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用品格贏得良好人際關系,做社交場上的“明星”(2)
- 女人要懂一點交際心理學
- 夏沫
- 2501字
- 2016-02-25 15:00:15
對于任何一個女人來講,缺少了這件利器,就會失去運籌帷幄的那份從容鎮定;缺少這件利器,她就會失去與人一較高下的勇氣;缺少這件利器,她就會連自己嘴角上掛著的淡淡笑容都將失去。
試想一下,一個無精打采、頂著一副“苦瓜臉”走進辦公室的女性,會給人帶來什么樣的印象?恐怕她的同事會時刻擔心她的心理健康狀態,而她的老板也不會再把重擔交到她的手中。即使她的能力非常不錯,可以輕易地完成那份工作,可是一個對自己已經失去信心的女人來說,絕對不能指望別人還能夠時刻對她充滿信心,委以重任。
事業本身就不是坦途,任何麻煩那些成功的女性也都曾遇見過,而且絕對比那些不自信的女性遇到的更多,可是她們靠著自己堅定的步伐還是尋找到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自信為女人套上了七彩的光環,也為女人套上了堅強的鎧甲。在事業上,女人可以擁有笑容,也可以擁有淚水,只要這淚水不是苦難的開始,而是苦難結束的進行曲,那就不會代表自信遠離你而去,而是長駐你的心中,成為你美麗人生的裝扮。
交際箴言
女人可以沒有天使的容貌,也可以沒有魔鬼的身材,甚至還可以沒有一顆非常聰明的頭腦,但是你惟獨不能缺少內心深處對自己的肯定。
猜疑是最可怕的交往障礙
古代有人丟了一把斧子,懷疑是他的鄰居偷了。他有心觀察,覺得鄰居走路、說話、神態都象一個小偷。
不久,他在自家地里找到了那把斧子,再觀察鄰居時,覺得他說話、走路、神態竟全然象個君子而非小偷。這就是著名的“疑人偷斧”的故事,面對同一個人為何這位丟斧者會做出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判斷?這正是猜疑的結果。
不知道你是否曾有這樣的體會:當幾個同事聚在一塊悄悄說話時,你會懷疑他們正在講你的壞話;你告訴朋友一個秘密后,你會不停地想她是否會講給別人聽;上司說了公司發生的不好現象,你會懷疑是不是針對自己說的;一位同事近來對你的態度冷淡一些,你會覺得他可能對你有了看法……如果你有這些情況,那么可以說你的猜疑心較重。
生活中我們常會碰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們總覺得別人在背后說自己壞話,或給自己使壞。有時我們自己也喜歡猜疑,看到別人說笑,便以為他們在議論自己,心里就不痛快。越想越認為是真的,陷入猜疑怪圈而無力自拔。喜歡猜疑的特別注意留心外界和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別人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很可能琢磨半天,努力發現其中的“潛臺詞”,這樣便不能輕松自然地與人交往,久而久之不僅自己心情不好,也影響到人際關系。
劉麗是公司新來不久的員工,辦公桌在小梅對面。
劉麗疑心病很重,總是懷疑別人在背后說她的壞話,時不時就問小梅有沒有聽到什么人說她什么壞話。小梅回答沒有,事實也的確沒有人在小梅面前說她什么,可她并不信,每天都要反復問好多遍。小梅心里煩,卻又不好表露出來。
有一天,劉麗突然問小梅:“你是不是對我有什么看法?”
小梅被問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愣了片刻后趕緊搖頭:“沒有啊!”
“那你剛才為什么那么盯著我看呢?”
“什么時候盯了她一眼呢?”小梅根本毫無印象,即便真盯了,也肯定是無意識的。所以,小梅再三表示,自己對她沒有看法。可劉麗就是不信:“沒有看法?那為什么我問你時你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愣了半天呢?”小梅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借故走開。
從此,劉麗雖然和小梅離得最近,但關系卻越來越疏遠。
還有一次,劉麗問小梅:“你有沒有看到我的ipad?”
小梅回答:“我沒有看到。”
劉麗責問道:“我明明將ipad放在辦公桌上,就外出辦事了,回到辦公室發現ipad已經不見了!ipad不會長了腿跑掉的。在你對面難道你能看不見?你可以借去玩玩呀!”語氣中隱約地帶有強烈的質疑意味。
面對劉麗咄咄逼人地追問,小梅感到十分委屈。
“你還是找找,說不定落在哪里了。”同事老王說。
結果,劉麗在自己的抽屜里找到了ipad。
同事看到劉麗是個多疑的人,所以,除了工作之外,很少有人和她有私下的交往。在公司,劉麗成了“孤家寡人”。
心理學認為,“多疑”是在一種偏常認識的支配和影響下造成的性格缺陷。多疑的人,常會產生缺乏事實根據、不合邏輯的、固執的想法和觀念。法國作家拉羅什夫科說:“猜疑的黑云蒙蔽了我們的心靈之窗,使我們的靈魂黯淡齷齪,最終會毀掉我們本應擁有的一切人間美好的友誼。”
交際箴言
不要讓猜忌成為自己擺脫不了的惡習。在與人交往中,對人一定要多些信任,少些猜疑,這樣才能和別人融洽相處。
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被不少人當成競爭制勝的信條。但是,“各顧各”只能讓一個人在群體中有“小得”,要想深深地扎根團隊中,還需要對他人多一份善意,懂得幫助他人。在必要的時候,本著“友善第一,競爭第二”的原則,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
《圣經》上說,“助人就是助已”,在任何一個群體中,只有你先付出了,別人才會回報你。
有一個中年婦女,丈夫因病去世,自己一個人帶著女兒艱難度日。她原本在一家工廠上班,幾年前,由于經濟不景氣,工廠面臨著倒閉,她下崗了。好在她平時待人很好,在街坊鄰居中極有人緣,下崗不久,便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在小鎮的服裝市場旁開了一家飯店。
飯店剛開張時,生意較為冷清,全靠朋友和街坊鄰居們的關照。后來,由于女店主忠厚老實,又熱情公道,小飯店漸漸開始有了回頭客,生意也一天天地好起來。
也許是女店主慈悲善良的緣故,幾乎每到中午吃飯的時間,小鎮上的幾個乞丐都會相繼光顧這里。客人們常對女店主說:“快把他們轟走吧,這些都是好吃懶做的主,別可憐他們!”這時女店主總是笑笑說:“算了吧,誰還沒個難處,再者你看他們風餐露宿的,也挺可憐的。”
人們都說,這女店主太善良了,從未見過小鎮上其他店主能夠像她那樣對待這些骯臟不堪令人厭惡的乞丐。若是別的店主,一見到乞丐上門,就會嚴厲地呵斥辱罵,毫不留情地趕走他們。而這位女店主則每次都會微笑著給他們的飯盆里盛滿熱飯熱菜,而且多是從廚房里取出來的新鮮飯菜。更讓人感動的是,在她的施舍過程中,沒有絲毫的做作之態。她的表情和神態十分親切自然,就像她所做的一切原來就是一件分內的事情一樣。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著。一天深夜,服裝市場里一家經營童裝生意的店鋪由于電線短路引發了一場大火。那些服裝幾乎都是易燃物品,加之火借風勢,眨眼工夫整個市場便成了一片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