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信心——具體描摹并且信以為真(3)
- 思考致富(經典勵志文叢)
- (美)希爾 王勇編譯
- 4978字
- 2016-01-07 16:46:21
學會自我補償,自卑的陰影就不會再將你糾纏。每個人的天賦不同,處境不同,面臨的機遇不同,成功的程度和方向也不同。用自己的本色和真實的感情來創造前程,這就是一個人的成就。所謂成就,無非揚長避短,盡力而為的結果。即使沒有成就,沒有建樹,只要你充分發揮了生命的能量,就享受了成功的人生。不懷疑自己的能力,不迷信他人,這是才能得以發揮的心理基礎。
另外,在自我補償的過程中,還須正確面對失敗。人的發展離不開失敗與成功。由于失敗對人是一種“負性刺激”,總會使人產生不愉快、沮喪、自卑。那么,一個人一旦面對失敗,該如何自我解脫(補償)呢?拿破侖·希爾認為,關鍵是要用理性的態度:
(1)做到大志不改,不因挫折而放棄追求;
(2)注意調整、降低原來不合實際的“目標值”,及時改變策略,再作嘗試;
(3)用“局部成功”來激勵自己;
(4)采用自我心理調適法,即采取一點“自我調適”、“自嘲”之類的精神勝利法。
要使自己不成為“經常的失敗者”,就要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資源”。雖然有時個體不能改變“環境”的安排,但誰也無法剝奪其作為“自我主人”的權利。當今社會,已大大地增加了這方面的發展機遇,只要你敢于嘗試,勇于拼搏,是一定會“東方不亮西方亮”的。許多鴻篇巨作之所以由逆境而生,許多偉人之所以由磨礪而出,就是因為他們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氣餒、不自卑的意志!有了這一點,就會掙脫困境的束縛,獲得使用生命的主動權。
2.保持自我
卡耐基收到一封伊笛絲·阿雷德太太的信,這是一封從北卡羅來那州艾爾山寄來的信。她在信中說:
“我從小就特別敏感而靦腆,我的身體一直太胖,而我的臉使我看起來更顯得胖。我有一個十分死板的母親,她認為我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極其愚蠢的事情。她總對我說,寬衣好穿,窄衣易破。她實際上也總是照著這句話來幫我穿衣服的。所以我從來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動,甚至于不上體育課。我非常害羞,覺得我跟其他的人都不一樣,完全不一樣,簡直一點都不討人喜歡。長大之后,我嫁給一個比我大好幾歲的男人,可是我并沒有改變。我丈夫一家人對我都挺好的,我也決定充滿自信,盡我最大的努力,要像他們對我一樣自然,可是我卻怎么也做不到。他們為了使我開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令我更退縮,直至退縮到我的殼里去。我變得更加不安,躲開所有的朋友,情形壞到我甚至怕聽到門鈴響。我知道我是一個失敗者,又怕我的丈夫會發現這一點。所以每次我們同時出現在公共場合的時候,我都假裝開心。結果常常做得太過分,顯得特別假。我知道自己做得太過分,事后我會為這個難過好幾天。最后不開心到我覺得再也活不下去了,再活下去也沒有什么意思了,我開始想自殺。”
那又是什么改變了這個女人的自卑,從而改變了她的生活呢?想知道嗎?那就繼續讀她的信,你會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她說只是因為一句隨口說出的話而已。
“隨口說的一句話,改變了我的整個生活。有一天,我的婆婆正在講她怎么教養她的幾個孩子,她說:‘不管事情怎么樣,我總會要求他們保持自我。’……‘保持自我’……就是這樣一句話,在那一剎那間,我才發現我之所以那么痛苦,就是因為我一直在試著讓自己適合于一個并不適合我的模式。在一夜之間,我整個人改變了,我開始恢復自己,我試著研究我自己的個性,發現自己的優缺點,盡我所能去學色彩和服飾知識,盡量以適合我自己的風格穿衣服。主動地去結交朋友,我參加了一個社團組織,起先是一個很小的社團,他們讓我參加活動,把我嚇壞了。不過每一次發言之后,我都會增加一點勇氣。今天我的自信、我的快樂,是以前從來沒有想到的,是我以前認為不可能得到的。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也總是把我從痛苦的經驗中學到的教訓講給他們:‘不管事情怎么樣,總是要保持自我。’”
保持自我的說法,像歷史一樣的古老,也像人生一樣的普遍。不愿意保持自我,也是很多精神和心理問題的潛在原因。安吉羅·帕屈在幼兒教育方面,曾寫過13本書和數以千計的文章,他說:“沒有比那些想做與自己的本色不符的事情的人更痛苦的了。”
這種希望能做跟自己不符的人的想法,在好萊塢特別流行。山姆·伍德是好萊塢最知名的導演之一,他在啟發一些年輕的演員時,所碰到的最頭疼的問題就是要拼命讓他們保持自我。他們都想做第二個英格麗·褒曼,或者是第三個克拉克·蓋博。山姆·伍德說:“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要盡快放棄那些裝腔作勢的人。”
有人向一家石油公司的人事處主任保羅·包延登請教,來求職的人常犯的最大錯誤是什么這個問題。保羅回答說:“來求職的人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不懂得保持自我,他們不以真面目示人。”
自卑感有使人前進的反彈力。由于自卑,人們會清楚甚至過分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這就促使你努力糾正或者以別的成就來彌補這些不足。這些經歷將使人的性格受到磨煉,而堅強的性格正是獲取成功的心理基礎。稍微一點的自卑感往往會促使人走向成功,令人難堪的種種因素往往可以作為發展自我的跳板。所以,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取決于能否從自我的陷阱中超越出來,而真正能夠解救你的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要克服自卑,請記住這條規則:完全坦誠。因為沒有人要做偽君子,也從來沒有人愿意收假鈔票。
有一個電車車長的女兒,想要成為一位歌唱家,可是她的臉長得并不好看。她的嘴很大,牙齒很暴露,每一次公開演唱的時候,她一直想把上嘴唇拉下來蓋住她的牙齒。她想要表演得很出色,可結果呢?她卻使自己大出洋相,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可是,聽過這個女孩子唱歌的一個人,卻認為她很有唱歌的天分。他很直率地說:“我一直在看你的表演,我知道你想掩藏的是什么,你覺得你的牙長得很難看。”這個女孩子窘得紅了臉,但是那個男人繼續說道:“難道說長了難看的牙齒就是犯了滔天大罪嗎?不要老想去遮掩,張開你的嘴,觀眾看到你不在乎自己的話,他們就會不在乎,甚至于會喜歡。再說,你想遮起來的牙齒,說不定什么時候還會給你帶來好運呢?”
凱絲·達莉接受了他的忠告,以后每次演出時不再注意自己的牙齒。從那時候開始,她想到的只有她的觀眾,她放開她的嘴巴,熱情而高興地盡情地唱著,她最終成為電影界和廣播界的一流紅星。
不但明星需要保持自我,藝術家也是一樣的。這就像歐文·柏林給已故的喬治·蓋許文的忠告那樣。當柏林和蓋許文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柏林已是有名的作家了,而蓋許文還是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作曲家,一周只賺三十五美金。柏林很欣賞蓋許文的能力,就問蓋許文想不想當他的秘書,薪水大概是他當時收入的3倍。柏林雖然十分想要他來幫助他,但他對蓋許文說出了如下的忠告:“雖然薪水很高,但是你不要接受這個工作。如果你接受的話,你可能會變成一個二流的柏林,但是如果你堅持繼續做你自己的話,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一流的蓋許文。”
蓋許文把這個忠告放在心中,后來他慢慢地成為美國偉大的作曲家。
著名的威廉·詹姆斯說,一般的人只發現了自己10%的潛能。他寫道:“我們等于只醒了一半。對我們身心兩方面的能力,我們只使用了很小的一部分。人有各種各樣的能力,卻習慣性地不知道怎么利用。”
你和我也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我們不該再浪費任何一秒鐘。你是這個世界上的新東西,以前從沒有過,從開天辟地一直到現在,從來沒有任何人和你完全一樣;而將來直到永遠永遠,也絕對不可能再有一個完完全全和你一樣的人。新的醫學告訴我們,你之所以會是你,是由于你父親的24個染色體有幾十個到幾百個遺傳因子,這些因子,在某些情況下,每一個都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我們就是這樣“既可怕而又奇妙地”被造就出來的。
即使在你母親和父親相遇結婚,生下的這個人正是你的機會,也僅僅是30億萬分之一。換句話說,即使你有30億萬個兄弟姐妹,也可能沒有跟你完全一樣的。這是科學的事實。
由此可見,我們本身就很優秀,我們從來就是與眾不同的。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堅持自我呢?還有什么理由去羨慕別人而作賤自己呢?渴望致富的人們,請保持自我,無論在哪個領域,你都會無往而不勝的。
3.使收益和快樂倍增的想法
愛格豐在開始職業棒球生涯不久,就受到一次沉重的打擊。那是在1907年,他在賓州的約翰斯頓打球,參加三州聯賽。當時他正年輕,并渴望出人頭地,但卻無端地被解雇了。如果當時不去找解雇他的球隊老板問個究竟,他的整個人生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而且他后來也不會寫成《獲取成功的精神因素》這本書。
他問老板為什么解雇他,老板說,因為他懶惰,打球時無精打采,像是一個打膩了的老球員,還說如果不是懶惰,怎么會像那個樣子呢?他爭辯著說,打球時他太緊張了,想在人群中躲起來,并保證自己會努力消除這種緊張的。可老板說,那沒有用,那只能拖他的后腿。老板告訴他說:“愛格豐,離開這兒后,無論你去哪兒,都要振作起來,工作中要有信心。”
離開了每月掙175美元的約翰斯頓隊,他來到賓州的切斯特隊,參加了大西洋聯賽,每月只掙25美元。這點薪水實在無法讓他再有熱情,但他還是努力地去做了。到切斯特隊3天后,隊里的老球員丹尼對他說:“你干嗎參加這么低級別的聯賽呢?憑你的勁頭,你應該去參加更高的球隊。”
一周后,丹尼勸說康州的紐黑文隊暫時吸收了他,到該隊的第一天成為愛格豐記憶中永不磨滅的重大事件。聯賽中沒有人認識他,更沒有人會責怪他什么。他下定決心,在這次比賽中一定要成為充滿自信的球員,他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到。
從那一刻起,他在球場上就像一個充足了電的人。他擲球是那樣的快和有力,以至于差點震落內場接球同伴的手套。那次比賽中,烈日當空,溫度足有華氏100度。他與對手斗智,抓住對手接球失誤的機會,奮力跑向主壘,贏得至關重要的一分。如果因怕自己不行而不去拼搏的話,恐怕就失去這一分,關鍵是不會有這么出色的表現。
自信奇跡般地在他的身上發生了3種作用:
①幾乎全部克服了他的恐懼心理與緊張情緒,他打得比想象中的還要好。
②他的自信感染了其他的隊員,他們也變得富有激情了。
③在烈日當空的酷熱中比賽,他的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
更使他感到震驚的是,第二天早晨的報紙上赫然登著有關他的消息,上面是這樣寫的:“這個新手充滿了自信,并感染了我們的小伙子們。他們不但贏得了這場比賽的勝利,而且看來他們在隊員的氣勢上也贏得了勝利。”
這家報紙還給他起了個綽號叫“銳氣”,稱他是隊里的“靈魂”。他剪了一份報紙給開除他的老板寄了過去。
大家是否能夠想象到他看報紙時的表情?3周前他開除的一個被他稱為是懶惰的球員,現在竟然被人稱之為“銳氣”。
于是他的月薪從25美元漲到185美元,除了克服掉自卑以及充滿自信,還有什么能使他的月薪在10天內上升700%呢?實際上,使他的薪水猛增700%的,并不只是他球技出眾或有很強的能力,在投入熱情打球之前,他對棒球所知甚少。從月薪25美元的切斯特隊到紐黑文隊,完全是憑著激情,他的月薪才漲了30倍。除了充滿自信心外,沒有什么能令人有這么大的收獲!
又過了兩年,一次在芝加哥隊與當地的“出租車”隊比賽時,他受了傷,而且相當嚴重。他當時在疾跑中接住了一個對方的短打球,他使勁將球擲出時,胳膊上突然產生了鉆心的疼痛,他的胳膊骨折了。這次事故使他放棄了棒球職業。在當時,這對他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悲劇,可當他后來回想起來,這件事成了他人生旅途中的一件幸事。
退出職業棒球生涯之后,他回到費城老家,當上了一名分期付款賣家具的收款員,成天騎著自行車在街上轉,每天只掙一美元的辛苦費。就這樣度過了沉悶的兩年之后,他決定受聘于一家人壽保險公司推銷人壽保險。以后的10個月,是他生活中最漫長和令人沮喪的10個月。經過10個月的沉悶的推銷,他認為自己根本就不適合做一名人壽保險的推銷員,于是他開始翻找招聘廣告,當時認為他自己當個船員也不錯。后來他意識到自己無論做什么都被一種莫名其妙的、復雜的恐懼感控制著,于是他聽了戴爾·卡耐基先生所主持的演講。有一次,當他發言時,卡耐基先生打斷了他的話,對他說:“等一等,等一等,愛格豐先生,你的發言怎么這樣沒有底氣呢?你毫無生氣的發言怎么能令大家感興趣呢?”戴爾·卡耐基先生以鼓動的口氣給他講解人要充滿自信,并告訴他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這一夜,愛格豐睡覺之前坐在床上想了半個小時,思緒又回到了他在約翰斯頓隊和紐黑文隊打棒球的日子。他意識到毀了他棒球生涯的東西仍然在毀著他的推銷員生涯,那就是過于自卑。
他決定以加入紐黑文隊打球的激情來投入到推銷的工作中來。這一決定又成了他一生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