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情緒的智慧——每天都是好天氣,不好的只是心情緒(3)
- 淡定的智慧
- 張然
- 2766字
- 2016-02-24 16:29:25
約瑟夫·巴馬克博士在《心理學學報》上有一篇報告,談到了他的一次實驗,證明工作中的厭倦情緒的確帶來不良的體驗。他安排一群大學生參加一連串的實驗工作,這些工作都是他們不感興趣的。結果所有的學生都覺得疲倦、頭疼、眼睛疼,而且總打瞌睡、想發脾氣。隨后的化驗得知,一個人煩悶的時候,他身體中血液的氧化作用會有所下降。一旦人們覺得工作有趣的時候,其新陳代謝作用就會加速。
可見,當你面對一項工作,你的態度決定了成績大小。即使工作枯燥無趣,只要用心體驗其中的快樂,照樣可以創造非凡的奇跡。
許多年以前,哈西·霍華在高中福利社里洗盤子、擦柜臺、賣冰淇淋,而其他男孩子卻在玩球或跟女孩子約會。坦率地說,他并不喜歡這種工作,但他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堅持做。不過,他不想像機器人一樣混日子,他定利用這個機會來研究冰淇淋——研究冰淇淋是怎樣做成的,里面有什么成分,為什么有的冰淇淋更好吃。
結果,這個決定讓他的工作完全改觀。哈西·霍華把一個沒有意思的工作變得很有意思,不但獲得了工作樂趣,也創造了非凡的業績。他研究冰淇淋的化學成分,使他成為他所在的高中化學課程的小天才。漸漸地,他對食物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中畢業后,他考進了馬薩諸塞州立大學,專門研究食物與營養,正式投身自己鐘愛的事業。
畢業后,哈西·霍華嘗試著找工作,但是四處碰壁,于是他在自己家的地下室開辦了一家私人化驗室。不久,政府通過了一條新法案:牛奶所含細菌數目必須嚴格計數。于是,哈西·霍華開始為安荷斯特城14家牛奶公司數細菌,而且他必須再雇兩個助手。就這樣,哈南·霍華成了行業里的領袖人物,身邊聚集了一大批專業優秀人才。
哈南·霍華的經歷提醒我們,一個人應對工作的態度和智慧,決定了他的舞臺有多大。而他在工作中的情緒掌控能力,決定了個人潛能能否釋放出來,創造更高的業績。
1800多年前,馬爾卡斯·艾呂斯在他的《沉思錄》一本中寫道:“我們的生活,就是由我們的思想創造的。”這句話在今天也同樣是真理。我認為,每個人都要不斷地提醒自己,發現工作與生活的意義,讓自己的努力變得更有價值,那么人生自然風和日麗。
那么,如何讓枯燥的工作變得有趣呢?怎樣主動提升工作的趣味性,保持最佳的工作狀態,最終提升工作業績呢?
第一,跟自己玩一個“假裝”的游戲,變換工作態度。
當我們在做一些很有樂趣,令人興奮的工作時,很少感到疲倦。如果你“假裝”對工作有興趣,這一點點假裝會使你的興趣變成真的,可以減少你的疲勞、憂慮和煩悶。
第二,勞逸結合,遠離煩悶的情緒狀態。
工作中產生疲勞的另一大原因是煩悶。諸如在生活中,一些人工作了一天之后傍晚才回到家中,腰酸背痛,疲憊不堪。甚至不想吃飯,只想睡覺,但在此時,如果他們的愛人邀請他們出去約會,這些人的反應絕對是精神百倍,不感覺疲倦,甚至還有點興奮。
第三,擺脫強迫性空想,腳踏實地做好每一天的事情。
沒有人不想在工作中取得驕人的業績,但是美好的理想必須借助現實的行動才能實現。在工作中,一些人經常陷入暇思、甚至是強迫性的空想中,這對我們的工作就很有危害了。
7.情緒不好時轉移注意力
一個人命運的好壞,并非天生注定,也不能被別人操縱。一個人一生不可能永遠幸運,也不可能永遠被厄運糾纏。要相信,命運由我們自己創造,命運掌握在每個人的自己手里。
——《人性的弱點》
碰到那些糟糕的事,會讓人陷入思維沉迷與情緒紊亂狀態。我的建議是,這時候不妨轉移注意力,把痛苦的體驗阻隔在外,自然能保持較好的心境。情緒的帆船需要自己來為它掌舵,在遇到壞情緒的時候,轉向另一個方面可以避免情緒觸礁,從而把人際關系與工作上的事情處理好。
很多年前,一個美國人在西部地區開了一家汽車修理店。但是他受到了一群年輕人的騷擾,他們每天跑到他的店門口大喊“這里不歡迎你”。
為此,這個美國人很郁悶。但很快他想到一個辦法。第二天,他對著這群再次光顧的年輕人宣布:從明天起,凡是歡迎他到這里開店的人都會得到一美元。
第二天,美國人微笑著面對這些興高采烈跑來高喊“歡迎你”的年輕人發錢,但只給了他們每個人五美分,說今天只能付那么多。盡管沒有得到一美元,這群人依然很高興。
第三天,美國人只給他們每個人一美分。由于一美分實在太少,不再具有激勵作用,他們向美國人提出抗議。美國人還是帶著微笑向他們說:
“我不可能付更多的錢。你們要么拿一美分,要么就離開?!庇谑?,這群年輕人悻悻地離開了,臨走前還沖著美國人說:“你當我們是什么人了?只出一美分就想讓我們歡迎你,我們才沒那么傻呢!”
這個聰明的美國人之所以能成功地“擊退”這些年輕人,就在于他巧妙地利用了注意力轉移法。顯然,與其跟這些年輕人發怒,不如轉移他們的注意力,避免發生正面沖突,把矛盾化于無形。
遇到麻煩的時候,人們習慣于發怒,這樣不但擾亂了自己的心性,也會作出錯誤的決定,無助于解決問題。因此,聰明的做法是轉移一下注意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對此,我曾經問過一位心理學家,他說:“當我們長時間把思維與注意力集中在給自己帶來不良情緒的事情上時,消極因素就會不斷累積,從而使我們鉆入思維與情緒的牛角尖;如果此時能夠想辦法從不良情緒轉移到其他事物、其他活動中去,讓新的思維占據大腦,這種不良情緒就會減弱甚至消失?!?
綜合來看,轉移注意力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自我情緒掌控法,可以幫助我們從緊急事態中脫身。不過,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要如何進行轉移,下面我告訴大家一些有效的途徑:
(1)換個角度看問題,轉移到事務的另一面。
同樣的一句話,在尋找討厭的理由時,這句話就是壞話,沒安好心;在尋找喜歡的理由時,這句話就是好話,肺腑之言。產生如此大差別的根源就是你的注意力。所以,改變情緒最有效且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尋找另外一種答案。通常,能夠多角度思考問題,就能獲得中肯的意見,有助于我們做出公允的判斷。
(2)情緒不佳時把注意力轉移到感興趣的事情上去。
人的心情像天氣一樣多變,是很正常的。遇到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找一些開心的事情,讓身心愉悅起來。比如出去散步、看電影、電視、讀書、打球、聊天,這些讓人覺得輕松的事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轉移你的注意力。它不僅有效地中止了不良刺激的作用,防止不良情緒的蔓延,還通過參與新的活動特別是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而達到增強積極情緒的目的。
(3)跟自己說一聲“無所謂”。
許多時候,人的壞情緒來自于自己的苛責。當事人的價值判斷、利益訴求,都會影響心情。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我們不妨對自己說聲“無所謂”,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這樣一來,轉瞬間就可以讓壞情緒消失得無影無蹤。
世界觀取決于個人的視野,能夠在情緒不好的時候轉移注意力,這種掌控能力有助于我們見識非凡、睿智沉穩??傊?,沉浸在壞情緒中并不能讓你更好的解決問題,而轉移了注意力也許會給你更多的啟發、更開闊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