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感受幸福,讓心靈沐浴陽光(3)
- 趁一切還來得及,做一個快樂的自己
- 李昊軒
- 4661字
- 2016-03-01 16:52:08
幸福就是要好好活著
只要好好活著就是最幸福的事,處在平淡生活中的我們常常忽略了這一點,所以,我們常常為了昨天而悔恨,為了明天而擔憂,我們今天的生活也因為這些悔恨和擔憂而變得沉重、悲傷。珍惜當下的時光吧,快樂地生活,不要等到死神真的降臨的時候,才發現當下的生活就是最幸福、最值得珍惜的。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么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這是復旦大學身患癌癥的女教師于娟寫的“生命日記”中的一番話。的確,人活著就應該淡定、坦然一些,不要被虛幻的浮云遮住眼睛,好好享受當下的生活,珍惜眼前人、身邊事,不為未知的明天做過多的打算和擔憂。其實,只要活著就是最幸福的事。
有一位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后,他攢下了1000塊錢,看著存折上的數字,他覺得自己賺錢的速度太慢了,他想,人生短暫,一定要抓緊時間掙錢,讓自己和家人早日過上吃穿不愁的日子。于是,年輕人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要盡快使自己存折上存款的數目變成10000。有了目標以后,年輕人更加拼命地工作,做了好幾份兼職,有時候忙得吃不上飯睡不了覺,但是每當他看到自己存折上的數字在一點點的變大,他就覺得自己所做的這一切都很值得。過了一段時間,年輕人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他的存折上的數字變成了10000。拿著存折,他又高興又失落,高興的是他的存款已經有10000塊了,失落的是單憑這10000塊的存款,他是沒有辦法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優越的生活的。他想:如果這10000的后面再多幾個零就好了。于是,年輕人開始更加賣力地工作,他要讓自己的存款盡可能快地增加,要讓自己成為富翁。他日以繼夜地工作,幾乎放棄了所有休息的時間,也很少照顧家里人。幾年以后,年輕人憑著他的聰明和努力,終于實現了當初的愿望,他成為了一位很有名的富翁。但是,由于他一直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掙錢這件事上,已近不惑之年的他還沒有成家,和親人之間的感情也逐漸淡薄,最糟糕的是,他的體質變得很差,在一次身體檢查的時候,醫生對他說,由于常年超負荷的工作,他的身體器官已經嚴重老化,不到四十歲的年紀,身體機能卻已經和七十歲的人差不多了。看著醫院的檢查報告,他后悔不迭,后悔自己多年來忙忙碌碌,最終得到了金錢卻失去了健康,以及與親人間的感情,殊不知,這才是一個人一生最珍貴的東西啊。
也許,人只有到了將死的時候才能體會到生的分量。雖然,死亡是每個人必然要面對的,但是,牢牢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做好每一件事,即使貧窮,也是快樂的。
當年,海明威乘坐的飛機失事,他死里逃生后讀到關于自己的訃告的時候說:“一個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著,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只要活著就是最幸福的事,不奢望明天自己能夠榮華富貴、高官厚祿,明天會發生什么事情誰也不能確定,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好好把握今天,把握當下。
在汶川地震中,有一位男子被掩埋在廢墟中達五十多個小時才被救援人員發現,但是,當時一個大石板壓在他的左腿上,這塊石板則是一棟搖搖欲墜的樓房,如果強行把石板搬開救人的話,很可能導致樓房倒塌,造成毀滅性的破壞。這位男子的妻子一直守候在他的旁邊,他哭著對救援人員說:“求求你們,救救他,他不能死!”
后來,在救援人員的努力下,這名男子被成功地救出,只是,因為左腿被砸傷,為了防止傷口繼續感染,醫生不得不鋸掉了他的左腿。之后,有媒體去采訪這名男子,當時他的妻子依舊守護在他的身旁,她細心地給他擦身子、按摩身體、喂飯……經歷了這么大的災難,她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憂傷,她對記者說:“哪怕失去了一條腿,只要他還活著,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
樸實的話語卻讓每一個聽到的人不禁感動得落淚,生命寶貴,只要活著就是最幸福的,無論是對于自己,還是對于自己的親人。
敞開心扉,選擇幸福
生命是多姿多彩的,它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關鍵是看你如何把握,如何選擇。選擇用樂觀和微笑來面對生活,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會感到生活的溫暖,即使漆黑的午夜也會看到希望的曙光。
在一個貧瘠落后的小山村,有一位老人,他常年住的是漆黑的窯洞,頓頓吃的是玉米、土豆,家里最值錢的東西就是一個污跡斑斑的衣柜。可他整天卻無憂無慮,早上唱著山歌去干農活、劈柴,夕陽西下又唱著山歌走回家。
有人問他:“您為什么能夠這樣幸福呢?你一定有創造幸福的秘訣吧?”
老人回答:“不!不!我只是選擇‘幸福’而已。你想想看,我渴了有水喝,餓了有飯吃,夏天住在窯洞里不用電扇,冬天熱乎乎的炕頭勝過暖氣,日子過得多舒坦啊!”
這位老人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從不為自己欠缺的東西而苦惱,這也許就是他能感受到幸福的真正原因吧。其實,我們絕大多數人所擁有的,遠遠超過了這位老人,可惜總被自己所忽略。
想想看,也許我們的收入并不高,但粗茶淡飯管飽管夠,絕無那些所謂的“富貴病”的侵擾,這就是幸福;也許我們的配偶并不出眾,但他(她)能與自己同甘共苦,相親相愛,這就是幸福;也許我們的孩子成績不佳,但他(她)可愛懂事,健康快樂,這就是幸福……當然了,生活中的我們依然有眼淚,有痛苦,有怨恨,可是,在這些時候,想想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想想這些幸福的理由,一切不如意都能化為烏有。幸福有時候真的就是那么簡單!
森林里住著一只小豬,有一天由于不小心它的肚皮被樹枝劃傷了,流了很多血。它見到一個小豬朋友就扒開自己的傷口說:“你看我的傷口,好痛!”每個看見它傷口的小豬都安慰它,同情它,并告訴它不同的治療方法。于是它就繼續給朋友們看傷口,繼續聽取意見。后來它因為感染死掉了。一個年齡大點的豬說:“它不是死于傷口,而是死于自憐,如果它一開始就包好肚皮上的傷,不給別人看,傷口就會慢慢愈合,也就不會有后來的事了。”
受傷以后,身邊的朋友是同情你的,他們會給你一些安慰,一些建議,但是真正能幫你療傷的人還是你自己。幸福是可以由自己來選擇的,如果你選擇堅強面對生活的打擊和考驗,那么終將迎來生命的晴空;反之,如果選擇自怨自艾,一味地展示傷痛給別人看,那么即使晴空,在你看來,也是雨天。
生活就是由酸甜苦辣各種元素構成的,幸福的選擇權,其實就在你自己手中。
一名乘客問乘務員:“明天天氣預報如何?”
乘務員肯定地說:“會是我喜歡的天氣。”
乘客不解地問:“你怎么知道正好是你喜歡的天氣?”
乘務員解釋說:“我發現環境不是經常能如我意,所以,我便學習歡喜地去面對我所遇到的一切。因此,明天天氣一定是我喜歡的。”
有這樣一段名言,我們不妨重溫一下:“你不能改變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選擇表情;你不能支配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好今天;你不能事事成功,但你可以事事盡心;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寬度。”是的,我們不能改變天氣,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世間的事物都是相對而非絕對的,在煩惱與痛苦時,倘若能改變一下心態,凡事多往好處想,或許就會發現另一抹光亮與美麗。
把握幸福,不去自尋煩惱
許多煩惱和憂愁都是自己給自己套的枷鎖,是一種無意義的自我折磨,無異于將自己置于虛擬的精神網絡中,與其憂慮未來不如好好把握現在,也許事情還有可能出現轉機。所以,在人生的儲蓄卡上,請不要預支煩惱!
一個人只要能夠放的開,那么他就會比別人得到更多的快樂,事情就這么簡單。試著每天學習忘記一點點,試著將鎖上的心門再次打開,試著讓自己尋找快樂,你會發現,原來天并不是那么灰暗,原來痛苦也并不是緊緊圍繞著自己,原來傷心也可以慢慢減少……“懷著憂愁上床,就是背負著包袱睡覺。”人生中有很多的煩惱都是自找的,在現實中它們或許根本就不存在,只存在于我們的想象中而不會出現。許多人心里潛藏著一只名字叫做“煩惱”的小蟲,常常會出來吃掉自己難得的幸福。
非洲有一種吸血蝙蝠,它們常常附在馬腿上,用尖尖的嘴去吸食野馬的血。無論野馬怎么蹦跳、狂奔,都無法擺脫。吸血蝙蝠直到吸飽、吸足,才滿意地飛去,而野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可奈何地死去。然而,動物學家們認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遠不會讓野馬死去,野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習性和狂奔所致。
這也就是說,真正影響我們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的擔憂,是我們在自己嚇自己。就像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說的:“我們真正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人們總說人生如戲,但是真正的人生卻沒有戲里那種想要的完美。
戲的結局是寫出來的,而人生卻是自己用盡一生才能真正體會的。喜怒哀樂,我們無法預支,所以無論明天會發生什么,我們都應該坦然面對。
還有這樣一個經典的故事:
飛機正在白云之上翱翔。機艙內,空姐微笑著給乘客送食品。中年人細細地品嘗,而鄰座的年輕人卻愁眉苦臉地望著窗外的天空。
中年人頗為好奇,熱情地問:“小伙子,怎么不吃點兒?這伙食標準不低,味道也不錯。”
年輕人慢慢地扭過頭,不無尷尬地說:“謝謝,您慢用,我沒胃口。”中年人仍熱情地搭訕:“年紀輕輕的怎么會沒胃口?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啦?”
面對中年人熱心的詢問,年輕人有些無奈:“遇到點兒麻煩事,心情不太好,但愿不會破壞了您的好胃口。”
中年人非但不生氣,反倒更熱心了:“如果不介意,說來聽聽,興許我還能給你排憂解難。”
年輕人看了看表,心想:還有一個多小時才能到目的地,聊就聊聊吧。
年輕人說:“昨夜我接到女朋友的電話,說有急事要和我談談。問她有什么事,女朋友表示見了面再說。”
中年人聽后笑了:“這有什么犯愁的呀?見了面不就全清楚了嗎?”
年輕人說:“她可從來沒這么和我說過話。要么是出了什么大事,要么就是有什么變故,也許是想和我分手,電話里不便談。”
中年人笑出聲:“你小小年紀,想法可不少。也許沒那么復雜,是你想得太多了。”
年輕人嘆道:“我昨天整個晚上都沒合眼,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唉,您是沒設身處地,哪能體會我此刻的心情。您要是遇到麻煩,就不會這樣開心啦。”
中年人依然在笑,“你怎么知道我沒遇到麻煩事?也許你的判斷不夠準確。”說著,中年人拿出一份合同,“我是去廣州打官司的,我們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麻煩,還不知能否勝訴。”
年輕人疑惑地問:“您好像一點兒也不著急?”
中年人回答:“說一點兒不急是假,可急又有什么用呢?到了之后再說,誰也不知道對方會耍什么花樣。可能我們會贏,也可能一敗涂地。”
年輕人不禁有點兒佩服起眼前這位儒雅的紳士來。一晃幾十分鐘過去,到達了目的地廣州,中年人臨別給了年輕人一張名片,表示有時間可以聯系。
幾天后,年輕人按照名片上的號碼給中年人打了個電話:“謝謝您,張董事長!如您所料,沒有任何麻煩。我女朋友只想見見我,才出此下策。您的官司打得怎么樣?”
張董事長邊笑邊說:“和你一樣,沒什么大麻煩。對方已撤訴,我們和平解決。小伙子,我沒說錯吧,很多事情面對了再說,提前犯愁無濟于事。”
年輕人由衷地佩服這位樂觀豁達的董事長。
所謂“自尋煩惱”大抵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許多煩惱和憂愁都是自己給自己套的枷鎖,是一種無意義的自我折磨,無異于將自己置于虛擬的精神網絡中。與其憂慮未來不如好好把握現在,也許事情還有可能出現轉機。所以,在人生的儲蓄卡上,請不要預支煩惱!
生活就是這樣,唯有順其自然才會獲得幸福,遇到事情想得再多都是徒然,預支煩惱只會平添煩惱,最終還是得聽上帝的安排。所以,坦然地面對每一天吧,心靈平和自然,你會發現其實幸福像小尾巴一樣一直跟隨著你,只是你在“預知”中不小心讓它悄悄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