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聽領導說話的必備心態(4)

待出定后,他想起來去四處找找這個做了記號的大蜘蛛,結果左找不見,右尋不著。他很怕再次入定時這怪物再來侵犯,于是就再次去找師父尋法子。一說來由,師父樂著讓他低頭看自己的肚子,只見他的肚子上被畫了個大大的圓圈,看那墨跡也是不久所作。一看之下,他心中恍然。原來那個大蜘蛛,完全是他想象出來的。

所謂“魔由心生”便是如此。人的一生往往會遇到很多煩惱,這些煩惱一部分來自于外界,一部分卻發自內心,就是自己想象出來的困擾。這樣說來,人生最大的煩惱莫過于自己了。人如果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去看待事物,當事與愿違的時候,就難免生出許多痛苦來。有一首歌《悠遠的天空》,許巍這樣唱到:“那些煩惱來自有時候的遲疑……”

在職場上,我們難免與他人的距離緊密些,那些固執、妒忌、與人爭斗、與人比試等皆是痛苦的元兇。修煉好的心態消滅元兇,和睦地與周圍的人們相處,將會使你獲得不一樣的職場天空,一個令你游刃有余的職場空間,與人為善的同時自己也獲得快樂。當它反映到溝通中的時候,特別是聆聽領導說話時,就有了豁然開朗的新空間。

從前有位軍醫經常隨軍出征,他在戰場上救死扶傷,往往剛搶救了一個戰士就又投身到戰場了。生生死死的事情多了,他想不通軍醫存在的價值,想不通如此反復的生命旅程究竟有何意義?戰士死即死,為何還要救?既然被救,就應該好好活下去,干嘛還又返回戰場再次犧牲?他心中慌亂,不能繼續行醫,只得盡快去禪寺見見禪師,以尋求心靈的解脫。

他問禪師:“請問禪師,軍醫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軍醫既不是戰士,也是戰士。”禪師答道。

“如何既是又不是?這樣的說話令我很迷惑啊!”

禪師說:“你和戰士不是對立的。”

在禪寺的這段時間,軍醫也了解禪是心傳而非口授。禪師已經點撥,自己仔細體會,當即心下大明:禪師其實已經指明,不要把我放在與物的對立面上,這樣無主客觀之分,無我無相,法相自然。既然是自然,就要安于自然的規律。

軍醫終于得到自己要的答案了,因為他就是醫生啊……他欣然返回了。

說到這里,你也許已經明白了,前一節提到的那位女員工根本沒有認清自己的位置,更無法改正,導致后來依然犯錯。人不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但是她恰恰在同一點上又摔倒了,這說明了她的愚蠢。

長年地做下屬聽命于領導,一類人聽得疲了,領導說啥就做啥,領導見下屬沒有反應,越發地說得無趣。他可能時不時問問,你在聽嗎?明白嗎?當領導老是問你,明白嗎?你就要小心了。另一類人是聽膩了,心里筑起高高的防火墻,總之領導說話就是不往耳朵里聽。領導見屢屢碰壁,由疑問句轉為感嘆句“你在聽嗎!明白嗎!”此時你可要等著挨揍了。更有甚者,領導說啥偏不做啥,明著不敢頂,暗地里放火。聽不到是小事,還放火燒領導?這可了不得。

李瑛對領導所講的話始終心懷誠意,絕不心存抵制,每次都能激發領導順暢地直抒胸臆。因為李瑛開放的心態領導是看得見、聽得到,也感受得到的,于是領導就會毫不猶豫地說下去,不會中途停下來問,在聽嗎,或者是聽得懂嗎。其他部門的領導和同事也愿意與李瑛說話,覺得和她講話,沒負擔,沒心理障礙,結論就是:心情真舒暢!

那些存心抵制、拒絕聆聽的下屬,明擺著給領導一個不合作的態度,領導心想:好啊,你這小丫頭片子,竟然敢抵制我?你不聽是吧,那就干脆不讓你聽了。

也許你的對立不是有意的,恰巧是滿腹冤屈情緒低落或者牢騷滿腹的結果。具體討論事情的觀點可以相左,領導也會廣開言路、多面討論,但是從內心來講,切不可懷揣心魔,與領導對立。

記住,領導不是園丁,花草生蟲子了,他不負責救活;領導和下屬是為公司謀利益的合作體,他不負責管理“憤青”。如果“憤青”的怨言殃及辦公室氛圍,領導就會提前請他出局。

錦囊妙計

1.趕走心魔的大蜘蛛。

2.物我不對立,我和領導也不對立。

學做滅火器:領導發火很正常

常見網上有人發帖子抱怨領導發怒時拿他當出氣筒,聽的人也只能勸慰幾句,幫不上大忙。領導發火肯定是有原由的,一個巴掌拍不響,猶如打氣筒,氣從這邊進,得從那邊出去,你首先要有容得下的海量。猶如紅泥小火爐上的綠蟻,喝了消氣下火,能平復領導暴怒的火焰。

人是情感動物,有情感就一定有情緒,有情緒就會發作。有人說當領導的不能發火,也有人說作為領導不能不發火,基層領導可以一周發一次火,中層管理者可以一個月發一次火,高層管理者一年發一次火。這發火也是有講究的,做到董事長級別的你就別想發火了,要以德服人了。

通常什么情況下的領導容易發火呢?下屬捅婁子了,領導會發火;領導挨批了,也會對下屬發火;下屬要是覺得窩火,可以再找他的下屬。你看,這樣層層疊疊地火下去,勢必將火燒起來。因此有必要從本級做起,把火熄了方才安全。

領導發火,你讓他發;領導罵人,你不能跟著罵,這會讓領導更冒火;領導罵誰,你不能同情、辯護被罵者。你站在誰的立場?要耐心等火箭、迫擊炮、流星錘、炮仗等統統發作完畢,再提出合理化的建議。領導有時是罵你給他聽,有時是罵他給你聽,有時就是出氣亂罵,要分辨仔細,才能好言規勸。勸也是一種藝術,這是給領導找合適的臺階下,不能讓領導一直罵到收不了場,下不了臺,你倒像木頭人似地觀風乘涼——最后你也會挨罵。記住,你不光是出氣筒,還是滅火器。滅火不能用相反的東西,火來油潑,結果燒得更旺了。

一切滅火措施,都是為了破壞已產生的燃燒條件。根據物質燃燒原理和同火災作斗爭的實踐經驗劃分,滅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種:抑制滅火法、冷卻滅火法、隔離滅火法、窒息滅火法。現在我們根據滅火原理詳細論述一下聽發火的領導說話之“滅火方法”:

1.抑制滅火法

也叫化學滅火法,就是使滅火劑參與到燃燒反應的過程中,使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游離基消失,形成穩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離基,使燃燒反應因為缺少游離基而停止。

發火的領導說話時,做下屬的首先要耐心聆聽火山爆發的聲音,繼而有意識地轉移領導的話題,或者認同他抱怨的觀點,理解他以疏導他的怒氣,逐漸穩定領導的情緒,使他的火越發越小,漸漸因為缺少生氣的話題而慢慢熄火。

聆聽領導發火時,如果用了錯誤的滅火方法,例如領導發火事出有因,下屬偏偏不識眼色,提起一個相關信息,導致領導更加生氣,這就極有可能滅火不成,反成了炸藥。處理這種對話要格外小心,需見機行事。

2.冷卻滅火法

將滅火劑直接噴射到燃燒物上,以增加散熱量,降低燃燒物的溫度至燃點以下,使燃燒停止;或者將滅火劑噴灑在火源附近的物體上,使其不受火焰的威脅,避免形成新的著火點。

領導不喜歡什么,你就使勁兒貶斥什么,以增加散氣渠道,使怒氣以最快的速度停止。領導生氣時,盡量制止周圍的人再次惹他發火。通過聆聽領導的不滿,了解讓他不滿的人和事,然后極力制止這些事再次發生,或者至少保證近期不要發生。這也是想領導之所想,有效聆聽后的行動。

3.隔離滅火法

就是將火源處或其周圍的可燃物質隔離或移開,燃燒會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把領導和讓領導生氣的人隔離開,或者采用安排出差的方式把造勢者支開。如果兩個領導之間生氣,最好近期內不要有意撮合讓其復合,而是要暫時隔離開,因為領導都愛面子,誰都不會向誰低頭,迅速撮合只能是越撮越惱。在這個時候聆聽領導講話時,要盡量避免同時聽命于兩個人,要分開聽,這樣才有回旋的余地,免得勸和不成,自己里外不是人了。

4.窒息滅火法

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或用不燃物質沖淡空氣,使燃燒物質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而熄滅。

遇到棘手的問題和領導溝通時,特別是請示領導時,要盡量選領導的辦公室沒有人的時候,或者同事較少的環境里,免得領導大聲斥責或者火冒三丈時,周圍的人群煽風點火,影響了你的前程。領導發火,不要把火勢擴大化,要禁止能煽風的人物靠近。

聽領導發火也是一種理解他的方式,不過在聽的過程中要懂得結合上述的方法滅火。如果僅僅理解為聽,那就不是有效傾聽了。

錦囊妙計

1.勇當出氣筒,甘當綠蟻茶。

2.“消防知識”人人必備。

3.堅決排開煽風點火的人。

先聽領導倒苦水,再聽領導說精髓

我們都知道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但是男人偶爾也希望傾訴一下,以緩解內心壓力。世間男女都會有自己不順心的苦惱事,特別是男人。人們都希望他展現堅強有力的一面,不愿看到他脆弱無助的樣子。一個懂得傾聽他人訴說的女子,能讓別人宣泄心中積壓的愁苦,用溫柔安慰受傷的猛虎;猶如涓涓溪流撫平石頭坎坷的表面,打磨出溫潤的光彩。我們看到一個男人不愛紅顏,卻會愛上一個能傾聽他苦悶的普通女人,為什么?想必情理如此。同情、理解、勸慰是人之常情;排斥、打擊、漠視是非人性的行為。

據說,越優秀的人就越孤獨。領導也有滿肚子苦水沒地方倒的時候,所以經常一個人品味苦楚,但偶爾也真情釋放,找個下屬訴苦水。

領導找員工傾訴,要么是把員工當好哥們、好朋友,要么就是想讓員工理解他的苦衷,從而按他的意見去辦,是一種委婉的指令:你看,我也沒辦法呀……你就這么做了吧。通常領導想讓下屬擔負委屈或不公時,常有此類措辭,做下屬的要分清楚到底是哪種情況。無論哪種情況,都需要做下屬的耐心聆聽,深入理解,為領導排憂解難。

林曉松的領導今天一下班就把他叫到辦公室,說有事情要談。下了班,兩個人找了個餐廳一邊吃,一邊聊。用餐期間,也沒見領導說些啥,反而是向小林反復傾訴最近集團人事任免中對他的不公。餐間二人喝了點小酒,更是敞開心扉,無話不談。這時小林才明白,領導根本不是叫自己來談工作的,而是訴苦的。領導也是人,不妨自己今晚就做個苦水簍子,聽領導傾訴。經過這個“訴苦會”,領導更視小林為自己人,除了上下級關系,又多了一層類似知己的關系。看來,聽人訴苦也不是一件壞事。

清陽和志俊是公司里的新人,他倆都是公司的培養對象。清陽在工作上很賣力,性格比較寬厚溫和,所以領導偶爾找他訴訴苦,把一些不能寫在文件上,不能作為工作指令傳達的信息告訴他。他呢,也是個有心人,除了聽以外,還琢磨著如何把領導的憂慮想辦法給解決了,日子久了他也慢慢了解了領導的工作風格,不等領導訴說,就主動把領導的憂慮給化解掉了,有了困難也能及時想到應對的方法。這樣的下屬誰不愛惜?領導很器重他。志俊呢?倒是滑頭一個,事事爭先,立下不少功勞,業績也比清陽高。但是吃虧在沒有耐心,也聽不出領導的擔憂,因為他根本沒有用心去體會領導的苦處。雖然志俊的業績好,但得不到領導更多的器重也就不足為奇了。

后來,志俊調換了部門,努力學習清陽,為領導解憂。有一天,他的新領導叫他去辦公室開展“訴苦會”。總體意思就是,希望志俊用心培養一下助理小珂,讓小珂去做媒介經理,還特別強調了小珂是總公司財務副總裁的侄女等,借此表明自己也是受人之托沒辦法呀……這個小珂,幼師畢業,聰明美麗又為人乖巧,但是根本不能勝任這個崗位。怎么辦呢?說到后來,領導也拉他去吃飯,餐間也喝了酒,不過這次是志俊喝多了——領導的訴苦雖然很讓人郁悶啊,但你也得聽啊,聽吧!

老子說“玄同”。當下屬和領導身處相同的境況時,就很容易同心同德,同心協力。如果這個同心是勉強來的,滋味也不好,那就寬容你的領導吧,辦法總是能想出來的。比如過一段時間,志俊把小珂調到更適合她的崗位上去,嘗試讓小珂做其他的工作。但是媒介經理是個肥缺,小珂不想輕易離開。志俊所在的部門員工個個都實干,如果專業能力不過硬,出現了問題,后果會很難堪!我們這則故事里的志俊最后選擇了尊重內心的意愿——寧愿辭職,也不愿接受這樣的生硬指派。這事看似小事,實則是對他的極其不尊重。事后領導逢人便說,志俊不聽他的話,不聽領導話的人沒前途等。

我們一方面提倡為領導分憂解難,另一方面不提倡無原則的解憂。雖然志俊的結局帶著職場悲劇的色彩——不得不辭職,但是他捍衛了內心的真理,雖然他沒有履行下屬為領導解憂的職責,但是他讓我們看到了職業經理人的可貴之處,那就是:如果領導的憂慮觸犯了你的職業道德底線,堅決拒絕聆聽,拒絕為他“分憂”!

那個叫志俊的男子,若干年后,他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他真如領導所說的,沒前途嗎?故事并非一成不變,那些被某些人物定義成的悲劇,會因為時間的推移和故事中主人公的掙扎、奮斗而改變,從而改寫他的職業生涯,散發出人性的光輝!

現在,我似乎能感覺到你——聰明的讀者,正和我一起期盼著志俊的成功!

錦囊妙計

1.領導也是人,也有苦衷。

2.愿以菩薩心與領導分憂。

3.分憂有原則,分憂持正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庆阳市| 双江| 教育| 丹寨县| 得荣县| 项城市| 安庆市| 元江| 双桥区| 永新县| 房山区| 封开县| 台北市| 遂平县| 新源县| 宁陵县| 花莲市| 平和县| 兴化市| 荆州市| 修文县| 阿鲁科尔沁旗| 密山市| 巨野县| 科技| 咸丰县| 华蓥市| 米林县| 伊吾县| 疏附县| 喀喇沁旗| 交口县| 沈阳市| 志丹县| 佳木斯市| 远安县| 江源县| 东辽县| 石台县| 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