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君見兵敗,問田不禮說:“現在該怎么辦?”不禮回答:“你快點跑到主父那里去哭著哀求,主父一定會庇護你,我在這里盡力阻擋追兵。”章聽從他的話,一個人騎著馬跑到主父宮中,主父果然開門把他藏起來,一點也沒有為難的樣子。田不禮帶殘兵再次與公子成、李兌交戰,寡不敵眾,不禮被李兌斬首。李兌估計安陽君沒有地方去,必然去投奔主父,便帶兵包圍主父之宮。打開宮門,李兌仗劍當先沖入,公子成在后面緊隨,見主父二人叩頭說:“安陽君造反,國法難容,請主父把他獻出來。”主父說:“他并沒有到我宮中來,三位可去別處尋找。”兩人再三稟告,主父仍不松口。李兌說:“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理當搜查一番,即使得不到賊人,那時再請罪也不晚。”公子成贊同道:“你說得對。”便召集親兵幾百人,仔細搜查宮中,在夾壁墻中找到安陽君,把他拉了出來。李兌立即拔出劍,砍斷了他的頭。公子成問,“你為什么這樣著急?”李兌回答:“如果遇見主父,萬一被主父奪走,抵抗則不是臣子該做的,順從就失掉了賊人,不如現在殺死他。”公子成佩服他考慮的周到。李兌提著安陽君的腦袋,從宮內出來,聽見主父的哭泣聲,又對公子成說:“主父開宮接納章,心中已經可憐他了!我們因為章的原因,包圍主父之宮,搜出章而且殺死他,不是太傷主父的心了嗎?事情平息以后,主父追查圍宮之罪,我們都會滅九族的!惠王年紀幼小,不足以商量大事,我們應該自行決斷。”便吩咐士兵:“不許解除包圍。”派人詐傳惠王的命令說:“在宮中的人,先出來的免除罪行;后出來的人就是與賊同黨,要滅他的九族!”隨行的官員和內侍,聽說惠王的命令,爭先跑出宮中,單單剩下主父一個人。主父叫人,沒有一個人答應;要出宮,門已被鎖上。一連圍了幾天,主父在宮中餓急了,又沒有地方能找到食物,見院中樹上有鳥巢,便上去掏出鳥蛋生吃,一個多月后,被活活餓死。有一首詩嘆道:胡服行邊靖虜塵,雄心直欲并西秦。吳娃一脈能胎禍,夢里琴聲解誤人。
主父雖然死了,外面的人并不知道。李兌等還不敢入內,一直等了三個多月,才打開宮門進去,只見主父尸體已經枯癟了。公子成奉迎惠王去沙邱宮,裝殮發喪,葬在代地。現在的靈邱縣,就因葬武靈王而得名。惠王回國以后,封公子成為相國,李兌為司寇。時間不長,公子成死了,惠王因為公子勝曾經阻止主父分王,便用他為相國,把平原封給他,號為平原君。
平原君也喜歡養士,有孟嘗君之風。為相國以后,越發招致賓客,家中食客常有幾千人。平原君的宅院中,有一畫樓,上面住著美人。這座樓俯臨院外平民之家,這家主人腿有毛病,早晨起來一瘸一拐去打水,一美人在樓上看見,忍不住大笑,一會兒的功夫,瘸的人去敲平原君之門,請求見平原君。公子勝以禮讓進屋中,那人說,“聽說先生喜歡養士,士所以不遠千里來到先生家,是因為先生重視士而輕視女色。我不幸腿上有病,難以行走,可是先生后宮中的人卻恥笑我。我不甘心受婦人的侮辱,愿意得到笑我的人的腦袋!”公子勝笑著答應:“好!”瘸者走后,平原君笑著說:“這個人太愚蠢了!”因為一笑的原故,就要殺死我的美人嗎?平原君門下有個規矩:照料賓客的人,每月把客人的名單呈給他看,看客人多少,計算該用多少銀錢糧食。在此以前客人有增無減,至此以后一天比一天少,一年后已經少了一半。公子勝感到奇怪,便鳴鐘大會憲客,問道:“我對待諸君,從來沒有失禮的地方,可是眾人紛紛離開,這是為什么?”一個客人上前回答:“先生不殺笑腿瘸之人的美人,大家都感到氣憤,認為先生是愛女色而輕視士人,所以都走了。我們也很快就要告辭了!”平原君大吃一驚,承認了錯誤,說道:“這是我的過錯!”立即解下佩劍,叫左右的人去斬樓上的美人之首,自己親自到瘸腿人的門前,跪著請罪。瘸腿人很高興。因此門人都稱頌平原君的賢能,賓客又像當初一樣多。當時人作三個字的順口溜說:食我飽,衣我溫,息其館,游其門。齊孟嘗,趙平原,佳公子,賢主人。
秦昭襄王聽說平原君斬美人以謝瘸腿人之事,一天與向壽說起來,感嘆平原君之賢。向壽說,“他比齊國的孟嘗君差遠了!”秦王問:“孟嘗君又怎樣呢?”向壽說:“孟嘗君在他父親田嬰活著的時候,就主持家政,接待賓客。賓客聚之如云,諸侯都敬慕他,要求田嬰讓他作世子。等到孟嘗君嗣位做薛公,賓客更加多了,穿衣吃飯都和他自己一樣,供給太大,以至于為此耗盡產業。從齊國來的士人都認為孟嘗君對自己很好,沒有一個人有怨言的。如今平原君準許美人笑瘸腿人而不殺死她,等到賓客們離心背德,才斬美人首謝罪,不也太晚了嗎?”秦王說:“我怎么能夠見孟嘗君一面,和他一同處理事情呢?”向壽說:“大王如果要見孟嘗君,為什么不把他召來?”秦王說:“他是齊國相國,召他怎么肯來?”向壽回答:“大王如果把自己的兒子做人質送到齊國,并請孟嘗君相見,齊國相信秦國,不敢不派他來。
大王得到孟嘗君,就封他為丞相,齊國也一定會把大王的兒子封為相國。秦、齊兩國交換相國,必會和好,然后一同對付諸侯,就沒有什么難辦的事了。”秦王說:“好!”便派涇陽君悝為人質到齊國去,并捎話說:“愿意換孟嘗君到秦國,使我見上一面,以慰思念之情。”賓客聽說秦王相召,都勸孟嘗君一定要去。這時蘇代恰好作為燕國的使者到齊國,對孟嘗君說:“今天我從外而來,看見一個土偶人與木偶人對話,木偶人對土偶人說:‘天上就要下雨了,您就要被淋壞了,怎么辦呢?’土偶人笑著說:‘我由土做成,壞了以后仍舊回到土中。您遭到雨后就會四處漂流,我不知道哪里是您的家!’秦國是虎狼之國,楚懷王都不能返回,何況您了?如果扣住您不放,我不知道您最終的結果是什么。”孟嘗君便推辭不想去秦國。匡章對齊湣王說:“秦國送來人質欲見孟嘗君,是要和齊國和好。孟嘗君不去,就會失去秦國的歡心!派孟嘗君去秦而留住秦國的人質,還是不信任秦國。大王不如以禮送涇陽君回國,再派孟嘗君去秦國答謝。這樣秦王一定會聽信孟嘗君的話,對齊國更好。”湣王認為他說得對,就對涇陽君說:“我就要派相國田文去貴國行聘禮,聽從秦王的教誨,怎么敢讓您為人質呢?”立即準備車輛送涇陽君回國,并派孟嘗君去秦國。
孟嘗君帶著一千多名賓客,乘著一百多輛車,西行來到咸陽,謁見秦王。
秦王走下臺階歡迎,與他握手,述說自己仰慕的心情。孟嘗君有一件白狐裘,毛長兩寸,像雪一樣潔白,價值千金,普天之下只有這一件,便把它作為自己的禮物送給秦王。秦王穿著這件狐裘入宮,對他所寵幸的燕姬夸耀。燕姬說:“白狐裘并不難得,有什么珍貴的?”秦王說:“狐不活幾千歲毛就不會白。一般的白裘,都是用狐腋下的一片白毛聯綴而成的。這件卻是純白狐皮做成,所以貴重,是無價之寶。齊國是山東的大國,所以才有這種珍貴的服裝。”這時天氣還暖和,秦王脫下裘服交給收藏的官吏,吩咐仔細珍藏,等候穿用。選擇吉日要立孟嘗君為丞相。樗里疾忌妬孟嘗君被重用,恐怕他奪走自己的權力,便派他的門客公孫奭勸秦王說:“田文,是齊國人。現在讓他做秦國的丞相,他一定先為齊國后為秦國。以孟嘗君的賢能,籌謀事情沒有會不成功的,又加上賓客眾多,如果借秦國的權力為齊國辦事,秦國就危險了。”秦王用這些話問樗里疾,樗里疾回答:“公孫奭說得很對。”秦王又問:“那么讓他回去嗎?”樗里疾回答:“孟嘗君在秦國住了一個多月,他的賓客有一千人,把秦國的大小事情都了解的一清二楚,如果讓他們回到齊國,終久會對秦國不利,不如殺掉他。”秦王被他的話所迷惑,下令把孟嘗君囚禁在公館之中,涇陽君在齊國的時候,孟嘗君待他很好,每天都宴請他,臨走時又送給他幾件寶物,涇陽君很感激他。現在涇陽君聽到秦王的計謀,就私下見孟嘗君,告訴了這件事。孟嘗君害怕了,向涇陽君問該怎么辦。
涇陽君回答:“大王還沒有作最后決定。宮中有一個燕姬,是大王最喜歡的,對她言聽計從。您如果帶有珍寶等禮物,我替你獻給燕姬,求她向大王進言,放你回國,那樣就可以免除災禍了。”孟嘗君拿出白璧兩對,托涇陽君獻給燕姬。燕姬說:“我特別喜歡白狐裘,聽說山東大國才有,如果有此裘,我不惜一言向大王求情,不想要白璧。”涇陽君回來對孟嘗君講了。孟嘗君說:“只有一件白狐裘,已獻給秦王了,哪里還能得到?”遍問賓客:“有能再得到白狐裘的嗎?”眾人都束手無策。最下等的一名賓客說:“我能得到。”孟嘗君問:“您有什么辦法?”那人回答:“我能學狗盜。”孟嘗君笑著讓他去了。客人當天夜里裝扮成狗的模樣,從狗洞中潛入秦宮倉庫中,發出狗叫聲。管倉庫的官吏以為是狗,一點也沒懷疑。那人等官吏睡熟以后,取出他身邊的鑰匙,打開收藏的柜子,拿到了白狐裘,偷出來獻給孟嘗君。孟嘗君使涇陽君轉獻給燕姬,燕姬十分高興。當晚與秦王飲酒到高興的時候說:“我聽說齊國的孟嘗君是天下最有名的賢人!”孟嘗君是齊國的相國,本不想來秦國,是秦國把他請來的,不重用他也就算了,為什么還要殺他呢?“請別的國家的相國,卻無故殺他,又有殺戮賢士的名聲,我擔心天下的賢士,都要遠遠地離開秦國了。”秦王說:“你說得對。”第二天上朝,就下令準備車馬,發給通行證,放孟嘗君回齊國。孟嘗君說:“我僥幸靠燕姬的一句話,得脫虎口,萬一秦王后悔,我的性命就完了。”客人中有善長偽造證明的人,把通行證中孟嘗君的名字改掉了,連夜飛馳而走。到了函谷關,正是半夜時分,關門早已鎖上了。關門開閉,按常規是晚上無行人就關,雞鳴時才能打開。孟嘗君怕追的人趕上,正與眾賓客惶惶不安之際,忽然聽到賓客隊中傳出雞叫聲。孟嘗君感到奇怪,仔細一看,卻是下等客人中有一個能學雞叫的人。于是群雞都叫了起來。守關的官吏以為天亮了,就起來檢驗證券,開關放行。孟嘗君一伙,快馬加鞭,飛奔而走。孟嘗君對二位客人說:“我能夠脫離虎口,多虧雞鳴狗盜之力呀!”眾賓客自愧無功,從此不敢怠慢下等的賓客。有一首贊道:明珠彈雀,不如泥丸;白璧療饑,不如壺餐。狗吠裘得,雞鳴關啟;雖為圣賢,不如彼鄙。細流納海,累塵成岡;用人惟器,勿陋孟嘗。
樗里疾聽說放孟嘗君回國,立即趕入朝中。求見昭襄王說:“大王即使不殺田文,也應該留下做人質,為什么讓他走了?”秦王也十分后悔,立即派人飛馳追趕孟嘗君,追到了函谷關,要登記薄查看,沒有齊國使者田文的姓名。使者說:“難道道路不熟,還沒趕到嗎?”等了半天,還沒有一點動靜。便述說孟嘗君的相貌和賓客、車馬的人數。關吏說:“如果這樣,那么今天早上出關的就是了。”使者問:“還能追上嗎?”關吏回答:“他們急馳而去,現在已跑出一百多里了,追不上了。使者只得回去向秦王報告。秦王嘆息道:“孟嘗君有鬼神不測的機智,果然是天下最有名的賢士!”后來秦王向管庫藏的官吏要白狐裘沒有得到,等看見燕姬穿著,訊問原因,才知道被孟嘗君的賓客偷走,又嘆道:“孟嘗君的門下,就像大都市的市場上,什么東西都有。秦國沒有人能夠相比。”就把狐裘賜給燕姬,也不怪罪管庫藏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