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3章 衛懿公好鶴亡國齊桓公興兵伐楚(1)

話說衛惠公之子衛懿公,自周惠王九年繼位,在位九年,縱情享樂,不理國政,平生最喜愛容色清潔、能歌善舞的仙鶴。衛國人投其所好,紛紛前來獻鶴領賞。懿公將整個宮廷花苑養得處處是鶴,每只鶴都有品位官職,而且按品位享受俸祿。每當懿公出外游玩,這些鶴便分班陪駕侍候,車仗排在前列號稱“鶴將軍”。養鶴之人也有專門俸祿。為了供應仙鶴的食糧,懿公命人從民間大肆搜刮,百姓凍餓慘死,他卻絲毫不加理會。

衛國大夫石祁子是賢臣石碏的后人,他為人忠義正直,與寧莊子寧速同理國政,都是衛國的忠臣賢士。二人向懿公多次勸諫,都被懿公駁回。公子毀是衛惠公的異母兄弟,他知衛國必有亡國之難,便借故投奔齊國,并娶了齊桓公家族的女子為妻。衛國百姓懷念衛前太子急子,衛惠公復位以后,百姓紛紛咀咒他早死,因急子和壽都沒有兒子,公子碩又早死,黔牟一脈斷絕,只有毀的名聲較好,因而百姓都私下希望毀掌國,以后毀因懿公敗壞朝政而被迫出走齊國,百姓對懿公怨氣更甚。

卻說北狄從周太王時已開始強盛起來,曾逼太王遷都于歧地,到武王統一天下,周公平定邊疆,中原才得安定。平王東遷洛陽后,邊境上的異族又再次強盛,北狄頭領瞍瞞手握精兵數萬,很久以前就想向中原進犯,現在他聽說齊桓公出兵征伐山戎,不禁大怒,說:“齊兵遠伐山戎,未免太輕視我了,我應當出兵將它制服。”于是統領兩萬騎兵攻破邢國,此后他聽說齊國出兵援邢,便又命軍隊轉道攻打衛國。

這日,懿公正想帶上仙鶴出外游玩,忽然有探子來報,說北狄已大兵壓境。懿公聞訊大驚,急忙調集軍隊防御。百姓聽說懿公征兵,紛紛向鄉下逃去,懿公命司徒搜捕逃亡百姓,問他們為何逃離,眾人說:“你用一件物事就可抵御強敵,要我們何用?”懿公問道:“什么物事?”眾人齊說:“仙鶴。”懿公很奇怪,問道:“仙鶴怎會抵御敵人?”眾人答道:“仙鶴既然不能打仗,便是無用之物,你損害有用的人來飼養無用的仙鶴,所以我們不服。”懿公趕忙說道:“現在寡人已知錯,我愿將鶴全部放掉。”于是命人將鶴放走。大夫石祁子、寧速急忙趕往街市,向百姓通告了懿公認錯放鶴之事,眾人這才安定下來,此時北狄兵馬已逼近滎澤,石祁子奏道:“北狄驍勇善戰,不可輕敵,臣請求向齊國求援。”懿公說:“齊國昔日曾奉命攻打我國,后雖撤兵,但兩國并未和解,現在未必肯來相救,我們不如獨自與北狄決一死戰。”寧速說道:“臣請求領兵御敵,請主公住守都城。”懿公道:“我如不親自統兵,恐怕百姓不會全力抗敵。”于是命令石祁子代理國政,寧速率軍鎮守都城,并發誓道:“不打敗北狄,決不回朝。”石、寧二人垂淚送別,懿公召集軍馬,任命渠孔為主將,于伯為副將,黃夷為先鋒,孔嬰齊為后援,率領大軍趕赴前敵。行軍途中,懿公發現軍心不穩,便于夜間前去察看,他聽到軍中有人唱道:仙鶴吃官俸,百姓苦耕耘;仙鶴坐官車,小民操兵革。敵軍兇頑不可擋,士卒作戰多有死傷;仙鶴仙鶴今何在,心懷恐懼走向疆場!懿公聽完此歌,心中很是郁悶。由于主將渠孔執法過嚴,軍心愈加不穩。衛軍行到榮澤,發現敵人蹤跡,渠孔看到狄人軍紀不整,毫無秩序,說道:“人人都說狄人驍勇善戰,我看只是徒有虛名!”于是當即命令擂鼓出擊,狄軍假裝敗退,將衛軍引入包圍,衛軍被切為數段,難以呼應聯絡,衛國士卒本來就無斗志,此時見狄軍攻勢兇猛,便紛紛丟棄兵刃車仗逃走。懿公被狄人重重圍住,渠孔勸懿公降下帥旗改裝逃走。懿公嘆道:“以帥旗為號,或許可將幾般人馬召集一處,若無法召集,降下帥旗也是無用。我愿以一死來向衛國百姓謝罪。”交戰片刻,衛軍前后部隊都被擊潰,黃夷戰死,于伯中箭,孔嬰齊自刎而亡,懿公與渠孔被亂軍砍為肉泥,衛軍終于全軍覆沒。髯翁有詩道: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

滎澤當時遍燐火,可能騎鶴返仙鄉?狄人擒獲了衛國太史華龍滑、禮孔,欲加以殺害。華、禮二人了解狄人迷信鬼神,便欺騙他們說:“我們是太史,掌握著國家的祭祀,如放我倆走,我們可以為你們向鬼神請求,否則鬼神就不會保佑你們,你們也無法攻下衛國。”瞍瞞相信了兩人的話,便將他們放走。二人趕回國都,正碰上寧速巡城,寧速見他倆單獨歸來,大吃一驚,問道:“主公何在?”二人哭訴道:“我們全軍覆沒,敵人強頑,我們不能坐以待斃,須想法避其鋒芒。”寧速要開門放兩人入城,禮孔道:“與主公一同出征,卻不能同歸,現在我追隨主公去了!”于是拔劍自刎而死。華龍滑說道:“不能讓國家的史籍受損失。”遂與寧速入城。寧速與石祁子商議,領著懿公的后宮家眷和公子申連夜離城出走,華龍滑帶著史籍緊隨其后,城中百姓聽說石、寧出走,也紛紛逃離,城內哭聲震天。狄軍長驅直入,攻下衛國都城,大肆殺戮擄掠,接著又派兵追殺石、寧等人。石、寧保著懿公家眷,且戰且退,士卒百姓死傷慘重,在黃河邊,幸得宋桓公派兵接應,眾人星夜渡河,這才逃得一死。狄兵退回衛都,將衛國府庫和民間搶劫一空,搗毀城池后得意而歸。

再說衛國大夫弘演戰前奉命出使陳國,待返回,衛國已被狄兵蕩平。他聽說懿公死在滎澤,便前去尋尸。一路上他看到到處都是尸骨血肉,心中不勝悲傷,行到一處,他看到帥旗倒在水邊,心想:“帥旗在這里,尸首大概就在附近。”弘演未走幾步,就聽到有呻吟之聲傳來,接著看到一個小太監倒在路旁,弘演問小太監道:“你知道主公在哪里被害嗎?”小太監指著一堆血肉說道:“這就是主公的尸首。”弘演察看懿公尸體,見它早已零落不全,只有一副肝臟還完好。弘演向尸體叩拜,放聲大哭,接著又向尸體報告了自己出使陳國的經過,就像懿公仍然活著一樣。隨后弘演說道:“主公沒人來收尸,我要以我的身體做棺木,為他入葬。”又囑咐仆人道:“我死以后,將我埋在樹下,等國家有了新君再把此事告訴他。”說完,拔出佩刀,剖開腹部,將懿公肝臟放入,然后慢慢死去。仆人依照弘演的囑托將他埋葬,隨后用車載著小太監,渡過黃河,去探聽新國君的消息。

再說石祁子護送公子申登舟渡河,寧速收攏逃難百姓隨后趕來,到漕邑后點查人數時,僅剩下七百二十余人。兩人心中悲痛,聚在一起商議:“國家不可一日無君,無奈現在剩下的人太少了。”于是兩人便決定從共、滕兩城百姓中十人抽三人,總共抽出四千多人,加上從京城帶出的百姓湊足了五千人。石、寧派人在漕邑修造房舍,扶持公子申做了衛國國君。公子申原本就有重病,加上連日勞累驚嚇,繼位不久就死了。寧速只得趕往齊國迎接公子毀回來繼位。齊桓公向毀贈送重禮,又命齊國公子無虧率領三百輛戰車護送毀歸國。公子毀趕到漕邑,即有弘演的仆人和受傷的小太監前來報告弘演以身入葬懿公一事。公子毀先派人帶著棺木去滎澤收斂尸體,為懿公和去世的公子申料理喪事,然后又追封弘演,讓他的兒子繼承官位,以表彰他的忠勇。此時是周惠王十八年冬天十二月。

第二年春天正月,公子毀正式改元繼位,史稱衛文公。文公寄居百姓之間,布衣粗食,生活艱辛,卻每日早起晚睡,全力安撫百姓,因而贏得舉國稱頌。齊國公子無虧見文公已正式繼位,便留下三千武士,協助衛國鎮守漕邑,自己回去向齊桓公報告。齊桓公聽完無虧講述文公營造漕邑的艱難情狀和弘演以身葬主的忠勇之舉,長嘆道:“懿公是一個無道昏君,卻有如此忠誠的臣民,衛國的中興大有希望啊!”管仲在一旁奏道:“現在我們與其留下士卒幫助鎮守衛國,不如直接幫助他們修筑城池,這樣可以一勞永逸。”齊桓公接受了管仲的建議,正想召集各諸侯國一同援助衛國筑城,忽然有邢國使者前來告急,說:“北狄軍隊侵犯我國,請貴國出兵援救。”桓公向管仲問道:“我們能援救邢國嗎?”管仲答道:“各諸侯國所以聽從齊國號令,是因為他們相信危難之際齊國能幫助他們,過去我們沒能幫助衛國,現在如不援救邢國,實在有損于齊國的霸業。”桓公又問:“先幫助衛國,還是先救助邢國?”管仲答道:“先幫邢國抵御強敵,再幫衛國修筑城池,這是千秋萬代的功業。”桓公贊同,當即便派使者向宋、魯、曹、邾各國傳訊,號令幾國軍隊在聶北會師,聯合救援邢國。宋、曹兩國軍隊趕到聶北后,管仲又向桓公建議道:“現在狄軍氣焰正高,邢軍仍有戰斗力。抗擊氣焰囂張的敵人,軍隊損失太大,幫助仍有戰斗力的軍隊,我們的戰功也不顯著。我們不如屯兵此地,等邢國軍隊失利、狄國軍隊疲憊后,再出擊攻敵,這樣我們既可以避免損失,又可以使戰功卓著。”桓公接受了管仲的計謀,借口魯、邾兩國軍隊未到,留在聶北,遲遲不肯發兵救援。后世史官有詩譏諷管仲這個養亂為功的計謀。詩曰:救患如同解倒懸,提兵那可復遷延?從來霸事遜王事,功利偏居道義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顺县| 海晏县| 北碚区| 阳城县| 斗六市| 湘潭县| 邮箱| 达孜县| 宿州市| 名山县| 绵阳市| 南木林县| 贵德县| 饶阳县| 隆回县| 崇义县| 平顶山市| 兴仁县| 阿坝县| 若尔盖县| 永定县| 社会| 漳浦县| 灵川县| 南丰县| 怀化市| 大田县| 西丰县| 尉氏县| 洪洞县| 毕节市| 平谷区| 阳曲县| 洞口县| 慈溪市| 连南| 汝城县| 闵行区| 镇沅| 泌阳县|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