺點,用“漂亮”的技巧去掩飾自己,這給面試官留下了滑頭、虛偽的印象,以至于惹人反感。

(2)與面試官“套近乎”。攀附心理人皆有之。有些人在面試的時候喜歡與面試官套近乎,希望以此來獲得肯定。但是,對應試者的套近乎,大部分面試官都是非常反感的,面試官對此都懷有防范心理。當然,適當地進行贊揚還是必要的。不過,贊揚一定要有理有據,不能夸大其詞,而且贊揚最好不要針對面試官,而應該針對招聘單位。同時,贊揚中應該列舉一至兩件有根有據的事情。有的人往往慷慨陳詞,滔滔不絕,可是當面試官問:“能舉一兩個例子嗎?”應試者便無言以對。須知,在面試官心中事實勝于雄辯。即便是“套近乎”也應該有根據。

(3)缺乏足夠真誠的表現。在面試過程中,有的面試官常常會提出一些讓應試者難為情的事情。很多人撒謊敷衍而做出不誠實的回答或者不愿意正面解釋。例如,當面試官問換工作這么頻繁的原因時,有人可能就會大談上級不支持、家中出事等,而不是告訴面試官:現在自己學到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常會問應試者:“你有什么弱點?”有人會回答:沒有。這些人認為這樣回答能夠表現自己的自信,然而事實上任何人都會有弱點,如果回答說“沒有”,則會使面試官覺得你缺乏自知之明及自我責任感。只有充分地認識自己,勇于面對過去,才能讓面試官從你真誠的表現里看到成熟的人格。

(4)抨擊自己過去的老板或公司。在被問及自己過去的公司時,有些應試者會憤怒地抨擊過去的老板或者公司,這種行為是非常忌諱的。人同此心,心同其理。當你在抨擊自己過去的公司時,你在面試官心中的印象就成了缺乏忠誠感的人,這對于面試同樣很不利。

(5)缺乏系統、明確的個人職業發展計劃。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常常會詢問應試者的未來職業發展計劃,很多人只會回答自己的目標而沒有較為明確的發展計劃。其實,任何一個職業發展目標都離不開發展計劃。如果你缺乏系統、明確的職業發展計劃,面試官往往會認為你缺乏清晰的思路。因此,應該經常為自己做好職業規劃。

(6)走入“圈套”。有些面試官面試時非常精明,問的問題很刁鉆,應試者一不小心就會掉入其設下的“陷阱”。例如,有的面試官會問:“假如讓您做財務經理,要求您1年之內逃稅1000萬元,您能做到嗎?怎么做?”有些應試者會抓耳撓腮進行思考,有些則會當場就列舉出一大堆方案,但是這樣就走入了他們的圈套。事實上,遵紀守法是員工行為的基本要求。面對面試官的試探,應試者應該時刻堅守自己的原則。

(7)不善于打破沉默。盡管很多人在職場中打拼多年,但是應試時不善于打破沉默者大有人在。事實上,大多數人都在等待面試官打開話匣子。且不必說女人有羞澀之心,大部分男人在面試時也出于種種顧慮不愿主動說話,也許是為了更好地傾聽面試官的講話以表示禮貌與尊重之意。但是,這樣做會導致冷場。

其實應聘者應該明白,此時面試官最希望見到的不是你的傾聽,而是你的表達。只有你的表達才能讓面試官了解你,進而欣賞你、接受你,最終才能錄用你,這也是你來面試的目的。當然,也有些人是由于缺乏一些語言技巧比如提問技巧等導致面試冷場。其實很多人都缺乏提問的技巧,有些人在不該提問時提問,最為糟糕的就是常常打斷面試官的談話而提問。也有些人由于沒有充分準備,以至于有提問機會時卻不知說什么好,使得面試中的氣氛很尷尬,以致最終失去機會。因此面試中要打破沉默,讓面試官感受到你的熱情和善談。

(8)不知如何收場。當面試接近尾聲時,很多應試者往往會因為面試即將結束而出現不同的情緒,或因成功的興奮,或因失敗的恐懼而語無倫次、手足無措。這對面試是不利的,應該加以注意。其實,應試者在面試結束時,可以充滿熱情地表達一下自己對應聘職位的理解以及對該職位的興趣。最后,應試者應面帶微笑地和面試官握手,并感謝面試官的接待,讓面試圓滿結束。

面試就是一場較量,不僅要有良好的外在表現,同時還應該有強大的內在支持。事實上每個人在面試中都會犯錯誤,但是如果失敗了還認識不到錯誤并改正錯誤,則最為悲哀。只有不斷地找到自己的錯誤并改正錯誤,才能讓自己更有信心,也更加強大。

讓考官喜歡上你的好辦法

無論面試什么職位,也不管面試的方式如何,面試成功與否都離不開應試者自身氣質的影響。讓人喜歡的氣質往往能夠影響面試的結果,面試官不是機器,他不只會理性分析,也有感情,正所謂“知音難覓,知己難求”,興趣相似有時在面試中能起到很大作用。有人認為,面試官作為人才選拔者不應“感情用事”,而事實上,面試官在量才為用的過程中往往主要以自己的看法為標準衡量人才。因此,他們更欣賞與自己在興趣、觀點、性格等方面有相似或相同點的人,這是人之常情。故此,應試者在應聘的時候不妨通過展示自身與面試官相同或相似的一面博得對方好感,為面試成功創造有利條件。

應試者可以展現自己與面試方的單位文化的相似之處,以獲得對方的好感。到任何一個單位工作,都離不開適應與磨合,而應試者的興趣如果與單位文化有相似之處,則能夠更快地適應工作。在這一方面,面試官考慮的比重很大。應試者可列舉一些與新單位、新職位直接相關的方面,比如工作方法、工作步驟、產品等。這些共同點可以從大的方面來尋找。另外,應試者還應該注重小細節的考慮,最直接的考慮就是尋找與面試官的共同點,如果應試者成功地使面試官看到了彼此的共同之處,例如相同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工作方法等,那么應試者基本上就能夠憑著贏得的好感而獲得工作機會。

由于原來的公司精簡人員,梁先生因此而失業了許久。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梁先生終于得到了到一家大公司面試的機會。這次面試對于梁先生十分重要,因此他絲毫不敢懈怠。為了更好地面試,他在面試前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在面試的前一天,梁先生還特意到那家公司看了看。

開始他只是想去看看現場,以免到時候因為環境難以適應而心理緊張,同時也可以看看那家公司的辦公樓到底是什么樣子。而梁先生到了那家公司時,他又多了一個心思,那就是順便打聽一點情況。梁先生觀看了辦公樓,又看到門廳處擺放了幾艘制作得非常精致的輪船模型。梁先生正在尋思之時,一名正在掃地的大樓管理員注意到了他并且問他是否需要幫忙。梁先生告訴他自己明天要來這里面試,所以先來了解一下這個地方。那名管理員非常熱情,給他介紹了公司的一些事情。梁先生非常高興,最后指著那些輪船模型問道:“為什么這兒要放上這些輪船模型呢?”管理員笑著說:“公司的老板是個船模收藏迷,對輪船很喜愛。”梁先生聽后若有所思。

當天下午,梁先生就去圖書館查看了有關輪船的資料。第二天,梁先生到那家公司面試,進了公司的辦公室后發現里面也有很多輪船模型。梁先生與面試者見面時,突然指著其中的一只輪船模型說:“那艘帆船不就是哈得遜號嗎?”面試者感到很意外,隨即笑著說:“先生,你也對船模有研究?”梁先生也微笑著說:“我對船比較感興趣,談不上研究,有一點了解而已。”接著他說了自己所知道的船。面試者頓時對梁先生產生了好感,最終梁先生獲得了工作機會。

要獲得對方的好感莫過于找到雙方的共同點,并把共同點凸顯出來。在求職的過程中,不僅要尋找與面試官的共同之處,同時還應該看到自己與所應聘公司的共同發展目標,這樣面試官才能看到你對公司發展的價值,從而為你面試成功增加砝碼。

在面試中談“薪”論“價”

在面試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告訴面試官,薪水并不是自己最看重的,相信用人單位會給出合理的薪水。當然,如果面試方給出的薪水不符合市場行情,那就走人。有個美國人來到中國,有一天他看到某培訓學校在招聘美語口語教師,他非常感興趣,可是招聘廣告上并沒有寫明薪水是多少。于是他打電話過去問:“我很愿意去應聘,但我想知道薪水將會是多少?”對方回答說:“過來面談。”美國人聽后立刻拒絕了,他認為這樣的學校不夠坦白、誠實。事實上在中國,求職者如果主動而直接地詢問薪水,多半會引起招聘方的反感。尤其是一些剛入職場的“新人”,沒有做過什么工作就先講“自己的價值”、“市場行情”等,這往往更會讓用人單位拒之門外。

如果實在很想知道自己到底能從這份工作里掙到多少錢,則應該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詢問。通常只有在面試最后,招聘者明確地說要雇用你時,你才可以主動談到薪水問題。一般來說,應聘者主動談薪水問題的有利時機應該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這是該公司此次招聘的最后一次面試。

(2)他們已看出你高出其他求職者一籌,認為你很適合工作需要。

(3)你已了解他們,并清楚工作狀況。

這三個條件滿足的話,應聘方可以主動談“薪”論“價”。如果沒有這樣的有利條件,還是不要主動談及薪水問題。

在寶貴的面試機會中,主動談薪資是一種機會的浪費,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給別人一個拒絕你的理由。有的應聘者在得知公司名稱和職位名稱后就迫不及待地問薪金,這會讓人感覺該應聘者太看重錢,從而會被認為穩定性差、不可靠。事實上,一個眼睛只盯著錢的人是不討人喜歡的。因此,在面試時最好不要與老板談薪水。其實,通常面試官對應聘者感興趣時,都會主動詢問其薪水期望。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招聘者特意“忘記”的情況出現。

當面試官主動詢問薪水時,應聘者不應推脫不談,以免讓面試官認為應聘者軟弱。但也不能逞匹夫之勇亂答一氣,而應該有所準備,更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策略。

在面試前,應聘者應該先了解一下這類職位的工資情況。如果是職場新手,則可事先找其他人打聽他們剛入職時的薪水。平時在職場中、行業中應該多留意周圍同行業的同事、朋友的薪水,也可以通過報紙新聞了解本行業的收入水平。這些都是為面試遭遇薪水問題做最初的準備。

當面試官主動提出了這個問題,應聘者最好盡量把這個問題往后推,可以先這樣回答:“我很愿意談論這個問題,但是能不能先請您談一下工作內容?”這樣既可以讓自己了解到工作內容,讓招聘方感到你很踏實,也可以告訴對方:自己最看重的是職業發展空間,至于薪水,希望能符合貴公司的標準及自己的付出。把“燙手“的薪水問題送回給面試官,從而有效地暫時避開“雷區”。

如果面試官一直追問你期望的薪資,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講,但不能想到多少就講多少,而應根據自身的條件說出合理的價位。盡管你想爭取更高的價錢,但也不要因小失大,破壞了你在對方心目中的形象。應聘者應該明白,如果對方打算接受你,他考慮的不是壓低你的薪水,而是如何讓你接受這份工作。

在提出自己的薪水期望時,可以以過去工作的薪水做參考,這樣就很容易給出合理的答案。有道是“人往高處走”,你完全可以提出比過去高的工資,當然,前提是你的技能、經驗都有優勢。以往的薪資很大程度上是市場對你的價值反映,雖然不一定客觀,卻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如果老板開的薪資不能和你以往的薪資拉開檔次,那就說明你的職業價值出了問題。

談薪水既不能獅子大開口,也不能自損自身的價值。不要忘記,面試是應聘者在該公司發展的第一步。如果工資定得太高,求職者會在一開始前就毀了這個關系;定得太低,求職者的整個職業生涯都會處于不利地位。因此,把握個中輕重會直接影響你未來在公司的發展。總而言之,在面試中談薪水是不能為而為之。如果談了,就一定要談好,以便找到適合的價位與適合的工作。

求職面試不能說的話

語言是求職者在面試中與招聘者溝通情況、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求職者展示自己知識、智慧、能力和氣質的主要渠道。恰當得體的語言無疑會增強求職者的競爭力,而不適當的話語則往往會破壞彼此間的好感。因此,求職者在面試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達,切記不要讓一些不恰當的語言影響面試雙方的良好關系。

在面試中,自信非常重要,有些話語不利于自信形象的樹立,這就需要求職者特別注意。因為如果求職者缺乏底氣就很難通過面試,而一個人的自信不僅體現在外在的行為舉止、表情態度上,同樣會在語言上有明顯的反映。比如,有些求職者會問招聘者“你們需要幾個人”,其實對用人單位來講,他們并不看重“招幾個”,而更加重視應聘者的實力和競爭力。很顯然,當應聘者問“招幾個”時,招聘者就會對其實力產生懷疑。還有些人會問:“外地人要不要?”也許這種問法是出于坦誠,但是如果直接對招聘人員說這么一句,常常會讓對方無話可說,他會想:難道你的能力不行?自信的話語是能打動招聘者的,然而語言中如果沒有透露自信,不僅難以獲得招聘者的好感,更不用說得到對方的肯定了。

還有些求職者喜歡報“有熟人”,說一些諸如“我認識你們單位的某某”之類的話,希望得到招聘者更多的關照。然而,這樣的話會讓面試官產生反感。因而,最好不要在面試過程中說這類話,也不要與面試官套近乎,以免失去工作的機會。

另外,有些求職者很不“見外”,不知道什么是“客氣”,往往會犯本末倒置的錯誤。在一次面試快要結束時,某面試官對一個求職者說:“請問你有什么問題要問我們嗎?”這位求職者正了正身子,便開始了他的發問:“請問你們公司的規模有多大?管理正規嗎?”這樣問顯然是不合適的,面試官頓生反感,面試結果可想而知。還有些求職者會有不恰當反問的毛病,比如面試官問:“關于工資,你的期望值是多少?”有些應聘者則會反問:“你們打算出多少?”如此反問非常不禮貌,面試官必定會感到不快。

由于某些原因,有些求職者說話會拿腔拿調,這在面試場合是極為不當的做法。有一名從新加坡回國求職的機電工程師,由于在新加坡待了兩年,說話的口氣有濃重的“新加坡味道”,每說一句話都拖上一個“啦”字,結果,面試了半小時后,面試官已經被“啦”得暈頭轉向了,最后只好告訴他:“請您等消息啦!”當然,有些人由于客觀原因以至于普通話不標準,這無可厚非。但為了面試成功,則應該盡量改正自己拿腔拿調的語言習慣。

在面試時,面試官通常會問求職者一些問題,這個時候求職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語。一般而言,面試官都會問應試者為什么要離開上一個公司。此時,應該注意避開一些不能說的話,即使是事實,最好也不要說。

首先,忌諱說跟老板和同事的關系處理不好。在職場中人際關系復雜,與上級、下屬、平級處理好關系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實力。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工作講究團隊合作,如果你在原公司處理不好人際關系,那么面試官就會認為你缺乏某種必需的生存能力。據專家分析,有半數以上的人離職不是因為福利待遇不好,而是由于人際關系處理不當以至于被辭退或自己不得不辭職。

其次,忌諱說上一家公司的福利待遇不好。此話給人的感覺就是你并非為了工作而是為福利待遇而來。在面試官眼中應聘者就成了眼光短淺的人。

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面試忌語之外,還有以下一些情況與解釋應該注意措辭和表達方式。

(1)當面試遲到時,不要說是“因為別人指錯了方向”。

(2)面試過程中,不要說其他同類型公司的壞話。

(3)避免回答沒有明確的觀點,說話沒有組織性,想到哪里說到哪里。

(4)不要直呼面試官的名字,更不要將他的名字弄錯。

(5)不要當對問“你有什么問題嗎”時回答“沒有”。

(6)不要問“我怎么樣,你準備雇用我嗎”之類的幼稚問題。

(7)對大多數提問,最好不要都用簡短的“是”、“不是”或“對”、“不對”之類的話來作答。

測試:你的求職能力如何?

本測試題旨在測試求職能力,可作為求職參考。請根據下列所述情形并結合自己面試時的實際情況或可能發生的狀況,從選項中選擇答案。

1.你不愿意和不認識的人溝通自己所感興趣的職業信息。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2.即便某個公司老板并不缺人,你也會主動向他打聽是否有其他公司需要招聘。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3.除非你知道該公司缺人,否則你不會毛遂自薦。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4.你不愿意直接向用人單位應征工作,而是寧可通過中介公司介紹。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5.知道有某個職位空缺時,通常不會主動去打聽有關的詳情,除非有認識的人。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6.面試前,你會與該公司的職員聯系或調查用人單位的一些情況以獲得更多有關公司狀況的信息。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7.你相信有經驗的職業咨詢人員,認為通過他們會更清楚自己適合什么樣的工作。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8.如果秘書告訴你老板太忙,暫時無法和你面談,你會放棄與該雇主繼續聯絡。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9.你認為自己符合條件而人事部門卻拒絕給你面試機會時,你會直接與老板聯絡。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10.當面試官請你陳述自己的工作經驗時,你只會陳述曾經實際支付過你薪水的工作。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11.你刻意忽視自己的資歷,這樣雇主才不會認為你以高就低。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12.面試時,你很少主動提問題。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13.你盡量避免用電話與雇主聯系,因為你擔心他們可能太忙,沒時間和你談。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14.你認為得到一個理想的工作需要很好的運氣。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15.你寧可直接與將來的頂頭上司聯絡,而不是只與公司的人事部門接洽。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16.你不太愿意請教授或上司幫你寫推薦信。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17.除非自己的條件符合應聘要求,否則你不會去應聘這個工作。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18.如果第一次面試表現不太理想,你會要求安排第二次面談。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19.即使你沒有被錄用,你也會打電話給該公司詢問自己該如何改進,以便將來能獲得同樣性質的工作。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20.向朋友詢問招聘信息會使你感到不自在。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21.在決定要從事什么職業之前,你會先看看還有哪些工作機會。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22.當面試官對你說“有職位空缺時,我會與你聯絡的”之類的話時,你認為其實根本就沒有機會了。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23.你清楚所應聘的職位能給你帶來什么,并且知道從這個職位中能積累的東西對下一步職業發展會有幫助。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24.在找工作遲遲沒什么結果或就業市場不景氣時,你希望抓住任何能找到的工作。

A.不是

B.基本不是

C.不確定

D.基本是

E.是

評分標準

A:1分,B:2分,C:3分,D:4分,E:5分

你的得分=102+第2、6、7、9、15、19、23題分值-其余每題的分值總和。

測試分析

60分以下:你的求職能力很差,信心不足,職業狀況也不會很好。此時,反省與提升是你最應做的兩件事,尤其是加強對職業定位的認識及職業目標的明確。同時,還要通過適當的培訓提高自己的求職技巧。

61~90分:你的求職能力一般。常有些本來很適合你的工作你卻與之失之交臂。應該根據以上測試的各個方面找出主要的原因,以求有針對性地改進。

91分以上:你是個很有信心且目標感強的人,懂得利用任何有用的資源為自己服務,有時甚至看來不可能的事而你卻常常能辦到。在求職技巧方面已經做得很好了,即使暫時求職不順,那也是技巧之外的原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隆昌县| 崇左市| 巴彦淖尔市| 张家口市| 崇义县| 铜山县| 聊城市| 玛沁县| 诏安县| 浮梁县| 雷波县| 洛阳市| 张家港市| 通榆县| 文水县| 哈尔滨市| 内黄县| 三穗县| 肇庆市| 东阿县| 乌恰县| 昌吉市| 祥云县| 乐昌市| 阜新市| 尉氏县| 尚义县| 汉川市| 东平县| 霍林郭勒市| 桑植县| 新源县| 讷河市| 云和县| 济源市| 伽师县| 襄汾县| 青田县| 丹棱县| 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