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先秦(4)

四、不聽忠言

商君當了十年秦國的丞相,因為變法觸及貴族與部分當權者的利益,所以得罪了很多人。秦國宗室與貴戚中有很多怨恨他的人。商君去見趙良。商君說:“我因為孟蘭皋的介紹,能夠和您見面,我知道您是位賢人,現在我想和您結交為朋友,可以嗎?”趙良說:“小人不敢有此奢望。孔子曾經說過:‘推薦賢能,善治愛民,人們就會來投奔他了;如果收聚庸才那么講求王道的人自然離去。’小人無能,所以不敢聽從您的吩附,小人聽人說:‘不稱職而據位的人稱之為貪位,名不符實而圖名的人稱為貪名。’小人接受您的厚誼,恐怕會受貪位貪名之累,所以我不敢從命。”商君說:“您對我治理秦國的成就不高興嗎?”趙良說:“能夠聽取不同意見的叫‘聰’,能夠不斷地自我反省的叫‘明’,能夠克制自己的沖動的叫‘強’。虞舜曾說過:‘謙虛而自處卑下的人反前更受到尊重。’您根本不按照虞舜所說的話做,所以無須問我了,”商君說:“秦國過去的風俗和戎狄一樣,父子不分別立戶,同住一間屋子。如今我移風易俗,讓他們父子分戶,男女有別,又建造了高大的城闕,把秦國經營得像中原的魯國、衛國一樣了。您看我治理秦國的成就與五羊大夫百里奚相比,誰更賢能呢?”趙良說:“千張羊皮不如一領狐腋之裘,眾人隨聲附和不如一人直言相辯。周武王由于聽從群臣的直言,使得周朝昌盛起來;殷紂暴政拒諫而君臣緘口不言,導致商朝滅亡。您倘使不反對周武王那種做法的話,小人請求整天在您面前直言而不受責怪,可以嗎?”商君說:“有這么一句老話說,表面好聽的話如同花朵,中肯切理的話如同果實,使人聽了感到痛苦的批評是治病的良藥,討人喜歡的甜言蜜語是害人的疾病,先生果真愿意為我終日直言,那真是救我商鞅的良藥,商鞅將拜您為師,先生又何必客氣呢?”

趙良說:“五羊大夫百里奚原來是楚國的下等人,聽說秦穆公賢明而希望去秦國拜見秦穆公,由于路上沒有錢資,就把自己賣給到楚國旅行的秦人,百里奚穿著粗布短衣替人家喂牛。過了整整一年,秦穆公知道百里奚是個能人,就把他從一個喂牛的賤人提拔起來,安置在高于百姓的相位上,秦國人沒有敢怨恨的。百里奚在秦國做了六七年相國,秦國向東攻打鄭國,幫助了三位晉的國君回國即位,又有一次解除了楚國造成的禍患。百里奚在國內實行教化,使得鄰近的小邦巴國也自動向秦國納貢;在國外對諸侯施行仁德,使得西部各戎狄之國都歸服了秦國。由余聽說百里奚的賢能,叩關求見。百里奚在秦國做相國的時候,雖然辛勞,但卻不肯乘坐車子,暑天暴曬,也不肯張開車蓋,他在國內巡行,不用車輛隨從,也不帶防身的武器,他的功業記載在絲帛上,收藏于府庫中;他的德行延續流傳到后世,百里奚死后,秦國的男女百姓都痛哭流涕,兒童也知道傷悲而不唱歌游戲,舂米的人不愿哼唱號子。

這都是因為百里奚的德行(才使人們對他這么懷念)。如今您求見泰王,是依靠了秦孝公的貼身寵幸景監的推薦,愛名譽的人是不這樣做的,您做秦國的丞相不去為為百姓做些實事,卻大建城闕宮庭,為國家建功立業的人是不這樣做的。在太子的師傅的身上加刑、刺字,用嚴峻的刑罰傷殘人民,這就積聚了怨恨埋下了禍根,以身作則的教化比法令更為深切,人民遵仿君王所為,也比聽從法令要快得多。如今您所做的事、所變的法又都違背了道理,教化百姓可不是像您這樣做的。您又封有於商之地,可以面南背北自稱寡人,天天以新定的法令來約束秦國的貴族。《詩經》說:‘老鼠都還有個完整的肢體,做人怎么能不講究禮呢,人既然不講禮儀,為什么還不快點死呢?’照《詩經》這些話看來,您要想長壽是不能這么做下去的。公子虔受割鼻之刑,因羞愧閉門不出已經八年了,您又殺了祝歡,而且在公孫賈的臉上也刺過字。《詩經》說:‘得人心的人興盛,失人心的人崩壞。’您處罰別人的幾件事,可不是得人心的做法。您出巡時,隨從的車輛數以十計,車上載滿武士,用力大而健壯的漢子為左右護士,執長槍和短矛的士兵夾護著您的車子奔跑。這些保護措施少了一件,您就不肯出門。《尚書》說:‘依靠仁德的人昌盛,憑借武力的人死亡。’您很危險,就像早晨的露珠,很快就要消亡,哪里還談得上延年益壽呢?您不如將於商十五邑歸還奏孝公,找個僻靜地方種些瓜果菜蔬,再勸說秦孝公重用那些隱居山林的賢人,收養無依靠的老人,撫恤無父兄的孤兒,敬重父老兄長,褒獎對國有功的臣民,尊崇有德行的人物,這么做了或許可以減輕一些禍難,得些安寧。

您如果仍然貪戀商於的富庶,以獨攬秦國的政令為自己的榮耀,讓百姓積蓄更多的怨恨,說不上哪一天秦孝公拋下人世不能再上朝了,秦國想捕殺你的人還會少嗎?您的滅亡真是舉足之間就可來到的。”如此精辟地分析,竟然沒能讓商鞅接受,所以商鞅不以為然,仍舊故我,而不為自己早做打算。商鞅地自以為是為其被誅埋下了禍根。

五、車裂而死

五個月以后,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這時,商鞅所依靠的后臺倒下了,他的仇人們便開始報復。公子虔等人告發商君將要造反,派出兵吏去逮捕商君,商君逃到秦國的邊關,想要住進客店,客店的主人不知他就是商君,說:“商君的法令規定留宿沒有證件的客人,客人犯罪,主人要連坐。”商君嘆了一口氣,悲傷地說:“唉!變法的弊害竟然到了這個地步啊!”他離開秦國到了魏國,魏國人怨恨他欺騙公子任而打敗了魏軍,不肯接收他。商君想跑到別的諸侯國,魏國人說:“商君是秦國的逃犯。秦國如此強大,它的逃犯跑到魏國來,不送回秦國是不行的。”于是把商君送入秦境。商君重新回到秦國后,跑到他的封地商邑,與部屬一起發動邑兵,向北攻打鄭邑。秦國出兵攻打商君,在鄭的黽池把他殺死了。秦惠玉用車裂的酷刑,將商君懲處示眾說:“大家不要像商鞅這樣反叛國家!”后來又將商君一家全部殺了。

完璧歸趙澠池叱秦——藺相如傳

藺相如,趙國人。生年不詳。趙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時,他已病篤,大約就死在這一兩年內。

一、臨危授命

廉頗是趙國的優秀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頗作為趙國的將領去攻打齊國,大敗齊軍,攻取陽晉,被任命為上卿,他以勇氣過人聞名于諸侯。藺相如是趙國人,是趙國宦官令繆賢的門客。

趙惠文王時期,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這件事后,派人送信給趙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來交換和氏璧。趙王和大將軍廉頗等諸位大臣商議:想把和氏璧給秦國,又恐怕得不到秦國的十五座城,白白被欺騙;想不給,又怕秦兵前來進犯。計議未定,連尋找可以去泰國回復秦王的人,也未能找到。宦官令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秦國。”趙王問道:“你怎么知道他行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了罪,私下想逃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制止了我,他說:‘您怎么了解燕王呢?’我對他說:‘我曾經陪同大王與燕王在邊境上相見,’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愿意和你交個朋友。’我從這件事了解燕王,因此想去燕國。相如對我說:‘趙國強大,燕國弱小,而您受到趙王的寵信,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如今您要逃離趙國到燕國去,燕國畏懼趙國,勢必不敢收留您,反而會將您捆住交還趙國。您不如袒露著臂膊伏在刀斧旁向趙王請罪,則可僥幸獲得寬免。’我采納了他的意見,幸而大王也寬赦了我。我個人認為此人是個勇士,足智多謀,可以擔任使者。”當時趙王召見藺相如,他問藺相如說:“秦王請求用十五座城交換寡人的和氏璧,可以和他交換嗎?”相如說:“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趙玉說:“如果秦王拿去了我的和氏璧,卻不把城邑給我,怎么辦?”相如說:“秦國用城邑換取和氏璧而趙國不同意,是趙國理屈。趙國把和氏璧給了秦國而秦國不給趙國城邑,則是秦國理虧。衡量這兩種情況,寧可答應秦國,讓秦國承擔理屈的責任。”趙王問:“那么誰可以出使秦國?”相如說:“大王一定沒有合適的人,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如果秦國把十五座城邑交給了趙國,和氏璧就留給泰國;秦國不把十五座城邑交給趙國,我一定將和氏璧完好的歸還趙國。”于是,趙王便派相如帶著和氏璧向西出使秦國。

二、不辱使命

秦王很得意地坐在章臺上接見藺相如。相如恭恭敬敬地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和氏璧傳給妃嬪和左右近臣觀賞,左右的人們都高喊“萬歲”。相如見泰王沒有把城交換給趙國的意思,便心生一計走上前說:“和氏璧雖好,但是璧上也有些斑點、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信以為真便把壁給相如,相如捧璧后退、靠著一根柱子,怒發沖冠,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全體大臣一起商議,大臣們都說:‘秦國十分貪婪,倚仗自己的強大,用空話來騙取和氏璧,交換和氏璧的城已恐怕得不到。’議論的意見是不能把和氏璧給秦國。而我認為,平民百姓之間的往來尚且不能互相欺騙,何況是大國呢!而且因一塊玉璧而使強大的秦國不高興,這樣不行,于是趙王齋戒五天,派我帶著和氏璧,舉行了叩拜禮,交給了我國書,為什么這樣做呢?這是尊重大國的威嚴,表示敬意,今天我來到這里,大王在偏殿行宮接見我,禮節十分簡慢;拿到和氏璧,又傳給妃嬪們看,以此戲弄我、我看大王沒有給趙王城邑的意思,所以我再拿回玉壁,大王如果要強迫我,我的頭今天就和玉壁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相如捧著玉壁,眼睛斜視著柱子,準備撞到柱子上去,秦王怕他撞壞玉壁,連忙道歉,請他不要那樣做,叫來負責的官員,在地圖上查看,指著地圖說從這里起的十五座城都給趙國。相如估計秦王不過是假裝要給趙國城邑,實際上趙國是得不到的,便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聞名的珍寶,趙王畏懼秦國,不敢不把它獻出來,趙王在送出玉璧時,曾齋戒五天,現在大王您也應該齋戒五天,在王宮正殿安排九賓迎接的禮儀,我才能獻上玉壁。”秦王估計在這種情況下,不可強行奪取和氏璧,便答應齋戒五天,讓相如在在廣成賓館住下,相如盤算秦王雖然同意齋戒,但肯定會背棄約定,不給趙國城邑,便讓他的隨從扮成普通百姓,把玉璧藏在懷中,從小路逃走,把玉璧還給了趙國。

秦王齋戒五天后,在王宮設置了九賓迎接的隆重典禮,派人去請趙國使者藺相如前來獻璧。相如到達后,對秦王說:“秦國自穆公以來的二十余位國君里,沒有一個是堅守信約的。我實在怕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王,所以已經派人帶著玉璧回趙國了,他走小路已經到了趙國。再說眾所周知秦國強大,趙國弱小,如果先把十五座城割讓給趙國,趙國豈敢留下和氏璧而得罪大王呢?大王派一個使者到趙國,趙國立即將玉璧送來。我知道欺騙大王是殺頭的罪過,我請求受下湯鍋接受‘烹刑’,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商量計議。”秦王和各位大臣面面相覷,哭笑不得。侍臣想把相如拉下去殺頭,秦王說:“現在殺了相如,不但得不到和氏璧,而且有損秦、趙之間的關系,不如利用這個機會厚待相如,讓他回到趙國,趙王難道敢因為一塊玉壁的緣故欺騙秦國嗎?”終于在朝廷上接見了相如,按照隆重的外交禮節在正殿上接見了藺相如,然后打發他回國。

相如回國后,趙王認為他是一個賢能的大夫,使趙國在諸侯面前不受欺辱,便任命相如為上大夫、秦王沒有把十五座城割讓給趙國,趙國最終也沒有把和氏璧給秦國。

三、成武懾敵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第二年,趙惠文王十七年(公元前282年),秦借口趙不跟它聯合攻齊,派兵攻下趙的兩座城池。趙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秦兵侵趙,攻下石城(約當今河南林縣西南)。趙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秦將白起率軍攻趙,取光狼城(約當今山西高平縣西),斬殺趙國三萬人。秦在對趙進行軍事威脅的同時,又在外交方面迫使趙國屈服。趙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王派使者通知趙王在西河外澠池(今河南澠池縣西)地方作友好會見。趙王畏懼秦國,想要辭謝不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镇巴县| 雷山县| 临安市| 定南县| 河东区| 龙陵县| 阳春市| 云林县| 浮梁县| 车险| 友谊县| 施甸县| 安徽省| 龙南县| 建宁县| 缙云县| 武邑县| 乌鲁木齐县| 黄冈市| 浦北县| 永吉县| 东阿县| 亳州市| 新竹县| 娄烦县| 永胜县| 永宁县| 翁牛特旗| 稷山县| 尼木县| 西安市| 新巴尔虎右旗| 巢湖市| 金堂县| 盐亭县| 甘洛县| 贵溪市| 怀仁县| 白沙| 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