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締造偉大商業傳奇的根本力量
- (美)亞德里安·斯萊沃斯基
- 1156字
- 2019-01-01 00:00:19
推薦序
孫陶然
《創業36條軍規》作者
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創始人
北京大學企業家俱樂部創始理事
一切源于需求
應湛廬之邀為《需求》寫序,得以提前閱讀了本書。有一個突出的感受:這是一本好書,每個創業者和每個公司管理者都值得一看,甚至公司中的每個人都應該了解和體會其中的概念。
之所以說本書好,是因為本書點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需求。這是我認為對每個企業而言最核心的問題。企業的核心使命就是去滿足自己用戶的需求,所以需求是每個企業家必須重視的問題,放到多高的高度都不為過。可以說,沒有需求就沒有成功,有了需求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我看來,一切成功均源于需求。如果沒有市場需求,一個企業不可能成功。一個企業如果不關注用戶需求,只熱衷于自己的想法,不管搞出了多高深的技術多神秘的概念都必然會一敗涂地。如果抓住了需求,那真是臺風來了豬都能飛起來。
書中舉了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例子:諾基亞的產品人員設計了一款諾基亞1100,這款手機允許存儲多套通訊錄、允許用戶為某次通話設置話費限額,內置手電、收音機、鬧鐘,屏幕可以顯示80多種語言,還有幫助不識字用戶進行辨識的圖形標志,這一切功能對于歐美國家用戶來講顯然不可思議。但是,這卻切實抓住了亞洲、美洲、非洲等落后地區農村,多人共用一部手機,以及用戶識字程度不高等因素所造成的獨特需求。所以,這部手機銷售了2.5億部!而同一時期,摩托羅拉的RAZA系列手機只賣了5000萬臺,蘋果的iPod也只賣了1.74億臺。
需要提醒的是,在把握需求的過程中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區分“我的需求”和“他的需求”,二是要抓硬需求而非軟需求。
越是大企業,越是強的領導人,越容易在這一點上犯錯誤,把自己的需求當做是用戶的需求,這是非常危險的。市場上很多虎頭蛇尾的產品都是這個原因,企業推出一個產品并不是因為他們發現了“用戶需求”,而是因為“我認為這是用戶需求”,或者“我要成為行業第一”“我一定會賣出這個產品”等。
需求是有強弱和軟硬的。硬需求是用戶必須的需求,軟需求是用戶可有可無的需求。如果一個產品是大多數用戶大多數時候都必須要用的,這個產品就會有巨大的銷量和利潤,例如手機。如果一個產品是少數用戶偶爾才需要的,這個產品不管技術多先進市場投入多大,都會一敗涂地,例如銥星電話。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需求可以創造么?也許可以,但我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改變用戶消費習慣的難度幾乎是不可逾越的。企業應該盡可能引導用戶而非改變用戶習慣,用戶不需要的需求是不可能被創造的。我們能夠做的最多是洞察出哪些用戶自己還沒有感覺到的需求,然后做出產品呈現給他們,激發他們的需求,這是創新最廣闊的空間。
尤為可貴的是,書中也給出了一些創造需求的模式,這對讀者是非常有價值的。我們需要好的理念,但我們更需要可以踐行理念的方法。本書這兩點都做到了,非常值得一讀,特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