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6章 伍員吹簫乞吳市專諸進炙刺王僚(3)

再說掩余、燭庸正在圍攻潛邑,忽聽有人報告:“楚國的援兵到了。”兩人大吃一驚,把兵馬分成兩處,一半攻城,一半迎敵。沈尹戍堅壁清野,拒不出戰,派人四下里把砍柴挑水的小路,全用石頭給堵上,掩余、燭庸又吃了一驚。探馬又來報告:“楚將郤宛領著水軍從后面截住了江口。”吳軍進退兩難,于是分成兩個營寨,成犄角之勢,和楚軍相持,一面派人回吳國求救。公子光說:“我從前說過要招集鄭衛的兵馬,正是為了對付這種局面,現在再派人去,還不算晚。”王僚就派慶忌去糾集鄭衛的兵馬。四公子都調開了,只剩公子光在國內。

伍員對公子光說:“公子曾經尋找過鋒利的匕首嗎?想用專諸,正是需要匕首的時候。”公子光說:“從前越王允常,讓歐冶子造了五把寶劍,三把獻給了吳國,第一把叫‘湛廬’,第二把叫‘磐郢’,第三把叫‘魚腸’。

‘魚腸’說是劍,其實是把匕首。形狀雖然又短又細,可是削鐵如泥。先君把它賜給了我,至今還像寶貝一樣藏在我的床頭,以防萬一。這把劍這幾天徹夜發光,像是自己要從劍鞘里跳出來,難道它是想喝王僚的血嗎?”于是取出魚腸劍讓伍員看,伍員禁不住連聲夸贊。公子光當即請來專諸,把劍交給他,專諸沒等公子光開口,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勇氣十足地說:“王僚一定能被我殺掉。現在,他身邊的幾個親信都被調走,勢單力孤,只能聽咱們擺布了。但生死大事,我不敢自己作主,等我告訴老母親,才能聽您的。”專諸回到家一見母親,還沒說話,眼淚就不住地往下掉。母親問:“諸兒為什么事這么傷心?難道是公子想用你嗎?我們全家受公子的養育之恩,就應該報答人家。再說,忠孝怎么能兩全?你趕緊去,不要惦記我!你要能為公子把事情辦成,名傳后世,我就是死了也值得。”專諸還是依依不舍。

母親說:“我現在想喝干凈的泉水,你去給我找點兒來吧。”專諸就出門去找泉水,等回到家,一看母親不在堂屋,就問他的妻子,妻子回答說:“婆婆剛才說有點兒困倦,想關上門躺一會兒,還不讓去打擾她。”專諸心里一機靈,趕忙打開窗戶跳進去,只見母親已經自縊而亡。后人有詩寫道:愿子成名不惜身,肯將孝子換忠臣。世間盡為貪生誤,不及區區老婦人。

專諸大哭了一場,把母親的尸體收殮了,安葬在西門以外。又對妻子說:“我受公子的大恩,一直不敢豁出命來報答,全是因為有老母在堂。如今母親已經亡故,我馬上就要去為公子辦件急事。如果我死了,你們母子一定會受到公子的照顧,不要掛念我。”專諸交代完了,就去見公子光,把母親死的事告訴了他。公子光心里十分過意不去,極力安慰了專諸一番。過了好一會兒,才又開始商量刺王僚的事。專諸說:“公子何不請王僚來赴宴?他要是肯來,這事就八九不離十了。”公子光于是就去見王僚說:“有個廚子從太湖來,新學的紅燒魚,味道可好了,和其他的做法都不一樣。請您屈尊到我那兒去嘗嘗!”王僚喜歡吃的就是紅燒魚,于是笑呵呵地答應說:“明天我就去府上,你可別太破費了。”公子光當天晚上就把武士們預先埋伏在密室里,又讓伍員暗地里約好上百名不怕死的勇士,在外面接應,然后熱熱鬧鬧地擺設餐具。

第二天一早,公子光又去請王僚。王僚到后宮對母親說:“公子光請我去赴宴,是不是有什么陰謀?”母親說:“光的臉上常常帶著怨恨的意思,這回請你,肯定沒打好主意,干脆別去了!”王僚說:“不去就顯得生分,只要嚴加防范,又有什么可怕的?”于是貼身穿了三層獸皮作的護身鎧甲,又設置衛兵,從王宮起一直到公子光的家門口,接連不斷,街道上全站滿了。

王僚坐車來到公子光的家門口,公子光迎接進去見了禮。王僚入席坐好后,公子光坐在一旁侍候。王僚的親信們布滿了堂上堂下。服侍宴席的一百名甲士,都手持長戟,佩帶刀劍,不離王僚的左右。廚子上每一道菜,都要先在臺階下面,讓甲士從頭到腳搜查一遍,然后跪在地下托著盤子往前走,兩旁十幾個貼身侍衛握著寶劍跟著一起送上去。廚子往桌上放菜,連眼皮也不敢抬,放好了再跪著走出來。

公子光舉起杯子敬酒,忽然腿一軟,裝作很痛苦的樣子說:“我的腳傷又犯了,疼得要命,必須用布纏緊,才能止疼。請大王稍微坐一會兒,等我把腳纏好就出來。”王僚說:“王兄請自便。”公子光就一步一拐地走進內室,藏在密室里。

過了一會兒,專諸通報說:要上紅燒魚了。甲士們也把他渾身上下搜查了一番,哪知道,這口魚腸短劍,已經暗藏在魚肚子里。侍衛們夾著專諸跪著走到王僚的桌前。只見他雙手托著魚盤剛要往下放,突然從魚肚子里抽出寶劍,照著王僚的胸脯猛刺過去。這一劍專諸使出了全身的力氣,一下子把三層獸皮鎧甲都給穿透了,劍尖從后背露了出來。王僚大叫一聲,當時就沒了氣兒。侍衛們一擁而上,刀戟齊下,頓時把專諸剁成了肉泥。廳堂里亂作一團。

公子光在密室里知道大事已成,就把自己的武士全放出來,兩下里好一場混戰。這一邊知道專諸得手,加了十倍威風;那一邊看見王僚被刺,減了三分銳氣。結果王僚的手下一半被殺,一半逃走,街道上的衛士,也都被伍員領著勇士們殺得四散奔逃。

公子光坐車上朝,把大臣們都召集起來把王僚違背先祖遺訓自立為王的罪行,向他們講了一遍,又向全國的老百姓宣布:“今天并不是我公子光貪圖王位,實在是因為王僚不講仁義。現在我暫時代理國政,等我叔父季子回國,仍然擁戴他稱王。”然后命人把王僚的尸體整理好,按禮節裝殮安葬。

又厚葬了專諸,封專諸的兒子專毅為上卿。公子光又特別封給伍員“行人”的官職,用招待客人的禮節招待他,不把他當臣子看。被離因為舉薦伍員有功,也被升為大夫。封賞完畢,公子光又命人開倉散發財物糧食,救濟窮苦百姓,國內逐漸安定下來。

公子光因為還沒捉到慶忌,心里總覺得不踏實,就派人去窺探慶忌回來的日期,自己親率大軍,駐扎在江邊等待。慶忌回來時半路上聽說國內出了事,掉轉車頭就跑。公子光坐著四匹馬拉的戰車緊追不舍,慶忌跳下車奔跑如飛,公子光追不上他,就命令手下一齊放箭。慶忌一邊跑一邊回手接箭,連根毫毛也沒傷著。公子光知道慶忌肯定是捉不到了,就命令西部邊境嚴加戒備,然后返回國都。

又過了幾天,季札從晉國回來,知道王僚已經死了,就直奔王僚的墳墓,穿上喪服致哀。公子光親自到墓地來見季札,要把王位讓給他,說:“這可是祖父和幾位叔叔的愿望啊。”季札說:“你好不容易才得到這個位置,又何必再讓給別人。只要國家和老百姓平安無事,誰當大王我都沒意見。”公子光也就不再勉強他,于是就即位做了吳王,自己定名叫闔閭。季札仍退居臣位。——這些都是周敬王五年發生的事。季札恥于爭權奪利,就在延陵養老,終身不參與吳國的政事,當時的人都很崇敬他。季札死后,就葬在延陵,孔子親筆題寫了碑文:“有吳延陵季子之墓。”后代的史官寫詩贊頌季子說:貪夫殉利,簞豆見色。《春秋》爭弒,不顧骨肉。孰如季子,始終讓國,堪愧僚光,無慚泰伯。

宋朝的儒生里也有人寫詩評論說,季札一再讓位才使吳國發生內亂,給他的賢名蒙上了一抹灰塵:只因一讓啟雄爭,辜負前人次及情。

若使延陵成父志,蘇臺麋鹿豈縱橫?再說掩余、燭庸被困在潛城,久不見救兵,在琢磨著脫身的辦法,忽然聽到公子光殺僚自立消息,兩人放聲大哭,商量說:“光既然殺死大王奪了王位,一定容不下咱倆。要是投奔楚國,又怕楚國不相信咱們。現在真是‘有家難奔,有國難投’,怎么辦才好呢?”燭庸說:“老這么困守著,總不是長事,不如半夜里乘機逃出去投奔個小國,再作打算。”掩余說:“楚軍圍得水泄不通,咱們就像小鳥飛進了籠子,怎么逃得了?”燭庸說:“我有個主意:可以傳令給兩個營寨的將士,就說明天要和楚軍決戰,到了半夜咱倆換上便服偷偷逃走,楚軍一定不會防備。”掩余同意了。兩寨的將士聽到命令,吃了飯趕緊把馬喂好了,等著第二天好打仗。掩余、燭庸和幾個心腹,扮成哨馬小卒,半夜逃出了營寨。掩余投奔了徐國,燭庸投奔了鍾吾。

第二天天一亮,兩寨將士找不著主帥,立刻大亂,都去搶船往吳國跑,丟下不少士兵,鎧甲兵器也扔得滿地都是,全便宜了郤宛的軍隊。郤宛的手下都要求乘著吳國內亂,一鼓作氣去攻打吳國,郤宛說:“吳國乘我們有喪事來進攻就是不講仁義,咱們怎么能跟他們一樣呢?”于是就和沈尹戍一塊兒撤兵回朝,獻上俘虜和兵器。楚昭王因為郤宛有功,就把一半俘獲賞賜給他,以后有什么事都找他商量,對他特別敬重。費無極卻越來越嫉恨他,于是心生一計,要害郤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龙江省| 龙川县| 昭觉县| 永春县| 屏山县| 马关县| 海林市| 旌德县| 鹤峰县| 缙云县| 额尔古纳市| 马龙县| 崇信县| 阳城县| 商都县| 门头沟区| 扶风县| 九江县| 新晃| 简阳市| 鹿邑县| 博客| 池州市| 玉田县| 忻城县| 昌图县| 广州市| 平山县| 海口市| 江孜县| 昔阳县| 广德县| 东至县| 平顶山市| 河北省| 高碑店市| 永安市| 靖宇县| 准格尔旗| 白山市| 新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