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關于這首詞,流傳下來一段有趣的故事。柳永遭“留間儒雅”的宋仁宗擯斥,要他“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后,他又去拜訪了當朝宰相晏殊。晏殊說:“賢俊作曲子么?”柳永回答:“只如相公(指晏殊)亦作曲子。”晏曰:“殊雖作曲子,不曾道彩(針)線慵(閑)拈伴伊坐。”(見張舜民《畫墁錄》)為此,柳永再次遭到擯斥,從此真的稱起“奉圣旨填詞柳三變”了。

其實,這首詞以同情的口吻寫出了那些不幸婦女被遺棄后的懊恨心情,并不是什么“淫冶之曲”。如果說柳水詞“當分雅俚二類”(夏敬觀語)的話,這首詞的語言,便生動地體現出柳永“俚詞”的特點。它像一位婦女談家常似的,把自己的“芳心”一層一層地剖展開來,用了許多淺近的俗語白活,這又是和柳永努力學習民間詞分不開的。

話又說回來,晏殊的諷刺不滿,是由于他的“道學先生”思想作怪,他不喜歡柳永那樣赤誠坦露,一點也不掩飾。他的艷詞只能寫到“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木蘭花慢》)那樣的程度。柳永在語言上的“俚”和他“變舊聲,作新聲”,制作了大量的慢詞一樣,是他在詞的發展上作出的貢獻。

訴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氣爽,佇立江樓望處:澄明遠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殘陽里,脈脈朱闌靜倚。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暮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這首中調詞,是柳永晚年佇望江樓、遙思故人之作。上片寫佇立江樓所見的景色;下片寫遲暮遙思故人的愁緒。

上片起句總寫登樓遠眺。先以雨過天晴氣候爽朗烘托環境氣氛,暗指時在秋季;再以“江樓”點明地點在江畔樓上;“佇立”而“望”,則把長時間地站著遠看的詞人身影和神態勾勒了出來,從而引起下面對所望景色的描寫。

由于立足“江樓”,所以就從腳下遠去的江水寫起,它是那么澄澈空明,閃動水光;再隔江遠看,只見蒼茫暮色中重巒疊嶂,翠綠一片。這兒一句寫江,一句寫山。寫江則抓住秋水碧清、澄靜如練的特征,寫山則抓住暮山蒼翠、層巒高聳的特征;其中“遠”字把江水曲折遠去的景象點染出來,從而拓開了畫面,“暮”字又把山色在夕陽映照下愈顯蒼翠的境界突現出來,并且點明了時間。

詞人以遠水暮山為背景,再由大到小地細看,就在水際山巒之中,遠遠地辨認出殘破的橋、幽靜的路,還隱隱約約地辨認出有個漁民居住的村落,在這將近夜晚的時分,一縷炊煙正在村中裊裊地升起。“遙認”,顯出因為又遠又小而極力凝視的神情;“斷橋”、“幽徑”,說明少有人行,境界荒涼而又寂寥;“隱隱”,暗示出由幽徑所向而辨認的模糊影像;“孤煙”,更與斷橋幽徑呼應,映襯出十分凄清冷落的景象。

下片以“殘陽里,脈脈朱闌靜倚”這個換頭,承上啟下,由寫景自然無痕地過渡到抒情。“脈脈”,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情意,形容飽含深情的樣子。“殘陽里”緊承“向晚孤煙起”,既點明時間的進展,又渲染了濃重的暮色;“朱闌靜倚”則與“佇立江樓”遙相呼應,同時也點出與他為官身份相稱的住處;再著“脈脈”二字,就把詞人默思凝望、情意滿懷的神態摹寫了出來。詞人究竟在望著什么、想著什么?沒有說。不過,慘淡的夕陽、脈脈的靜思,已讓我們在這種抑郁遲暮的氣氛中感受到一種低沉感傷的情調。

因此,“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也就脫口而出了。“黯然”,情緒低落的樣子。他這種心里不愉快的狀態,竟然達到沒喝酒已像醉酒那樣迷離恍惚的地步,其深沉、強烈的情況可以想見。這其中已暗暗透露出“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江淹《別賦》)的意思,只不過還在蓄勢待發罷了。

隨著默默沉思、黯然情緒的加重,最后竟然愁思如潮無邊無際了,從而把這種無可解脫的哀愁推到了極點。心理活動的進程,哀愁程度的深化,被寫得層次分明、自然細膩。他為什么愁得如此呢?“暮云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這就是答案。猶如畫龍點睛,至此把“佇立江樓”之所望,“朱闌靜倚”之所想,未飲如醉之所愁,全部挑明。原來他看著傍晚的流云不斷飄過,直至完了;他看著秋天的光華逐漸衰弱,直至消失,而想到故人尚在千里之外,這就不能不使他“愁無際”了。暮云過、秋光老,本已勾起詞人遲暮之感;再加“了”、“盡”,人何以堪?深沉的遲暮之感,本已令詞人觸景傷懷,再加“故人千里”,其愁何極!

少年游

柳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指出柳詞“尤工于羈旅行役”。此話確實道出了柳詞的長處。在他任西京(洛陽)云臺令到古都長安“西征”時寫的這首《少年游》,也可以為之佐證。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起句就抓住景物的特征,勾勒出一幅羈旅行役圖:詞人在這條古往今來的長安大道上緩轡而行,眼前所見的是撩動離愁的柳枝,耳中所聽的是亂人心緒的蟬噪。一個“古”字,把人從現實一下子拉回到遙遠的過去,時間變得悠悠無盡起來,而在這條古道上走過多少騷人墨客啊,不禁令人興起懷古之幽情,這大約乃是“馬遲遲(緩慢)”的原因吧。寫馬實是寫人。加上那折之以送別的柳枝已歷夏而高聳,那比之以輕薄的夏蟬已臨秋而衰亂,愈發使漂泊旅途的詞人心緒惆悵、遲緩不前了。

“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這是緊承起句而來,進一步寫詞人登樂游原所見的空闊寂寥的景象:夕陽懸于渭水洲島之外,秋風吹于樂游古原之上,極目遠望,惟有天光四垂,一碧無際,籠罩著大地。“原”指樂游原,在長安之東南。《長安志》云:“樂游原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寬敞,城內了如指掌。”它建于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本名樂游苑,在唐代有多少詩人曾歌詠過它啊。

上片以寫景為主,景中有情;下片以抒情為主,觸景生情。

“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這個過片,由“目斷四天垂”發展而來,而使上下片過渡無痕。既然是四天空垂,那么歸去的云彩當然就一去無蹤跡了;但是妙處卻在于詞人的追問:“何處是前期?”“前期”猶言“前限”,杜甫詩“江湖遠適無前期”,詞意同此。流云本來就是形影不定的,故而詞人的這一問有點近乎癡問。正由于這一癡問,倒使我們悟出了其中的神理:原來詞人從一去無跡的流云猶自能“歸”,聯想到自己那有如流云到處漂蕩的身世,什么地方才是自己的歸宿呢?大概還不如流云那樣有所寄托吧?這弦外之音,妙在有無之間,草蛇灰線,一脈相連地引出了結句。

“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所謂“狎興”,是指冶游妓院的興致;“蕭索”本指不熱鬧,這兒有零散的意思。他這個一向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自傲的“才子詞人”,這時竟然對冶游妓院的興致冷淡起來,他那些好酒貪杯的酒友也零散四方,再也不像青年時代那樣放浪不羈了。這個變化是怎么來的呢?我們只要體味上一句流露出來的身世滄涼之感和上片所寫的羈旅行役之愁,就會豁然省悟而不覺得突兀了。

戚氏

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凄然。望江天,飛云暗淡夕陽閑。當時宋玉悲戚,向此臨水與登山。遠道迢遞,行人凄楚,倦聽隴水潺汲。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喧喧。孤館度日如年,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長天凈,絳河輕淺,皓月嬋娟。思綿綿,夜永對景那堪?屈指暗想從前,未名未祿,綺陌紅樓,往往經歲遷延。帝里風光好,當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明怪侶,遇當歌,對酒竟留連。別來迅景如梭,舊游似夢,煙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常縈絆。追往事,空慘愁顏。漏箭移,稍覺輕寒,漸嗚咽,畫角數聲殘。對閑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

這是一首羈旅行役詞。柳永原名柳三變,早年赴汴京應試,“多游狹邪”,與歌妓交往甚多,又精通音律,善為歌詞,“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為詞,始行于世,于是盛傳一時”(葉夢得《避暑錄話》)。然而,這種生活,卻給他進入仕途,帶來挫折。因他在《鶴沖天》詞里寫過:“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傳說,這首詞被宋仁宗看到了,這位“留意雅儒,務向本道”的帝王,很不高興,在一次進士放榜時,一見到柳永的名字,便一筆勾掉,說什么:“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于是,便從此落第,直至年近花甲,更名柳永,才登進士第。由是,柳永四處漂泊,浪跡江湖,足跡幾遍當時大半個中國。他因禍得福,成為北宋詞壇的巨筆圣手。前人說他的詞“尤工于羈旅行役”(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他筆下的祖國山川,寫得真切優美,離愁別恨表現得生動感人,有些已成為千古不朽的杰作。例如,《望海潮》形象地描繪杭州天堂般的勝境,成為寫杭州的傳世佳篇,使所有描寫杭州的濤詞,均望塵莫及。寫汴京的《傾杯樂》,詠揚州的《臨江仙》,詠洛陽的《少年游》,詠成都的《一寸金》等,都是傳誦,一時的名篇。這首《戚氏》,也是他羈旅行役詞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全詞共分三片。頭一片寫景,寫作者白天的所見所聞;第二片寫情,寫作者“更闌”的所見所感;第三片寫意,寫作者對往事的追憶,抒發了自己了感慨。

開始,“晚秋天”以下六句,寫的是近景。晚秋季節,天下著小雨,菊花蕭疏,梧桐葉落,炊煙飄散、彌漫著。“望江關”七句,寫作者登高遠望,展現在作者面前的曠野的秋景:飄動著的云團,夕陽安閑地照射著大地;當年宋玉就是這種情景下,發出了“悲哉秋之為氣也。……慘傈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將歸”的慨嘆的啊!

第二片,重點寫情。“孤館度日如年,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一個人孤處客舍,度日如年,苦悶極了。風冷了,露結成了霜,一直愁悶地挨到夜靜更深。“悄悄”,心憂的樣子,《詩經·月出》:“憂心悄悄。”“長天凈,絳河輕淺,皓月嬋娟。思綿綿,夜永對景那堪?”在屋內愁悶難挨,出外一看,長天凈如水洗,天河清澈見底,一輪皓月美麗動人,引人思緒綿綿:“月圓人未圓”啊!而長夜難明,我怎么能忍受得住呢?

“屈指暗想從前,未名未祿,綺陌紅樓,往往經歲遷延。”回想過去,名未立,祿未得,在綺陌紅樓中,即生活在煙花柳巷,一年又一年地混日子。

層層深入,情思切切,感人至深。第三片,寫意。“帝里”以下九句,進一步回憶在帝京(即京城汴京)的時候,風光美好,狂朋怪侶,在一起飲酒作樂;別后時光流逝,舊游似夢,好像是很遙遠的過去了!“念利名,憔悴常縈絆。”把他仕途失意、漂泊無著、旅況離愁,以及受名利思想侵擾的內心情懷,赤裸裸地揭示在讀者面前。“追往事,空慘愁顏。”回憶過去,更加愁苦,于事無補。“漏箭移,稍覺輕寒”,時間在推移,意識到有些冷意。畫角叫了幾聲,表示天要亮了。“對閑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回到房舍,熄了燈,仍是不能入睡。意味深沉,一步深似一步,令人不禁泣訴難禁。

夜半樂

柳永

凍云黯淡天氣,扁舟一葉,乘興離江渚。度萬壑千巖,越溪深處。怒濤漸患,樵風乍起,更聞商旅相呼。片帆高舉。泛畫鶿,翩翩過南浦。望中酒旆閃閃,一簇煙村,數行霜樹。殘日下,漁人鳴榔歸去。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紗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語。到此因念,繡閣輕拋,浪萍難駐。嘆后約丁寧竟何據?慘離懷,空恨歲晚歸期阻。凝淚眼,杳杳神京路,斷鴻聲遠長天暮。

這首詞,共分三片。正如許昂霄所云:“第一片占道途所經,第二片言目中所見,第三片乃言去國離鄉之感。”(《詞綜偶評》)層次是非常清晰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康市| 天镇县| 东乡县| 岳西县| 彭山县| 开江县| 蒲江县| 亚东县| 马尔康县| 定安县| 宜州市| 宁都县| 汉沽区| 突泉县| 丽江市| 鄱阳县| 墨江| 岳阳市| 荥阳市| 肇源县| 弋阳县| 嘉峪关市| 荔浦县| 临漳县| 耒阳市| 金寨县| 石河子市| 临沭县| 北碚区| 云龙县| 靖安县| 酒泉市| 襄汾县| 枣强县| 辉南县| 方山县| 屏边| 金寨县| 灌南县| 东阿县|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