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通??煞譃檎桨菰L與非正式拜訪兩種。正式拜訪是指有正式的拜訪由頭,通過事先預約,確定見面時間與地點,并按時赴約的活動;非正式拜訪一般是指朋友之間的往來。正式拜訪與非正式拜訪之間不但沒有嚴格的界限劃分,而且兩者也可以互相轉化。拜訪實質上是拜會、會見、拜見、訪問、探訪等的統稱。從這一定義中可以看出它有以下特征:首先,拜訪是社會交往的一種方式;其次,拜訪是為一定目的而進行的,也就是說任何形式的拜訪都有一定的目的;再次,拜訪是個人或單位都要運用的。
拜訪的類型
按照不同的標準劃分,拜訪有不同的類型。
(1)以目的的不同為標準劃分
①商業拜訪。是為了加強業務聯系、推銷產品、購進產品而進行的拜訪。
②政治拜訪。是國家首腦或黨政要員等為達到政治目的而進行的拜訪。
③情感拜訪。是為交流感情、增進友誼而進行的拜訪。
④禮節性拜訪。是為表達對對方的尊重、關心而進行的拜訪。
(2)以公私性質的不同為標準劃分
①公務拜訪。是機關團體、工商企業為達到團體的目的而進行的拜訪。
②友情拜訪。是個人、家庭之間為促進感情交流、加強聯系而進行的拜訪。
(3)以拜訪方式的不同為標準劃分
①應邀拜訪。是拜訪者接到有關團體或個人發出的正式邀請后進行的拜訪。
②主動拜訪。是團體或個人為自己的目的而主動聯系的拜訪。
拜訪的作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社會交往的方式逐漸增多,如電報、電話、傳真、可視電話、網絡電話等,都可以在人們的情感溝通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們與直接會面的拜訪相比,畢竟有不同的感覺、不同的效果。拜訪更直接、更親近,交流的內容更廣泛、更深入、更易達到交往的目的。具體地說,拜訪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有如下作用:
(1)促進聯系,提高工作效率
因為拜訪是面對面的交往,通過這種形式,可以使雙方把一些觀點、看法及細節性問題談出來,以達成共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促成合作。
(2)交流感情,了解信息
古語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說的就是朋友相見,分外高興。通過親朋之間的拜訪,暢敘友情、增進了解,自然可以促進感情的交流和加深。同時,通過拜訪,還可以了解到書本外的知識和工作中沒有接觸過的事物,開闊視野,擴大信息量,這就是所謂的“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拜訪的準備
為使拜訪的目的能夠得以順利地實現,拜訪最好能事先做好準備工作,主要是拜訪時間的選擇、拜訪前預約以及其他一些拜訪準備工作,如拜訪目的等。
(1)時間的選擇
選擇好拜訪時間是讓對方愉快接受拜訪的首要條件。正式的拜訪,時間最好能事先征得拜訪對象的意見后再確定。非正式的拜訪,時間最好能選擇在節假日的下午或平時的晚飯以后,盡量避免在對方吃飯的時間前往,避免午休時間、臨下班的時間前往。現在人們都有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的習慣,因此,平時的拜訪時間選擇在晚七點半以后較為合適。但也不能太晚,更不要在對方臨睡的時候去拜訪,以免影響對方的休息,引起對方的反感與不滿。一般來說,上午9—10點,下午3—4點或晚上7—8點鐘是最適宜的時間。
(2)事先預約拜訪
拜訪他人,應該先約好時間,以免擾亂被訪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這樣既可避免成為不速之客,也可防止撲空。如果事先已約好,就應遵守時間,準時到達。如確有意外情況發生而不能赴約或需要改期或改時間,要事先通知對方,并表示歉意。失約或遲到過多都是不禮貌的行為。
無論哪種類型的拜訪,預約的方式都大致為電話預約、當面預約或書信預約。無論何種形式的預約,都要用客氣的、商量的或懇求的口吻,而不能用命令的口氣要求對方,以免引起不快。
(3)拜訪的目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無事不登三寶殿”,一般來說,拜訪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如需要商量什么事情,擬請對方做哪些工作等,怎樣交談更為妥當,事先都要認真地設想和安排一下,尤其是拜訪身份高者或年長者更要注意談話的方式。如果有必要,也可將你登門拜訪的目的委婉地告訴被訪者,使得對方有一定的準備。如看望老人、病人、走親訪友或拜見上司需要哪些禮品,也要事先準備妥當。
赴約的準備
當拜訪者的預約得到肯定的答復之后,就應認真地做好赴約準備??梢哉f,赴約準備充分與否,對拜訪目的的實現,具有直接的影響。一般情況下,赴約的準備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儀容儀表
如果是正式的公務拜訪,穿著一定要整齊大方、干凈整潔,要和自己的職業、年齡相稱。如果是朋友之間的拜訪,雖不必太講究,但要整潔大方,同時還應注意儀表的修飾。
(2)拜訪材料
拜訪是有一定目的的交際活動,因此拜訪者在拜訪前一定要根據拜訪的內容,把材料準備充分,以免措手不及,東拉西扯,浪費時間,達不到拜訪目的。
(3)名片禮品
在拜訪前,拜訪者一定要把自己的名片準備好,并放在容易取出的地方,同時,根據情況的需要,可適當地準備一些禮品。因為適當地贈送禮品是進退之道、處世之方,它在社會生活和人際交往中有著良好的潤滑作用。
(4)交通路線
作為拜訪者一定要對拜訪的地點有所了解,特別是對自己首次去的地方,要提前了解一下交通路線,以免耽誤時間。因為只知大概方向,不知具體確切的路線,會影響按時赴約。
拜訪的禮節
拜訪禮節是指一個人在拜訪過程中應遵守的禮儀規范。可以講,拜訪者的表情、態度、談吐和行為的優劣將直接影響拜訪目的的實現,因此,文明禮貌的語言和優雅得體的舉止是對拜訪者永恒的要求。具體說,拜訪者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多注意:
(1)按時到達
按時赴約,這是拜訪的基本禮節。一般情況下拜訪要按預先約定的時間提前3—5分鐘到達。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到得早,主人沒有做好迎客的準備,出現令主人難堪的場面;另一方面也不會因到得晚而讓主人焦急等待。拜訪時按時到達,給對方一個守信、守時的印象,可以使雙方的交流合作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2)禮貌登門
到朋友家或拜訪對象的辦公室,事先都要敲門或按門鈴,等到有人應聲允許進人或出來迎接時方可進去,不可擅自闖入。即使門原來就敞開著,也要以其他方式告知主人有客來訪。否則,會被視為缺少教養。
(3)注意物品的擱放
有時拜訪者需要帶一些物品或禮品,或隨身帶有外衣和雨具等,這些都應該擱放到主人指定的地方,如無指定的地方,可在征求主人的意見后,按主人的意見放置,不可亂扔、亂放。禮品一般應該放置在較為隱蔽處。
(4)做客彬彬有禮
對主人房里所有的人,無論熟悉與否,都應一一打招呼。如拜訪對象是位年長或身份高者,應待主人坐下或招呼坐下以后方可坐下;對主人委派的人送上的茶水,應從座位上欠身、雙手接過,并表示感謝;主人端上果食,應等到其他客人或年長者動手之后,再取之;吸煙者,應盡量克制,必須抽時,應先征得主人和在場女士的同意。進門后,應按主人的指引進入某一個房間,而不應該徑直走進主人的臥室;如果主人家里鋪有地毯等地面裝飾物,則應征求主人意見,是否需換鞋后再進入。
(5)掌握交談技巧
交談要隨機應變,處理得當。交談者除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外,還要注意傾聽對方談話的內容,觀察對方情緒與環境的變化,并注意對應。如對方談興正濃,交談時間可適當長些,反之可短些;如對方發表自己的觀點,應適當插話或附和;如自己談得太多,應注意留給對方插話或發表意見與建議的時間和機會。專程到住宅拜訪與順訪、閑聊不同,一般有較強的目的性,如果請主人幫忙,應開門見山,把事情講清楚,不要含混不清,令主人無從做起。如果主人幫忙有困難,就不能強人所難,硬逼著他人去辦。
(6)把握辭行機會
在與主人交談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主人心不在焉,或時有長吁短嘆,說明他心情煩躁,或有急事想辦又不好意思下逐客令。這時,來訪者應適時、禮貌地提出告辭。如果主人處另有新的朋友來訪,一定是有事而來,這時,即使主人談興正濃,也應在同新來者簡單地打過招呼之后,盡快地告辭,以免妨礙他人。
(7)禮貌告辭
不管拜訪的目的達到與否,都應該十分注意告辭的方式。告辭之前要穩,不要顯得急不可耐。告辭應由客人提出,最好是自己講一段帶有告別之意的話之后,或者是雙方對話告一段落,新的話題沒有開始之前提出告辭,或者被拜訪者有了新的客人而自己又不認識時提出告辭。態度要堅決,行動要果斷,不要嘴上說“該走了”卻遲遲不動身。辭行時,應向主人及其家屬和在場的客人一一握手或點頭致意。
在拜訪的交談中,拜訪者要語言適度、表達準確,不夸大其辭,亦不要過于謙卑,并要注意告辭的禮節。
接待禮儀
接待是指個人或單位以主人的身份招待有關人員,以達到某種目的的社會交往方式。在接客、待客、送客的過程中,接待者都要講究一定的禮儀規范,每個環節都要有一定的要求。
接待和拜訪一樣,同樣可以起到增進聯系、提高工作效率,交流感情、溝通信息的作用,是個人和單位經常運用的社會交往方式。
接待的類型
按照不同的標準劃分,接待有不同的類型。一般來說,有如下方面:
(1)以接待對象為標準劃分
①公務接待。是為完成上下級之間、平行機關之間的公務活動而進行的接待。
②商務接待。是針對一定的商務目的而進行的接待活動。
③上訪接待。是指政府部門對上訪群眾的接待。
④消費接待。是指在消費活動中進行的接待。
⑤朋友接待。是指朋友之間為增進友誼、加強聯系而進行的接待。
⑥外賓接待。是指在外事活動中的接待工作。
(2)以接待場所為標準劃分
①室內接待。是指機關團體的工作人員在自己的辦公室、接待室對各種來訪者的接待。
②室外接待。是指對來訪者到達時的迎接、逗留期間的陪訪及送行時的接待。
雖然接待的類型不同,但是其講究的禮儀、遵循的原則應大致相同。
接待的原則
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在接待來訪者時,都希望客人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為達到這一目的,在接待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平等、熱情、禮貌、友善的原則。
在社會交往活動中,不論單位大小、級別高低,不論朋友遠近、地位異同,都應一視同仁、以禮相待、熱情友善。這樣才能贏得來訪者的尊敬和愛戴,達到溝通信息、交流感情、廣交朋友的目的。
接待的準備
“禮尚往來”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美德。既有拜訪,就有接待。拜訪要講究禮儀,接待當然也要講究禮儀。就接待的準備而言,應注意如下方面:
(1)全面考慮,周到安排
①時間。作為接待者,無論是因公接待還是私人接待朋友,都要記清來訪者的日期和具體時間。要在來訪者到達之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如果來訪者事先沒有通知,不期而至,接待者無論工作多么繁忙,也要立即停止,熱情待客。
②場所。接待場所即我們通常說的會客室。在客人到達前要根據具體情況,把會客室精心收拾一番,擺放一些鮮花。一般情況下應先打掃衛生,適當準備一些香煙、水果、飲料、茶具等。如果是商業或其他公務會談,還應準備一些文具用品和可能用上的相關資料,以便使用和查詢??傊?,會客室的布置應本著整潔、美觀、方便的原則。
③接站。來訪者到來之前,要了解客人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而來。如果是帶車來訪,那么就在自家門口做好準備即可;如果是乘汽車、火車、飛機、輪船而來,就應做好接站的準備。接站時如單位有車應帶車前往車站、碼頭或機場候客,同時還要準備一塊接客牌,上面寫上“迎接×××代表團”或“迎接××x同志”或“××接待處”等字樣。迎接時要舉起接客牌,以便客人辨認。妥善做好這些工作,能給客人以熱情、周到的感覺,不至于因環境不熟、交通不便給客人帶來困難和麻煩。
④食宿。安排食宿,首先要了解客人的生活習慣;其次要盡力而為,不鋪張浪費。
⑤規格。接待的規格要根據客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安排,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同時要根據不同的規格,安排主要接待人員。這些工作都要在客人到來之前做好,否則客人來時就會造成沒人照應的尷尬場面。
⑥服飾儀表。美的儀表是美的心靈的體現,美的儀表是對社會和他人的尊重。如果一個人的服飾不符合一定場合的要求,就會引起誤會。接待者對自己的服飾、儀表要做恰當的準備,不可隨隨便便。特別是夏季更應注意,不要穿背心、褲頭、拖鞋接待客人。古今中外,人們都把主人儀表整潔與否同尊重客人直接聯系起來。
⑦致詞。歡迎詞是迎接客人時使用的問候語言,一般情況下不需作出書面準備,但見到客人時要說“歡迎您的到來”“歡迎您指導工作”“歡迎光臨”之類的話。對于一些隆重的接待,則要準備一些簡短的書面歡迎詞。
另外,一般在重要的公務接待中,還要準備一些歡迎標語,以示對來訪者的尊敬。
(2)了解客人,心中有數
作為接待者必須對來訪者的情況有詳盡的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搞好接待工作。要了解客人主要是弄清來訪的目的、性別、人數、職務級別,是否有夫婦同行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