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敏感期,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期(2)

費城人類潛能開發研習會每周定期開設國際性的父母教育課程,其主任珍妮特·多曼說:“給寶寶們機會,讓他們盡可能早地爬行。實際上,寶寶們一生下來就能爬動,然而一般來說,他們被太多的衣物所限制了,因而一開始不能很好地發展這種能力。”

她還強調:

“只要寶寶們暖和了,父母們就不應該用太多衣物去限制他們的活動。

“很簡單,他們爬行得越多,就會越早開始爬行;爬行得越多,就會越早可以學會走路,并且每一個階段都保證著下一階段在適當的時候來臨——而且同時完成了伴隨著這些階段的神經發育。

“如果嬰兒被包裹得太久,以致他們根本不能真正爬動地多一些,卻直接去走路,那么很可能5年以后當他們需要能很好地集中視力時就要為此付出代價了。

“新生兒一般不能集中兩眼視力,但是當他開始爬動時,同時運用兩只眼睛的需要產生了對物體的關鍵性——因為在嬰兒向前移動時,他會觸碰到沙發或椅子,當嬰兒碰到這種情況時,他會想:‘等等,我最好看看這是什么。’這個時候就是嬰兒開始停止兩眼無目的游移并問自己‘我在哪兒?’的時候。就這樣,嬰兒每次爬動都將啟動他的視力,看明白他要去哪兒,并使兩眼一起運用。當他不斷地集中兩眼視力時,視力會越來越好。但是如果你錯過這個關鍵的發展階段,也就錯過了腦部發育一個重要階段。”

原因很簡單,嬰兒爬行和爬動需要動用他所有的四肢,而這種活動又增強著由3億神經細胞組成的兩個腦半球相互聯系的途徑。沒有爬行、爬動行為的寶寶——一般是從出生起腦部嚴重受損傷的嬰兒——是不可能充分協調兩個腦半球的。

2.給寶寶提供一個對比鮮明,有音樂的環境

珍妮特·多曼說:“嬰兒降生于這個世界,剛開始,他是盲的,聽力不太好,他的感覺系統并非完美,這個世界對他來說是個很不舒服的地方。他會試著想:‘我在哪兒?怎么回事?會發生什么事?’因為他看不見、聽不到、感覺不很好,因此我認為這時期父母的工作很清楚:提供足夠的視覺、聽覺和觸覺上的刺激,以使嬰兒能夠走出看不到、聽不見或感覺不很好的狀況。”

“那并不一定很復雜,比如說,初為人父母者如果常把寶寶放在一個色調柔和的環境里,那這對寶寶來說簡直是個災難。嬰兒需要看對比明顯的東西,需要看輪廓鮮明的圖像,需要看黑白對比的事物。

“如果你把他放入在一個淡粉色或淡藍色的房間里,就像放在一個空無一物的世界里一樣——因為他看不見。”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播放柔和的背景音樂也是一個好建議。在波利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太平洋群島上,這一點非常顯著,寶寶們的成長幾乎一直伴隨著甜密的歌唱——他們對音符有近乎完美的感覺。

每一個波利尼西人就像天生的舞蹈家,每一個新西蘭毛利人似乎都能唱出準確的音符。

3.五種感覺

隨著寶寶越來越大,許多父母都感覺到鼓勵寶寶利用所有感官學習更容易些了,由此可見,你必須讓寶寶的五種感覺都發育得很好。

在《通過玩而學》一書中,馬佐羅與勞埃德強調寶寶們是通過具體而生動的經驗進行學問的。“一個寶寶要理解‘圓’這個抽象的概念,他必須首先有許多圓的東西的經驗。他需要時間去感知圓的圖形,滾動一只圓球,思考各類圓形物體的共同點,并去看圓形物體的圖片。寶寶們玩時,喜歡用推、拖、捅、擊或其他動作控制物體,這些物體可能是玩具車、雞蛋箱或鵝卵石。正是這些動作和對實物的感覺使用玩成為如此有效的教育手段。”

4.把整個世界作為你的課堂

把每一次外出都變成學習的經驗。

(1)你可以尋找各類形狀

“它們就在你身邊,”馬佐羅和勞埃德說,“向寶寶把它們指出來,很快他就會反過來指給你看。”圓,諸如輪子、氣球、太陽、月亮、眼鏡、碗、盤子、鐘表、硬幣等;長方形,如門、窗戶、房子、盒子、書、床和郵車;正方形,如紙巾、手帕、窗戶和桌面等;三角形,如屋頂、小山、帳篷、圣誕樹和帆。

(2)到處都可看到對立物

這是學習詞匯的好方法——通過聯系:比如一個皮球跳起來,必然要落下去。類似的還有公園里的蹺蹺板,燈的開與關,門的啟與合,黑夜變成白天。

(3)每次逛超市都是一次學習

在你購物前,請你的小孩幫你查看冰箱與食品室,搞清楚你需要什么:

寶寶及其他家庭成員的需要。然后在超市里,搜索開始:找出寶寶要的東西并討論這東西從哪兒來。還可把它做成一個游戲:“比比誰最先找出玉米片!”

(4)學習數實物

從你寶寶能接觸到的東西開始:“這是一把調羹;這是兩把調羹。”然后把它變成有趣自然的游戲:“你有一個鼻子,幾只眼睛?你有一張嘴巴,但耳朵是幾只呢?幾個手指呢?”和寶寶一起布置桌子,可讓兩人、三人或四人坐下吃飯。去商店購物時,讓他數錢。

(5)使區分事物變得有趣

正如我們已討論過的,腦通過聯系與模仿儲存信息,所以早一點開始這一過程。諸如,洗衣這一天,寶寶很可能學會把襪子配成雙,找出該燙的衣服,和折好放起來的衣服。

5.交流的偉大藝術

語言能力當然是人類最獨特的能力,嬰兒通過聽、摹仿和實踐而學習語言,因此從一開始就要與他們講話。告訴他們你在做什么,把他們介紹給親戚朋友,經常讀書給他們聽。首要的是必須記住積極鼓勵的重要性。如果他說:“我要去百貨商店。”你不要對他說:“你錯了。”而要把正確的說法告訴他:“你想去百貨商店,是嗎?我也想去,明天我們一起去,好嗎?”

還有介紹一個東西給寶寶,然后讓寶寶猜猜看。把身邊每一樣東西都變成有趣的語言課:“這是我的眼睛。這是我的鼻子。你有眼睛嗎?它們在哪兒?你有鼻子嗎?它在哪兒?”

新西蘭閱讀專家與作家多蘿西·巴特勒說:“把幼兒園的書放在他夠得著的地方。從他降生起就試著給他看書,封面要鮮明清晰,并且開始時你要鼓勵他兩眼集中在圖畫上。你可能在短短頭幾個月里教會寶寶很多關于書的知識。”巴特勒甚至建議給更小的幼兒一頁接一頁地看恰當的讀物:“嬰兒需要這樣的人:愛說笑、熱情、善良,并且總是將他們納入他的生活。讓我們為寶寶提供相應于這些經驗的書籍,在書里,語言與圖畫刺激感官,而意思則隨著感覺被自然吸收。”

當然,敏感期的教養重點并非局限上面幾點,如果你是善于尊重自然賦予寶寶的行為與心理,并能給予必要幫助的父母,毫無疑問,寶寶的小小心靈會受到極大鼓舞,而他們自然也會順利度過每一個敏感期。

四、敏感期是寶寶心理發育的關鍵期

胎兒的神經細胞從第3個月開始迅速增長,每分鐘超過25萬個。人類新生兒是在腦發育未成熟的狀態下出生的,出生后還要繼續生長發育,完善大腦的功能。

胎兒的神經細胞從第3個月開始迅速增長,每分鐘超過25萬個。人類新生兒是在腦發育未成熟的狀態下出生的,出生后還要繼續生長發育,完善大腦的功能。到一歲時,腦的重量已達到成人的1/2。0~3歲,是人的一生中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在敏感期應該完成的功能就應該完成,錯過了就可能終生難以彌補。

嬰幼兒腦組織的發育離不開一個豐富多彩的環境和給予嬰幼兒各種刺激及教育、訓練的機會。大腦缺乏早期生活經驗的熏陶和訓練將受到永久性的損害。在敏感期內,越早給寶寶進行教育和訓練,寶寶的大腦就越聰明、靈活。例如:寶寶4~6個月是吞咽咀嚼關鍵期;8~9個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敏感期,7~10個月是爬行的敏感期;10~12個月是站走的敏感期;2~3歲是口頭語言發育的敏感期,也是計數發展的敏感期;2.5歲~3歲是立規矩的敏感期;3歲是培養性格的敏感期;4歲以前是形象視覺發展的敏感期;4~5歲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敏感期;5歲是掌握數學概念的敏感期;也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敏感期;5~6歲是掌握語言詞匯能力的敏感期。

在敏感期,我們要給予寶寶符合大腦發育特點的各種刺激及教育機會,讓寶寶的各種能力,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的感覺、知覺、語言都在相應的階段得到及時的發展。另外,我們還要讓寶寶去聽音樂會,去欣賞畫展,去看歌舞,去看體育技能比賽,去看動植物,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千姿百態的各種現象。通過他們的感知覺器官,將聽到的、見到的、感知到的大量信息搶先注入到大腦里,使得大腦成為儲存信息的大倉庫。學齡前的寶寶應該多去玩和練,讓寶寶們在“玩”和“練”的過程中,去觀察世界,去動手體驗生活,促進想象力的發展,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啟發和誘導寶寶的創新思維。

還有一些和學習能力有關的更重要的感覺訓練是從懷孕、出生到8歲,是訓練平衡覺的敏感期,會決定寶寶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從出生到7歲是訓練寶寶本體覺的敏感期,決定寶寶的協調性和動作反應靈巧度,影響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早期的觸覺訓練會影響寶寶的情緒穩定性。父母可以在心理專家的指導下對寶寶及早訓練,促進寶寶的健康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东县| 来凤县| 通州市| 环江| 夏津县| 犍为县| 凤凰县| 宁乡县| 平远县| 华蓥市| 双流县| 东方市| 永城市| 禹城市| 望城县| 修武县| 靖西县| 黄山市| 台安县| 日喀则市| 剑川县| 蒙阴县| 正镶白旗| 贵德县| 思南县| 宝应县| 屏东县| 涪陵区| 梅河口市| 兰溪市| 九龙城区| 体育| 富川| 丹阳市| 荆州市| 河曲县| 泸州市| 泽库县| 江阴市| 阳东县| 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