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6章 曲沃城欒盈滅族且于門杞梁死戰(2)

荀吳奉范匄將令,讓將士飽食,穿好衣甲,等待時刻到來。見欒兵亂亂紛紛,全退出外關,荀吳知外面范鞅之軍已到。一聲鼓響,關門大開,牟剛在前,荀吳在后,戰車、步兵一齊殺出。欒盈也顧慮晉軍內外夾攻,派欒魴用鐵葉車堵住外關門口,分兵把守。荀吳之兵,沖不到城外。范鞅兵到,欒盈看見中軍大旗,吃驚道:“元帥范匄親自出馬了嗎?”派人探察,回報說:“是小將范鞅。”欒樂說:“不值得顧慮!”就張弓帶箭,站在戰車上,回頭對左右說:“多帶繩索,射倒就捆上。”他說著攻入范鞅軍中,左右開弓,射無不中。他弟弟欒榮同在車中,對他說:“可惜箭了,大多射些無名之輩。”欒樂才不射。一會兒,望見一輛戰車遠遠而來,車中一將,皮冠絹袍,形容古怪。欒榮指著說:“這人叫斐豹,就是殺死督戎的那人,可以射他。”欒樂說:“等接近到百步,你一定會為我喝彩!”話未說完,又一輛戰車從旁經過,欒樂認得車中是范鞅,想道:如果射中范鞅,卻不勝似斐豹?便驅車追著范鞅而射。欒樂射箭,從來百發百中,偏偏這一箭射空。范鞅回顧,見是欒樂,大罵:“反賊,死到臨頭,還敢射我!”欒樂命令回車退走,并非懼怕范鞅,打算回車引誘范鞅來趕,等范鞅趕近,看準再射。誰知殖綽、郭最也在軍中,忌恨欒樂善射,怕他成功,一見他退走,便大喊起來:“欒氏敗了!”欒樂的御手聽到喊聲,又錯認另一支兵敗了,抬頭四下觀望,韁繩錯亂,戰馬驚跑。車輪碰到路上的大槐樹根,車翻了,把欒樂跌出來。恰好斐豹趕到,用長戟勾住欒氏,砍斷他胳膊。可憐欒樂為欒氏第一名戰將,死在槐樹根旁邊。髯翁對此有詩說:猿臂將軍射不空,偏教一矢誤英雄。

老天已絕欒宗祀,肯許軍中建大功?欒榮跳下車,不敢救欒樂,急急逃走,免掉一死。殖綽、郭最難回齊國,郭最出逃秦國,殖綽出逃到衛國。欒盈聽到欒樂死訊,放聲大哭,軍士無不哀傷哭泣。欒魴守不住關門,收兵保護欒盈,往南逃去。荀吳和范鞅合兵,從后追來,欒盈、欒魴同曲沃軍眾,拼死拒敵,大殺一場,晉兵才退回。欒盈、欒魴也身帶重傷,行到南門,又遇魏舒率兵攔住。欒盈垂淚哭著問:“將軍不記得你我在下軍共事之日了吧?我知道自己必死,但不該死在將軍之手啊!”魏舒心中不忍,命令戰車、士卒分列左右,讓給欒盈一條路。欒盈、欒魴,急急忙忙奔回曲沃去了。不多時,趙武率軍隊來到,問魏舒說:“欒盈已逃過,何不追他?”魏舒說:“他好像釜中之魚,甕中之鱉,自有廚子動手。我顧念我的先人和他先人的同僚情誼,實在不忍心操刀啊!”趙武心中傷感,也不追趕。范匄聽說欒盈已逃開,知是魏舒做了人情,放下不說。

他又對范鞅說:“隨從欒盈的人,都是曲沃的甲士,這回逃走,一定回曲沃。

他的爪牙已盡,你率一軍包圍,不愁攻不下來。”荀吳也愿一同前往,范匄答應了。二將率領三百輛戰車,把欒盈圍困在曲沃。范匄侍奉晉平公回到宮中,取丹書燒毀,由于斐豹的緣故,得以脫奴隸籍的有二十多家。范匄收斐豹作為牙將。

卻說齊莊公自從打發欒盈動身,便大選戰車、士卒,以王孫揮為大將,申鮮虞為副將,州綽、邢蒯為先鋒,晏氂為合后,賈舉、邴師等護駕,擇定吉日出師。齊兵先侵入衛國地界,衛國人小心防守,不敢出戰。齊兵也不攻城,向帝邱而北去,一直進犯晉國地界,圍朝歌,經三日攻取了它。齊莊公登上朝陽山犒賞軍隊。他又分軍為二隊:王孫揮同諸將為前隊,從左路攻取孟門隘;莊公自率“龍”、“虎”二爵為后隊,從右路攻取共山。定好到太行山聚集會合。一路殺人搶掠,自不必說。邢蒯露宿共山之下,被毒蛇咬傷,腹腫而死,莊公甚為惋惜。不一日,兩軍均到太行,莊公登山望新舊二絳,正商議襲取絳城之事,突然聽到欒盈敗走曲沃,晉平公起大軍將到,齊莊公說:“我大志不能實現了!”于是在少水閱軍后歸國。晉國把守邯鄲的大夫趙勝,起本城之兵追趕。齊莊公只道大軍來到,自己前隊又已先走,便倉皇逃走,只留晏氂斷后。晏氂兵敗,為趙勝所殺。

范鞅、荀吳圍困曲沃一月有余。欒盈屢戰不勝,城里死傷過半,無力拒守,城被攻破。胥午以劍自刎而死,欒盈、欒榮被捉住。欒盈說:“我悔恨不聽用辛俞的話,乃至到這一地步。”荀吳想囚禁欒盈將其押解到絳城。范鞅說:“主公優柔寡斷,萬一欒盈哀求而得赦免,是放縱仇敵。”便于夜里派人將他勒死,同時殺欒榮,盡滅欒氏宗族。只有欒魴用繩子縋下城墻逃走,逃亡到宋國去了。范鞅等人班師回奏,平公命令將欒氏之事,通告各國,列國諸侯多派人來慶賀。史官對此有贊說:賓傅桓叔,枝佐文君,傳盾及書,世為國楨。黡一汰侈,遂墜厥勛;盈雖好士,適殞其身。保家有道,以戒子孫。

這時范匄告老,趙武代替他主持晉國政事。

再說齊莊公由于伐晉未能成功,雄心不死,回到齊國邊境,卻不肯進去,說:“平陰之戰時,莒國人要偷襲齊國,此仇不能不報!”就在邊境上屯兵,大收車輛。各賜州綽、賈舉等人堅車五輛,名為“五乘之賓”。賈舉稱贊臨淄人華周、杞梁勇猛,莊公就派人征召他們。華周、杞梁二人來見,莊公賞賜戰車一輛,讓二人共同乘坐,隨軍立功。華周退下后,不吃飯,對杞梁說:“國君立‘五乘之賓’,因為這些人勇猛。國君召我們二人,也因為勇猛。

他們一人五輛,我二人一輛,這不是用我們,乃是侮辱我們!何不離開這里而到別處去?”杞梁說:“我有老母在堂,要稟告得到允許再走。”杞梁回家告訴母親,他母親說:“你活著沒有道義,死去也無聲名,即使列在‘五乘之賓’中,人們誰不恥笑你!你努力吧,國君的命令不可逃避。”杞梁把母親的話講給華周。華周說:“婦人還不忘國君的命令,我敢忘記嗎?”就和杞梁共乘一車,侍奉齊莊公。莊公休兵數日,傳令留王孫揮統帥大軍屯駐邊境,單用“五乘之賓”及精選的兵士三千人,銜枚息鼓,前去偷襲莒國。

華周、杞梁請求讓他們作前隊。莊公問:“你們用多少戰車,甲士?”華周、杞梁說:“臣二人只身拜見君主,也愿只身前往。君主所賜一輛戰車,已足夠我們乘坐。”莊公要試驗他們的勇武,笑著答應了。華周、杞梁議定輪番作御手駕車,臨行時說:“再得一人為車上戎右,足可頂一隊了。”有一名小兵挺身說:“小人愿隨二位將軍一行,不知能否提挈我?”華周問:“你叫什么名字?”小兵回答說:“我是本國人,名隰侯重,仰慕二位將軍義勇,所以愿意跟從。”三人便同乘一輛兵車,建一旗一鼓,風馳電掣,到達莒城郊外,露宿一夜。次日早晨,莒國國君黎比公知道齊軍將到,親率甲士三百人到城外巡查,遇到華周、杞梁的兵車,正要盤問,華周、杞梁瞪著眼睛大叫:“我二人是齊國將軍,誰敢和我們決斗?”黎比公吃了一驚,察看出他們單車來到,并無后隊,讓甲士層層包圍。華周對隰侯重說:“你為我們擊鼓,不要停!”華周和杞梁各挺長戟跳下車,左右沖擊,遇者即死,三百甲士,被殺傷一半。黎比公說:“寡人已了解二位將軍的勇猛了!不必死戰,我愿分莒國與二位將軍共有!”華周、杞梁同聲回答:“叛離國家,歸附敵人,是不忠;接受命令卻棄之不顧,是不講信義。深入敵境,多殺敵人,是將軍當做之事,至于共分莒國的利益,不是我們所知道的!”說完,奮勇揮戟重戰。黎比公抵擋不住,大敗而逃。齊莊公大隊已到,聽說二將得勝,派人召他們回來說:“寡人已了解二位將軍的勇武了!不用再戰,我愿分齊國和二位將軍共有!”華周、杞梁同聲回答:“君主建立‘五乘之賓’,我們不在其中,這是君主以為我們不夠勇猛。又用利益引誘我們,是污辱我們的品行。深入敵方,多殺敵人,是將軍當做之事,至于共分齊國的利益,不是臣子所知道的!”二人恭敬地讓使者離開,棄車步行,直逼莒城的且于門。

黎比公令人在狹路上挖溝,溝中燃起炭火,火焰飛騰,人無法過。隰侯重說:“我聽說古代的士人,能立名于后世,只有捐棄生命。我能使二位過溝。”說完拿著盾牌伏在炭火上,讓二人從上面過去。華周、杞梁跳過溝,回頭看隰侯重,已燒焦了,不禁號啕痛哭。杞梁淚停了,華周哭泣未止。杞梁說:“你怕死嗎?為何哭那么久?”華周曰:“我豈是怕死的人呢?此人的勇猛,和我們相同,竟能比我們先死,所以為他哀傷!”黎比公見二將已過了火溝,急召善射箭的一百多人埋伏在城門左右,等華周、杞梁靠近,便一齊開弓放箭。華周、杞梁一直向前,要奪城門,百箭齊發,二將冒著箭雨奮戰,又殺死二十七人。守城士兵,環立城墻上,用箭射下。杞梁受重傷先死,華周身中數十箭。力盡被擒,氣還未斷,黎比公用車將他載入城中。有詩為證:爭羨赳赳五乘賓,形如熊虎力千鈞。誰知陷陣捐軀者,卻是單車殉義人。

齊莊公得到使者回信,知道華周、杞梁有必死之心,就領大隊迅速前進。

兵到且于門,聽說三人都已戰死,大怒,便要攻城。黎比公派使者到齊軍中謝罪說:“寡君只見單車,不知是貴國派來的,所以誤犯。況且貴國死三人,敝國被殺的已百余人了。他們自求死,不是我們大膽使用兵器所致。敝國國君懼怕貴國國君之威,特命下臣百拜謝罪,愿意今后年年向齊朝貢,不敢有二心。”莊公怒氣正盛,不準。黎比公再派使臣懇求,要送還華周,并歸還杞梁尸身,而且出金帛犒勞齊軍。莊公仍然不答應。突然,王孫揮有急信到,說:“晉平公和宋、魯、衛、鄭各國國君,在夷儀相會,策劃攻打齊國,請主公盡快班師。”莊公得到這急信,才答應同莒國講和。黎比公拿出大量金帛獻給齊軍,用溫車拉著華周,用乘輦拉著杞梁尸體,送還齊軍。只有隰侯重尸體在炭中已化成灰燼,無法收拾。莊公即日班師回國,命令將杞梁停殯在齊城郊外。莊公才進城郊,正碰上杞梁之妻孟姜來迎丈夫尸體。莊公停車,派人吊唁。孟姜對使者拜了兩拜說:“杞梁如果有罪,豈敢蒙國君吊唁?如果無罪,杞家還有先人傳下的陋居。郊外不是吊唁的場所,妾不敢接待。”莊公極為慚愧地說:“這是寡人的過錯。”便在杞梁之家設好靈位,進行吊唁。孟姜送丈夫的棺材于城外落葬。她露宿三天,撫棺大哭,眼淚哭干,接著流血。齊城城墻忽然崩塌幾尺,——這是由于孟姜哀哭悲切,精誠感動而造成的。后代傳說秦朝人范杞梁被派修長城而死,他的妻子孟姜女送寒衣到長城下,聽說丈夫已死,放聲痛哭,長城被她哭塌了。這是將齊將杞梁之事誤傳而成。華周回到齊國,因為傷重,不久也死了。他的妻子悲傷痛哭超過普通人。史官對此有詩說:忠勇千秋想杞梁,頹城悲慟亦非常。至今齊國成風俗,嫠婦哀哀學孟姜。

這是周靈王二十二年的事。當年發大水,谷水和洛水爭河道,黃河泛濫,平地水深一尺多。晉平公討伐齊國的計劃也就中止了。

齊國右卿崔杼厭惡齊莊公淫亂,巴不得晉軍攻打,要趁機辦大事,已和左卿慶封商議好,事成之后平分齊國,聽說晉軍攻齊計劃被大水阻止,心中郁郁不樂。莊公有個近侍賈豎,曾因小事被莊公打了一百鞭;崔杼知道他對莊公怨恨,便送他許多財寶和他結交,莊公一舉一動,讓他都報告給自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衢州市| 沭阳县| 丰镇市| 鄯善县| 巢湖市| 金溪县| 吉首市| 聂拉木县| 宝坻区| 基隆市| 双鸭山市| 邹平县| 茌平县| 上饶县| 连江县| 德化县| 珲春市| 开平市| 连平县| 兖州市| 社旗县| 张家港市| 嵩明县| 中牟县| 吴桥县| 铜川市| 利津县| 会宁县| 武义县| 岳池县| 平和县| 贡嘎县| 二连浩特市| 华阴市| 高唐县| 宜章县| 耿马| 航空| 微博| 连云港市|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