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這“立”乃是指“學”后的事業有成。立業在古人眼里是人生的頭等大事。事業本是一個人賴以生存的安身立命之舞臺,若沒了事業,生活乃至生命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個沒有事業保障的人,其結果便是等著喝西北風餓死了。可見事業乃是人生命運的咽喉。若把事業看得無所謂,庸庸碌碌,無所作為,得過且過,那么,這一生則無異于圈里的豬狗,更無法提到生活的質量和生命的價值了。如果真的混到了這個地步,那就枉為一回人了。所以,做人第一位的是要有一顆事業心,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或工作投入極大的熱情,付出艱辛的努力。即使達不到所謂的功成名就,此生也會了無遺憾了。
以做事業的態度來做工作
以有所謂的態度對待工作,以做事業的態度來對待你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并把它當成使命來做,你就能發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即使是煩悶、枯燥的工作,你也能從中感受到價值,在完成使命的同時,你的內心也會得到滿足,這是為什么要重視事業心、培養事業心的關鍵所在。
科比和皮爾同在一個車間里工作,每當下班的鈴聲響起,皮爾總是第一個換上衣服,沖出廠房。而科比雖然不是車間主管,但他總是最后一個離開,他十分仔細地做完自己的工作,并且還要在車間里走一圈,確認沒有問題后才關上大門。
有一天,皮爾和科比在酒吧里喝酒,皮爾對科比說:“你在車間的表現讓我們感到很難堪。”
“為什么?”科比有些疑惑不解。
“你讓老板認為我們不夠努力。”皮爾停頓了一下又說,“要知道,我們不過是在為別人工作。”
“是的,我們是在為老板工作,但更是為自己的夢想而工作。”
科比的回答十分肯定有力。
實際上,大多數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工作——你不僅為自己賺到養家糊口的薪水,還為自己積累了工作經驗,工作帶給你的遠遠超過薪水以外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工作真正是為了自己。而對于工作,我們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壞。可以高高興興和驕傲地做,也可以愁眉苦臉和厭惡地做。如何去做,這完全在于我們對工作的態度。
當你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時,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就變成了一種樂趣,就會有許多人愿意聘請你來做你更熱愛的事。如果你對工作充滿了熱愛,你就會從中獲得巨大的快樂。設想你每天工作的八小時,就等于在快樂地游泳,這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情!
很多人,包括外國人都知道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名字,但卻不知道齊瓦勃。要知道,這位齊瓦勃卻是卡內基的頂梁柱,也是后來的總經理。當初,齊瓦勃家中一貧如洗,只受過很短學校教育的他到一個山村做了馬夫,然而齊瓦勃并沒有自暴自棄,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發展的機遇。三年后,齊瓦勃來到鋼鐵大王卡內基所屬的一個建筑工地打工。一踏進建筑工地,齊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優秀的人的決心。當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時候,齊瓦勃卻默默地積累著工作經驗,并自學建筑知識。
一天晚上,同伴們在閑聊,惟獨齊瓦勃躲在角落里看書。那天恰巧公司經理到工地檢查工作,經理看了看齊瓦勃手中的書,又翻開他的筆記本,什么也沒說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經理把齊瓦勃叫到辦公室,問:“你學那些東西干什么?”齊瓦勃說:“我想我們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或管理者,對嗎?”經理點了點頭。
不久,齊瓦勃就被升任為技師。打工者中,有些人諷刺挖苦齊瓦勃,他回答說:“我不光是在為老板打工,更不單純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我們只能在業績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所得的薪水,只有這樣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獲得機遇!”抱著這樣的信念,齊瓦勃一步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25歲那年,齊瓦勃又做了這家建筑公司的總經理。
卡內基鋼鐵公司有一個天才的工程師兼合伙人瓊斯,在籌建公司最大的布拉德鋼鐵廠時,他發現了齊瓦勃超人的工作熱情和管理才能。當時身為總經理的齊瓦勃,每天都是最早來到建筑工地。當瓊斯問齊瓦勃為什么總來這么早的時候,他回答說:“只有這樣,當有什么急事的時候,才不至于被耽擱。”工廠建好后,瓊斯推薦齊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廠事務。
兩年后,瓊斯在一次事故中喪生,齊瓦勃便接任了廠長一職。
因為齊瓦勃的天才管理藝術及工作態度,布拉德鋼鐵廠成了卡內基鋼鐵公司的靈魂。因為有了這個工廠,卡內基才敢說:“什么時候我想占領市場,市場就是我的。因為我能造出又便宜又好的鋼材。”幾年后,齊瓦勃被卡內基任命為鋼鐵公司的董事長。后來,齊瓦勃又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鋼鐵公司,并創下非凡的業績,真正完成了從一個打工者到創業者的飛躍。
當今社會,職場人士承擔著巨大的有形或無形的壓力。許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對自己的工作不滿,覺得沒什么意思,非常不快樂。他們認為自己是迫于無奈才選擇了這份工作,或者,他們認為工作枯燥無味,完全不是自己所想像的情形。于是他們把工作當作一件苦差事,在工作中愁眉苦臉,不斷嘆氣,在無聊中等待下班,在碌碌無為中虛度光陰,從熱愛工作到應付工作再到逃避工作,一些人的職業生涯似乎遇到了問題。
其實,成功與失敗差別就在于你怎樣看待自己的工作。如果你只把工作當作一件差事,那么你就很難傾注你的熱情,而如果你把你的工作當作一項事業來看待,情況就會完全不同。比如:業務員在擬定合同時,想的是一個幾百萬元的訂單;通訊員寫稿時,想的是給企業帶來良好的信譽;化妝師為新娘子化妝的時候,把它當作一件藝術品的創作——如果這樣,還會有人認為自己的工作周而復始、枯燥無味嗎?
把工作當作一項事業來做,把自己的職業生涯與工作聯系起來,你就會覺得自己所從事的是一份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并且從中可以感覺到使命感和成就感,從而徹底改變渾渾噩噩的工作態度。因此,如果要想真正從工作中獲得快樂,我們就該把工作當作是一種事業,而不是當作一種刻板、單調的苦差事。其實,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件事都值得我們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最簡單的事,也應該積極主動、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去完成。小任務的順利完成,有利于你對大任務的成功把握,進而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最后走向成功的彼岸!
事實證明,把每一件事情都看成有所謂,當成自己的事業去拼搏的話,你就會取得無可估量的成功。
積極的態度會使工作成為享受
工作是上天賦予的使命,是人類得以維持生存的必然需要,是生活內容的重中之重。即使你的處境再不盡如人意,也不應該厭惡自己的工作。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厭棄工作更糟糕的事情了。如果環境迫使你不得不做一些令人乏味的工作,你應該想方設法使之充滿樂趣。無論做什么事,用這種積極的態度投入工作,就很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人可以通過工作來學習,可以通過工作來獲取經驗、知識和信心。你對工作投入的熱情越多,決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當你抱有這樣的熱情時,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就變成一種樂趣,就會有許多人愿意聘請你來做你所喜歡的事。這樣,你不但在創造著,而且也在享受著,這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啊!
如果年輕的作家想早日寫出成功的作品,僅僅想著“我要寫一本暢銷小說”就以為能實現心愿,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如果不只是“我要寫一本暢銷小說”,而是抱著“寫一部偉大作品是上天賦予我的使命”的念頭,就有可能寫出真正優秀的作品。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如果這樣想的話,寫作這件事就會變成一件愉快的事情了。
樂觀的人往往是事業的成功者,他們身上有無窮的勇氣,能夠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讓人信任。通常,他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會去考慮失敗所帶來的后果。即使他們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成功的機會不大,但是他們依然毫無怨言地做著。
愛迪生是美國偉大的發明家,他的許多發明都源于他對事業的熱愛和執著。他在發明白熾燈泡時,曾做了一千多次的試驗,才成功地找到了做燈泡燈芯的最佳材料。“我知道了一萬多種不適合做燈絲的材料”,這是愛迪生的一句十分有名的話。
當你在樂趣中工作,如愿以償的時候,就會愛你所選,不輕言變動。如果你開始覺得壓力越來越大,情緒越來越緊張,在工作中感受不到樂趣,沒有喜悅的滿足感,就說明你對工作或事業的心態有問題了,如果出現這樣的問題,即使你擁有淵博的知識,受過專業的訓練,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拿一份不菲的薪水,但是你卻并不快樂。因為你的內心很空虛,沒有能讓你為之而傾注的熱忱和希望。
如果一個人輕視他自己的工作,認為他的工作辛苦、煩悶,認為工作是生活的代價、是不可避免的勞碌,不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事業的要素和發展人格的工具。
這種人的心態是扭曲的,他們不思索關于工作的問題: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工作是為什么?怎樣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他們只是被動地應付工作,機械地完成任務,不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熱情和智慧。常常抱怨工作的人,終其一生,決不會有真正的成功。
如果一個人鄙視、厭惡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必遭失敗。引導成功者的磁石,是真摯、樂觀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毅力,而不是對工作的鄙視與厭惡。
無論你的工作是多么的卑微,都應該拿出十二分的熱忱,付之以藝術家的精神。這樣,你就不再有勞碌辛苦的感覺,可以從平庸卑微的境況中解脫出來,同時,厭惡的感覺也自然會煙消云散。
常常聽到一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抱怨自己所學的專業,對此,我們不禁要向他們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你不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那么,當初為什么會選擇它呢?你產生了抱怨,這說明你對自己專業和事業的關系還不甚明了。
所有的抱怨不過是對所要從事的事業的一種拒絕,無論對自己還是社會都是不負責任的。在美國有一位仁慈的實業家,他憑借著十幾億美元的資產使許多啞巴會說話,使許多跛者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使窮人以低廉的費用得到了醫療保障,而他的慷慨和仁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由他的母親在他的心田里所播下的使命情節的結果。
瑪麗·凱教亨利如何應用人生最偉大的價值,這是她送給兒子的無價禮物。瑪麗在工作一天之后,總要花一段時間幫助不幸的人們,做義務保姆工作。她常常對兒子說:“亨利,不工作就不可能完成任何事情。我沒有什么可留給你的,只有一份無價的禮物:工作的歡樂。”
如果你掌握了這樣一條積極的法則,如果你將個人興趣和自己的工作結合在一起,那么,你的工作將不會顯得辛苦和單調。你在睡眠時間不到平時的一半、工作量增加兩三倍的情況下,不會覺得疲勞,因為興趣會使你的整個身體充滿活力。
工作不僅是為了滿足生存的需要,同時也是實現個人人生價值的需要。一個人應該試著將自己的愛好與所從事的工作結合起來,不能無所事事地終老一生,無論做什么,都要真心熱愛自己所做的事,做到樂在其中。
成功者樂于工作,并且能將這份喜悅傳遞給他人,使大家不由自主地接近他們,樂于與他們相處或共事。人生最有意義的就是工作,與同事相處是一種緣分,與顧客、生意伙伴見面是一種樂趣。
只有通過工作,才能保證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進行思考,工作才是件快樂的事。兩者密不可分。
只有事業心能成就夢想
成功者所創造的奇跡,總是始于一個偉大的夢想,然后他們把這靈光一閃的念頭當作自己的工作和使命去完成。這樣的夢想能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使他們在工作中愈來愈得心應手。而工作上的成果又能激勵他們的上進心,進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有一個男孩子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為一位體面的醫生。
可是男孩讀到高中便被計算機迷住了,整天鼓搗著一臺蘋果機,在業余時間里,他把計算機的主板拆下來又裝上。他的父母很傷心,告訴他,他應該用功念書,否則將來根本無法立足于社會。可是,男孩說:“有朝一日我會開一家公司。”父母根本不相信他,還是千方百計地按自己的意愿培養男孩,希望他能成為一位醫生。
不久,男孩終于按照父母的意愿考入了一所大學的醫科,可是他仍然只是對電腦感興趣。在第一學期,男孩不知道用什么辦法從當時零售商處買來降價處理的IBM個人電腦,在宿舍里改裝升級后賣給同學。他組裝的電腦性能優良,而且價格便宜。不久,他的電腦不但在學校里走俏,而且連附近的一些單位和許多小企業也紛紛來購買。
第一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他告訴父母,他要退學。父母堅決不同意,只允許他利用假期推銷電腦,并且規定,如果一個夏季銷售不好,那么,他必須放棄電腦。可是,男孩電腦生意就在這個夏季突飛猛進,僅用了一個月時間,他就完成了18萬美元的銷售額。
他的計劃成功使父母被迫同意他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