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沖擊(2)
- 郎咸平說: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
- 郎咸平
- 3121字
- 2015-09-29 17:12:39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救市觀念。那就是問題出來之后,尋找前面的根源,斬斷工商鏈條,設立防火墻。這就是為什么2008年3月份我呼吁政府解救股市,原因就在這里。你不救股市,下一步是什么?下一步是信心危機,之后消費危機、生產危機都開始出現了。政府有沒有救呢?有,而且救市的力度還挺大,包括修改政策、保證投資等等。可是為什么越救,股市越跌?并不是因為政府做錯了什么,而是整條工商鏈條的崩潰會帶領樓市和股市下跌。還有媒體朋友問我,郎教授,你看樓市會不會跌到成本價?我說你把經濟衰退看得太簡單了,如果只是跌到成本價的話,你大可以放心。我告訴你,香港的樓市一跌,一下子就跌掉了60%、70%多,跌到成本價以下。樓市跌起來是沒有底的。我們今天就怕這種現象發生,因為樓價下跌的下一步是什么?各位想一想,斷供。工作都沒有了,你拿什么還貸款?而且樓市下跌這么多,就算你把房子賣了去還貸款,也還不起。比如你是100塊錢買的房子,現在跌到了40塊錢,你的貸款是70塊錢,就算你把房子賣了,也只能拿回來40塊錢,還欠30塊錢的貸款。
因此很有可能就會發生像深圳地產行業那樣的斷供現象,大家索性不還了。再加上這種工商鏈條的崩潰會產生大量的失業,工作都沒有了,哪里還有能力去還貸款。那么下一步是什么?下一步就是跟美國一樣,房地產泡沫導致的金融危機就來了。因此我再重復一遍,中國是由制造業危機引發的樓市泡沫和股市泡沫,導致樓價和股價大跌,失業嚴重,使得斷供現象發生,造成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又跟美國掛鉤。因此我們是制造業危機加上金融危機,還有國外的金融危機。這就是我們的股市表現如此之差的原因所在,因為我們的危險要比美國多得多。在這個時刻,竟然有很多人很樂觀地說,我們不會有問題,我們應該去幫助美國,我們應該投資美國,幫助美國,幫助歐洲,我們很牛。幫這個,幫那個,我建議大家先幫自己是真的。多存點錢準備過冬,因為就算沒有國際金融危機,我國的制造業危機本身就足以讓我們的工商鏈條整個斷掉,而且這已經發生了。
三、真正的沖擊來自消費形態的改變
歐美金融危機對我們的沖擊開始了嗎?剛剛開始,真正的沖擊還沒有開始。讓我告訴各位這是為什么,因為歐美金融危機會對我們造成兩大沖擊。第一個沖擊,如果它們的防火墻失敗怎么辦?如果它們的防火墻失敗,它們的工商鏈條全線崩潰的結果是信心危機產生,消費減少,破產,失業,信心危機,消費再減少。而消費減少這一部分將直接沖擊到我國經濟。請各位想一想,我國經濟跟歐美國家掛鉤有多緊密,你知道嗎?我們中國的經濟存在生產過剩,各位又知不知道?在整個GDP當中,我們本國的消費只占35%。而我們中國制造業的產能是多少?占GDP的比重是70%。也就是說,我們還有另外35%的產能,叫做什么?叫做生產過剩,也就是我們消化不了的產品。這部分生產過剩由于歐美各國傳統的負債消費形態,而幫我們吸收掉了。比如,美國家庭負債消費比例占其GDP的95%以上,這種靠借錢消費的模式,把我們中國35%的過剩產能吸收掉了。因此我們的出口就能夠成為經濟發展的“一駕馬車”。
請各位想一想,我們GDP的35%就是這樣被別人吸收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歐美各國的防火墻一旦破裂,這種沖擊將使我們的出口受到沉重打擊,那是占GDP35%左右的打擊,你能想象得到嗎?那對我們中國的沖擊是不可小視的,這是第一個沖擊。
第二個沖擊,就算歐美國家的防火墻成功地截斷了工商鏈條,歐美經濟開始復蘇了,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歐美各國經濟體系中的“三聚氰胺”會產生什么效果?想想我們自己對牛奶的消費,你有沒有發現,“三聚氰胺”事件過后,雖然我們政府出面解決了問題,重建老百姓的信心,可是你去喝咖啡的時候,你還是幾乎不敢加奶精,你甚至不敢喝奶茶了,甚至你的小孩也不敢喝我們自己生產的奶粉了。我們對于奶粉的消費會由于“三聚氰胺”的影響而下降。同理類推一下,歐美各國,會不會因為金融系統中的“三聚氰胺”,而使得消費形態本身發生改變?什么樣的改變呢?大家不再負債消費,而開始量力消費。如果這樣,那就完了。你知道這將減少多少消費嗎?歐洲人就不講了,我們就看美國人,美國人將減少0.7萬億美元的消費支出,這是什么概念?中國的整個出口不過1萬億美元。你擔不擔心?消費形態的改變是第二個沖擊,2008年11月11日左右,美國財長保爾森突然宣布7000億美元將要救助信用卡、消費貸款和學生貸款的單位,很明顯這些都是負債消費的主要群體,顯然他們也出問題了,而且似乎也是“三聚氰胺”的問題。可以想象在“三聚氰胺”的沖擊之下,未來美國人的消費形態極有可能改變。
當然了,有沒有可能一切都很美好?比如說防火墻生效了,而且美國人對于“三聚氰胺”無所畏懼,繼續高負債消費,這當然是最好的情況了。但是,對于企業家而言,對于我們的政治家而言,不能假設最佳情況,你要假設最壞的情況。等到這個時刻來臨,就會從金融業直接沖擊到我國制造業的實體。而且你不要忘記,我們的制造業本來就有危機。可是工商鏈條沒有斬斷的結果,就會導致這個連鎖反應沖擊到其他部門。再加上國外防火墻可能破裂,以及負債消費形態的改變,這是我們即將面對的現實情況。我想請問你,你緊不緊張?在這種現實情況的壓力之下,你該怎么辦?我想給我們的企業家,以及我們的股民、我們的老百姓提出兩個方案。
四、會做風險管理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先說企業家,我們中國的企業家只有個人艱辛的奮斗歷程,而缺乏大衰退的洗禮。因此大多數人積極性有余,保守性不足。我舉個例子,我們上市公司的平均資本負債比例是多少?100%~300%。所謂資本負債比例,是負債除以資本,不是資產。當然這里面有上市條例的影響,這個我們也不能否認。我們對比一下香港地區的四大天王,以李嘉誠為首的四大天王。這些人經歷過無數次大衰退,而且四大天王基本上都是搞地產的,你知道他們的資本負債比例是多少?是20%。你以為李嘉誠借不到錢嗎?你借不到錢是有可能的,李嘉誠不可能借不到錢,那他為什么不借?因為他經歷過大衰退的洗禮,知道有進有退。真正偉大的企業家不是看你能賺多少錢,而是在大衰退的時候能做最好的風險管理,這才是真正一流的企業家。
所以高盛為什么被譽為最好的公司?它不是最大的,可是每一次危機來臨,它都能夠僥幸逃脫,為什么?因為風險管理做得好。試想一下,四大天王為什么每一家的負債比例都是20%?不是平均,而是每一家都是20%。否則成不了四大天王。我曾經問過他們其中一位的經營哲學,我想他的回答可以給我們所有企業家一個很好的借鑒,那就是保守,進的時候不忘記退。對于我們老百姓而言,我們也應該有一個認識,那就是在大衰退的時候,不要夢想能夠賺錢,能夠不賠錢就不錯了。連李嘉誠、巴菲特、比爾·蓋茨都賠錢,你賠點錢是可以理解的。對于我們普通股民、普通老百姓來說,應該以什么樣的心態來理財呢?我清楚地告訴你:你投什么虧什么,不要抱有幻想。
因為真正的貨幣定價權操控在美國政府的手中,所以你不要問我黃金會不會漲價,黃金會不會漲價要看美國政府怎么運作;你也不要問我歐元會不會漲價,那也不是歐洲經濟好不好的問題,還是要看美國政府怎么運作。美國政府只要來一次大動作,比如說大量發行貨幣,搞不好美元就會下跌。如果再來一次聽證會,整治油價背后的炒作者,使油價從147美元一桶跌到60多美元一桶,美元就堅挺了,美元堅挺,全世界的其他貨幣都要跌。那么你可能又要問了,美元什么時候堅挺呢?讓我告訴你,我的水平有限,美國政府卻是人才濟濟,他們比我聰明得多得多,他們做完之后我看得懂,至于他們想做什么,我沒有這個水平預測。在今天中國這個社會,能夠認識到自己有不足的人已經很少了,我們今天什么都不多,就是牛人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