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芬恩的童年(6)

連風都靜止了,整個世界仿佛已經別無他物,只剩下黑暗和芬恩自己。在那片鋪天蓋地的黑暗里,在那片看不見的沉寂和空虛當中,心靈也可能變得不再專注于它自己。或許它會被這種氛圍所湮沒,消失在寰宇之中;這樣一來,意識也會被轉移或驅散,使人站著就能睡著;因為在所有事物當中,心靈最懼怕的就是孤獨,它寧可逃到月亮上去,也不愿被押回到精神世界,孤零零地呆著。

可是,芬恩并不感到寂寞;當米德納的兒子到來的時候,他也沒有感到畏懼。

萬籟俱寂的夜晚,時間一分一秒緩緩流逝,就這樣過了很久,仿佛一切都就此凝固,仿佛時間已不復存在,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只余下昏昏沉沉、無休無止的現在,意識也近乎消亡。接著,變化出現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云朵也開始變得漂浮不定,一直藏在它們身后的月亮終于變得惹眼起來——但它散發的不是燦爛奪目的光芒,而是層層浸染的清輝。月色穿透重重屏障,投射出一縷微光,就連月亮本身的幻影和它素日給人的印象都比這縷微光要明亮;這樣的月光飄渺難尋,稀世罕見,使人不由得懷疑自己是否真的看見了它,還以為月亮尚未露面,一切都是他們的記憶重現呢。

但是,芬恩擁有一雙野獸般的眼睛。它們在黑暗中窺探著,并有意朝那邊掃視。接著,芬恩看到了——那不是什么物件,而是一個活物;有東西正在一片漆黑中若隱若現,只是這東西比它四周的陰暗更加神秘莫測;它并非一種有形的存在,而是一道虛無的幻影,或者可以說是一股逼人的壓迫感。不一會兒,芬恩便聽到了那個大人物不慌不忙的腳步聲。

芬恩朝他的長矛俯下身去,解開了罩子。

接著,黑暗中又傳來了一個聲音。這聲音低沉而動聽,愉悅得使人顫栗,低沉得撩人心弦;它是那樣微弱,幾乎讓耳朵無法察覺,又是那樣甜美,讓耳朵甘愿排拒其他一切聲響,在人類所能聽到的各種聲音里拼命辨別著它的存在:那是另一個世界的樂曲!來自希德的旋律!超凡脫俗、引人入勝!所有人的心神都被這甜美的樂曲牢牢吸引,他們一聽見這支曲子,就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瞌睡,并追隨著音樂飄過的軌跡,和它融為一體;除非那奇妙而和諧的樂章停止演奏,聽眾的耳朵重新獲得自由,否則人們的神思就不可能歸位。

但是,此時的芬恩已經摘去了長矛上的覆蓋物,將它緊緊貼在額邊,如此一來,他的精神和全部意識就都集中在了那滾燙而散發著殺意的矛尖上。

音樂停止,阿雷恩從口中噴出了一道藍色烈焰,那情景就如同他在噴吐閃電一般。

芬恩展開他那件帶有流蘇的斗篷罩住了火焰,看上去可能是施展了某種魔法。但是,他沒有直接把火撲滅,而是將它從斗篷里倒了出來,火苗飛快地鉆入地下,一直燒到了離地表足有二十五搾[42]深的地方。如今這里依然被稱作“斗篷幽谷”,而阿雷恩當初所站立的山崗則成了“烈焰高地”。

阿雷恩·馬克·米德納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火焰被一只無形的手攫住并撲滅,他的驚訝可想而知。遭到這樣的挫敗之后,他的恐懼也同樣不難想象。因為,當一個精通各種本領的魔法師親眼目睹自己的法力失效,然后面對自己心中毫無概念的力量猜來猜去,最后卻被嚇破了膽的時候,他的驚恐有誰能比?

他已經按部就班地做完了自己計劃中的每一件事。他吹了笛子,敲了定音鼓,照理說所有聽見樂曲的人都應該陷入昏睡。但是,他的火卻被人三下五除二就控制住并滅掉了。

阿雷恩施展出自己所掌握的全部可怕力量,重新噴起火來。熊熊燃燒的藍色火焰怒吼著、呼嘯著從他的口中噴射而出,卻再次被芬恩攏住、撲滅。

這個來自異界的家伙被恐慌襲遍了全身,他轉過身去,逃離了這個可怕的地方。雖然他并不知道跟在自己背后的究竟是何方神圣,但卻對其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恐懼;那個陌生人朝他追了過來,可怕的御敵者反守為攻,并跟在他身后緊追不舍,恰似一匹用爪子牢牢攥住公牛腹部的狼。

而且,這里可不是阿雷恩的世界!置身人界使他的一舉一動都不甚靈便,連空氣都變成了阻礙。若是在他自己的地盤,占據地利的人是他的話,沒準他就能跑得過芬恩,但這里是芬恩的地盤,占據地利的人是芬恩,那位逃亡的神族想甩掉他,只怕體格還不夠健壯。阿雷恩可謂使出了全力來奔跑,因為當追逐者攆到近前的時候,二人已經來到了阿雷恩所住山丘的入口處。芬恩把一根手指伸進了巨矛上的皮帶里;長矛飛擲而出,阿雷恩·馬克·米德納旋即被黑暗所籠罩。他眼前一片昏黑,思維也亂作一團,然后終止了運轉。隨著“博爾伽”“嗖”地一聲刺入他的肩胛骨,他的生命也開始逐漸流失。他徒勞地翻滾著,最終停止了呼吸。芬恩把他那漂亮的頭顱從肩膀上砍了下來,然后穿過茫茫夜色,向塔拉走去。

芬恩成功地向一位丹奴族人發出了致命一擊,而那個受他一擊的家伙此刻已經一命嗚呼!

旭日初升的時候,芬恩抵達了王宮。

那天清晨,所有人都早早地起了床。他們想瞧瞧那個大人物究竟造成了怎樣的破壞,可映入眼簾的卻是芬恩年輕的身影,他手里擒著一把頭發,而那顆令人望而生畏的腦袋就在那把頭發下面蕩來蕩去。“你想得到什么?”“至高王”問道。“一樣我該得的東西,”芬恩說,“愛爾蘭費奧納勇士團的首領地位。”

“你挑一樣吧,”康恩對高爾·摩爾說,“要么離開愛爾蘭,要么把手伸給這位勇士以表臣服,然后為他效命。”

同樣一件事,別人或許會感到為難,但高爾卻能夠做得出來,而且還做得很漂亮,任何舉動都不會使他被人看低。

“我的手在這里,”高爾說道。

他一面表示臣服,一面朝那雙嚴峻而充滿活力的眸子眨巴著眼睛,而那雙眼睛也正凝神注視著他。

[1]圣帕特里克(Saint Patrick),5世紀的基督教傳教士、愛爾蘭主教,和圣布萊特、圣科倫巴同為愛爾蘭守護神。據12世紀文學作品《長者的故事》(Acallam na Senórach)記載,芬恩·馬克·庫爾的兒子、費奧納勇士團的戰士歐莘(Oisín)和他的一名同伴活到了帕特里克生活的年代,并向其講述了費奧納勇士團的故事。(譯注)

[2]即芬恩·馬克·庫爾(Fionn mac Cumhaill),凱爾特神話中愛爾蘭著名的傳奇英雄,是愛爾蘭民間傳說和蘇格蘭蓋爾語故事《芬尼亞傳奇》(the Fenian Cycle,愛爾蘭語為Fiannaidheacht)中最重要的人物,同時他也是大名鼎鼎的費奧納勇士團,即“芬尼安勇士”最杰出的領袖。(譯注)

[3]波芙瑪爾(Bodhmall)是芬恩父親庫爾的妹妹,是一位德魯伊教教士。庫爾被殺之后,她和莉亞·盧瓦徹拉將芬恩帶到布魯姆山中(Slieve Bloom Mountains,愛爾蘭語為Sliabh Bladhma)將其撫養成人。(譯注)

[4]莉亞·魯瓦徹拉(Liath Luachra),一位著名的女戰士,芬恩的兩位養母之一。(譯注)

[5]費奧納勇士團的成員主要來自兩個部族:庫爾所屬的貝斯金部族(clan Baiscne)和莫納部族(clan Morna)。(譯注)

[6]即庫爾·馬克·貝斯金(Cumhaill mac Baiscne,某些早期文本寫作Umaill),費奧納勇士團首領,芬恩的父親。庫爾向莫瑞恩(Muireann)求婚,卻遭到其父泰格(Tadg)的反對,于是兩人私奔。泰格向“至高王”“百戰”康恩(Conn of the Hundred Battles)求助,后者遂向庫爾宣戰。結果,庫爾在戰爭中死于高爾·馬克·莫納之手。(譯注)

[7]費奧納勇士團(the Fianna),是凱爾特神話中愛爾蘭最著名的精銳戰團之一。傳說戰團在公元3世紀左右處于最鼎盛時期。費奧納勇士們的眾多傳奇冒險故事至今仍是愛爾蘭民間傳說中極為重要且最受歡迎的部分,在西方著名的亞瑟王和圓桌騎士的很多故事里都有著費奧納勇士們的影子。“費奧納”(fianna)一詞來自愛爾蘭語中的fian,意為“戰士”“勇士”。從歷史上來說,費奧納勇士團的故事源自愛爾蘭中世紀早期、被稱為kern的輕步兵所組成的戰團;它們的成員一般為尚未繼承財產和土地的貴族青年。(譯注)

[8]馬納南·馬克·里爾(Manannán mac Lir,其中Lir在愛爾蘭語意為“海”),掌管海洋、天氣和迷霧的愛爾蘭神靈,但是與愛爾蘭神話中的“異界”(the Otherworld)及丹奴族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他多次出現在《芬尼亞傳奇》(the Fenian Cycle)中,與芬恩關系密切,還曾賜予他武器,據說裝有后來成為費奧納勇士團寶藏的袋子也是他賜予芬恩的。(譯注)

[9]莫瑞恩(Muireann或Muirne),芬恩的母親。在庫爾被殺之后,莫瑞恩的父親泰格下令燒死已經懷孕的女兒,莫瑞恩不得不投奔波芙瑪爾。(譯注)

[10]關于泰格的父親是誰人們說法不一。主流觀點認為是指“銀手臂”努阿達(Nuada Airgetlám),丹奴族(Tuatha DéDanann)的第一任國王;也有人說是愛爾蘭“至高王”努阿達·奈克(Nuadu Necht)或其他同名者。(譯注)

[11]盧夫(Lugh或Lug),愛爾蘭神話中的神靈,擅長使用長矛(一說是投石環索),因此也被稱為“長臂者”。大多數故事版本中,盧夫的父親是丹奴族(Tuatha DéDanann)的凱恩(Cían)。(譯注)

[12]布魯姆山區(Slieve Bloom Mountains,愛爾蘭語為Sliabh Bladhma),位于愛爾蘭中部平原,雖然海拔僅有527米,卻是一片及其廣博的山林。(譯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全县| 儋州市| 多伦县| 定西市| 龙陵县| 长岭县| 淮北市| 湖口县| 禹城市| 信丰县| 庄河市| 深州市| 景宁| 阿克| 阳东县| 西畴县| 连平县| 讷河市| 邢台县| 哈尔滨市| 佳木斯市| 怀柔区| 小金县| 洪洞县| 陇南市| 台州市| 沙雅县| 平邑县| 怀远县| 武隆县| 柳河县| 电白县| 河津市| 胶州市| 金寨县| 罗江县| 同仁县| 集安市| 黑山县| 茶陵县| 巫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