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社交禮儀(4)
- 禮儀全書(第一冊)
- 牛廣海主編
- 3633字
- 2016-08-10 09:35:44
客人來訪都是有目的的,通過了解客人的目的,以便有的放矢地做好會談準備;通過了解客人的人數、性別和是否有夫婦同行等具體情況,便于安排交通工具和住宿,以防準備不足,造成接待不周;對職務級別的了解則便于主人作出相應規格的接待。
接待的規格
①對等接待。是指陪同人員與客人的職務、級別等身份大體一致的接待,這在接待工作中是最常見的,一般來講,來的客人是什么級別,本單位也應派什么級別的同志陪同;在家庭中則是誰的朋友誰接待。單位領導或家庭中其他人只做禮節性的看望即可。
②高規格接待。是指陪客比來客職務高的接待。作出這類接待安排主要出于以下幾種情況的考慮:一是上級領導機關派工作人員來檢查工作情況,傳達口頭指示;二是平行機關派工作人員來商談重要事宜;三是下級機關有重要事情請示;四是知名人物來訪談或是先進人物來作報告。總的來說,之所以要高規格接待是由于重要的事情和重要的人物需有關負責人直接出面。
③低規格接待。是指陪客比來客職務低的接待,這也是一種常見的接待方法。比如:上級領導來調查研究、視察工作,來客目的是參觀學習等,都可做低規格接待處理。但在這種接待中要特別注意熱情、禮貌。
迎客禮儀
迎客是接待中的重要禮儀之一。它不僅顯示出主人的熱情,更能給來客以春風般的愉快感受。一般來說,其禮節規范有如下方面:
(1)會面
“出迎三步,身送七步”,這是我國迎送客人的傳統禮儀。接待客人的禮儀要從平凡的舉止中自然地流露出來,這樣才能顯示出主人的真誠。客人在約定的時間按時到達,主人應提前去迎接。如果是在家庭中接待朋友,最好是夫婦一同出門迎接客人的到來。見到客人,主人應熱情地打招呼,主動伸出手相握,以示歡迎,同時要說“您路上辛苦了”“歡迎光臨”“您好”等寒暄語。如客人提有重物應主動接過來,但不要幫著拿客人的手提包或公文包。對長者或身體不太好的客人應上前攙扶,以示關心。
(2)乘車
上車時,接待者應為客人打開車門,由右邊上車,然后自己再從車后繞到左邊上車。車內的座位,后排的位置應當讓尊長坐(后排二人座,右邊為尊;三人座中間為尊,右邊次之,左邊再次),晚輩或地位較低者,坐在司機旁邊的座位。如果是主人親自開車,則應把司機旁邊的位置讓給尊長,其余的人坐在后排。在車上主人應主動與客人交談,同時還可以把本地的風土人情、旅游景點介紹給客人。車到地點后,接待者應先下車,為客人打開車門,請客人下車。
(3)入室
下車后,陪客者應走在客人的左邊,或者走在主陪人員與客人的后面。到會客室門口時,主陪人員或陪客者應打開門,讓客人先進,并將室內最佳的位置讓給客人。同時,還要按照禮儀把客人介紹給在場的有關人員。
對來訪客人,無論職位高低、是否熟悉,都應一視同仁,熱情相迎,親切招呼。如接待現場有家人、親朋好友或同事,也應一一給予介紹,以表現出友好的氣氛。如果客人突然造訪,也要盡快整理一下房間、辦公室或書桌,并對客人表示歉意。
待客禮儀
良好的待客之禮,體現出主人的熱情和殷勤。它既使客人感到親切、自然、被尊重,也會使自己顯得有禮、有情、有光彩。
(1)讓座與介紹
如果是長者、上級或平輩,應請其坐上座,主人坐在一旁陪同;如果是晚輩或下屬則請隨便坐。
如果客人是第一次來訪,應該給家人介紹一下,并互致問候。然后沏茶、遞煙或拿出水果、小吃等招待客人。如果請客人吃東西,應問客人是否要洗手;如果請客人吃西瓜,應準備好放瓜子、瓜皮的盤子和毛巾。
(2)敬茶
在家庭待客中,為客人敬茶是待客的重要內容。待客坐定,應盡量在客人視線之內把茶杯洗凈。即使是平時備用的潔凈茶杯,也要再用開水燙洗一下,使客人覺得你很注意衛生,避免因茶杯不潔而不愿飲用的尷尬局面。
要用開水泡茶,如沒有開水,應立即燒煮少量以應急需,并要對客人打聲招呼,請稍等片刻。開水沏茶,有利溢出茶香,同時茶葉沉底后有利飲用。切忌用溫開水泡茶,使茶葉浮集杯口,而妨礙交談,也會使客人不愿飲用。
茶杯要輕放,不要莽撞,以免茶水潑灑出來,弄得茶幾上濕漉漉的,即使是連抹帶揩,也會影響敬客氣氛;如果潑在客人身上,就更加難堪。
端茶也是應注意的禮節,應雙手給客人端茶。對有杯耳的杯子,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水送給客人,隨之說聲“請您用茶”或“請喝茶”。切忌用五指捏住杯口邊緣往客人面前送,這樣敬茶既不衛生,也不禮貌。
斟茶動作要輕,要緩和。同時注意不要一次性斟得太滿,而形成一沖四溢。如涼茶較多,應倒去一些再斟上。斟茶應適時,客人談興正濃時,莫頻頻斟茶。客人停留時間較長時,茶水過淡,要重新添加茶葉沖泡,重泡時最好用同一種茶葉,不要隨意更換品種。
(3)敬煙
如果前來你處拜訪的客人,有吸煙的嗜好,應以煙敬之。敬煙時,把煙盒打開,用手彈出幾支,再請客人抽煙。客人不吸煙不可勉強。
(4)談話
談話是待客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關系到接待是否成功的重要一環。首先,談話要緊扣主題。拜訪者和接待者雙方的會談是有目的的,因此談話要圍繞主題,不要偏離主題。如果是朋友之間的交流,要找雙方都感興趣的事情談,不要只談自己的事情或自己關心的問題,不顧對方是否愿聽或冷落對方。其次,要注意談話的態度和語氣。談話時要尊重他人,不要惡語傷人,不要強詞奪理,語氣要溫和適中,不要以勢壓人。第三,會談時要認真聽別人講話。不要東張西望地表現出不耐煩的表情,應適時地以點頭或微笑做出反應;不要隨便插話,要等別人談完后再談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不可只聽不談,否則,也是對別人不尊重的一種表現。第四,談話時要注意坐的姿勢。第五,不要頻繁看表、打呵欠,以免對方誤解你在逐客。
(5)陪訪
陪訪是接待過程中一種常見的禮儀。在陪同客人參觀、訪問、游覽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首先,要在接待計劃中事先安排,提前熟悉情況,以便向客人做詳細的介紹。其次,要遵守時間,衣冠整潔,安排好交通事宜。再次,陪同時要熱情、主動、掌握分寸。
也許有些來訪者并不是主人所歡迎的對象,但就禮儀或美德而言,來者都是客,主人不能根據自己的好惡而下逐客令,而必須采取一些合乎禮貌的做法。否則,不僅對方怨恨,自己也會有失道義和身份。
送客禮儀
送客是接待的最后一個環節,如果處理不好將影響到整個接待工作的效果。送客禮節,重在送出一份友情。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項:
(1)婉言相留
無論是接待什么樣的客人,當客人準備告辭時,一般應婉言相留,這雖是客套辭令,但也必不可少。
客人告辭時,應在客人起身后再起身,最好叫家中成員一起送客出門。分手時應充滿熱情地招呼客人“慢走”“走好”“再見”“歡迎再來”“常聯系”等等。
(2)送客有道
如果將客人送至門口,應在客人的身影完全消失后再返回。否則,當客人走完一段路再回頭致意時,發現主人已經不在,心里會有些不是滋味。另外,送客返身進屋后,應將房門輕輕關上,不要使其發出聲響。那種在客人剛出門的時候就“砰”地關門的做法是極不禮貌的,并且很有可能因此而“砰”掉客人來訪期間培養起來的所有情感。
到車站、碼頭或機場送客時,不要表現得心神不寧,以使客人誤解你在催他趕快離開。送客到機場,最好等客人通過安檢后再返回。因為也許有些物品不讓帶上飛機而需要你保管。
如果客人“比較堅決”地謝絕主人相送,則可遵客人意思,不必“強行送客”。
致意禮儀
致意是一種常用的禮節,通常用于相識的人之間在各種場合招呼示意,以表問候。致意的形式有以下幾項:
(1)起立致意
常用于較正式場合。長者、尊者到來或離去時,在場者起立表示致意。一般站立時間不長,只要對方表示你可以就座,即可坐下。
(2)舉手致意
適用于向距離較遠的熟人打招呼。一般不必出聲,只是舉起右手,掌心朝向對方,輕輕擺一下即可,擺幅不要太大,手不要反復搖動。
(3)點頭致意
適用于不便與對方直接交談的場合。如在會議、會談進行當中,與相識者在同一地點多次見面或僅有一面之交的朋友在社交場合相逢,均可以點頭為禮。有時同事之間經常見面,上下班時,也用點頭表示打招呼。點頭致意的方法:頭微微向下一動,幅度不必太大。
(4)欠身致意
欠身致意適用范圍較廣,是一種表示致敬的舉止,常常用在別人將你介紹給對方,或是主人向你獻茶時。這時候你可用欠身表示自謙,也就相當于向對方致敬。
(5)脫帽致意
這是男子戴帽時施的禮。朋友、熟人見面可摘帽點頭致意,離別時再戴上帽子。其方法是:微微欠身,用距對方稍遠的一只手摘下帽子,將其置于大約與肩平行的位置,同時與對方交換目光,稍稍欠身,同時站好。若自己一只手拿著東西,則應以另一只空著的手去脫帽。
(6)抱拳致意
是一種互相致敬的舉止,通常用在身份、年齡相仿的男士之間。除了表示相見時打招呼或告辭時表示再見外,有時需拜托對方為自己做些事情,也常用“抱拳”之禮。其方法是:一手抱拳,一手握在它的上面,拳放在胸前,小幅度地上下晃動幾次。
(7)鞠躬致意
鞠躬,即彎身行禮,是表示對他人敬重的一種禮節。其方法是:先立正站好,同時雙手在體前搭好,右手搭在左手上,面帶微笑,然后彎身行禮。鞠躬時應同時問候“您好”“歡迎光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