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人生需要裝糊涂,不要犯糊涂(1)

人生有時候就像股市,單邊上漲和單邊下跌都是偶然現象,不常見的;大多數時候都是小陰小陽地交錯發展,“死多頭”和“死空頭”都是犯糊涂。所以,不管人生遭遇“熊市”還是喜逢“牛市”,為人處世都不可太偏激,對于那些無關原則和大局的瑣事,那些忍一忍就能過去的小事,不妨裝裝糊涂,不去計較,以“中長線”的眼光、以“投資”的心態看待其發展。即使某一時期“走牛”,也不要得意張揚,因為肆意放縱,犯糊涂的結果只能是讓自己受損。股市里哪個莊家不是悄悄地建倉,悄悄地出貨?人生亦是如此。

1.裝糊涂息事寧人,犯糊涂抱憾終生

有人為大肚彌勒佛題寫了兩句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語調雖然詼諧,但其背后給人的卻是嚴肅的思索:怎樣才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世間什么樣的人是可笑之人?

關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必定有不同的回答,但無論是誰,都不能否定這樣的答案,那就是:裝糊涂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犯糊涂必是世間可笑之人。

天下最難容之事莫過于自己最厭惡的事情,而智慧的人面對這樣的事情卻總是善于佯裝糊涂,對它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不計較、不在意自己一時一地之得失,以求得人事的和諧與順利。當然,要做到這點,當事人必須有彌勒佛一樣的寬大胸懷,有能夠為大局利益、長遠利益著想的境界。犯糊涂之人是可笑之人,因為通常犯糊涂者都認為自己并不糊涂,甚至還十分聰明,但做出的事情卻是荒唐可笑的,這一切在旁觀者看來往往都是十分糊涂透頂的。

一個人要做到裝糊涂而不犯糊涂,則涉及到一個對待別人錯誤的態度問題。現實生活中,誰也不是圣人,誰都會犯錯誤,會有毛病,但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別人的錯誤和毛病,卻能看出一個人境界的高低和智慧的深淺。智者總是不隨便批評別人,不隨便指出人家的錯誤,在很多時候都能容忍別人的缺點與失誤,因為他們知道沒有人喜歡被批評,沒有人喜歡被別人挑毛病,所以,他們常常擺出一副糊涂的面孔,或視而不見,或委婉含蓄地善意提醒,給人面子以自省。而昏聵者則難免犯糊涂,或當面怒言反駁,或發威以震懾,弄得當事人下不來臺,以致記仇憎恨,嚴重者甚至眾叛親離,阻礙交際和事業的順利發展。

有這樣一首詩:“暗日牽袂醉中情,玉手如風已絕纓。盡說君王江海量,蓄魚水忌十分清。”這是后人贊揚楚莊王寬闊胸懷的。

《韓詩外傳》中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

楚莊王一次平定叛亂后大宴群臣,寵姬嬪妃也統統出席助興。席間絲竹聲響,輕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籌交錯,直到黃昏仍未盡興。

楚王就命令點起蠟燭再喝,還特意叫最寵愛的兩位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大臣們敬酒。

忽然一陣狂風把大廳里的蠟燭全吹熄了。黑暗中,一位喝得半醉的武將斗膽揩油親澤,拉住許姬的袖子,摸了她的玉手。許姬慌忙反抗之際,把那人帽纓揪了下來,匆匆回到座位上對楚王咬著耳朵說:

“大王,有人借滅燈之機,調戲侮辱我,我已將那人的帽纓折斷,快快將蠟燭點上,看誰沒有帽纓,便知是誰。”

楚莊王知情后,卻大聲說,“與寡人飲,不絕纓者,不為樂也”,叫大家都把帽纓摘下來,再重新點亮蠟燭,君臣盡興而散。

兩年后,楚晉交戰,楚將唐狡陣前表現特別勇猛,拼死效力。楚莊王問他為何如此英勇,唐狡如實回答:“在絕纓會上,拉美人袖子的就是我,承蒙君王不殺之恩,今特舍命相報。”楚王大為感嘆:

“當時若查明治罪,今日你能死力效勞嗎?”說罷便給唐狡記了頭功,還把許姬賜給了他。

楚王這種裝糊涂的做法,實為大丈夫所為,人必須有帝王般的胸懷才能如此,絕非市井小人所能做得出來的。這種裝糊涂,從道德角度來說,是寬容、仁慈;從智謀上講是給人生路,顧全大局;從政治上講,是收買人心,顯示他的不凡氣度,以及愛人才勝過美人的賢明。在楚王眼里,酒后狂態屬于人之常情,能夠理解人性弱點的人,也自然能夠發掘并調動人性中潛在的崇高與輝煌。由此可見,裝糊涂絕對是和睦上下關系、包容天下的最智慧的交際手段。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則沒有楚王這樣的雅量和智慧,當自己面臨侮辱的時候,他們是決不肯裝糊涂的,一定要辯出個是非曲直,甚至不惜以武力找回自己的尊嚴。在很多人眼里,這是具有男子氣概的表現,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無法避免要犯糊涂的。特別是有些領導者,容易沖動,看到下屬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時,就按捺不住怒氣,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當眾責罵起下屬來。這樣犯糊涂,必然會產生一些不良后果。

后藤清一先生年輕的時候,在松下電器任廠長。一次,他沒有經過松下的批準,就擅做主張將員工薪資提高,嚴重違反了公司的規定。松下知道以后大為震怒,立刻召見后對其破口大罵:“你什么時候變得這么了不起,你以為你是誰啊?要弄清楚,我才是老板!”松下越罵越氣,一邊罵,一邊拿著火鉗,猛敲取暖用的火爐,由于用力太猛,以致把火鉗都敲彎了。

在場的松下親戚都看不過去,挺身為后藤講情,竟在松下一聲“閉嘴”之后,也一塊被罵了進去。由于罵得實在太兇,后藤恐懼地昏倒,被松下用葡萄酒灌醒。之后,松下把彎曲的火鉗遞給后藤,苦笑說:“你可以回去了,不過,這根火鉗是因為你才敲彎的,所以在你回去之前要把它弄直。”

后藤急忙接過火鉗,努力扳直。而他的心情也隨著這敲打聲逐漸歸于平穩。當他把敲直的火鉗交給松下時,松下看了看說道:“嗯,比原來的還好,你真不錯!”然后高興地笑了。事后,后藤回憶說:

“聽到老板說了這句話,那顆受傷的心立刻好了一半。”

后藤走后,松下悄悄地給后藤的妻子打了電話,對她說:“今天你先生回家,臉色一定很難看,請你好好地照顧他!”

第二天一大早,松下就打電話給后藤說:“我沒有特別的事,只想問你是否還在意昨晚的事。沒有嗎?那太好了!”據后藤回憶說:

“聽完老板打來的電話,昨晚被痛罵的懊惱霎時煙消云散,我緊緊握著電話筒,內心對老板佩服到極點。”

應該承認,松下畢竟還算是個智者,在犯糊涂之后能迅速自省,糾正自己,挽回過錯。如果他固執地發老板威風,不肯安撫員工,將上下級的關系惡化至僵局,那么勢必會阻礙事業的發展,這樣犯糊涂的后果無論對誰都是沒有好處的。

2.裝糊涂寬留余地,犯糊涂敗走麥城

其實,人生在世每時每刻都有危險存在于左右,大大小小的天災人禍會讓你防不勝防。對于天災,我們多數無可抗拒,只能認命罷了;而對于人禍,我們卻有防范的可能。也就是說,只要我們時時警惕,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就能大大減少他人對我們的威脅與損害。

而在危險面前,藏巧于拙裝糊涂,麻痹對方,使對方放松對我們的警惕,減少對我們的敵意,不失為一種保全自己的好方法。

漢朝的蕭何是一個很精通儒家勤政、謹慎竅門的人,他侍奉大殺功臣的劉邦多年,最后能得以善終,這和他知道如何裝糊涂有很大的關系。

劉邦在滅楚之后,論功行賞,蕭何當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但他非常謹慎。在他官拜宰相的消息傳出后,不少人都登門向他道賀,惟有一個叫召平的人提醒他:你的災禍可能會從此發生。現在皇上離開京城,率兵打仗去了,封你為宰相,掌握護兵,一方面是為了討好你,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備你。如果你現在辭退封賞,獻出自己的財產作軍費,皇上一定會很高興,這也會減少皇上心中的疑慮。

蕭何仔細一想,覺得他的話有道理,于是,便按召平的建議去做,把自己的子弟送到軍中隨劉邦作戰,又把自家的資財捐給前方做軍費,于是得到了高祖的歡心。

在黥布叛變的時候,高祖又親自帶兵去討伐,讓蕭何留在后方。

蕭何全力安撫百姓,鞏固民心。有人見他勤勤懇懇,便非常擔心,勸他說:相國小心遭殺身之禍啊!自從你入關十多年來,收攬民心,人們打心眼里敬重你,陛下知道你眾望所歸,所以常常派人注意你的動向,惟恐你背叛他。你如果想保全家人的性命,從今天開始就要破壞自己的形象,把聲望壓下來,才能讓陛下放心。蕭何細一思量,覺得他的話有道理,便沒收百姓土地,攏民、亂民,使百姓對他怨聲載道,蕭何的威信下降了,可是劉邦卻對他放心了。

伴君如伴虎,蕭何正是用了裝糊涂的招術才得以保全性命。如果是其他居功自傲的人,則早就人頭落地了。

所謂世事無常,即使你拜相封侯,位極人臣,也不敢保證你會永遠輝煌,永遠平安。當你輝煌之時,如果沒一點缺點瑕疵,也會遭人猜忌,因為有時他人防備的不是你的缺點,而是你的才干。如果你不知道急流勇退,以裝糊涂的方式明哲保身,到最后難免會被壓制,甚至因此招致殺身之禍。

以史為鑒,可以知得失。歷史上像蕭何一樣聰明但不如蕭何智慧而招致殺身之禍的人不在少數。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大英雄關羽一輩子行軍打仗,盡走大道,犯一次糊涂,抄了小路,便走麥城了。人在危險面前不會裝糊涂,反而逆風而上犯糊涂,性命不保也就不難理解了。

三國時期的著名文人孔融,學問很大,但政治上并不十分成熟,勇氣不小,可斗爭經驗卻相當缺乏。他為人自信過甚,對時局常常估計錯誤,書生意氣,以為他的自由論壇,能夠左右政局,其實,他不過是和曹操一次又一次地玩以卵擊石的危險游戲罷了。他在有了聲望之后,自我感覺特別良好,好得有些不知好歹,好得有點不知冷熱,好到暈暈乎乎,不知天高地厚。

雖然他有資格看不起出身微賤的曹操,敢當面問:“你算老幾?”

但是他忘記自己是個一無兵卒,二無地盤,三無資本,四無外援的毫無實力、徒有虛名的人物。更重要的一點是,當時名義上的皇帝是漢獻帝,往好聽了說,他是個傀儡,往難聽了說,其實就是個高級俘虜,用鍍金牢籠關起來的囚犯。在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說了算,擁有予取予奪的最高權力。曹操要他做政治花瓶,裝飾門面,他不干,而偏不自量地向曹操發動正面進攻,要成為與之抗衡的政治反對派。

從曹操下定決心討伐袁紹起,孔融就與曹操意見相左,在大政方針上與曹操公開唱反調;與被監視的漢獻帝過往甚密,動不動就上奏,也很遭曹操的嫉恨;煽動禰衡在大庭廣眾之下辱罵曹操,讓他很下不了臺。有一回曹操禁酒,他反對曹操的極端做法,說:“堯正因為喝酒,才成為圣賢,桀紂雖然以色亡國,但也不能為了防范,不許此后的男女婚姻呀!”袁紹失敗以后,他給曹操寫了封信,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賜給了周公。”曹操問他,“典從何出?”他回答:

“以今度之,想當然耳。”因為曹操打下冀州時,把袁紹那位漂亮的兒媳婦甄氏,給了自己兒子曹丕。于是,可想而知,曹操對他多么惱火了。所以,孔融一經人告發,說他有誨謾誹謗之罪,立刻就把他抓了起來。

其時,他的兩個兒子,也知道他早晚要倒霉,所以,軍吏來逮捕孔融時,這兩兄弟正在下棋,別人勸他們趕快躲一躲,他們說:“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連小孩子都知道處境危殆,孔融還要當反曹的領袖,這就是文人永遠玩不過政治家的原因了。

政治家曹操最忌畏的,莫過于反對派結成一股政治勢力。孔融當時“雖居家失勢,而賓客日滿其門”,他自詡說:“家中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矣!”成為當時許都城里一股離心力量的領袖人物,這是曹操最深惡痛絕的,無法容忍的,所以,他就只有服刑了。

試想,如果當時孔融能認清時務,曉諭利害,在關鍵時刻裝裝糊涂,不玩以卵擊石的游戲,不與實權派曹操對抗,也不至于落得個滿門抄斬的悲慘結局。所以,人對自己的成就、實力、影響、名聲,不要估計過高,更不能過于膨脹,不論自己成就多高多大,謹慎謙恭一點,諒無壞處。犯糊涂,最終是要害人害己的。

3.裝糊涂韜晦待時,犯糊涂自毀前程

韜和晦二字,均為隱藏,遮掩之意。韜晦待時,是在特定的形勢下,用裝糊涂的方法將真正的志向和動機隱藏起來,免除外來的侵害,以保存自己,等時待機。《呂氏春秋》說:“圣人之行事,似緩而急,似遲而速,以待時。”意思是,圣人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要等待時機,從外表上看,這似乎是緩慢和遲延的,而實際上是最快速、效率最高的方法。因為欲速則不達,時機未到,隨意妄行,勢必吃虧上當,大大延緩事業的進程。

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當年周文王,坐鎮四大伯侯之首,為了興周大業,被紂王羈押千里之時,行韜晦之計,“忍痛食子”卻佯裝不知,后得以安全回到西岐,待時機成熟之后,舉起“替民伐罪”的大旗,為周朝的建立,奠定了勝利的基礎。想那漢高祖劉邦,自斬白蛇起義之后,面對項羽的狂妄,處處忍讓,暫不與其爭鋒,鴻門宴僥幸脫身,棲于漢中,養精蓄銳,待時機成熟,采用張良之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最后垓下一戰得勝,定鼎天下。還有那朱元璋也善用韜晦之計,在逐鹿中原之時,面對各路反王,他聽從了謀士朱升之言: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后一舉平定天下建立了明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故城县| 郁南县| 重庆市| 萨迦县| 久治县| 佛坪县| 肇庆市| 桑日县| 玉溪市| 蒙城县| 德昌县| 封丘县| 阿克陶县| 渝北区| 安塞县| 平湖市| 宁陵县| 个旧市| 潼关县| 夏河县| 丹凤县| 历史| 涪陵区| 呈贡县| 土默特右旗| 青川县| 安乡县| 宁化县| 梅州市| 莱芜市| 青神县| 南靖县| 土默特左旗| 罗源县| 武陟县| 房山区| 慈利县| 昌都县| 库车县| 盐源县| 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