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進軍北平(3)
- 1948-1956:北京整肅與保衛行動紀實
- 朱振才
- 3179字
- 2016-02-25 13:29:31
北平解放前夕,圍繞在北平地區開展情報工作的主要有以下幾個系統:中共中央社會部、中共晉察冀中央分局城市工作部、中央軍委敵工部。各系統的任務雖然各有側重,但搞情報是共同的。中共中央社會部在北平搞情報工作的就有四個單位,即晉察冀社會部、晉冀魯豫社會部、冀察熱遼社會部冀東北平情報委員會、中共中央社會部直屬情報站。各單位下邊又設若干情報站、情報組。如馮基平領導的中社部直屬平津情報站,王興華領導的晉察冀中央分局社會部所屬的保滿情報站,劉景平領導的華北局平西情報站,任遠領導的東北局社會部冀熱察分局情報站,李寧領導的晉察冀北岳區黨委社會部平漢情報站,張烈領導的華北局社會部冀中公安局平保情報站,安林領導的冀東區黨委情報處北平情報委員會,劉茂田領導的冀察熱遼情報處平津站北平組,閻塘領導的房、淶、涿情報站,王森領導的中社部直屬情報站以及晉綏調查局直屬情報人員閔步瀛等。靠近北平地區的晉察冀中央分局社會部在北平地區設有直屬情報小組和平西、平北、滿城、石門、太原、冀中、冀東七個情報站。晉察冀中央分局社會部于1948年5月隨著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的合并,兩大區的社會部合并為中共中央華北局社會部。華北局社會部負責華北地區的鋤奸、保衛和情報工作。這些情報組織,從解放平津這一總的方向出發,搜集國民黨軍、政、警、憲、特諸多機關的情報,但以軍事情報為主。
晉察冀中央分局城市工作部的前身是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城市工作委員會,成立于1941年初,劉仁任書記。該組織后將北平地下黨組織劃了過來,領導機關設在晉察冀根據地,實行異地領導,多頭單線聯系。這時期,晉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堅決執行中央的“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白區工作的方針政策,收到很好的效果。
1946年6月,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城市工作的指示》,晉察冀分局城市委員會改為晉察冀分局城市工作部。劉仁兼任部長。晉察冀分局城工部以及在北平周邊的晉冀區黨委、冀中區黨委、冀熱遼黨委的城工部都陸續向北平派遣了一批干部,加強了北平地下黨組織的力量。1948年5月,隨著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的合并,晉察冀分局城市工作部改為華北局城市工作部,劉仁仍為部長。
華北局城工部領導下的各委員會,如工委、鐵委、警委、平委、中學委、中小教委等,其主要任務不是搞情報,但是,搜集情報是其中任務之一。
在北平周邊地區的各系統的情報站,他們所搜集的情報,為人民解放軍的軍事進攻和為我黨組織群眾反對美蔣的政治斗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為北平的和平解放起到了特殊的作用,為人民建立了功勛。
馮基平召開了前來報到的各系統的情報人員的會議,除了學習中央和市委關于接管北平的文件和市局制定的《偵察工作條例》外,馮基平談了兩條意見供大家討論。第一條意見是,各系統的同志們過去聯系的內線、關系等秘密力量,繼續掌握、經營和領導,繼續讓他們為我們提供情報,以便掌握敵人的動態,不要因為我們已經公開而放棄工作。第二條意見是,目前各系統的情報人員大多數已經到來,有的還沒有報到,目前分幾個組來工作和活動,組長由偵訊處指定。將來偵訊處下要設幾個科,科下設股;科長、股長均由北平市委來任命。
各系統的情報人員經過熱烈討論,表示同意馮基平同志的兩條意見,并就繼續開展情報工作,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
12月31日,在馮基平的率領下,偵訊處全體人員進入香山。
五、入城前的準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孫子兵法》中的一條重要理論原則。毛澤東根據這一原則,總結出我黨所領導下的幾十年武裝斗爭的一句名言,那就是:“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
接管國民黨留下來的北平這樣大的城市,對中國共產黨來說是一個新課題,也是一個新的考驗。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明確指示,入城前夕,要求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都要有充分的準備。
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平市委書記彭真在良鄉西北一個叫呂祖廟的地方,向擔負接管北平任務的全體干部作報告。彭真同志代號為509,當時彭真的腿不太好,他拄著拐杖,站在一個土臺子上,沒有擴音器,沒有講稿。聽報告的人有的坐個馬扎,有的坐在磚頭和土坯上,周圍的人還站著。大家都屏著呼吸,聚精會神地聽彭真講話。彭真同志說:“進城以后,我們總的任務是推翻舊的政權,徹底摧毀肅清反動勢力的殘余。具體做法,一是安定社會秩序,二是搞好接管,三是肅清特務,四是解決人民生活問題。”
他還強調說:“過去我們在農村鬧革命,現在進城后是執政黨了,會有很多人溜須拍馬,阿諛奉承,會有人用金錢美女誘惑你,可不要栽跟頭。我們不能當第二個李自成。1644年,李自成率百萬大軍從西安出發,轉戰山西,后浩浩蕩蕩率軍向北平進軍。3月份,明朝守軍投降,崇禎皇帝自殺,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奪取了政權。但他們入城后,一些將領滋長了驕傲自滿的情緒,生活腐化,喪失了立場,結果遭到了失敗。我們決不能走李自成的老路。進了城以后,我們還要艱苦奮斗,要密切聯系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要全心全意地為群眾服務,為群眾辦好事。”
彭真在報告中,強調了團結問題,他說:“新老干部之間,老區來的干部和城內工作的干部之間要搞好團結。團結就有力量,團結才能戰勝各方面的挑戰,團結才能完成黨中央交給我們接管北平的任務。老干部不要把老資格當成包袱;新干部也不應該把自己年輕有知識當成包袱。應當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在今后的接管工作中,如果新老干部之間鬧不團結,老干部負責任;黨員干部和非黨員干部鬧不團結,黨員干部要負責任!”1彭真同志的講話得到了與會者的熱烈掌聲。
接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北平市市長葉劍英講話。葉劍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是一位儒將,能文能武,劉朝江:《警神》,大眾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9頁。
智豁達。年輕時,孫中山平叛陳炯明時,葉劍英擔任孫中山的警衛營長。紅軍萬里長征時,他及時識破了張國燾的陰謀詭計,用自己的智慧,保衛了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安全;抗日戰爭時期,他協助周恩來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工作,長期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所以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毛澤東送給葉劍英兩句話:“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可見,毛澤東對葉劍英是非常信任的。
實際上,葉劍英在良鄉向接管北平的干部已作了兩次報告。他除了講政治、講政策、講紀律外,還講到一些軍事形勢和北平我方代表與傅作義將軍代表談判的進展情況,他知識淵博,講話時引經據典,寓意深刻。接管干部聽了之后,很受啟發,很受教育。
葉劍英下意識地用手正了正軍帽,扶了一下眼鏡,他針對一些帝國主義分子叫嚷的“共產黨軍隊的干部大多數是‘土包子’,管不好大城市”的謬論說道:“我們共產黨人不但能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能建設一個新世界,只要我們接管干部模范執行黨中央制定的方針、政策,模范地遵守法令和紀律,我們就能夠完成黨中央交給的接管北平的任務。我們也能夠管理好這個城市。我們能否把北平接管好,就是對我們共產黨人能否把大城市管好的一個考驗!”
接著他又風趣地說:“北平是個大學,我們這幾千名干部都是小學生。既要向北平人學習,又要幫助他們了解黨的政策,從中培養出大批新干部來。”
有人提到為什么要實行軍事接管,他說:“公開的武裝的敵人被消滅了,是否就算反動勢力一掃而光了呢?不,敵人的統治是通過多種形式與工具來壓迫人民的,必須注意潛伏的反動力量。敵人的特務組織潛伏于地下,其危害不小于公開的反革命力量。因此,必須實行軍事管制,肅清一切反動勢力,不給敵人任何活動機會。”
最后,葉劍英講到如何肅清反動勢力時,他臉色凝重,把手一揚,帶有命令的口氣說:“公安機關,警備司令部、糾察隊聯合鎮壓反革命勢力。階級敵人不肅清,敵人就會乘機奪取我們的寶劍砍我們的頭!”葉劍英講完話之后,有的接管干部還提出了一些接管中的問題,葉劍英耐心地做了回答。
- 現代性反思視域下人類文明新形態研究
- 交接香港:親歷中英談判最后1208天
- 理論創新與教學探索:四川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發展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新進展”論文集
- 晚清邊防:思想、政策與制度
- 大門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間華南的社會動亂
- “十三五”時期勞動力市場轉型對策研究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來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實踐教程
- 朱元璋至王陽明時期(1368~1528)中國行政管理思想研究
- 政府領導科學
- 走進懷仁堂(上卷)
- 國家間干涉理論:春秋時期的實踐及對當代中國的啟示
- 了凡處
- 中國進入世界舞臺中心
- 經濟新常態下的社會改革與社會治理(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年會獲獎論文集(2015·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