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藺相如兩屈秦王馬服君單解韓圍(2)
- 東周列國志
- (明)馮夢龍
- 4269字
- 2016-01-06 16:59:37
到了會盟之期,兩王以禮相見,設置酒宴暢飲。喝到半酣,秦王說:“我私下里聽說趙王善于音樂,我有一支寶瑟,請趙王演奏一下。”趙王臉上發熱,但也不敢拒絕。秦國侍者把寶瑟捧到趙王面前,趙王只好演奏了《湘靈》一曲,秦王不住聲地叫好。待趙王演奏完畢,秦王說:“我聽說趙國始祖烈侯就非常喜歡音樂,君王真是得到家傳了。”說完回過頭來叫御史,讓他記載這件事。秦國御史拿出筆和竹簡,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在澠池相會,趙王為秦王鼓瑟。”藺相如走上前說:“趙王聽說秦王善于演奏秦國民間音樂,我獻上盆罐,請大王演奏,彼此互相娛樂。”秦王大怒,臉上變了顏色,一句話也不說。相如拿過裝酒的瓦器,跪在秦王面前,秦王仍不肯答應。相如說:“大王依仗秦國的強大嗎?如今五步之內,我可以把我的血濺在大王身上!”左右的人都說:“藺相如無禮!”要上前抓住他。相如睜大眼睛,大喝一聲,頭發與胡須都豎了起來,左右的人十分害怕,不由自主倒退了好幾步。秦王內心本不愿彈,但害怕相如,只得勉強敲了一下。
相如立即站起來,叫趙國御史也記載在竹簡上:“某年某月某日,趙王與秦王在澠池相會,秦王為趙王擊缶。”秦國的眾臣心中不平,立在筵席前對趙王說:“今天趙王光顧秦國,請割送十五座城為秦王祝壽!”相如也對秦王說:“禮尚往來,趙國既然獻給秦國十五座城,秦國也不能不回報。請秦國把咸陽城獻出來為趙王祝壽!”秦王說:“我和趙王彼此友好,你們不要多說!”命令左右倒酒,假裝盡歡而散。秦國客卿胡傷等人私下勸秦王扣留趙王與藺相如,秦王說:“密探報告說:‘趙國防備的非常嚴密。’萬一事情不成,反而被天下人恥笑。”便更加敬重趙王,結成兄弟之好,約定永不侵伐。又讓太子安國君的兒子異人,到趙國做人質。群臣都不解地問:“立盟約就足夠了,為什么送人質呢?”秦王笑著說:“趙國如今正強大,不能圖謀。不送人質,趙國就不相信我們。如今趙國相信我們,就會真心與我們好,那樣我們就能專心對付韓國了。”群臣都佩服秦王的計謀。
趙王告辭秦王回國,正好是三十天。趙王感嘆地說:“我得到藺相如,國家和我自己都像泰山一樣安定穩固。相如的功勞最大,群臣誰也比不上。”就封他為上相,比廉頗職位還高。廉頗憤怒地說:“我有攻城略地,身經百戰的大功勞,藺相如只因為耍嘴皮子的功夫,官職卻在我上面。而且他是個宦官的門客,出身低賤,我怎么會甘心在他下面呢?如果再見著,我一定殺死他。”藺相如聽到了廉頗的話后,每到上朝的時候,就托病不去,避免和廉頗見面。他的門客都以為相如害怕廉頗,私下議論。有一天,藺相如外出,廉頗也外出,相如遠遠看見廉頗的車,忙讓駕車的人把車趕到小路上躲避,等廉頗的車過去后才出來。他的門客更加忿怒,約好一同來見相如,勸道:“我們離開家鄉,拋棄親人來到您的門下,是以為您是男子漢大丈夫,所以羨慕您,追隨您。現在您與廉頗將軍同為上相,您還在他上面。他口出惡言侮辱,您不能回報,不但在朝中躲避,還在道路上躲避他,為什么這么怕他呢?我們私下里為您感到羞恥!請讓我們走吧!”相如勸阻他們說:“我之所以不同廉將軍見面是有原因的,只是你們自己沒有體會到。”門客說:“我們目光短淺,請您直說。”相如問:“眾位看廉將軍比秦王怎么樣?”眾人回答:“不如秦王。”相如說:“秦王的威嚴,天下沒有人敢抵抗,但我藺相如在大庭廣眾中叱喝他,侮辱他的群臣。我雖然愚蠢膽小,難道只怕廉將軍一人嗎?我考慮到秦國所以不敢派兵攻打趙國,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如今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秦國人知道了,一定乘機侵伐趙國。我所以隱忍著躲避廉將軍,是以國家大計為重,私仇為輕啊!”門客們都感嘆佩服。不幾天,藺家的門客與廉家的門客不巧在酒店中相遇,雙方爭占座位。藺家的門客說:“我們主人因為國家的緣故,處處讓著廉將軍;我們也應該體會主人的良苦用心,讓著廉將軍的門客。”因此廉頗和門客更加驕橫。河東人虞卿來到趙國,聽到藺家門客轉述相如的話,就勸說趙王:“大王如今倚重的大臣,不是藺相如、廉頗嗎?”趙王說:“對!”虞卿說:“我聽說從前的臣子,互相幫助,同心協力治理國家。如今大王所倚重的兩位大臣,卻像水火一樣互不相容,這不是社稷之福。藺相如越來越退讓,而廉頗卻不能體諒他的用心;廉頗越來越驕橫,而藺相如不敢挫折他的氣焰。在朝中有時不能一同商議事情,為將則在有急難的時候不能互相體恤,我私下里替大王擔憂!請讓我說合他們二人,共同輔佐大王。”趙王說:“好。”虞卿去見廉頗,先贊頌他的功勞,廉頗很高興。虞卿又說:“論功勞沒人能超過將軍了。但論膽量還要首推藺相如。”廉頗勃然大怒:“那個膽小鬼只靠嘴皮子獲取功名,有什么膽量?”虞卿說:“藺相如不是一個膽小怯懦的人,反而具有遠見卓識。”便轉述他對門人說的一番話,又說:“將軍不想在趙國為將就罷了,如果想在趙國安家立命,兩位大臣一個謙讓,一個爭強,恐怕好名聲不會落在將軍身上。”廉頗恍然大悟,深感慚愧:“先生的話太對了,我以前從沒有聽說過。我比藺相如差遠了!”因此先讓虞卿去向藺相如轉達自己的歉意,然后自己負荊請罪,來到藺相如家,道歉說:“鄙人胸懷狹隘,不知道相國如此寬容,死也難以贖回我的罪過!”說完就跪在院子中。藺相如忙跑出扶起來說:“我們兩個人并肩侍奉君主,為社稷之臣,將軍能原諒我,已經感到十分榮幸了,怎么能說道歉的話呢!”廉頗說:“我性情粗暴,得到您的寬容,深感慚愧,無地自容!”說著流下眼淚,相如也動情地掉下淚來。廉頗說:“從今起愿意與您結為生死之交,就是砍掉腦袋也不變心!”二人互相下拜。相如置酒設宴招待,歡飲一場而散。后世人稱“刎頸之交”,正是從這里來的。無名子有詩一首寫道:引車趨避量誠洪,肉袒將軍志亦雄。
今日紛紛競門戶,誰將國計置胸中。
趙王見此,賜給虞卿黃金百鎰,任命他為上卿。
這時,秦國大將白起打敗楚軍,收取了郢都。設置南郡。楚頃襄王大敗而走,跑到陳地。大將魏冉又攻占了黔中,設置黔中郡,楚國更加衰弱。便讓太傅黃歇侍奉太子熊完去秦國為人質求和。白起等人又進攻魏國,直逼大梁城下。魏國派大將暴鳶出城迎戰,大敗,被斬首四萬多人,魏國只好獻出三座城求和。秦王封白起為武安君。不久,客卿胡傷又帶兵攻打魏國,打敗魏將芒卯,占領了南陽,設置南陽郡。秦王把南陽賜給魏冉,封號為穰侯。
又派胡傷帶兵二十萬攻伐韓國,兵圍閼與。韓釐王派使者向趙國求救。趙惠王聚集群臣商議:“韓國是否能救?”藺相如、廉頗、樂乘都說:“閼與道路狹窄險要,難以救援。”平原君趙勝說:“韓國、魏國與我們唇齒相依,如果不救,秦兵得勝后就該進攻趙國了!”只有趙奢一旁沉默不說話。趙王單獨問他,趙奢回答:“道路狹窄險要,就像兩只老鼠在洞中斗架一樣,勇敢的就能取勝。”趙王便選拔五萬士兵,派趙奢為將去救韓國。大軍離開邯鄲東門三十里,趙奢傳令修筑壁壘,安營扎寨。安排好以后,又傳令:“有說到軍事情況的人斬首!”關閉營門休息,軍營中一點聲音都沒有。秦軍在閼與城外擂鼓吶喊,聲如雷霆,把閼與城中屋頂上的瓦都震得亂動。有一個軍吏來報告說秦兵如何如何,趙奢認為他違犯軍令,立即斬首以警戒眾人。
停在此處二十八天還沒走,只是每天派人增加壁壘深溝,以保護自己。秦將胡傷聽說有趙兵來救卻不見兵來,又派人去探聽,回報說:“趙國果然派了救兵,領兵的是大將趙奢。出了邯鄲城三十里,就安營扎寨,再不前進。”胡傷不相信,又派親信去趙營中,對趙奢說:“秦國進攻閼與,早晚就要攻下來了!將軍要打仗,請快點進。兵!”趙奢回答:“我們國君因為鄰國危急,派我防備,我怎么敢和秦國交戰呢?”又準備酒食款待使者,讓他視察壁壘。秦軍使者回去報告胡傷,胡傷十分高興:“趙兵離開都城才三十里就再不前進,修筑營壘,已經沒有作戰的打算了,閼與城一定會被我攻破。”就沒做準備防御趙兵,專心攻打韓國。趙奢打發走秦軍使者大約三日后,估計他已經到了秦軍中,就選出一萬名善射慣戰的士兵做先鋒隊,大軍跟在后面,卷甲銜枚,晝夜兼行,二天一夜就趕到韓國邊境,離閼與城十五里又扎下軍營。胡傷惱羞成怒,分兵一半圍攻閼與城,帶著老營中的全體士兵前來迎戰。趙軍有一個軍士許歷在竹簡上寫著“請諫”二個字,跪在營前。趙奢感到奇怪,下令撤銷先前的軍令,召他問道:“你要說什么?”許歷說:“秦國人想不到趙國軍隊突然來到,這次前來氣勢洶洶。元帥一定要列成厚陣,以防秦軍沖擊,否則一定會失敗。”趙奢說:“對!”就傳令軍中列陣等待。
許歷又說:“《兵法》上講:‘得地利者勝。’閼與周圍的地勢,只有北山最高,但秦將卻不知道占領,這是留給元帥的,應該立即搶占。”趙奢又說:“對!”就讓許歷帶兵一萬去占據北山,凡是秦兵的行動,都一目了然。胡傷引兵到來,就爭奪北山。怎奈山勢崎嶇,有幾個膽大的秦兵爬上前,也都被趙軍扔石頭打傷。胡傷咆哮大怒,指揮軍士和眾將尋找道路。正在此時,忽然聽到鼓聲大振,趙奢帶領大軍殺到,胡傷分兵拒敵。趙奢把一萬名弓箭手分成兩隊,左右各五千人,向秦軍亂箭齊發。許歷帶著一萬人趁勢從山頂上殺下來,喊聲如雷,前后夾攻,如同天崩地裂一樣,殺得秦軍沒處躲藏,大敗而逃。胡傷被馬甩在地上,差點被趙兵捉住,多虧兵尉斯離帶領一支軍隊趕到,拼命將其救出。趙奢追趕五十里,秦兵不能扎寨,只能向西逃跑,閼與的包圍解除了。韓釐王親自犒勞趙軍,寫信感謝趙王。趙王封趙奢為馬服君,職位與藺相如、廉頗相等。趙奢推薦許歷的才能,任命他為國尉。
趙奢的兒子趙括,自幼喜歡談論兵法,家中所傳的《六韜》、《三略》等書,都讀盡了,曾經與父親談論用兵,指天畫地,目中無人,就是趙奢也不能駁倒他。他的母親高興地說:“有這樣的兒子,可以說將門出虎子了!”趙奢卻很不高興地說:“趙括不能當大將。趙王不用趙括,是社稷洪福。”他母親說:“趙括把你的兵書都看完了,談論用兵之道也是天下莫及,你說‘不可做大將’,這是什么緣故?”趙奢說:“趙括自以為天下莫及,這就是他不能當大將的道理。用兵打仗,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戰戰兢兢,博采眾長,還怕遺忘什么;而趙括卻大言無忌。如果有了兵權,一定剛愎自用,好的謀略計策都聽不進去,必敗無疑!”母親把這些話轉告趙括,趙括說:“父親年紀老了,膽子越來越小,應該有這種話。”二年后,趙奢病重,對趙括說:“兵兇戰危,這是古人所告戒的。你父為將數年,今日才不用擔心失敗的恥辱,死也瞑目了。你不是大將之才,切記不可妄自為將,敗壞家門。”又囑咐趙括的母親說:“他日趙王召趙括為將,你一定詳細述說我的臨終遺言。喪師辱國,這不是小事!”說完話就死去了。趙王懷念趙奢的功勞,讓趙括繼承馬服君的封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