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做人要謙遜低調(5)

  • 做人與處世之道
  • 王丙杰
  • 3729字
  • 2016-01-05 13:53:55

不料,支書竟先做自我檢討:“老少爺們,我還年輕,得大家幫扶。哪個活我安排錯了,哪句話我說得不對,大家提出,我做檢討。”被打的事一字不提。

后來鬧事的人找到支書,當面認了錯:“你是為全村,我是為自家,我們錯了。以后聽你的,你說怎么干就怎么干!”

支書為了山區能開辟富裕之路,他忍下了個人委屈,他的忍讓和退縮,不是屈服,而是一種堅強。換一種方式想,如果支書不謙讓鬧事的人,糾集人去整治他們,會是怎樣一個后果?又會在群眾中產生什么印象?不說道理自然明。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勝心。你做每一件事時,重視和尊重對方的自尊心,必須抑制自己的好勝心。如果對方與你有同樣的特長或愛好,對方與你爭強好勝,你最理智的辦法就是先讓一步,即便對方的技藝不如你。當然一味地退讓,對方或許變本加厲,對你視而不見,想盡各種辦法或是手段來壓榨、欺凌你,你就要有必要施展你的才能,讓對方知道你不是一個弱者、你是一個能手。但當對方覺得自己不如你時,表現出自卑或屈服時,你就要化干戈為玉帛,把優越感轉讓給對方,對方一定對你產生敬佩之心,與你和睦相處。如果互不相讓,最終導致的結果會是兩敗俱傷。

低調者并不會與世無爭。低調者該忍的則忍,該讓的則讓,不會逞一時英豪,一時勇氣,最后使事情落敗甚至危及自身。低調者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舉止,都是在用理智來指導自己如何面對社會,直面人生。無關緊要的較量要毫不猶豫地謙讓。這樣為人處世,表面上看是退讓,是與世無爭;實際上是進,是保,是與世大爭。

低調不是悲觀

什么是悲觀?悲觀就是在生活當中遇到挫折,遇到不如意的事,遇到失敗,把罪責都歸咎于“生不逢時”;對未來不存在任何希望和期盼,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解釋“人生是痛苦的”這個命題上面。

低調人雖然行事從事低調,但他們從來不悲觀失望,因為他們永遠知道如何避免失敗。低調的人不會用種種負面的假設去證明自己的正確。“社會太不公正”,“我總是吃虧”,“我處處碰壁”,“你為什么就比我強”,他們很樂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因為這些錯誤,常常都是在他們預計之中的。人生永遠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是會遇到困難、挫折,總是會麻煩不斷,況且每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無缺的人,總是會出現差錯與失誤,但低調的人能預見到事情發展的曲折性,預計到所有的事情都可能會出差錯。所以,在事情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們根本就不會失望,不會悲觀。

同時,低調者也不是盲目地樂觀,他們的樂觀是建立在對未來有一個理性分析之上的,他們做人就是要苦中作樂。苦中作樂不是自找麻痹,不是消極退卻。一個人是可以既征服著困難,又生活得很快樂的。每個人都有自卑感,當我們試圖擺脫它時,便容易陷入好高騖遠的境地,所以自卑往往是憂愁的總根源。一個快樂的人,并非完全沒有自卑的時刻,而在于他能把握自卑,不輕易受它驅使,而是利用它為原動力,使自己過上豐富多彩的生活。悲觀者說:“薔薇有刺。”而樂觀者則說:“刺里有薔薇。”一個小小的語序之差,道出了憂愁與快樂的本質。

低調者會告訴你,做事就要腳踏實地,特別要做到“勤快”二字,勤即多干,從小事做起,涉獵各方;快即高效,干出實績,為民謀利。無論做人做事,都要首先對得起那份薪水,雖然有時條件是艱苦些,工作是辛勞點,但那是鍛煉人的地方,也是出人才的地方。人生是十分艱苦的,成功并不是舉手之勞。

低調的人都明白,對未來不可能正確預測,對人生并不能未卜先知。所以,他們總是對未來采取謹慎的態度,理性地分析,苦中作樂。同時,在這個前提下,他們知道許多事情不會奏效,不會順其自然,不曉得會發生什么。所以,還是應該樂觀一點,凡事往好的方面想,人生才會比較愉快,比較幸福。當憂愁困擾你的時候,尋找一些理由來感謝自然的神奇和造化的偉大,你會感到一種難以言狀的快樂溢滿整個心胸。

飽受磨難的人是否會感到痛苦和悲傷,他們的回答往往倒是很快樂,甚至今天因為回憶它而快樂。為什么呢?因為他從心理上戰勝了磨難,他從磨難中得到了生活的啟示,他為此而快樂。為今天,我要快樂,正如林肯所說,大部分人只要下定決心都很快樂。讓自己適應一切,而不能驅使一切來適應自己。快樂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愿意,可以隨時把握手中的遙控器,將心靈的視窗調整到快樂頻道。

從前,在威尼斯的一座高山頂上,住著一位老年智者,他善于回答任何人的問題,每一個問題,他都能夠給予求問人最滿意的答復。有兩個調皮的孩子并不以為然,甚至認為可以捉弄他。于是,他們抓來了一只小鳥在手里,一臉詭笑地問老人:“你能告訴我,這只鳥是活的還是死的?”老人想了想,明白了這個孩子的意圖,便說:“小孩子們挺聰明啊,如果我說這是活的,你就會馬上掐死它;如果我說它是死的,你就會放手讓它飛走。是不是?孩子,你的手掌可掌握著生殺大權啊!”

同樣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牢記這個故事,牢記老年智者說的最后那句話,每個人手里都握著關系成敗與哀樂的大權。

低調的人也相信,機遇總會有的,機會也絕不僅僅只有一次。他們在等待機遇,在等待捕捉機會,因為他們看到了事物的真相。這個信念使低調的人永遠樂觀。世事隨時會有轉變,都可能否極泰來,當他面對難題時,他會期待能撥云見日,并能樂觀對待,事情最后終將如他所愿,他的心中常能存有光明的遠景。

低調不是頹廢

有一個剛從學校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他面試了很多家單位,但最終還是沒有一家單位錄取他,即使是一個不太有實力的單位也沒有垂青于他。同樣是一個班的同學,別人卻都找到了工作,而且有不菲的薪水,有的甚至當上了經理。這個學生對此感到不公,幾次挫折,幾經失敗,他漸漸對自己失望,覺得毫無用處,感覺自己的才能無處施展。每日他都泡酒吧、網吧,自己最終是荒廢了學業,虛度了青春。

著名的心理分析學家弗羅姆說得好:“在現代工業社會中,生活再也沒有誘惑力,沒有希望了。倘若生活一旦失去了人所追求、所渴望的那種希望,那么,促使人去奮斗、去起早貪黑地干,以及為希望而活下去的動力就要全部告吹。對某種偉大的、美的和重要的東西的憧憬一旦破滅,人就會像扎了一個窟窿的氣球,再也打不起精神繼續活下去。”這是對頹廢的一種最真實的描述。

頹廢的人總認為,人的一生是命中注定的,是天意,一切都是為每個人事先準備好的,無論怎么努力,怎樣想去改變都改變不了的,連一點改變的希望也沒有。就像上面求職的那個大學生一樣,面對四處無門,到處碰壁,他越來越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覺得是上天注定自己命運就是如此,最終一事無成。

頹廢的人沒有追求和理想,自己要做什么,自己該做什么,自己該怎么去做,他自己都不知道,在他們看來,這個問題已經是不言自明的了。經常哀嘆自己時運不濟,無論任何事情都不能如愿以償。所謂“隨波逐流”,所謂“隨遇而安”,所謂“過一天算一天”,都是這種人內心深處的表現。所以,頹廢的人不愿意去努力,不愿意去堅持。

很多東西往往會給人造成假象,就像“低調”這個詞一樣,似乎是與頹廢劃等號的。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

低調者做任何事從來沒有放棄過,從來不會半途而廢。他們知道唯有經得起風吹雨打及種種考驗,才會獲得最后的勝利,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中,人生境界才能得到升華。不言敗和善于對失敗進行總結是低調者做事的一貫態度,而毅力和忍耐又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他們具有堅強的意志,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目標。承認失敗只是暫時的,他們依靠不衰的愿望而使失敗轉化為勝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甚至于人要是沒有大失敗,就沒有大成功。成功,是因為以前積累了太多太多的失敗經驗。“失敗乃成功之母”。低調的人不會對生活或是工作中的不幸而失望,從而陷進痛苦的泥潭之中;不會采取“沒有希望也沒有痛苦”的消極人生態度。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幸,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而這些不幸早晚都會過去的,時間是治療痛苦的最好良藥。低調者總是重復“這沒什么了不起的”。他遇到不幸打擊的時候,總是會重新振作起來,重新去做自己應該干的事情。他們會充滿希望,一切按好的方向發展,即便會有困難和挫折,他們也按既定的目標一步一步向前走。一旦遇到自己的愿望無法實現的時候,低調者也會合理地放棄原來的目標,去追求新的目標。低調者的目標具有連續性,他不會因為一個暫時的失敗而徹底放棄,他不會把目標等同于一個簡單、孤立的東西。

低調者對事情總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或者說,低調的人更容易發現事情的變化性,任何事都不會暢通無阻、一帆風順的。所以,他們不愿輕易地就對事情妄下結論,不愿輕易地對事情的發展進行盲目樂觀的估計。他們相信,一切事情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會改變一切,最終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不承認“命運自由天注定”,他們相信人生的命運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

低調者善于發現自己的不足,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認識到自己的不完美,還有許多需要改進和要學習的地方。正因為有這樣的意識,低調者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拼搏,他們深信自己的努力與拼搏是最強大的力量,即使外在的環境再惡劣,即使自己處于再糟糕的境地,他也充滿這種自信。在低調者眼里不存在任何“應急解決辦法”,唯有高度集中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通往任何成功路上所遇到的曲折和危機。

低調不是懦弱

懦弱,有句俗話講得好,就是“前怕狼,后怕虎”。懦弱的人總怕受挫折,自己的精神被打垮,他們沒有頑強的毅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阳县| 利津县| 临汾市| 皋兰县| 偏关县| 三明市| 永城市| 阿鲁科尔沁旗| 丹棱县| 简阳市| 莱州市| 霸州市| 东城区| 循化| 溧水县| 阜宁县| 外汇| 富民县| 临桂县| 乐清市| 土默特左旗| 呼和浩特市| 南皮县| 泾川县| 新泰市| 辛集市| 长葛市| 麟游县| 昌图县| 民县| 兴文县| 绿春县| 策勒县| 子长县| 青河县| 灵石县| 三穗县| 象山县| 顺昌县| 松滋市|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