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唐詞篇(5)

從一開始,這首詞就給讀者造成一種幻覺:似乎董雙成是只身來到漢宮的,而且宮中的人也都已入睡,偌大的宮殿一片靜寂。在這樣廣大而孤寂的宮殿里,夜涼如水,一個美麗而地位低下的仙女幽幽地吹著玉笙,這是一種怎樣的境界!讀者會猜測她吹笙時的心情,想像她滿腹幽怨,并給予她深深的同情。而且,讀者還會感到,在這樣一個空曠清寂的夜間,由于這位美麗而幽怨的仙女和她的玉笙,形成了一種溫馨而凄艷的氣氛。

詞的第四句“曲終卻從仙官去”雖然使讀者知道了她并非只身前來,但因為此句已寫到她和仙官的離去,接下來的一句又是“萬戶千門惟月明”,立即把讀者帶到了曲終人散的惆悵之中。換言之,讀者還沒有來得及發現自己的上述感受是基于幻覺,卻已為另一種感情所攫?。阂缿?、空虛和難以忍受的寂寞——在美如此迅速地喪失以后,那空空蕩蕩的萬戶千門、高懸在天空的孤單而銀白色的月亮,難道是能夠令人忍受的么?

所以,這首詞雖然是由《迎神》詩所改編,但卻能從另一個角度給讀者提供美的享受,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又河漢女,玉煉顏,云軿往往在人間。九霄有路去無跡,裊裊香風生佩環。假如說《桂殿秋》的第一首含著某種幽怨,那么,其第二首卻是熱烈的戀慕。第一、二句的“河漢女,玉煉顏”,就只是強調其外貌的美?!昂訚h”即天上的銀河,這里借指天闕。“玉煉顏”,意謂天上的仙女經過修煉,都很漂亮,容顏如玉。第三句則說她們往往坐著云軿(“云軿”,以云為車),從天上下降凡間。本來在我國古代的文學作品和傳說中,仙女下凡的事跡是各色各樣的,但由于在這一首中對仙女的描繪只是著重其容顏,而完全去掉了神的非世俗的特性(在第一首中的董雙成還顯示出某種孤高,那是由“漢殿夜涼吹玉笙”的清冷情調所造成的),讀者在回想她們的下凡故事時,自然會首先想到膾炙人口的神人戀愛,如七仙女和董永等等。所以,在這三句中的仙女,是一群美麗的、渴望著愛情的,并往往偷摘禁果的女郎。

第四、五句說,她們在凡間住過一陣后,又回到了天上。凡人雖然上天無路,但她們卻是“九霄有路”的,所以一去就無影無蹤,但她們身上的香氣卻仍隨風散播,裊裊不絕。在這里值得特別說一說的是第五句。“佩環”是裝飾品,在此句中借指佩戴著“佩環”的仙女。在最早的時候,中國的男性也有佩飾,但到了唐代,“佩環”已經成了女性的特征。寫仙女而強調其“佩環”和香氣,那是再一次撤掉其作為仙女的莊嚴特性,而把她們作為人間的美麗女性來看待。同時,寫她們的香味還在人間裊裊散播,聯系到上文,這也可理解為具有象征意義:她們的人雖然走了,但她們跟凡間仍有著割不斷的牽絆。

從表面上看,這首詞只是對仙女情況的客觀描繪,但卻滲透著對仙女的戀慕。尤其四、五兩句,不但含有“人去樓空”的惆悵,而且由于意識到仙女與凡間的割不斷的牽絆,這種惆悵就不是絕望,而是充滿著熱烈的希冀:既然她們的香味還在人間散播,那么,她們總會再來的吧!

因為整首詞是把仙女作為人間的美麗而又渴望愛情的青年女性來寫的,篇末又表現出如此熱烈的希冀,對于我國封建社會里的愛情遭到扼殺,因而在內心深處更為狂熱地(甚至是變態地)追求著愛的讀者來說,是會從心底引起共鳴的吧!——神人戀愛的設想在人類的幼年時期本來是普遍的正?,F象,但在我國,卻一直到清代還在產生這樣的故事,恐怕也正是這種特殊心態的表現!

清平調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的《清平調》,是在唐明皇與楊貴妃觀賞宮中盛放的牡丹花時,奉詔而作的,共三首?!稐钐嫱鈧鳌吩疲骸伴_元中,禁中重木芍藥,即今牡丹也。得數本,紅、紫、淺紅、通白者,上因移植于興慶池東,沉香亭前。會花方繁開,上乘照夜白,妃以步輦從,詔選梨園子弟中尤者,得樂一十六色。李龜年以歌擅一時之名,手捧檀板,押眾樂前,將欲歌之。上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為?’遽命龜年持金花箋,宣賜翰林學士李白,立進《清平樂》詞三章。白承旨,宿醒未解,因援筆賦之。龜年捧詞進,上命梨園子弟略約詞調,撫絲竹,遂促龜年以歌之。太真妃持頗梨七寶杯,酌西涼州葡萄酒,笑顏歌辭,意甚厚。上因調玉笛以倚曲,每曲編將換,則遲其聲以媚之。”這段話說明了李白作《清平調》的背景,十分詳盡。李白是奉唐明皇之命而作,當時李白酒醒以后,頭昏腦脹,一揮而就。他的詞,得到了楊貴妃的賞識,從此唐明皇對李白也另眼相看(“上自是顧李翰林尤異于諸學士”)。但是由于高力士終因李白命他脫靴為恥辱,就千方百計試圖報復,在楊貴妃前百般挑撥,因此李白也被楊貴妃忌恨,被唐明皇疏遠,而最終被逐出朝廷了?!稐钐嫱鈧鳌酚幸欢斡涊d:“會力士終以脫靴為深恥,異日妃重吟前詞(指”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力士戲曰:‘始以為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翻拳拳如是耶?’妃子驚曰:‘何學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飛燕指妃子,賤之甚矣!’妃然之。上嘗三欲命李白官,卒為宮中所捍而止?!?

這些材料說明,李白才氣非凡,即席賦詞,信筆所寫的《清平調》三曲,具有高度的藝術性。他奇思異想,天馬行空,善用比喻,將神話傳說、歷史人物,與現實中的人物巧妙地聯系起來,因此使《清平調》三首成為詠牡丹,即詠楊貴妃,“褒美中以寓箴規之意”(謝疊山《李太白詩醇》卷二)的杰作,可與白居易的《長恨歌》媲美。

在這三曲詞中,李白描寫了楊貴妃的美貌,也描寫了牡丹花的美麗,以花比妃子,以妃子比花,將貴妃之美與牡丹花之美,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水乳交融,合而為一,有贊美,也有箴規,最后歸結為“漢皇重色”,很有風人之旨。

第一首詞描寫楊太真的美麗,以牡丹花作比擬。開首兩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下筆不凡,用擬人手法,極寫牡丹花之艷麗,而實則描寫太真妃的美麗動人,她的衣裳像彩云,她的容貌像牡丹花,春風吹拂,風和日暖,春意盎然,花圃里的牡丹花上,停著晶瑩的露珠,牡丹花有姿色,就顯得更流光溢彩,‘楚楚動人了。所以《唐詩三百首》(蘅塘退士編)說:“此言妃子之美,花似之。”

接著三、四兩句,說明這樣美麗的妃子,人間不可找到,只有在神話世界里才有?!叭河裆健?,《山海經》說:“玉山,西王母所居也。郭璞注,此山多玉石,因以為名。”西王母是神話人物,據《漢武內傳》說,她年約三十,是一位容貌絕世的女神。“瑤臺”,《楚辭》有“望瑤臺之偃騫兮,見有娥之佚女?!蓖跻葑ⅲ河卸?,國名?!柏?,美也?,幣_是西王母之宮?!叭舴侨河裆筋^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兩句,把太真妃比作美貌絕世的西王母,這樣的絕世佳人,也只有在群玉山頭才能看見,在瑤臺月下能夠遇到。白居易《長恨歌》描寫楊貴妃的美貌,用“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明皇從此只寵愛她一人:“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這些描寫,雖手法不同,而意思則一致。

這首詞想像力極為豐富,采用擬人手法,從現實的描寫,到神話傳說的采用,天上人間,背景廣闊,馳騁遨游,全力描繪楊貴妃美麗嬌艷的神態?!霸葡胍律选?、“花想容”就是一種擬人手法,拿彩云的美麗比擬貴妃服飾之華麗,以鮮花之艷麗比擬貴妃容貌之光彩照人,使“云”和“花”人格化了?!按猴L拂檻露華濃”,也是以春花比貴妃,“露華濃”則描寫出貴妃天生麗質,艷麗多姿。而“玉山”、“瑤臺”的引用,則將貴妃這位人間的佳麗,比作天上的仙女了。這種描寫的手段,神奇的想像,具有浪漫主義創作的特點,反映了李白詩詞的藝術特色。

又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這是李白《清平調》的第二首詞,極寫牡丹花之艷麗,只有貴妃能比,實則進一步描寫貴妃之美?!短圃娙偈住?

(蘅塘退士編,陳婉俊補注)說:“此言花之艷,妃似之。”此言甚善。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边@兩句,第一句描繪紅牡丹花,“紅艷”從顏色的鮮紅艷麗上描寫,“露凝香”從容姿和氣質上描寫,帶著露水的牡丹花,吐露著誘人的芬芳,一從視覺,一從嗅覺,將牡丹花的神韻和風姿作了最形象的刻畫。這風姿也就是貴妃的風姿。第二句則是描寫唐明皇對牡丹花,即貴妃的喜愛、恩澤?!笆虄悍銎饗蔁o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保ò拙右住堕L恨歌》)“云雨”,比喻恩澤,亦謂楚王夢中與神女相會高唐,神女自謂“旦為行云,暮為行雨”(見宋玉《高唐賦序》),因此舊指男女歡合?!巴鲾嗄c”,猶空銷魂,指唐明皇對楊貴妃愛慕之深,為之斷魂。正因為“一枝紅艷露凝香”,所以皇上“云雨巫山枉斷腸”了。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边@兩句說明貴妃之美,與漢朝的趙飛燕一般。趙飛燕是漢成帝宮人,色如紅玉,美貌,因體輕腰弱,善歌舞,故稱飛燕。先為妃嬪,許后廢,立為后,與其妹昭儀專寵十余年。以漢宮飛燕比唐朝貴妃,褒中深含譏刺?!翱蓱z”,可愛。

李白的這首詞,從現實性方面說,已經隱約寫出了貴妃傾國之色,以及唐明皇貪色而傾國。如果一個國君,對“一枝紅艷露凝香”以致神魂顛倒,進而“云雨巫山枉斷腸”,那國家就岌岌可危了?歷史的經驗是值得總結的?!肚迤綐贰啡齽t對此有進一步的描述。從藝術性方面說,這首詞用“紅艷”來替代牡丹花,以花比貴妃,十分形象具體。“云雨巫山”則謂恩澤被于巫山神女,即對貴妃之愛,亦含蓄婉曲。至于以“飛燕”比“貴妃”,以“漢宮”代“唐宮”,則是唐代詩人慣用的藝術手法,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即用“漢皇重色思傾國”,諷刺唐明皇。因此,這是一首思想性和藝術性都較高的詞,劉文蔚說:“蕭注,謂神女刺明皇之聚麀,飛燕譏貴妃之微賤,亦太白醉中應詔,想不到此。但巫山妖夢,昭陽禍水,微文隱意,風人之旨?!保ā短圃姾线x詳解》,這個評語,能抓住這首詞的思想意義和藝術特色,十分中肯。)又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得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李白《清平調》第三曲,在上兩曲描寫妃子和牡丹的基礎上,進一步描寫唐明皇為之傾倒,重色輕賢,不理朝政,必將招致國家危亡。正如陳婉俊對《唐詩三百首》補注所說:“此花與妃合寫,歸到君?!边@一評語,很有見地。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边@兩句說明牡丹花與貴妃都受到唐明皇的寵愛,無比喜歡,“一枝紅艷露凝香”,“盡日君王看不足”。(白居易《長恨歌》)“名花”指牡丹。“傾國”,指傾國之貌的貴妃。“兩相歡”,則采用擬人手法。“常得君王帶笑看”,一則說明唐明皇對“名花”和“傾國”的寵愛,二則說明唐明皇沉湎于聲色。這兩句為因果句,原因在后,結果在前,即“兩相歡”之原因,在于“常得君王帶笑看”。此句描寫了唐明皇貪色的丑態,十分形象。

“解得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边@兩句說唐明皇要解除掉內心的憂恨,唯有牡丹,亦即楊貴妃了?!敖獾谩?,一作解釋,即解除掉之意?!按猴L”,比喻,指唐明皇。“沈香亭”,以沉香木構造的亭子,指代所種的牡丹之處。《楊太真外傳》:“上因移植于興慶池東,沉香亭前?!边@是一種借代的手法。“倚闌干”寫唐明皇在觀賞牡丹時的情態,把身子斜倚著闌干。一個國君,如果每日只觀賞名花,貪圖酒色,聽聽絲竹,不管理國家大事,那就會使朝政腐敗,最后則會斷送大好江山,也斷送自己。謝迭山在《李太白詩醇》(卷二)中說:“敬賢必遠色。明皇釋恨,惟在玉環(貴妃),則張九齡、韓休輩不容于不遠矣?!碧泼骰守潙俾暽?,“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長恨歌》)而且還“緩歌漫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保ㄍ希┏龄喜恢?,終于招來了“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同上)這個歷史教訓,是對后人有益的警策,是值得記取的。

這首詞寫出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歷史真實的一個側面,有較高的價值,而語言樸素自然,人物形象描寫生動,藝術性也較高。如用“帶笑看”、“倚闌干”等人物行為的描寫,就使人物的神情畢肖。所以胡應麟評論說:“明月自來還自去,更無人倚玉闌干?!薄敖忉尨猴L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薄按摁敗⒗畎淄佊癍h事,崔則意極精工,李則語由信筆,然不堪并論者,直是氣象不同?!?

(《詩藪》內編卷六)對李白竭力贊許。

李白的《清平調》三首,與白居易的《長恨歌》,都是詩歌中的宏篇巨著,它們都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而且給后人以啟迪和藝術的享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绥中县| 肥东县| 聂荣县| 清丰县| 开阳县| 朝阳县| 灵山县| 得荣县| 虹口区| 荣昌县| 黔西| 天等县| 黎川县| 托里县| 海晏县| 博罗县| 天水市| 隆子县| 敦化市| 张家港市| 招远市| 湖南省| 西和县| 丽水市| 铁岭县| 白城市| 晋江市| 仙居县| 伊宁市| 漳平市| 肇东市| 临泉县| 静乐县| 霍城县| 孝昌县| 马公市| 贵港市| 五大连池市| 巨野县| 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