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孟嘗君從秦國逃出,經過趙國,平原君趙勝出城三十里相迎,極其恭敬。趙人平素就聽說孟嘗君的大名,沒有見到他,現在爭相觀看。孟嘗君身材短小,還不如一般人,觀看的人有的笑著說:“以前我仰慕孟嘗君,以為他是天人,一定魁武偉岸,生有異相。現在看來,只是一個渺小的男人罷了!”有許多人都笑了起來。當天夜里,凡是譏笑孟嘗君的人都丟了腦袋。
平原君心中知道是孟嘗君的門客所干,也不敢追問。
再說齊湣王派孟嘗君去秦國,就像失去左右手一樣,又怕他被秦國重用,每日憂慮。等到聽說他逃回來,非常高興,仍拜他為相國。賓客歸附孟嘗君的更多了。便把客舍分為三等:上等的叫“代舍”,中等的叫“幸舍”,下等的叫“傳舍”。代舍是供有一定的名望,或有特殊地位的上等賓客居住,可以吃肉乘車。幸舍是供有一定才能的中等賓客居住,只吃肉不坐車。傳舍只供應普通飯食,管飽,供一般賓客居住,出入隨其自便。前次雞鳴狗盜和偽造通行證的人都因有功,居住在代舍之中。孟嘗君在薛邑所收入的俸祿,并不夠供給賓客的,就拿出錢在薛地放高利貸,每年收一次利息,用來資助貼補費用。一天有一個高大偉岸的漢子,穿著破衣服,趿著草鞋,自稱是齊國人,叫馮諼,求見孟嘗君。孟嘗君與他作揖后請他坐下,問道:“先生來到這里,有什么能教導我的嗎?”馮諼回答:“沒有。我聽說您好士,不分貴賤,所以不揣貧窮來投奔?!泵蠂L君就讓他住在傳舍中。十多天后,孟嘗君向傳舍長問道:“新來的客人在干什么?”傳舍長回答:“馮先生十分窮貧,身上別無長物,只有一把劍;又沒有劍囊,用蒯草繩系在腰間,每天吃完飯,就彈著劍唱道:‘長鋏啊,咱們回去罷,飯中連魚都沒有!’”孟嘗君笑著說:“是嫌我的飯太儉陋了”,就讓他住在幸舍中,吃魚吃肉。仍然讓幸舍長注意他的舉動,說:“五天以后,再來告訴我。”過了五天,幸舍長報告說:“馮先生仍然彈劍唱歌,只是歌辭不一樣了。這次唱:‘長鋏啊,咱們回去罷,出去都沒有車坐!’”孟嘗君吃驚地說:“他要做我的上等客人嗎?這個人一定有特殊的才能”。又讓他住在代舍中。又讓代舍長注意他是不是還唱歌。馮諼早上乘車出去,晚上歸來,又唱道:“長鋏啊,咱們回去吧,咱們連自己的家室都沒有?!贝衢L向孟嘗君述說一遍。孟嘗君皺著眉不高興地說:“客人為什么如此貪求,沒完沒了呢?”又讓代舍長觀察他,馮諼沒有再唱。一年以后,主持家務行政的人告訴孟嘗君:“錢、糧只夠用一個月的了?!泵蠂L君查看高利貸債券,見民間欠他的帳很多,就問左右的人:“客人中誰能為我到薛地收債?”代舍長回答:“馮先生沒有其他才能,但似乎誠實可信。先前自己要求做上等客人,請讓他去試試?!泵蠂L君請來馮諼對他說收債的事。馮諼立即答應,并不推辭,乘車來到薛地,住在公府之中。薛地的居民有一萬戶,大多數都借貸,聽說薛公派上等客人來征收利息,許多人來交息,收到息錢十萬。馮諼把這些錢大都買了牛肉和酒,預先貼出告示:“凡欠孟嘗君錢的人,不論能否償還,明天都來官府中驗證債券?!卑傩諅兟犝f有酒肉犒勞,都按期來到。馮諼用酒食招待大家,并在一旁察言觀色,對他們貧富的情況了解得一清二楚。吃完飯后,拿出債券與眾人合對,估計還有余力,雖然一時不能,以后定會償還的人,與其定好合約,記在債券之上;其余貧窮不能償還的人,都跪在地上請求寬限時間。馮諼命令左右的人拿火來,把一竹籃貧窮人的債券都投入火中燒掉,然后對眾人說:“孟嘗君之所以把錢借給百姓,是擔心你們沒有錢無法生活,而不是為了求得利益。但是他的食客有幾千人,俸食不夠用,所以不得已才征收利息來奉養賓客?,F在有能力償還的重新訂好合約,無力償還的債券都燒掉了,免除還債。
孟嘗君對你們薛邑百姓的恩德,可以說不能再多了?!卑傩諅兌伎念^高呼:“孟嘗君真是我們的再生父母啊!”早就有人把焚燒債券的事報告給孟嘗君。
孟嘗君十分惱怒,派人催促馮諼回來。馮諼空手回見,孟嘗君假意問道:“先生辛勞了,錢都收回來了嗎?”馮諼回答:“我不但為君收回了錢,還為君收回了德!”孟嘗君變了顏色,責備他說:“我有食客三千人,俸祿不夠用,所以才向薛地的百姓放債,希望收些利息,幫助消費。聽說先生收來的利息錢,都和眾人一同買酒肉痛飲,又焚燒了一半債券,還說為我‘收德’,不知道所收的是什么德?”馮諼不慌不忙地說:“請君不要發怒,容我詳細陳述。欠債的人太多了,不準備酒肉,眾人心疑,就不會都來,也就沒有辦法檢驗是否能夠償還。有能力償還的,就與他重新定下期約;對于貧窮的人,即使再督促他,他也不能償還,而且越欠越多,就會逃亡。小小的薛地,是君世代都封居的地方,那里的百姓是與您安危與共的?,F在燒掉沒有用的債券,借以證明君輕財愛民。仁義的名聲,不斷流傳,這就是我所說的收德?!泵蠂L君因為食客消費太大,對他的話不以為然,但債券已燒,無可奈何,只得勉強笑笑,向馮諼感謝。史臣有詩寫道:逢迎言利號佳賓,焚券先虞觸主嗔??帐值杖柿x返,方知彈鋏有高人。
卻說秦昭襄王后悔放走孟嘗君,又見他作用驚人,想道:“這個人被齊國重用,終究對秦國不利!”便派人四處散布流言誹語,傳到齊國,說:“孟嘗君的名字天下流傳,人們只知道齊國有孟嘗君,不知道有齊王,不久孟嘗君就要取代齊王了?!庇峙扇藙癯曄逋跽f:“從前六國伐秦,只有齊兵落在后邊,是因為楚王自己做縱約長,孟嘗君不服,所以不肯一同發兵。等到懷王在秦國的時候,秦王想放他回國,孟嘗君派使者勸秦君不要放懷王;因為太子在齊國做人質,想讓秦國殺掉懷王,齊國能夠扣下太子為齊國要求土地;所以太子幾乎不能回國,而懷王竟然死在秦國。我們國君得罪楚國,都是因為孟嘗君的緣故。我們國君因為楚國的原因,想得到孟嘗君殺掉,不料被他逃回去了?,F在又重新為齊國相國,一心專權,早晚就要篡奪齊國了,秦、楚兩國自此以后就會多事了。我們國君愿意為以前作下的災禍補償,與楚國結為友好,送女兒為楚王做夫人,準備共同抵御孟嘗君。請大王裁定!”楚王被他的話所迷惑,竟和秦國通好,迎秦王的女兒做夫人,也使人到齊國散布流言。齊湣王聽信謠言,懷疑孟嘗君,就收了他的相印,罷了他的官,讓他回薛地去。賓客們聽說孟嘗君被罷黜,紛紛散去;只有馮諼在一旁為孟嘗君駕車。還沒到薛地,那里的老百姓扶老攜幼出來迎接,爭著貢獻酒食,詢問起居。孟嘗君對馮諼說:“這是先生說的為我收德??!”馮諼回答:“我的意思不僅僅在于此。如果能借給我一輛車,一定能讓君重新被國家重用,而且俸祿更多。”孟嘗君說:“惟先生的命令是從!”過了幾天,孟嘗君準備車馬和金錢,對馮諼說:“先生想去哪里都行?!瘪T諼駕著車西行來到咸陽,求見昭襄王說:在秦國游學的士人們,都想使秦國強大,削弱齊國;凡是在齊國游學的,都想使齊國強盛而削弱秦國。秦國與齊國是難以并存的兩雄,誰勝利就能得到天下。”秦王問:“先生有什么妙計能使秦國為雄而不為雌?”馮諼說:“大王聽說齊國廢黜孟嘗君了嗎?”秦王說:“我曾聽說過,但不相信。”馮諼說:“齊國之所以在諸侯國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有孟嘗君這樣的賢才?,F在齊王被讒言迷惑,把功勞當作罪過,收回他的相印,孟嘗君心中一定怨恨齊國,乘此時秦國重用他,那么齊國的機密都會被秦國知道,以此對付齊國,就一定能吞并它,豈止是在諸侯中稱雄?大王快些派遣使者,載著重金,私下去薛地迎接孟嘗君,機不可失!萬一齊王悔悟,重新任用孟嘗君,那么齊、秦兩國誰稱雄就難說了?!边@時樗里疾剛剛去世,秦王急需賢相,聽到這話很高興,便裝修十輛好車,載著百鎰黃金,以丞相的儀仗去迎接孟嘗君。馮諼說:“請讓我先去通知孟嘗君,使他做好準備,免得耽誤使者的時間?!瘪T諼急忙趕回齊國,沒來得及見孟嘗君,先去見齊王,勸道:“齊、秦兩國互為雌雄,大王是知道的。
得人才的國家就會稱雄,失人才的就會退居第二?,F在我聽說秦王慶幸孟嘗君被罷官,私下里派十輛好車,裝著黃金百鎰,聘請孟嘗君為丞相。如果孟嘗君去了秦國,為秦國出謀劃策,那么秦國就會稱雄天下,齊國很危險了。
“湣王聽后很著急,問道:“該怎么辦呢?”馮諼說:“秦國使者很快就要到薛地了,大王乘他們在路途上,先恢復孟嘗君的相位,增加他的封地,孟嘗君一定會高興地接受。秦使者雖然持有重金,難道還會不得到別國君王同意就去迎請別國的相國嗎?”湣王口上說:“好!”但心中還不相信。派人到邊境上探聽虛實,只見車馬紛紛而來,一問果然是秦國使臣。探者連夜回去告訴湣王,湣王立即命令馮諼拿著符節去迎接孟嘗君,恢復他的相位,增封一千戶。秦國使臣到了薛地,聽說孟嘗君已重新做齊國的相國,立即返回去了。孟嘗君重新為相,從前走的門客又都回來了。孟嘗君對馮諼說:“我對客人從來沒有失禮之處,可一旦被罷相,門客們都拋棄我遠走高飛;現在賴您的力量使我官復原職,眾位客人還有什么面目再見我嗎?”馮諼回答:“榮辱盛衰,是天地萬物的常理。您沒有看見大集市嗎?早晨人們爭先恐后擠進去,晚上卻空無一人,成為廢墟,這是因為人們追求的已不在這里了。
富貴的人賓客多,貧賤的人朋友少,這是正常的事。您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孟嘗君恍然大悟,再次向他拜謝說:“多謝指教!”仍然像以前那樣對待客人。
這時,魏昭王和韓釐王奉周天子的命令,“合縱”討伐秦國。秦國派白起帶兵迎戰,在伊闕大戰,斬首二十四萬,活捉了韓國大將公孫喜,占領武遂的土地二百里;乘勝討伐魏國,攻占河東的土地四百里。昭襄王十分高興,因為七國都稱王,分不出什么不同,就想立帝號,以示比別人貴重,但又覺得自己獨尊不便,派人對齊湣王說:“現在天下諸侯相繼稱王,不知道該歸誰統轄。我想稱西帝,統治西方;尊大王為東帝,管理東方,平分天下,大王認為怎么樣?”湣王拿不定主意,去問孟嘗君。孟嘗君說:“秦國因為強大蠻橫被諸侯國所厭惡,大王不要效仿它?!边^了一個月,秦國又派使者到齊國,約定共同征伐趙國。碰巧蘇代從燕國又來到齊國,湣王先把稱帝的事向他請教。蘇代回答:“秦國不推別國為帝,單單選中齊國,是尊重齊國。
回絕他傷害了秦國,直接接受,就會得罪諸侯各國。希望大王接受秦國的要求卻并不稱帝。等秦國稱帝,等西方的諸侯都能接受以后,大王再稱帝,那時也不晚;假使秦王稱帝后,諸侯都很反感,大王還可以責怪秦國?!睖⊥跽f:“聽從先生的教誨!”又問道:“秦國約我討伐趙國,這件事可行嗎?”蘇代說:“師出無名,事情不會成功。趙國無罪卻攻打它,得到土地后是秦國的,齊國沒有好處?,F在宋國無道,天下人稱其為桀宋。大王與其伐趙,不如伐宋,得到土地可以把守,得到百姓可以支配,而且還有誅伐暴君的名聲,這是湯武王的行為。”湣王十分高興,便接受帝號但并不稱帝,厚厚款待秦國使者,推辭伐趙的請求。秦昭襄王才稱帝二個月,聽說齊國仍然稱王,也廢去帝號,不敢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