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需求心理傾向(4)

銷售人員:“350元我本錢還賺不到,我們這個店里所有的貨都是名牌商品,一般的雜牌我們不賣的。再說這件是前兩天剛到的新貨,特別搶手,您看看這手工、這布料,350元是絕對不行的。”

顧客:“350元已經不少了……”

銷售人員故意僵持了很長時間,才開了口:“這樣吧,這件衣服確實很適合您,我也能感受到您的誠心,這樣吧,我退一步,380元好嗎?您穿著好以后再來!”

顧客:“那就這樣吧。”

銷售人員在實際的銷售談判中,如果碰到消費者讓自己開價的情況,那不妨開出一個較高的價位,這可以給下面的談判預留許多空間,并為后面的談判定下不錯的基調。當然,為了讓消費者知道你是誠意交易的,你所開的價碼,不能高得離譜。

2.不要過早做出讓步

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所以在銷售談判中也絕對沒有無理由的讓步。過早地做出讓步,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可以試想下,如果你的商品和服務沒有任何問題,為何要做無條件的讓步?是不是你心中有鬼,卻不好公開?當你對消費者做出單方面無條件的讓步時,他們會這樣去想,不信任感會加強。過早地做出讓步,不但不會促進交易,還會讓消費者在心底對商品的價值大打折扣,征服感更無從談起了。

通常,那些缺乏經驗的銷售人員總會過早地做出讓步的姿態,在銷售中一定有這樣的例子:

“這件衣服多少錢?”

“300元。”

“是這個數嗎?”

“你要是真的想買,算你250元好了。”

銷售人員與消費者在心理博弈的過程中,有一條很重要又很單純的原則是:不要單方面過早地做出讓步,否則自己會在下面的銷售談判中陷入被動。上面例子中的讓步可以說是毫無道理的。消費者只是隨便問了一句,銷售人員便降價50元,這等于告訴對方原來的標價水分實在太大。消費者也許會狠狠砍價,但更可能會掉頭就走了。

從技巧上來說,你可以在讓步時用上“如果”的條件限制,例如在上面的事例里,你可以說“如果你可以買兩件,就按280元一件賣給你”。用上“如果”這兩個字后,對方會感覺你的提議是童叟無欺、合情合理的。

加上這個限制條件后,對方便相信你的提議不是單方面讓步,你對你的產品或服務充滿信心,它們值這個價錢,消費者也會因此感覺這是合理的。

此外,這種讓步還要在消費者主動做出讓步后或者是在你必須做出讓步來繼續洽談的情況下,否則最好不要先做出讓步。

3.退讓不宜一次到位,而且每次讓步應盡量微小在銷售談判的過程中,采取適當的讓步是完全可以的。但是這種讓步必須是有計劃、有步驟的。應該做到:消費者第一次開價或還價的時候,不管消費者開出的價格是否符合你的預期,都不要輕易接受;而且,此后的每一次讓步都應盡量微小。因為你需要通過讓步來傳遞某種信息:一次一點微小的退讓,可以讓消費者認為你是一個變通、不死板的人,并且非常尊重他,每次退讓都是在為顧客做出“巨大的犧牲”。

否則就會出現下面的情況:

一個顧客對服裝銷售人員說:“我非常喜歡這件衣服,也是誠心想要購買,你就便宜一點,50元錢賣給我吧。”銷售人員說:“好吧,看您這么喜歡,就按照您說的價格吧!”這時,顧客有可能會產生兩種想法:第一、這么爽快就答應了,難道這衣服有什么問題?我最好還是不要了。第二、答應得這么爽快,看來我說錯價了,多給了不少!不行,我可不能吃虧,我得再向他要點贈品。

作為銷售人員,剛開始與消費者談判的時候,很容易忽視消費者的這種心理,造成銷售上的失誤。一定要記住:消費者第一次開價或還價的時候,不管消費者開出的價格是否符合你的預期,都不要輕易接受。一旦你接受了顧客的第一次出價或還價,也就使自己陷入了被動,會失去為自己爭取更多利益的機會。要知道,第一次還價或出價只是消費者的試探而已,一旦你接受了,消費者就有可能得寸進尺或者對你的商品產生懷疑。盡量讓你在接受他的價格時顯得困難一些,這樣消費者才會心滿意足、高高興興地掏錢購買你的商品。

總之,不要對消費者的討價還價感到厭煩。要知道,只有經過詢價砍價這個過程,消費者對銷售人員有了信任,對產品有了認可,并在產品價值與價格之間找到平衡后,他才會最終做出購買的決定。如果銷售人員只守著自己的底線和消費者談價,就不會讓他們產生征服你的感覺。但是如果你剛開始就讓消費者產生征服你的感覺,他們就會覺得沒必要對一個銷售人員下狠手,甚至會把你當成合作的伙伴,這樣他才有可能成為你忠實的消費者。

消費,不只是花錢

正如買房子不只是為了居住,買珠寶不只為了佩戴,買古玩不只為了欣賞……現代人的消費行為已經不單純了:在人們不斷成熟的消費理念中,投資型消費已經在逐漸替代傳統的支出型消費。即消費者普遍存在一種這樣的心態——希望自己花的錢能夠物超所值,渴望自己的消費能夠變成投資。

以購房為例,解決住房問題的兩條路——租房和買房,其實就仿佛是支出型消費與投資型消費的論戰。租房,每月要支出一定費用,而這種費用出去了就是出去了,不可能再回來;而買房就不同,雖然一下子要有一筆很大的支出,但長遠考慮,在房價不斷上漲的今天,買房實際上就是一種投資。因此,盡管房價高得讓人瞠目,但許多消費者仍然愿意盡己所能買房子。

不過消費者不是隨便找一個地兒花錢當投資的,他們需要看到回報率。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某件商品中雖然有消費者想要的利益,可是其并不一定會去購買。消費者在決定購買并把商品放上真正的天平之前,是要先在心中這個無形的天平上進行衡量的,天平的兩端分別是購買成本與商品價值,當天平中購買成本一側加重時,則很難達成交易;而天平傾向于商品價值時,交易則可以順利達成。因此,只有商品價值與購買成本在消費者心中達到一種平衡或擁有更高的商品價值認定,消費者才可能會購買。

從這個角度來說,銷售人員在向消費者推銷產品時,便可以順應消費者的這一心理,讓消費者看到想要的回報率,看到希望。銷售人員可以繪制一張消費心理天平圖,天平的一側列出消費者購買商品可以獲得的各種價值,另一側則是消費者購買商品所要付出的各種成本。銷售人員此時只要增加天平上商品價值一側的籌碼,同時減少消費者的各項購買成本,商品就會很容易銷售出去。

不過,商業常識告訴我們,這會提高企業的經營成本。那么,如何在不提高經營成本或盡可能少提高經營成本的的同時,提升商品價值并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成本呢?

一個最好的手段就是增加消費者對商品的心理價值籌碼。事實上,一件商品的價值不完全是由其物理屬性決定的,更多的是由消費者的心理因素決定的,不管這個商品實際價值是多少,關鍵要看消費者心中對這個商品的價值認知是多少。

對于銷售人員來說,一個提高商品在消費者心里價值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強調品位。尤其是奢侈品或價格昂貴的商品,比如名車、珠寶、手表等,它們已經不僅僅是代步工具、裝飾品或計時工具那么簡單,更具有表達,甚至張揚擁有者個性品位與身份地位的作用,對于這樣的商品,強調品位就十分重要。

一位太太向銷售人員抱怨一條項鏈太貴,銷售人員如果說:“太太,6000元已經很便宜了,你到任何珠寶店都不可能買到這么便宜的項鏈……”

完了!這個銷售人員在就商品賣商品,就價格賣價格。其實,這時消費者的心里是矛盾的,她即希望少付出購買成本,又希望項鏈很有價值,銷售人員一下子否定了項鏈的價值,告訴她這是最便宜的珠寶,這樣成交的幾率自然會很低。

如果銷售人員換一種方式,說:“太太,這條項鏈太適合您了,帶在您的身上看起來少說也值1萬元,同時,這條項鏈又非常符合您的氣質,看起來那樣高貴、漂亮。而且,即使以后您不喜歡它的式樣了,還可以在我們這里以舊換新,沒準到時還會升值呢!”這樣,成交的幾率就會大大提高,因為銷售人員在說這條項鏈同這位太太搭配后產生的價值,而這種價值正是這位太太最在意的,當其認可了這種價值,心理上的購買成本自然相對就下降了。

另外,對于商家來說,還有一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購買自己商品的消費者轉化為自己的投資人。通常的做法是將消費者對于本廠商品的消費視為對自己的投資,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把自己的企業利潤返還給消費者。這樣,消費者的購買就由單純的消費轉化為投資,實現角色的轉換,滿足消費者投資型消費的渴望。例如,我們經常看到的消費者手中持有某公司的股票,就是這種投資型消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铜梁县| 凭祥市| 德化县| 迁西县| 巴林左旗| 达日县| 禹州市| 钟祥市| 电白县| 双流县| 丰原市| 尉犁县| 麻江县| 蓬莱市| 遵化市| 贵港市| 罗甸县| 舒城县| 济阳县| 黎川县| 永仁县| 涞水县| 昭苏县| 张家界市| 大洼县| 亳州市| 桦甸市| 冷水江市| 琼结县| 安宁市| 自贡市| 宁强县| 兰溪市| 黄浦区| 正蓝旗| 汾阳市| 芦山县| 屏边| 广宗县| 长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