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 世說新語
  • (南朝宋)劉義慶
  • 3802字
  • 2015-10-08 14:31:39

謝鯤為豫章太守,從大將軍下至石頭。敦謂鯤曰:「余不得復為盛德之事矣!」鯤曰:「何為其然?但使自今以后,日亡日去耳。」敦又稱疾不朝,鯤論敦曰:「近者,明公之舉,雖欲大存社稷,然四海之內,實懷未達。若能朝天子,使群臣釋然,萬物之心,于是乃服。仗民望以從眾懷,盡沖退以奉主上,如斯則勛侔一匡,名垂千載。」時人以為名言。

元皇帝時,廷尉張口(門豈)在小市居,私作都門,早閉晚開。群小患之,詣州府訴,不得理;遂至打登聞鼓,猶不被判。聞賀司空出,至破岡,連名詣賀訴。賀曰:「身被徵作禮官,不關此事。」群小叩頭曰:「若府君復不見治,便無所訴。」賀未語,令:「且去,見張廷尉當為及之。」張聞,即毀門,自至方山迎賀,賀出辭見之,曰:「此不必見關,但與君門情,相為惜之。」張愧謝曰:「小人有如此,始不即知,早已毀壞。」

郗太尉晚節好談,既雅非所經,而甚衿之。后朝覲,以王丞相末年多可恨,每見,必欲苦相規誡。王公知其意,每引作他言。臨還鎮,故命駕詣丞相。翹鬢厲色,上坐便言:「方當永別,必欲言所見。」意滿口重,辭殊不溜。王公攝其次曰:「后面未期,亦欲盡所懷,愿公勿復談。」郗遂大口(目真),冰矜而出,不得一言。

王丞相為揚州,遣八部從事之職,顧和時為下傳還,同時俱見,諸從事各奏二千石官長得失,至和獨無言。王問顧曰:「卿何所聞?」答曰:「明公作輔,寧使網漏吞舟,何緣采聽風聞,以為察察之政?」丞相咨嗟稱佳,諸從事自視缺然也。

蘇峻東征沈充,請吏部郎陸邁與俱。將至吳,峻密敕左右,令入閶門放火以示威。

陸知其意,謂峻曰:「吳治平未久,必將有亂。若為亂階,可從我家始。」峻遂止。

陸玩拜司空,有人詣之,索美酒,得,便自起,瀉著梁柱間地,祝曰:「當今乏才,以爾為柱石之臣,莫傾人棟梁。」玩笑曰:「戢卿良箴。」

小庾在荊州,公朝大會,問諸僚佐曰:「我欲為漢高、魏武,何如?」一坐莫答。

長史江口(彪幾換林)曰:「愿明公為桓、文之事,不愿作漢高、魏武也。」

羅君章為桓宣武從事,謝鎮西作江夏,往檢校之。羅既至,初不問郡事,徑就謝數日,飲酒而還。桓公問有何事?君章云:「不審公謂謝尚是何似人?」桓公曰:「仁祖是勝我許人。」君章云:「豈有勝公人而行非者,故一無所問。」桓公奇其意而不責也。

王右軍與王敬仁、許玄度并善,二人亡后,右軍為論議更克。孔巖戒之曰:「明府昔與王、許周旋有情,及逝沒之后,無慎終之好,民所不取。」右軍甚愧。

謝中郎在壽春敗,臨奔走,猶求玉帖鐙。太傅在軍,前后初無損益之言。爾日猶云:「當今豈須煩此!」

王大語東亭:「卿乃復論成不惡,那得與僧彌戲?」

殷覬病困,看人政見半面。殷荊州興晉陽之甲,往與覬別,涕零,屬以消息所患。

覬答曰:「我病自當差,正憂汝患耳!」

遠公在廬山中,雖老,講論不輟。弟子中或有惰者,袁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愿朝陽之暉,與時并明耳。」執經登坐,諷詠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

桓南郡好獵,每田狩,車騎甚盛,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騁良馬,馳擊若飛,雙甄所指,不避陵壑。或行陳不整,(上鹿下君)兔騰逸,參佐無不被系束。桓道恭,玄之族也,時為賊曹參軍,頗敢直言。常自帶絳綿著繩腰中,玄問:「用此何為?」答曰:「公獵,好縛人士,會當被縛,手不能堪芒也。」玄自此小差。

王緒、王國寶相為唇齒,并弄權要。王大不平其如此,乃謂緒曰:「汝為此(焱欠)(焱欠),曾不慮獄吏之為貴乎?」

桓玄欲以謝太傅宅為營,謝混曰:「召伯之仁,猶惠及甘棠;文靖之德,更不保五畝之宅?」玄慚而止。

捷悟第十一

楊德祖為魏公主簿,時作相國門,始構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題門作「活」字,便去。楊見,即令壞之。既竟,曰:「『門』中『活』,『闊』字,王正嫌門大也。」

人餉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許,蓋頭上提「合」字以示眾,眾莫能解。次至楊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復何疑?」

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魏武謂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別記所知。修曰:「黃絹,色絲也,于字為『絕』;幼婦,少女也,于字為『妙』;外孫,女子也,于字為『好』;齏臼,受辛也,于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魏武亦記之,與修同,乃嘆曰:「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

魏武征袁本初,治裝,余有數十斛竹片,咸長數寸,眾并謂不堪用,正令燒除。太祖甚惜,思所以用之,謂可為竹柙(木盾),而未顯其言,馳問主簿楊德祖。應聲答,與帝同。眾伏其辯悟。

王敦引軍至大桁,明帝自出中堂。溫嶠為丹陽尹,帝令斷大桁,故未斷,帝大怒(目真)目,左右莫不悚懼。召諸公來。嶠至,不謝,但求酒炙。王導須臾至,徒跣下地,謝曰:「天威在顏,遂使溫嶠不得謝。」嶠于是下謝,帝乃釋然。諸公共嘆王機悟名言。

郗司空在北府,桓宣武惡其居兵權。郗于事機素暗,遣箋詣桓:「方欲共獎王室,修復園陵。」世子嘉賓出行,于道上聞信至,急取箋視,視竟,寸寸毀裂,便回。還更作箋,自陳老病,不堪人間,欲乞閑地自養。宣武得箋大喜,即詔轉公督五郡,會稽太守。

王東亭作宣武主簿,嘗春月與石頭兄弟乘馬出郊野。時彥同游者,連鑣俱進,唯東亭一人常在前,覺數十步,諸人莫之解。石頭等既疲倦,俄而乘輿回,諸人皆似從官,唯東亭奕奕在前,其悟攝如此。

夙慧第十二

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著簞,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元方、季方長跪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簞,飯今成糜。」太丘曰:「爾頗有所識不?」對曰:「仿佛記之。」二子長跪俱說,更相易奪,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

何晏七歲,明慧若神,魏武奇愛之,以晏在宮內,因欲以為子。晏乃畫地令方,自處其中。人問其故,答曰:「何氏之廬也。」魏武知之,即遣還外。

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度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司空顧和與時賢共清言。張玄之、顧敷是中外孫,年并七歲,在床邊戲。于時聞語,神情如不相屬。暝于燈下,二小兒共敘客主之言,都無遺失。顧公越席而提其耳曰:「不意衰宗復生此寶。」

韓康伯年數歲,家酷貧,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謂康伯曰:「且著襦,尋作口(衤復)口(衤軍)。」兒云:「已足,不須口(衤復)口(衤軍)

也。」母問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尚熱,今既著襦,下亦當暖,故不須耳。」母甚異之,知為國器。

晉孝武年十三、四,時冬天,晝日不著(衤復)衣,但著單練衫五六重;夜則累茵褥。謝公諫曰:「圣體宜令有常。陛下晝過冷,夜過熱,恐非攝養之術。」帝曰:「晝動夜靜。」謝公出,嘆曰:「上理不減先帝。」

桓宣武薨,桓南郡年五歲,服始除,桓車騎與送故文武別,因指語南郡:「此皆汝家故吏佐。」玄應聲泣慟,酸感傍人。車騎每自目己坐曰:「靈寶成人,當以此坐還之。」

豪爽第十三

王大將軍年少時,舊有田舍名,語音亦楚。武帝喚時賢共言伎藝事,人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無所關,意色殊惡,自言知打鼓吹,帝即令取鼓與之。于坐振袖而起,揚槌奮擊,音節諧捷,神氣豪上,傍若無人,舉坐嘆其雄爽。

王處仲,世許高尚之目。常荒恣于色,體為之弊,左右諫之,處仲曰:「吾乃不覺爾。如此者甚易耳!」乃開后口(門合),驅諸婢妾數十人出路,任其所之,時人嘆焉。

王大將軍自目:「高朗疏率,學通左氏。」

王處仲每酒后,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唾壺邊盡缺。

晉明帝欲起池臺,元帝不許。帝時為太子,好養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曉便成。今太子西池便是也。

王大將軍始欲下都更分樹置,先遣參軍告朝廷,諷旨時賢。祖車騎尚未鎮壽春,口(目真)目厲聲語使人曰:「卿語阿黑:何敢不遜!摧攝回去,須臾不爾,我將三千兵,槊腳令上!」王聞之而止。

庾稚恭既常有中原之志,文康時權重,未在己。及濟堅作相,忌兵畏禍,與稚恭歷同異者久之,乃果行。傾荊、漢之力,窮舟車之勢,師次于襄陽,大會寮佐,陳其旌甲,親援弧矢曰:「我之此行,若此射矣!」遂三起三疊。徒眾屬目,其氣十倍。

桓宣武平蜀,集參僚置酒于李勢殿,巴蜀縉紳莫不悉萃。桓既素有雄情爽氣,加爾日音調英發,敘古今成敗由人,存亡系才,奇拔磊落,一坐贊賞不暇坐。既散,諸人追味余言。于時尋陽周馥曰:「恨卿輩不見王大將軍。」馥曾作敦掾。

桓公讀高士傳,至于陵仲子,便擲去,曰:「誰能作此溪刻自處!」

桓石虔,司空豁之長庶也,小字鎮惡,年十七八,未被舉,而童隸已呼為鎮惡郎。

嘗住宣武齋頭。從征枋頭。車騎沖沒陳,左右莫能先救。宣武謂曰:「汝叔落賊,汝知不?」石虔聞之。氣甚奮,命朱辟為副,策馬于萬眾中,莫有抗者,遂致沖還,三軍嘆服。

河朔后以其名斷瘧。

陳林道在西岸,都下諸人共要至牛渚會。陳理甚佳,人欲共言折,陳以如意拄頰,望雞籠山嘆曰:「孫伯符志業不遂!」于是竟坐不得談。

王司州在謝公坐,詠「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云旗」,語人云:「當爾時,覺一坐無人。」

桓玄西下,入石頭,外白:「司馬梁王奔叛。」玄時事形已濟,在平乘上笳鼓并作,直高詠云:「簫管有遺音,梁王安在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孜县| 沐川县| 尉犁县| 当雄县| 延庆县| 长汀县| 乌苏市| 成安县| 屏边| 伊金霍洛旗| 岱山县| 平阴县| 平原县| 宁国市| 敦化市| 板桥市| 罗平县| 从化市| 龙海市| 兰州市| 宝兴县| 铅山县| 淮南市| 金昌市| 平邑县| 新民市| 海晏县| 祁连县| 大城县| 舟曲县| 偃师市| 肥乡县| 酉阳| 高碑店市| 格尔木市| 武山县| 措美县| 顺义区| 赣州市| 盐边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