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5章

  • 華嚴綱
  • (唐)澄觀
  • 2575字
  • 2015-10-09 16:10:20

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經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 疏義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門德清提挈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七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等隨順一切眾生回向。

第七等隨一切眾生回向。長行亦二。先位行。后位果。初中牒起釋名者。謂以善根等心順益故。等即平等。通于能所。所順眾生無相平等。能隨順心智照平等。此從回向受名。等即隨順。故本業(yè)云以觀察善惡父母無二相。一合相故。名隨順觀察一切眾生回向。有云善惡即冤親。此二平等。俱生法身皆名父母。善父母者方便般若也。惡父母者無明貪愛也。不滅癡愛起于明脫。故無二相。智契無二名一合相。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隨所積集一切善根。所謂小善根。大善根。廣善根。多善根。無量善根。種種善根。微塵數善根。阿僧只善根。無邊際善根。不可思善根。不可量善根。佛境界善根。法境界善根。僧境界善根。善知識境界善根。一切眾生境界善根。方便善巧境界善根。修諸善心境界善根。內境界善根。外境界善根。無邊助道法境界善根。勤修一切舍善根。立勝志究竟持凈戒善根。一切舍無不受堪忍善根。常精進心無退善根。以大方便入無量三昧善根。以智慧善觀察善根。知一切眾生心行差別善根。集無邊功德善根。勤修習菩薩業(yè)行善根。普覆育一切世間善根。佛子。菩薩摩訶薩于此善根修行安住。趣入攝受。積集辦具悟解心凈。開示發(fā)起時。得堪忍心閉惡趣門。善攝諸根威儀具足。遠離顛倒正行圓滿。堪為一切諸佛法器。能作眾生福德良田。為佛所念。長佛善根。住諸佛愿。行諸佛業(yè)。心得自在等三世佛。趣佛道場入如來力。具佛色相超諸世間。不樂生天。不貪富樂。不著諸行。一切善根悉以回向。為諸眾生功德之藏。住究竟道普覆一切。于虗妄道中拔出眾生。令其安住一切善法。徧諸境界無斷無盡。開一切智菩提之門。建立智幢嚴凈大道。普能示現一切世間令除垢染。心善調伏生如來家。凈佛種性功德具足。作大福田為世所依。安立眾生咸令清凈。常勤修習一切善根。

第二廣釋中大文分二。先明回向。后佛子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回向之時下辨所成益。初中亦二。先辨所回善根。后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凈志下攝將回向。前所回中復二。先正修善根。后佛子菩薩摩訶薩于此善下因修成德。亦可前是體后明行用。前中有三十一句。分為三段。初隨所積集下十一句明善根分齊。次佛境界善根下十句明善所依緣。后勤修一切舍善根下十句明善根體性。前十一一該后二十。思之自顯。次明因修成德。初佛子菩薩摩訶薩于此善根下先牒已修。文有十句。次得堪忍下五行經正顯成德。中先明自利德。文有十對。次為諸眾生功德之藏下五行余經。明利他德。

佛子。菩薩摩訶薩心凈志愿菩提心力。修諸善根時。作是念言。此諸善根是菩提心之所積集。是菩提心之所思惟。是菩提心之所發(fā)起。是菩提心之所志樂。是菩提心之所增益。皆為憐愍一切眾生。皆為趣求一切種智。皆為成就如來十力。作是念時善根增進永不退轉。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愿我以此善根果報盡未來劫修菩薩行。悉以專施一切眾生。悉以回向一切眾生普徧無余。愿令阿僧只世界珍寶充滿。阿僧只世界衣服充滿。阿僧祗世界妙香充滿。阿僧只世界莊嚴具充滿。阿僧只世界無量摩尼寶充滿。阿僧只世界妙華充滿。阿僧只世界上味充滿。阿僧只世界財貨充滿。阿僧只世界牀座充滿。蓋以寶帳。敷以妙衣。阿僧只世界種種莊嚴寶冠充滿。假使一人盡未來劫常來求索。以此等物而惠施之。未曾厭倦而有休息。如于一人于一切眾生悉亦如是。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無虗偽心。無希望心。無名譽心。無中悔心。無熱惱心。但發(fā)專求一切智道心。一切悉舍心。哀愍眾生心。教化成熟心。皆令安住一切智智心。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回向。盡未來劫常行惠施。住一切智智心。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為一眾生故。欲令阿僧只世界寶象充滿。七支具足。性極調順。上立金幢。金網彌覆。種種妙寶而為莊嚴。以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寶馬充滿。如龍馬王。種種眾寶莊嚴之具而嚴飾之持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妓女充滿悉能敷奏種種妙音持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男女充滿持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己身充滿發(fā)菩提心而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己頭充滿。起不放逸心而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己眼充滿而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己身血肉及以骨髓。充滿其中心無顧戀持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自在王位充滿其中持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奴仆作使充滿其中持用布施。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種種諸物。盡未來劫安住廣大一切施心施一眾生。如一眾生。盡眾生界一切眾生皆如是施。佛子。菩薩摩訶薩于一世界盡未來劫修菩薩行。以是等物施一眾生。如是給施一切眾生皆令滿足。如于一世界。于盡虗空徧法界一切世界中悉亦如是。大悲普覆終無間息。普加哀愍。隨其所須供給供養(yǎng)。不令施行遇緣而息乃至不于一彈指頃生疲倦心。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生于此心。所謂無著心。無縛心。解脫心。大力心。甚深心。善攝心。無執(zhí)心。無壽者心。善調伏心。不散亂心。不妄計心。具種種寶性心。不求果報心。了達一切法心。住大回向心。善決諸義心。令一切眾生住無上智心。生大法光明心。入一切智智心。

第二攝將回向中初五行經。明念修善根本因法應回向。次將回向中大文分三。初向眾生及向菩提。后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不著業(yè)下明向實際。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善根普施世間下總結三種回向。初中回己善愿成資具以施眾生。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愿我以此善根下兩行余經。先總顯要期。次彰施行。先愿成外施。文有四段。初云愿令阿僧只世界珍寶下五行余經。顯廣大施。各僧只故。次云假使一人盡未來劫下兩行經。辯施無限。長時多田隨求無厭故。三佛子如是施時下三行經。明施殊勝。離過順理故。四云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下一行余經。結成二行。謂由回向行以成施行。

上成外施。下文愿成內施。文有四段。初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下有十二行經。明對一田。顯施廣大。謂一切眾生即施多事。各僧只故。二菩薩以如是等下以一例余。彰施無限。三佛子菩薩于一世界下舉處例處。總收其義。有六無限。一物。二時。三心。四田。五施。六處。大悲下結成所作。該六無限。四佛子菩薩如是施時下五行經。顯施殊勝離過成德。有二十心。初一牒前起后。次所為下正顯。一十九心具七殊勝檀度行成。謂初六心即巧便殊勝。次五心即清凈殊勝。次有三心即安住殊勝。次有二心即回向殊勝。次有一心。即意樂殊勝。謂悲愍一切故。后之二心即依止殊勝。依菩提心故。

上回己善愿成資具已竟。

下文第二回此令眾具足財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志市| 昌邑市| 乐清市| 金溪县| 巫山县| 贵阳市| 车致| 黎川县| 都江堰市| 长垣县| 阜南县| 江都市| 北海市| 徐汇区| 阳西县| 大英县| 万源市| 原平市| 永吉县| 蕉岭县| 上杭县| 分宜县| 西乌珠穆沁旗| 尉犁县| 遵化市| 特克斯县| 县级市| 镇江市| 德安县| 桂林市| 鹤山市| 青冈县| 灯塔市| 布拖县| 肇源县| 仪陇县| 五家渠市| 云安县| 泊头市| 资中县| 松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