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芬恩的童年(1)
- 愛爾蘭神話故事·譯言古登堡計劃
- 詹姆斯·斯蒂芬斯
- 4889字
- 2015-09-22 12:03:35
他是國王,是先知,是詩人。他是一位足智多謀、滿腹雄韜偉略的君主。他是我們的智囊、魔法師兼預言家。他的言行舉止皆使人如沐春風。無論你覺得我對芬恩的評述有多么夸張,甚至認定我的贊頌言過其實,也無所謂,因為——耶穌在上——他的造詣比我所描述的還要高深三倍。
——圣帕特里克[1]
芬恩[2]的啟蒙老師都是女性。這倒不足為奇,因為小狗都是從母親那里學會搏斗的,況且當男人屢屢謊稱自己有更實用的東西要學的時候,女人反而明白格斗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本領。不過,芬恩的老師是兩位德魯伊女教士——波芙瑪爾[3]和莉亞·盧瓦徹拉[4];這就使人倍感好奇了:芬恩自己的母親呢?她為什么沒趁孩子的身心尚處于最蒙昧、最原始的狀態時親自施教?因為她沒辦法。對莫納部族[5]的懼怕使她不敢把孩子留在身邊。為了把她的丈夫庫爾[6]從愛爾蘭費奧納勇士團[7]首領的寶座上拉下來,莫納的兒子們老早就開始明爭暗斗、圖謀不軌了。最后,他們殺死庫爾,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面對庫爾這樣的人,謀殺是除掉他的唯一辦法;可這個辦法實施起來并不容易,因為如果說這世上有哪種戰斗技法連芬恩的父親都不曾通曉,那莫納就更無從知曉了。但是,懂得等待的獵犬最后一定能抓到野兔,而且就連海神馬納南[8]也有放松警惕的時候。芬恩的母親莫瑞恩[9]是一個長發美女;人們提到她的時候總是這樣說。她的母親是埃斯琳,父親是泰格,祖父則是來自異界的努阿達[10]。換句話說,她正是“長臂者”盧夫[11]的姐妹。人們或許會感到驚奇:有一位神靈——而且是這樣一位神靈做兄弟,莫瑞恩怎么可能會懼怕莫納和他的兒子,或者別的什么人呢?可是,女人的愛心和恐懼都來得莫明其妙,加上這種種感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便導致了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事物往往和我們想當然的預期有所出入。
不管怎么說,反正庫爾一死,莫瑞恩就嫁給了克雷的國王。她把孩子交給波芙瑪爾和莉亞·盧瓦徹拉撫養,一同交給她們的還有母親的千叮嚀萬囑咐——這一點毋庸置疑。兩人把嬰兒帶到布魯姆山區[12]的森林里,將其秘密撫養成人。
芬恩一定深得這兩位女士的喜愛,因為除了他之外,她們身邊沒有任何活物;他就是她們的命根子。她們的目光就像上天的賜福,久久地停駐在那顆可愛的小腦袋上面。孩子長了一頭金發,這就是他后來被人稱作芬恩(意為“金發、白皙”)的緣由,不過這段日子里他叫做戴尼。她們看著自己喂給芬恩的食物一點一點地轉變成活力和能量,讓他的小身板長得高高壯壯、結結實實,看著他從最初的爬行開始蹣跚學步,最后奔跑自如。他跟小鳥一起玩耍,當然森林中的其他動物肯定也都是他的朋友。有時候,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小芬恩都只能孤零零地曬著太陽,整個世界仿佛除了陽光和天空之外別無他物;有時候,大雨一下就是好幾個鐘頭,千萬顆雨點從這片樹葉滴落到那片樹葉,最終滑落在地,各種生物則如幽靈般自林蔭中穿過。芬恩認得一條條蜿蜒的小路;它們都是那么的狹窄,窄到只容得下他自己的小腳或者山羊的蹄子。他曾好奇這些小徑分別通向哪里,結果卻詫異地發現,無論它們伸向何方,當他在枝椏交錯的森林里兜了一圈又一圈、轉過一彎又一彎之后,結果總能回到自己的房門前。于是他以為自己的房門就是全世界的發源處和終結點——世間萬物都由此而始,由此而終。
也許芬恩有很長時間都見不到那只云雀,但是他可以聽到它的聲音。廣闊無垠的天空中,歌聲從目不可及的遠方傳來,隨著它的震顫,整個世界仿佛都安靜下來,只余下這清亮甜美的吟唱。能夠創造出這種天籟的世界是多么偉大!漸漸地,他熟悉了那些唧唧啾啾、咕咕呱呱的鳴叫;最后,他甚至可以辨認出這種無處不在的聲音究竟來自大家庭中的哪一位兄弟。還有風:隨著季節和心緒的轉換,風兒吹拂的聲音也是千變萬化,每一種聲音芬恩都曾經聆聽過。有時一匹迷路的駿馬走入他家附近的層林疊幛,并跟芬恩一樣鄭重其事地互相打量著對方?;蛟S這匹馬還會突然出現在芬恩面前,死死地盯著他,雙目圓睜,耳朵直豎,聳著鼻子,臉也拉得老長;最后,它轉過身去一溜煙逃走,鬃毛散亂,四蹄生風,尾巴亂甩。有時一只烏鴉緩步慢行,跺著腳走進了芬恩居住的林子。它的喙上顯出陰沉,目光中透著嚴肅,尋找著沒有蒼蠅的背光處。有時說不定還會有一只迷途的羔羊輕輕地將口鼻探入層層樹葉。
“小孩子,”芬恩一面同馬兒互相凝視,一面琢磨著,“小孩子就不能靠搖尾巴來趕蒼蠅,”這一缺憾大概會令他覺得難過。他還想到:奶牛會噴響鼻,并且在那一瞬間顯得頗具名門貴族之風;而綿羊的怯懦神態則富有小家碧玉之姿。他沖寒鴉惡語相向,并試圖跟畫眉比賽誰的歌喉動聽,最后卻搞不懂為什么當自己聲嘶力竭的時候,那黑不溜秋的鳥兒卻依舊悠然自得。他觀察蒼蠅,嗡嗡飛舞的那群像是裹著黃紗的細長小顆粒,而撲扇翅膀的那群則像是覆有薄膜的小黑點;它們翅膀粗短,體格強健,左撲右跳的時候像貓,四處叮咬的時候像狗,飛來飛去的時候又像閃電。若是這種蒼蠅被哪只蜘蛛逮住,芬恩定會為那只蜘蛛的壞運氣而哀悼。芬恩身邊有許多東西可以供他觀察、記憶、比較,還有兩個守護者如影隨形地跟著他。那群蒼蠅總是一會兒一個樣兒;這只鳥兒是外來訪客還是本地居民,這誰也不知道;綿羊也只能是綿羊的姐妹,不可能是芬恩的;可是兩位女士卻像這棟房子一樣,扎根此地,寸步不離。
自己的看護人長相如何,是眉清目秀還是其貌不揚?芬恩說不清楚。反正每次他一摔倒,她們總是一個把他扶起來,另一個幫他輕揉擦傷的地方,這個說:“留神別摔到井里去!”
另一個則叮囑:“當心蕁麻弄傷小膝蓋?!?
可芬恩還是摔到了井里,潮濕是那兒唯一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東西。至于蕁麻,若它們敢碰他,他就非還手不可,用棍子把它們打得脅肩低眉。井里和蕁麻叢中什么東西都沒,只有女人才會害怕它們。人們保護她們、勸導她們、安慰她們,正是因為女人總是替別人擔驚受怕。
她們居然認為人不該爬樹!
“下個星期,”她們終于松了口,“你可以爬這一棵,”但是“下個星期”卻遠在世界的另一頭!
不過,當一棵樹被他攀爬過兩次之后,它便失去了讓他費心勞力的價值。旁邊還有一棵更粗更高的呢。還有一些樹是誰也爬不上去的,它們一側是大片的樹蔭,另一側是無邊無際的陽光。繞著它們走一圈都要花上好一會兒功夫,而且你還看不到樹頂。
站在左搖右擺、上彈下跳的樹枝上使人愉快;頭頂的葉叢密不透風,盯著它瞧、然后鉆入其中的感覺也不錯。“高處不勝寒”的滋味多么神奇!他低頭俯視,只見腳下的樹葉正如波浪般起伏,一片湛青碧綠,而且顏色一層比一層暗,直到濃成墨綠;他抬首仰望,映入眼簾的還是樹葉,只不過色調一重比一重亮,直到淡成了雪白,看都看不見。上下左右到處都是層層疊疊、搖曳不止、竊竊私語的綠葉,可是當你側耳傾聽或者設法觀察的時候,它們卻又陷入了永恒的沉寂。
芬恩六歲那年,他的母親——長發美人莫瑞恩來看他了。她害怕莫納的兒子們,所以是瞞著別人來的。她經過許多郡縣,一路上專挑人煙稀少的地方走,終于抵達這座林間小屋,來到了芬恩的小床邊。孩子躺在那里,睡得正酣。
芬恩睜開雙眼,以證明自己沒有做夢。他希望無論自己的一只耳朵多么疲憊,另外一只都能捕捉到異常的聲音;無論自己的一只眼睛多么困倦,另外一只都能保持睜開。莫瑞恩把他抱在懷里親吻,然后唱起了搖籃曲,直到這小男孩重新進入夢鄉。
可以肯定的是,當天夜里,芬恩那只永保清醒的眼睛一直睜到他精疲力盡,那只耳朵也始終傾聽著搖籃曲,直到歌聲低得實在聽不見,直到那溫柔雙臂的擺動輕緩得再也無法感知,直到芬恩再次進入夢鄉——他的小腦袋里出現了陌生的畫面,另外還有一個全新的概念供他思考。
他自己的母親!他的生母!
可是當他醒來的時候,她已經走了。
她害怕莫納的兒子們,所以又偷偷回去了。她悄悄地穿過幽暗的森林,避開有人居住的地方,只揀荒涼偏僻的路走,就這樣返回克雷,回到了丈夫身邊。
也許真正害怕莫納之子的人是她的新丈夫。也許她是真的愛他。
負責守護芬恩的德魯伊女教士都是他父親的族人。波芙瑪爾是庫爾的姐妹,也就是芬恩的姑媽。只有這樣的親情紐帶才可能使他們對貝斯金家族不離不棄,因為對于過去一向只在王宮和軍營中穿梭往來的她們而言,要帶著一個嬰兒在森林里藏身、在恐懼中度日(事實肯定如此)并不容易。
她們會怎樣向這個孩子描述莫納的兒子們啊!莫納是個性格暴烈的康諾特人,他有著寬闊的肩膀和堅定的目光。至于他的兒子們——尤其是年輕的高爾·摩爾·馬克·莫納[13],也跟他一樣擁有寬闊的雙肩,在攻擊別人的時候一樣勢如虎狼;不同的是莫納生性兇殘,高爾卻總是一副笑瞇瞇的樣子,他的朗聲大笑甚至可以使人們心軟到連他的殺戮之罪都不予追究。高爾的兄弟科南·馬克·莫納[14]脾氣壞得像一只獾,支支楞楞的胡須活像一頭公豬,光禿禿的頭頂則像透了烏鴉。同一件事,別人碰到可能會啞口無言,但他卻什么污言穢語都說得出來。他看見敞開的門會走進去,見了關上的門則會闖進去,并以此為榮。他遇到老實人要罵,遇到不老實的人也要罵。還有加拉·達夫·馬克·莫納和兇殘的亞特·奧格,這兩人非但將平民百姓的生命視若草芥,甚至連自己的生死也不在乎。加拉肯定是個舉止粗俗的家伙,要不他怎么會在族人中落下個“粗鄙者”的名聲呢。莫納的兒子還不止這幾個,他們全都是些行為放肆的康諾特人,不服管束、不可理喻,就跟他們那些舉止奇特的鄉野村民一樣。
芬恩應該聽說過不少關于這些人的故事,也許他曾拿蕁麻做替代品,去演練怎樣砍下高爾的腦袋,也許他還會把一只綿羊從它的藏身處揪出來,并打算日后以同樣毫不容情的方式追捕“惡語者”科南。
不過,芬恩聽得最多的還要數庫爾·馬克·貝斯金的故事。他,芬恩的父親,女士們在講述其經歷時該是多么心潮澎湃??!隨著一件又一件豐功偉業與光榮事跡鋪陳開來,她們的敘述大概也變成了吟頌。最負盛名的軍人,容貌最英俊、意志最堅定的戰士,最慷慨大方的奉獻者,如王者般高貴的勇士,愛爾蘭費奧納勇士團的領袖。他曾在遭遇伏擊后成功脫身;他生前待人寬厚,走到哪兒都暢通無阻;他曾在盛怒之下直面暴風雨的侵襲,率領軍隊以雄鷹般的速度一路前進——強大的先鋒部隊在人海中勢如破竹,環顧四面,到處都是奔逃的敵人;他們不敢耽擱,卻又來不及逃命;最后,大限降臨,在他終于敗倒在天時面前之后,就算把全愛爾蘭的力量都加起來,也不過勉強彌補上這顆巨星的隕落所造成的損失。
我們可以斷言,芬恩在聆聽這些奇遇的同時,必定也身臨其境,和父親共同經歷了這種種冒險;英雄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兒子一面步步相隨,一面竭盡全力為父親加油鼓勁。
在兩位女士的精心指導下,芬恩學習了跑步、跳躍和游泳。
他和其中一位女士各自手持一根帶刺的鞭子,兩個人圍著樹跑,并設法抽中對方。
你必須跑得夠快,才能躲開背后的鞭子,而且孩童對鞭子的抽打更為敏感。芬恩為了甩掉那多刺的玩意兒,往往使出吃奶的勁兒一路飛奔;可是,當輪到他去抽打對方的時候,他跑起來簡直連命都不要!
這倒也情有可原,因為他的看護者突然變得不講情面了。兩位女士在追逐時表現出的那股蠻勁被芬恩誤解成了憎恨,她們一逮住機會就狠狠地抽打芬恩。
芬恩學會了奔跑。沒過多久,他就已經可以繞著大樹飛快地跑來跑去了,活像一只瘋狂的蒼蠅。哦,當他意識到自己躲開了鞭子并從背后靠近持鞭者的時候,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他憋足了勁兒,氣喘吁吁地跟在攆他的人后面,追趕著她,好讓自己的鞭子能派上用場。
通過在高低不平的田野里追逐野兔,芬恩學會了跳躍。兔子往上跳,芬恩也往上跳;兩個小家伙一塊兒前進,連蹦帶跳地橫穿了整個曠野。如果兔子在芬恩緊隨其后的時候調轉方向,芬恩也能跟著改變路線;所以,芬恩很快就不再介意兔子怎么跳了,因為他總是能以同樣的方式跟著跳??v向、側向、沿著弧線,反正兔子往哪兒跳,芬恩就跟著往哪兒跳。最后,他終于掌握了一種跳躍方法——一種每只兔子都愿意不惜任何代價學到的方法。
兩位女士還教芬恩學游泳。當芬恩與這堂課兩廂對峙的時候,他的心不禁往下一沉。那水又冷又深。你可以望見水底的樣子——它遠在無數里格之外,足有百萬英里之遙。小男孩盯著那些閃閃發光、眨巴著眼睛的棕色卵石和隱藏其中的兇險,也許他還會瑟瑟發抖。接著,兩位女士竟毫不留情地把他丟進了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