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趙惠王寵用一個叫繆賢的內侍,拜他為宦者令,常常干預政事。有一天,一個外地的客人拿一塊白璧來賣,繆賢喜歡這塊玉光潤無暇,用五百金買了下來,給玉工看。玉工大吃一驚,說:“這是和氏璧啊!楚國相國昭陽在宴會上把它丟失,懷疑被張儀偷走了,幾乎把他打死,張儀因此才到了秦國。后來昭陽懸賞千金,尋找此璧,偷的人也不敢拿出來,現在卻無意之中落在君的手中。這是無價之寶,要珍貴收藏,不要輕易給別人看。”繆賢問:“像你這么說,這塊玉的好處在什么地方呢?”玉工回答:“把這塊玉放在黑暗的地方,自然發出光亮,能不染塵埃,消除邪魅,因此叫‘夜光之璧’。如果放在座位上,冬天的時候發暖,可以代替火爐;夏天的時候發涼,百步以內,蠅蚊都飛不進來。有這些奇異之處,別的玉都比不上,所以是無價至寶。”繆賢按他所說的去試,果然分毫不差。就制造一個精致的盒子裝上,珍藏在箱子中。早有人把此事報告給趙王,說:“繆中侍得到了和氏璧。”趙王向他要,繆賢因喜愛不愿獻出。趙王大怒,借他打獵的機會,沖進他家中,搜出玉盒拿走。繆賢怕趙王殺了自己,想逃走。他的門客藺相如拉著他的衣服問:“您要去哪?”繆賢回答:“要投奔燕國。”相如又問:“您怎么知道燕王會收留您?”繆賢說:“從前我曾經隨大王在邊境與燕王會面,燕王私下里拉著我的手說:‘愿意與君結交。’因此我要去燕國。”相如勸道:“您錯了!趙國強大燕國弱小,而且您又受到趙王的寵愛,所以燕王愿意與您結交。這不是對您好,是通過您結交趙王。現在您得罪了趙王,逃到燕國,燕王害怕趙王討伐,一定會抓住您向趙王獻媚,那時您就危險了。”繆賢問:“那你說怎么辦?”相如說:“您也沒有什么太大的罪過,只是沒有早點獻出玉璧而已。如果袒露臂膀,背著斧锧請罪,大王一定會饒過您。”繆賢聽從他的建議,趙王果然赦免了他的罪行。繆賢也因此看重相如的智慧,待為上賓。
再說先前的玉工到了秦國,秦昭襄王讓他治玉,玉工說到和氏璧現在趙國。秦王問:“和氏璧有什么好處?”玉工像從前一樣夸贊一番。秦王羨慕不已,很想見一見。這時昭襄王的舅舅魏冉做丞相,進言說:“大王想見和氏璧,為什么不用西陽十五座城交換?”秦王驚訝地說:“十五座城是我愛惜的,為什么換一只玉璧呢?”魏冉說:“趙國害怕我們已經很長時間了!大王如果用城換玉璧,趙國不敢不把玉璧拿來,那時就可以留下。用城交換只是名義而已,拿到玉璧是實。大王為什么擔心失掉十五座城呢?”秦王很高興,立即寫信給趙王,讓客卿胡傷為使者。信中大致寫道:我羨慕和氏璧已經很長時間了,一直沒能見到。聽說君王得到了它,我不敢輕易要求,愿意用西陽十五座城交換。只希望君王答應。
趙王收到信后,召來廉頗等大臣商議。想將其給秦國,只怕被欺騙,得不到城池;想不給,又怕得罪秦國。眾大臣有的說給,有的說不給,七嘴八舌,難以決斷。李克說:“派一個有勇有謀的人,帶著玉璧前去,得到十五座城就把玉璧給他們,否則就帶回來,這樣才是兩全之策。”趙王用眼睛看廉頗,廉頗低頭不說話。宦者令繆賢上前說:“我有個門客叫藺相如,這人是個勇士,還極有智謀。如果選派去秦國的使者,沒人比他更合適的了。”趙王就讓繆賢把藺相如叫來,相如拜見過后,趙王問道:“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換我的玉璧,先生認為可以答應嗎?”相如回答:“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趙王又問:“倘若玉璧被拿去,十五座城卻得不到,那該怎么辦?”相如回答:“秦國用十五座城換玉璧,價格夠優厚的了,如果趙國不答應,趙國理曲;趙國不等十五座城到手就獻上玉璧,禮節上夠恭敬的了,如果秦國不給十五座城,秦國理曲。”趙王說:“我想找一個人出使秦國,保護玉璧,先生能為我去一趟嗎?”相如回答:“如果大王真的沒有合適的人,我愿意帶著玉璧前往。如果十五座城歸趙國,我就把玉璧留在秦國,否則的話,我一定完璧歸趙。”趙王十分高興,立即拜藺相如為大夫,把玉璧交給他。相如帶著玉璧去咸陽。
秦王聽說玉璧到了,十分高興,坐在章臺之上,大集群臣,召藺相如入見。相如留下寶盒,只用錦緞包裹玉璧,雙手捧著,獻給秦王。秦王打開觀看,只見玉璧潔白無暇,寶光閃爍,雕鏤的地方,天然無跡,真是稀世的珍寶。秦王欣賞許久,口中嘖嘖嘆息。又交給左右群臣傳看,眾人看完,環跪地上,都喊:“萬歲”!”秦王又命內侍包好,送到后宮給美人觀看,很久才送回來,仍舊放在秦王的桌子上。藺相如在一旁伺候,見很久聽不到給十五座城的話,心生一計,上前說道:“玉璧上有微瑕,請讓我為大王指出來。”秦王讓左右的人把玉璧遞給相如。相如把玉璧拿到手,連退幾步,靠在殿中的石柱之上,睜大雙眼,怒氣沖沖地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至寶。大王要得到它,給趙國寫了信,我們國君見信后把群臣都叫來商量,大家都說:‘秦國自負強大,毫無憑證索取玉璧,恐怕玉璧到了秦國,十五座城卻得不到,不如回絕。’我卻認為:‘布衣之交,相互間還講信用,何況萬乘大國的君主呢?為什么用小人之心看待別人,因而得罪大王呢?’因此我們國君吃了五天齋,然后派我來奉送玉璧,對大王的恭敬已經達到了極點了。今天大王會見我,十分倨傲,坐著接受玉璧,讓左右的傳看,又叫后宮美人玩弄,毫無誠心。我因此知道大王沒有交換十五座城的意思,所以又把玉璧拿到手。
大王如果逼迫我,我的頭就會和玉璧一同撞碎在柱子上,寧死也不讓秦國得到玉璧。”說完舉起玉璧看著石柱,作出要撞的樣子。秦王愛惜玉璧,恐怕撞碎,忙道歉說:“大夫不要這樣!我怎么敢失信趙國呢?”馬上叫來有司拿出地圖,秦王指著地圖從某處到某處,共十五座城給趙國。相如心中暗想:“這是秦王要誑取玉璧,并非真情。”就對秦王說:“我們國君不敢因為愛這稀世之寶而得罪大王,所以臨派我出來時,齋戒五天,把群臣都叫來,向玉璧拜辭。如今大王也應該齋戒五天,準備具有相當威儀車輅文物,我才能獻上玉璧。”秦王也答應了,傳命齋戒五天,先送相如到公館中休息。相如抱著玉璧來到公館,又想道“我曾經在趙王面前夸下海口:‘如果得不到十五座城,一定完璧歸趙。’如今秦王雖然齋戒,倘若拿到玉璧后仍然不給十五座城,我有什么臉面見趙王?”思考再三,就命隨從穿著粗布衣服,裝成窮人的模樣,用布袋把玉璧纏在腰間,從小路偷偷逃走,回去轉告趙王:“我擔心秦國欺騙趙國,沒有交換的意思,所以派隨從的人把玉璧帶給大王。我在秦國承擔罪責,寧死也不辱使命。”趙王感嘆說:“藺相如果然不負他所說的話。”再說秦王假說齋戒,實際上并沒有實行,過了五天,上朝陳設禮物,又傳令各國諸侯的使者都來觀看獻璧,想對列國夸耀一番。藺相如從容不迫,緩步上前。參見過后,秦王見相如手中沒有玉璧,問道:“我已經齋戒五天,恭敬地接受玉璧,如今你不帶玉璧前來,是什么原因?”藺相如說:“秦國自從秦穆公以來,共有二十多位君主,都善于欺騙之術。往遠說有杞子欺騙鄭國,孟明欺騙晉國;往近說有商鞅欺騙魏國,張儀欺騙楚國,往事歷歷在目,從來不講信義。我如今只擔心被大王欺騙,有負我們國君,已經讓隨從帶著玉璧從小道回趙國了。請大王恕罪!”秦王怒氣沖沖地說:“你說我不恭敬,所以我齋戒五天。你卻把玉璧送回趙國。明明是欺負我!”下令左右的人把相如捆起來。相如面不改色,說道:“請大王暫息雷霆之怒,聽我說一句話。如今秦國強大,趙國弱小,只有秦國負趙國的事情,不會有趙國負秦國的道理。大王如果真的要玉璧,先割十五座城給趙國。然后派一個使臣,同我一同去趙國取玉璧,難道趙國敢得到十五座城后而仍留下玉璧,背負不講信用的名聲,得罪大王嗎?我自知有欺騙大王的罪行,罪該萬死,已經給我們國君寫信說明不指望活著回去了。請用鼎鑊把我烹死,使諸侯都知道秦王因為玉璧的原因殺掉趙國使者,是非曲直自有人去評說。”秦王與群臣面面相覷,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在一旁觀看的諸侯使者,都為相如提心吊膽。
左右的人要把相如牽走,秦王喝住,對群臣說:“即使殺了相如,也不能得到玉璧,白白背負不義的名聲,斷絕了秦國與趙國的友好關系。”便厚厚款待藺相如,以禮相送回國。有人讀史時讀到此處,認為秦人攻城略地,列國都無可奈何,一個玉璧有什么值得珍貴的?但藺相如的意思是擔心秦國用欺騙的方法得到玉璧,便會輕視趙國,以后要地要禮,就難以拒絕,所以此時顯示一下力量,使秦王知道趙國有能人。
藺相如回到趙國,趙王認為他很有賢能,拜他為上大夫。此后秦國不給趙國十五座城,趙國也沒有給秦國玉璧。秦王心中始終對趙國耿耿于懷,又派使者約趙王在西河外澠池相會,共定和約。趙王說:“秦國以會盟為名欺騙楚懷王,把他囚禁在咸陽城,至今楚國人還傷心不已。現在又來約我相會,難道不會像對懷王那樣對待我嗎?”廉頗與藺相如商量說:“君王如果不去,就是向秦國示弱。”便一同說:“藺相如愿意保護大王前往赴會,廉頗愿意輔助太子守國。”趙王高興地說:“相如連玉璧都能帶回來,何況是我了?”平原君趙勝說:“從前宋襄公坐單車赴會,被楚王劫持。魯君與齊王在夾谷相會,帶著左右司馬保駕。如今大王雖然有藺相如伴陪,還要選出五千名精銳士兵做護從,以防萬一。再讓大軍在三十里之外屯扎,才能保萬無一失。”趙王問:“五千名精銳士兵,讓誰做大將。”趙勝回答:“據我所知,田部官吏李牧是大將之才。”趙王又問:“何以見得?”趙勝回答:“李牧做田部的官吏,收取租稅,我們家過期還沒交納,李牧依法來治服,殺掉我九個管事的人。我很生氣地責備他,他對我說:‘國家所依靠的就是法律。如今要縱容君家而忘記奉公,那么法律就削弱了,法律一削弱,國家就軟弱無能,諸侯就會派兵侵略,趙國都保不住,您還能保住自己的家嗎?像您這樣的權貴,應該奉公守法,法律加強了,國家就會強大,就會保持長久的富貴,那不是更好嗎?’這種見識不是常人能有的,所以我知道他能做大將。”趙王就任命李牧為中軍大夫,率領五千精兵隨行。平原君帶著大軍跟在后面。廉頗送到邊境上,對趙王說:“大王身入如狼似虎的秦國,事情實在難以預料!如今和大王約定:估計道路往來和會盟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大王過期不回來,請像楚國那樣,立太子為王,斷絕秦人的奢望。”趙王也答應了。
他們來到澠池,秦王也到了,都回到公館中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