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魯桓公夫婦如齊鄭子亹君臣為戮(1)
- 東周列國志
- (明)馮夢龍
- 2853字
- 2016-01-06 16:59:37
話說齊襄公見祭足親自來搞外交關系,非常高興,就按祭足的意見達成了協議。襄公、祭足正要派人把消息報告給鄭昭公,卻接到了高渠彌作亂,殺了昭公,立了子亹的消息,襄公非常氣憤,恨不得馬上就派兵去討伐,但因為魯桓公夫婦就要來齊國,只好把這事擱起來,親自到濼水岸去迎接桓公他們一行。
魯桓公的妻子文姜,聽說齊國派使者迎接魯侯和她,勾起了對哥哥齊襄公的舊情,就想借回娘家的名義和桓公同行。魯桓公很溺愛他的妻子,就答應了她。大夫申繻則勸說桓公:“‘女有室,男有家’,這是古人留下的規矩。禮法是不能褻瀆的,褻瀆了,禮也就亂了套了。女人出嫁以后,父母都在的話,每年可以回家看望一次,這是符合禮法的。現在夫人的父母親都已經去世,妹妹回娘家看望哥哥則是不符合禮法的。我們魯國是禮法的國家,是不能做這種不符合禮法的事的。”桓公因為已經答應了文姜,就不聽從申繻的勸諫,夫婦倆一起往齊國去了。當他們行到濼水岸邊時,齊襄公早就等候在那兒了。相互寒喧了一番之后,便一同上車,直奔齊國國都臨淄。魯桓公傳達了周王的旨義,把王姬和襄公的婚事最后確定下來。齊襄公當然非常感激,就大擺宴席,盛情款待桓公夫妻。然后把文姜接到后宮,說是要和以前認識的一些宮妃們相會,實際上襄公早就安排好一個密室。他們就在這個密室中重新擺上酒席,相互訴說別后的思念和思念的痛苦,一邊吃喝,一邊四目傳情,欲火越來越旺,最后,終于不顧人倫禮法,脫衣解帶,摟抱在一起。……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太陽老高了還抱在一起沒有起床。把個魯桓公撇在一邊,冷冷清清,孤孤單單地度過一個凄涼的夜晚。這引起了桓公的懷疑,就派人到后宮中悄悄地探聽情況。此人回報說:“齊襄公沒娶過正妻,只有便房連氏,是大夫連稱的妹妹。襄公不喜歡她,已經好長時間不和她同房了。姜夫人進了后宮只是和齊襄公訴說兄妹闊別之情,并沒有去看望別的宮妃。”到此,魯桓公就知道這兩個家伙一定睡到一起了,恨不得一步跨進后宮,看個究竟。就在這時,有人報告說:“魯夫人出宮了。”魯侯怒氣沖沖地等著,文姜一來,劈頭就問:“昨天夜里在宮里和誰一起喝酒?”文姜回答:“和連妃。”桓公問:“什么時候才散席?”回答說:“相別好久,說了不少話,一直說到月亮老高,大概是半夜吧,”又問:“你哥哥襄公沒來陪陪?”回答說:“沒有。”魯桓公冷笑一聲,問她說:“難道看在兄妹之情上也不來陪陪?”文姜說:“我們飲酒的時候,倒是來勸過一杯,然后就走了。”桓公又問:“散席后,你為什么不出來呢?”文姜說:“夜太深了,不太方便。”魯桓公又問:“你在什么地方休息的?”文姜急了,就大聲說:“你這是怎么了?左盤右問,是審問我嗎?宮中那么多房子,還少了我休息的地方?我是在西宮休息的,那是我嫁前住的地方!”桓公再問:“今天你為什么起這么遲?”文姜說:“昨夜飲酒敘話太疲倦。因而今天起得遲了。”桓公繼續追問:“是誰陪你休息?”文姜說:“宮女!”魯桓公又問:你哥哥襄公在哪兒睡呢?”問到了病根上,文姜頓時滿面通紅,說:“作妹妹的管哥哥在哪兒睡干什么!問得可笑!”桓公反唇相譏說;“但只怕當哥哥的要好好管管妹妹的睡處呢!”文姜爭辯說:“你這是什么意思?”魯桓公說:“自古以來,男女有別,你留在后宮,兄妹睡在一起,我已經全知道了,你不要狡辯!”文姜雖然嘴上還很硬,百般抵賴,哭哭啼啼,但她心中卻也非常慚愧。魯桓公人在齊國,心中雖然無比憤怒,但也不敢發作,真是“敢怒而不敢言”。馬上派人去向齊襄公道別。他的意思是等回到魯國再處理這件事。
齊襄公自己也感覺作得不太妥當,文姜出宮后,他不放心,便悄悄派心腹力士石之紛如跟上,去打聽一下魯桓公夫婦見面后說些什么。石之紛如回來報告說:“魯侯夫婦吵起來了,魯侯追問魯夫人和您同宿的事情。”齊襄公驚得出了一身冷汗,說道:“我也料到了魯侯肯定要知道此事,但沒想到他這么早就全知道了。”過了一會兒,魯國使臣過來告辭,他就更知道他與文姜的事露餡兒了,就一定要請魯桓公到牛山去游玩游玩,游玩后就送魯侯回國。派人把他的意思強加給魯桓公。桓公沒法,只得乘車同襄公一起出城。
文姜留在住處,還在那兒悶悶不悅。
齊襄公一來是舍不得文姜回去,二來是怕魯桓公懷恨報仇。因此他一不做,二不休,吩咐公子彭生說:“散席后,你送魯桓公回去,路上在車里把他除掉。”彭生一下想起了當年紀國戰爭中中箭的仇恨,就高高興興地接受了任務。在牛山宴會上,美酒佳肴豐盛,歌女們載歌載舞。齊襄公更加殷情,而魯桓公只是低頭不語。齊襄公讓眾大夫們輪流勸酒,又叫宮女們跪著捧杯相勸,魯桓公心中氣憤,也要借酒澆憤,有勸必飲,不一會兒就酩酊大醉了。
告別時,起也起不來了,更別說行禮了。齊襄公叫公子彭生把桓公抱上車去。
彭生就借機和魯桓公同坐了一輛車。在離臨淄城大約還有二里路的時候,彭生見魯侯睡得人事不醒,伸出大手就抓向他的肋骨。彭生力大無窮,胳膊如同鐵棒一般。彭生只抓了一把,便把魯侯的肋骨拉斷了。魯侯大叫一聲,血流滿車,一命嗚呼。彭生對跟來的人們喊道:“魯侯喝醉后中了邪,快速進城去報告主公。”眾人雖然感到此事有些蹊蹺,無奈在彭生面前哪一個敢說個不字呢!史臣作詩寫道:男女嫌微最要明,夫妻越境太胡行。當時若聽申繻諫,何至車中六尺橫。
齊襄公聽說魯侯暴死,假裝大哭起來,命令舉行隆重的裝棺儀式,并派人通知魯國來把靈柩運回去。魯侯的仆人回國后,把魯侯在車中受害的經過全部作了匯報。大夫申繻說:“國不可一日無君。讓世子同主持這件喪事,等喪車到的那天,就舉行繼位儀式。”公子慶父的字是孟,是桓公的偏房的長子,舉起拳頭說:“齊侯這般亂倫而不講道理,殺害我君父,請給我三百輛戰車,去討伐他們的罪行!”大夫申繻對這事拿不定主意,便私下里問謀士施伯:“你看可以討伐齊國嗎?”施伯說:“這是因曖昧關系導致的后果,不能讓鄰國知道。何況現在魯弱齊強,進攻未必能取勝。那時反倒把丑聞傳遍于世了。我看不如先忍一忍,等弄清車中魯侯被害的原因,讓齊國把公子彭生殺了,以此理由對其他諸侯國解釋,齊國必會聽我們的。”申繻把上述話告訴了慶父,然后讓施伯起草一份國書,——由于世子因居喪而不能出來說話,只好由大夫代替出面,——派人到齊國送國書迎喪車。齊襄公拆開信看了看,信上寫:魯國下臣申繻等人,向齊侯殿下叩頭:我們國君奉天子的命令,不敢在家享樂,前去貴國商議婚姻大事。現在出而未歸,人們到處傳言,都說是車中之變的緣故。現在沒有理由怪罪,而諸侯們卻都在傳播我國的恥辱。望把彭生就地正法,以堵天下之口。
襄公看完信,便派人召彭生來朝。彭生自以為立了功,昂然走進。襄公當著魯國使臣的面罵道:“我因魯侯喝酒過量,讓你扶他上車回去。為什么不小心侍候,竟使魯侯暴死呢?你罪當該誅!”向左右人下令把他綁起來,到市集上去斬首。彭生大喊:“同妹妹亂淫而殺人家丈夫,全是你這無道昏君做的事,現在又加罪于我!我死了也不會瞑目,必做妖鬼,取你狗命!”襄公自己堵住耳朵,左右人都笑起來。襄公一面派人到周王那里去感謝,并定下婚期;一面派人送魯侯喪車回國。文姜卻仍留在齊國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