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自然中的靜心之法——在大自然中伸展呼吸(1)
- 不忘初心,換一生平心靜氣
- 安然
- 4382字
- 2015-08-20 21:26:34
在靜心時,我們可以品味到流連舌尖的舒暢茶香,可以聞到玫瑰花沁人心脾的芬芳,可以感覺到眼前人們溫柔的微笑,你甚至可以聽到竹葉摩挲的沙沙聲。一切不再只是生活的浮光掠影而已,我們真的是在生活,不再是匆匆的、孤寂的人間過客,這就是靜的滋味。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定、都是靜。靜心是一種要樂在其中的事,不然起碼也要抱著樂在其中的心情。如果你認為它純粹是一種休閑活動、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你就根本無法享受它,即無法真正進入并體驗其況味。
1.讓清風為你靜心
心情放松地坐著或站著。如果想要坐著的話,就要使背和脖子感到舒服,如果習慣于盤腿那就盤腿,要是喜歡坐在椅子上、床上也都行。如果是脖子和背感到不舒服,就找個枕頭來靠著,待感覺舒服了、身體不用費力了再開始。
想象有一股清澈的山泉水,從山上汩汩地往下流,流到頭頂,緩緩地沁到頭顱里、沁到脖子上、沁到肩膀上、沁到雙手里、胸部、腹部、腿、腳,再從腳心流到大地里。
這個靜心要慢慢地做,不要著急,想象清澈的山泉水一點一滴地滲透自己的器官和身體里的每一個細胞。感覺那一份清涼和清澈,隨著山泉水,讓細胞喝飽、滋潤,同時也將體內的臟東西順著水流,漸漸地從腳心流出體外,被大地吸收。疲累、壓力,就仿佛被清澈的山泉水洗滌過一樣,全部被帶走了。
把重點要放在享受清澈的山泉水清涼地滲入體內,享受那一份清涼、干凈。不要故意逃避不愉快念頭的起因,或想要以山泉水用力地沖洗這些不愉快的感覺,因為當人產生這種念頭時,這種念頭的本身就是和自己的不舒服相對抗,任何形式的對抗都只能引致心情的緊張;我們若帶著享受的心情進入清涼的感受,那份清涼才是一種靜心。
這樣的靜心在一天當中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做,一次做15分鐘左右。如果喜歡的話,可以配合有水聲、鳥聲或是大自然的聲音,效果會更好一些。
這種靜心方法的適用對象為:壓力大、易疲勞的人群。
在時間上,一天當中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做,一次做15分鐘左右,持續做三個星期以上。
至于地點,任何讓你感覺舒適的地方都可以利用。
方法:舒服地坐著或站著,想象有一股清澈的山泉水,從山上汨汩地往下流,流到頭頂,緩緩地沁到頭顱里、沁到脖子上、肩膀上、雙手里、胸部、腹部、腿、腳,然后從腳心流至大地里,充分地感受其清涼。可以配合有水聲或是自然聲音的音樂,以幫助自己展開想象。
2.在夜空中尋覓月光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遭遇挫折是每個人必然的旅程。而伴隨著挫敗感而來的,往往還有失落、恐懼、痛苦、絕望等負面感覺。倘若此時,對自己的情緒反應沒有覺察,任其在內心里糾纏不清,便會被挫敗感牽絆而深陷于其中,令人一蹶不振、無法自拔。
顧城曾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遭遇挫折,如同陷入生命的黑夜,與其沉溺于失望的悲傷與忿恨,不如抬頭看看暗夜里的點點星光,靜心自省,很可能會由此找到光明的出口。
一位年輕人在回家的路上,與曾經教過他的一位大學教授巧遇,老教授關切地向年輕人詢問近況;年輕人便向自己的老師大吐苦水,訴說自己畢業離校后遭遇的所有挫折及困境;老教授耐心地聽完年輕人的抱怨,點頭說道:“看來,你的狀況不甚理想。不過,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想過要改變這種現狀,讓自己過得好一點呢?”年輕人迫不及待地回答道:“誰不想一帆風順呢?但或許命運使然,我已經徹底地失望了。”老教授神秘地笑了笑道:“跟我走,或許會找到一線生機!”年輕人跟著老教授來到他的住處,那是在市郊的一處簡陋的平房。老教授興高采烈地邀年輕人坐下來陪他聊天、看星星。老教授指著天上的星星問道:“你可以數清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嗎?”年輕人一臉的沮喪,有氣無力地回答道:“當然數不清,這就是所謂的生機嗎?”老教授望著年輕人,語重心長地說:“在白天,我們所能看見的最遠的東西,是太陽;但是在夜里,我們卻可以看到超過離太陽億萬倍距離的星體,而且不止是一個,數量是多到數不清的。我知道你的處境不順利,但若是年輕時便一帆風順,終其一生,你也只不過是看到一個太陽;現在的重點是,你的人生進入黑暗時,你是否能看到更遠、更多的星星?”
遇到挫折時,大多數人很容易迷失在失望的黑洞中,任由不良情緒為內心帶來無休止的痛苦:失落、憤怒、緊張、恐懼,甚或把諸事不順的原因,歸因于自己的無能、缺陷所致,過度的自責而怨懟自己或他人。面對挫折,陷于挫折中自怨自艾是于事無補的,生命里的暗夜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找到光明的出口。以下這種靜心法,能讓人坦然地面對挫折,真實地接受挫敗帶來的痛苦感覺,進而以更加清明覺醒的心態去面對明天。
以放松、舒適的姿勢坐下,閉上眼睛,連續做10次深呼吸。往內看著自己的心,問自己:“我遇到什么問題了?現在的我對于這個問題有什么感覺?我有感到悲傷、失望、自責、害怕還是憤怒嗎?”這樣靜坐著,向內觀照心中的真切感受。注意自己的臉部、手指、胸口和胃部的感覺,直到真實的感受浮現時,嘗試著去接受,看著這些痛苦、挫敗、失落等感覺一一地從內心里流過,然后覺察自己的身體,如同觀照自心那樣觀照自己的身體。注意不時地調整自己的呼吸,仔細地傾聽呼吸的自然節奏以及心跳的自然韻律,這有助于舒緩神經,釋放壓力。在身心進入放松的狀態時,便能溫柔地接納自己的對于挫折與失敗的自責、挫敗與痛苦。
運用這個靜心技巧,釋放了內心的負面情緒與感覺后,進而嘗試通過自我暗示法調整自己的心境。嘗試回憶以往曾讓你深感挫折的經歷,例如:費盡心思策劃了一個方案,在提案時卻慘遭否決。讓自己重新回憶起當時面對挫敗的心態,繼而,假設當時讓自己坦然地接受挫敗的事實,換個角度來處理挫折感等負面情緒,嘗試著想象結果可能會是怎么樣?問自己,如果當時就轉換思考方式,會不會更愉快些?可以這樣想:“我已經盡力了,雖然進展得不夠順利,但希望在明天!”或者思索:“我以前是怎樣從失敗中再次站起來的?”也可以對自己說:“這一切會很快過去,我可以重新開始,有了開始,就會有新的希望。”可以借助類似的勵志語言來安慰自己,幫助自己走出挫敗的陰影,把負面能量淡化,進而獲得積極、向上的心態,去迎接新的一天。
選擇自己感覺最舒適的姿勢坐下,閉上雙眼,連續做10次深呼吸。想象呼氣時把痛苦、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和感覺,連帶著體內無用的氣體排出體外;吸氣時吸進的是喜悅、積極的感覺,以及清新潔凈的空氣。向內觀照自己的真實感受,繼而用相同的方式,觀照身體的各個部位的感受,嘗試看著這些感覺,溫柔地去接受。
3.用深呼吸來靜心
看起來,這雖然是個老掉牙的靜心主式,可是因為效果非凡,所以仍舊值得一再地推薦。
早上起床后,或晚上臨睡前,找一處有山有水、令人賞心悅目的地方,自己做實驗,看什么時候做、在哪個地方做,能讓自己覺得最舒服;周圍的環境嘈雜到什么程度,最容易使自己進入狀況(有的人需要極度的安靜,而有的人在麥當勞餐廳里做反而覺得內心里更平靜,還有的人則是稍微有一點點聲音感到最舒服)。
重點是:108次的深呼吸。
把雙手輕輕地放在肚子上,這是一種支持自己深呼吸、保持注意力的方法。然后輕緩地深深吸氣到肚子里,等到肚子膨脹得差不多了,就開始吐氣,吐氣的時候讓氣流緩緩地從嘴巴里吐出:想象呼吸時,體內的濁氣,隨著吸氣往下沉淀,隨著吐氣往外吐出并消失。吐氣是一種釋放、放下、放松。
在做深呼吸的時候,不要刻意地去強迫呼吸的深度,自然就好,不必故意去用力撐開你的肚子和肺。如果一開始沒有辦法感受到什么是腹式呼吸,請慢慢來,不要給自己施加壓力,長久的壓力使我們的呼吸變淺了,不再像嬰兒一樣用自然的腹式呼吸。吸氣的時候,肚子脹起來;吐氣的時候,吐出肚子里和肺里的舊體氣。
深呼吸是一種吐出體內的舊氣體、吸進新鮮氣體的有效方法,當新鮮氣體進入到腹腔里,就會喚醒自己對身體存在的覺知,感官的感覺會更加敏銳,也可以使人進一步扎根于生命的涌泉處。持續一段時間后,我們會感覺到自己比較沉穩與安靜,不會一味地困在頭腦不安的思緒和壅塞的混沌里,時時懂得運用使自己穩定的丹田力量來支持。吐氣可以讓人釋放壓力,享受那種如釋重負之感。
數108下是要將人紛亂的思緒慢慢地沉淀下來,收斂起心神,一切歸于專注,不把能量消耗在雜亂而又漫無方向的思緒里。這種靜心也可以作為正式靜坐的準備練習。
最后,請記住:呼吸是一項再平常不過的行為,可是鮮少有人覺知自己在呼吸。呼吸是維持我們生命的重要過程,呼吸就是一種讓身體能量進化的煉金術。
把雙手輕放在肚子上,然后輕緩地、深深地吸氣到腹部,等到肚子膨脹得差不多時,就開始吐氣,吐氣時緩緩地從嘴巴吐出:想象體內的濁氣物,都隨著吸氣往下沉淀,隨著吐氣往外吐出并消失。
4.用靜心控制感覺
無論是風吹雨打,還是萬里晴空,我們每天總是有說不清的感覺,或輕或重,或強或弱。可是由于我們缺乏面對感覺的技巧,我們的感覺往往都是被壓抑的。人生就是這般的惡性循環,情緒不斷地被壓抑,被壓抑的情緒又需要出口爆發;然后,我們又責備自己,所以又壓抑,又責備……
如果說思考是大腦的根部,那么感覺就是靈魂的語言了。我們唯有通過感覺,才能觸碰到靈魂,這就是為什么當人愛的時候,會感覺到那么深的觸動,會感覺到無比的渴望。因為通過愛,才可以觸及內在的靈魂。
感覺或情緒,是需要被接納的。也許你聽過憤怒是毒素之類的話語,但這些話如果只是變成一種教條,就永遠都不能幫助我們累積智慧。
如果真的想要累積自己的智慧,就必須學會真誠地去接納,并體驗自身的情緒和感覺逐次變化的歷程,以及它們本來真實的面貌。
所謂的接納和體驗,并不是給我們一個正當的理由,隨意向別人宣泄情緒,把別人當成垃圾桶。特別是當別人無法滿足自己的期待時,就把怒氣一股腦地發泄在對方身上,這樣怒氣就被白白浪費掉了;如果在發怒的當下,向內看,檢視自己究竟對對方存有什么樣的期待,以及期待落空時的失落感,那么就會真切地學到寶貴的一課:期待只會使人感到失落,因此不應該依賴于他人而活。于是,怒氣就有了正面積極的幫助。
當然,如果堅持要發泄怒氣在別人身上,我們也會很快從中吸取教訓的,結果就是被撞得遍體鱗傷之后,再重新學習;那時,人也會因為傷痛而往內看,不過時間要長得多,傷痕也要多些、重些罷了。
這個“我感覺……”的靜心法,是一個面對、接納情緒和感覺的技巧,有助于個人連接自己的感覺和心,而心和感覺遠比頭腦和思緒更能引領人進入深層次的自我認知。
每天晚上,花20分鐘到半個鐘頭的時間,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著,然后在這一段時間里,練習用“我感覺”為開頭的句子。比方說:“我感覺有一點悲傷……我感覺有一點寂寞……我感覺很生氣……”所有的句子都是“我感覺……為起始”,注意不要用以下的說法:
(1)不要說感官的感覺(比如說:我感覺肚子餓了;我感覺手痛等),感官的感覺和情緒的感覺是不同的兩個層次,并不是我們這個靜心的目的,而且有時候光說感官上的話,只會變成是逃避情緒的借口。因此,要明確地說出情緒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