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歷代女詞人作品選析(下)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寇湄(一首)
寇湄,字白門,生卒年月不詳,也不知何方人氏,為明末金陵名妓,其天生麗質難自棄,風流俠氣勝男兒。白門善繪畫,能度曲。年十八、九歲時,為明晉國公朱懷弼購為侍妾。明亡,朱懷弼生降,家口沒入官為奴。白門以千金贖身,匹馬短衣,逃歸金陵,廣結賓客,志有所謀。奈南明福王小朝廷,君臣上下,腐敗透頂,茍安江左,不圖恢復,使她大失所望。是故每當酒酣耳熱之際,白門徹夜狂歌當哭,以泄胸中郁悶之氣。后嫁與揚州某孝廉,不得志而重返金陵,抑郁以終。
《蝶戀花》
眉淡衫輕春思亂。不怪無情,反受多情絆。怕上層樓凝望眼,落花飛絮終朝見。
釵鳳暗敲雙股斷。劃損雕欄,一一相思遍。香裊獸爐空作篆,荼蘼開謝閑庭院。
淺析
這是一首懷春詞,寫的是一位少女因墮入情網而不能自拔。濃重的相思攪得她坐臥不寧,心煩意亂,輾轉悱惻,難以自己。
開端句:“眉淡衫輕春思亂”,開門見山,點明主題。春思:春思如何?以ー個“亂”字來概括。我們這位女主人公“春思”之亂,這從其“眉淡衫輕”的情態,亦可知其一、二。因為青春少女,其衣著、梳妝方面多愛濃妝艷抹,這位少女卻是淡掃蛾眉,輕衫便服,疏于打扮。接下二句“不怪無情,反受多情絆”,和盤托出“亂”之根源。我們不妨想象,這位少女因鐘情于某位意中人,而對方卻不知出于何故不接受她的這片愛心。但這位少女并不責怪對方無情,反被對方這種無情牽進情網,令其輾轉纏綿,難以脫身。歇拍:“怕上層樓凝望眼,落花飛絮終朝見”,渲染氣氛。因病情而導致少女的心態失衡,女主人公本愛常常登樓遠眺,以之消愁解悶,而如今這登樓卻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因為登樓遠視,極目所見,從早到晚,均是“落花飛絮”,一派春將歸去的景色。
過片句:“釵鳳暗敲雙股斷。劃損雕欄,一一相思遍”,承接上片,更進一層以濃彩重筆描繪女主人公的心態,確已亂成了極點。釵鳳:即鳳釵,古代用以簪發之首飾。因盡情煩亂到極點,無處排泄,乃將雙股鳳釵都敲斷了。敲斷了鳳釵是否就跳出了情網呢?顯然沒能。于是下意識地敲斷的鳳釵,在雕闌上劃出一道又一道的印痕。這印痕所表現的乃是女主人公的濃重相思,一道印痕一片情,劃了千遍萬遍印痕,就是千遍萬遍的相思。人到這種地步,可說已到了快要發瘋的程度了。作者以敲斷鳳釵、劃損雕欄兩個動作,刻畫女主人公的春思之亂,可說是刻骨銘心,入木三分。全篇意脈至此達于高潮,而后宕開一筆寫景,以景結情:“香裊獸爐空作篆,荼蘼開謝閑庭院”,獸爐:即香爐,獸為香爐上的花紋;篆:是篆字的篆。從思緒看,女主人公的情思似已趨于沖和,趨于理智,然于沖和之中更見其沉郁,更見其執著,且更見其沉浸于無奈失望之中,因之也更加哀傷。爐里的香煙裊裊升空,似在作出一道又一道篆書。然而這篆書作了又有何益呢?這位女主人公雖知人在何處,卻不敢寄書表情,怕的是遭對方拒絕,自討沒趣。所以說即使作出“篆書”也是徒勞的呵!“荼蘼開謝閑庭院”,茶蘼:花名,開于暮春時節。結拍寫景,但含蘊深情,其中既有傷春之意,又有慨嘆自己身世之情。小小庭院,重門深閉,終日無人來往,其寂寞之情溢于言表。由此亦更使女主人公傷心自己身世,有如小小荼蘼樣,在院角里自開自謝,無人過問,無人愛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