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動如山(1)
- 股票作手回憶錄
- (美)愛德溫·李費佛
- 3480字
- 2016-02-25 16:21:41
我認為,水平一般的報價帶研讀者——他們習慣于自稱“報價帶蟲”(tape-worm)——出錯的原因大概是過度專業化。這意味著他們的思維模式非常褊狹僵化,結果導致他們損失慘重。畢竟,不管基本原則是如何亙古不變,投機游戲絕不僅僅是數學和規則設定。就算是我在研讀報價帶時,也會摻入算術之外的東西。其中就有被我稱為“股票行為”的東西,這些行為讓你得以判斷股票是否會按你所觀察到的歷史走勢波動。如果股票行為不對勁,就不要去碰它。因為你說不準哪里出了問題,因此也就不知道走勢到底會如何發展。沒有診斷,就無法預判;無法預判,就不會贏錢。
觀察股票行為,研究其歷史表現,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當我第一次來到紐約的時候,有個法國人經常在經紀商的營業廳里大談圖表。一開始我還以為他是那家公司無奈養著的怪人,因為那里的人都是爛好人。后來我發現,他是一位口才極佳、令人印象深刻的說客。他說,唯一不撒謊的東西只有數學,因為數學沒法撒謊。用他的曲線大法,他可以預測股市運動,他也能夠分析股票,說得頭頭是道,比如,為何基恩在著名的艾奇遜公司(Atchison)優先股拉升控盤中做得完全正確,而在其后的南太平洋公司(Southern Pacific)集資控盤中出了錯。前前后后嘗試過這位法國佬的系統的職業交易者不少,但最后他們無一不重操自己不科學的老方法來維持生計。他們說,自己的率性而為的系統成本更低。我聽說法國佬曾宣稱基恩承認他的圖表是百分百正確的,但又說這套方法在活躍市場中進展太慢了,起不了實際作用。
有一家經紀行每天繪制日價格運動圖表。只要往圖上瞟一眼,你就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每只股票數月以來的走勢。通過比較個股曲線和整體市場曲線,并運用一定的規則,客戶就能看出自己收到不科學小道消息的那些股票是不是真的會漲。他們使用圖表作為內幕消息的補充。如今,很多傭金行都提供交易圖表。這些圖表由專門的統計專家制作,不但有股票的,也有商品的。
我得說,圖表可以助研讀者一臂之力,或者說,可以助了解圖表內容者一臂之力。不過,平庸的圖表研讀者總是會深陷波峰和波谷、主要運動和次要運動這樣的概念無法自拔,以為這些就是股票投機的全部。如果他將這一邏輯演繹到極致并在此之上建立自信,那他必破產無疑。曾經有一位高人,他是某家著名證交所會員公司的正式合伙人,而且是個訓練有素的數學家,畢業于一家著名的技術學校。他非常小心細致地研究了許多市場的價格行為,包括股票、債券、谷物、棉花、貨幣等等,在此基礎上,他發明了圖表。他回溯了多年的歷史數據,跟蹤計算相關性和季度波動,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多年來他一直使用他的圖表進行股票交易。實際上,他所采用的是極為精巧的均線。他對我說,他戰無不勝,直到世界大戰讓所有的歷史走勢失去效力為止。我聽說他和他的大批擁護者虧損了幾百萬美元才認輸停手。但只要大勢轉好,就算是世界大戰也阻擋不了牛市的浩蕩洪流;大勢轉壞則會發生相反的情形。如果你想要贏錢,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如何評估大勢。
我并不想跑題,但一想起我在華爾街最初的歲月,我就禁不住要回憶這些?,F在的我知道那時的我所不知道的東西,思考那些因無知而犯下的錯誤,而這些都是普通股票投機客一再會犯的錯誤。
回到紐約后,我開始第三次嘗試戰勝市場。我在一家證交所會員公司交易,做得相當積極。我并不指望自己能像在投機商號中那樣出色,但我認為,用不了多久我就會大有進步,因為在這里我可以下很重的注??墒?,從現在往回看,我的主要問題出在不能識別股票賭博和股票投機之間致命的差別。那時的我依然遵循7年來所積累的報價帶研讀經驗和一定的投機天賦行事,我的本錢雖然沒有滾成一筆巨大財富,但收益率還是相當高的。我像以前一樣有虧有賺,但總的來說是賺錢的。我賺得越多,花得也就越多,這是人之常情,不光是賺錢易如反掌的人,只要你不是守財奴,肯定也就大致如此。有的人,比如老羅素·賽奇(Russell Sage),賺錢和屯錢的功夫一樣厲害,最后自然難逃人死了,卻還有大把金錢沒有花光的結局。
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3點,我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戰勝市場的游戲中去。3點之后,這場游戲依然使我心無旁騖。我絕不允許娛樂干擾業務。如果我虧了錢,那就是因為我錯了,并不是因為我揮金如土、荒淫無度而狀態欠佳。我從來沒有因為精神不振或四肢乏力而影響交易。我不能讓任何事情使我覺得身體或精神不適,我擔不起。作為一個年輕人,我從來不會玩得太晚,因為睡眠不足會使我無法正常做事。我在不斷贏利,因此我并不覺得有放棄優渥生活的必要。我想要什么,市場就會提供什么。我正在建立自信,這種自信來自心平氣和的職業態度,它引領著我走向自力更生。
我操作手法的第一個變化是時間框架。我不能像在投機商號中那樣,等到萬事俱備之后再去搏那一兩個點的利潤。要是我想在富勒頓公司營業廳里抓住行情,我就必須早早動手。換句話說,我必須研究什么將要發生,預測股價運動。這聽起來又可笑又老套,但你明白我到底是什么意思。對我來說,壓倒一切的是我自己對這場游戲的態度的轉變。這場游戲一點一點地教會了我,對波動下注和預測必然發生的漲落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賭博和投機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
在研究市場的時候,我必須回溯一個小時,這一點是我在全世界最大的投機商號中交易時都沒有領悟到的。我研究交易報告、鐵路公司利潤表和金融及商業統計數字,培養對這些東西的興趣。我喜歡重倉出擊,因此他們管我叫“少年豪賭客”,但我同樣喜歡研究價格運動。不管什么東西,只要它能助我更精明地交易,我就會覺得它是那么可愛。要想解決一個問題,我就必須先清楚地對自己表達問題是什么。如果我認為我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我就必須去證明自己是對的。據我所知,證明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投入你自己的真金白銀。
現在看來,我進步緩慢,但是,考慮到當時我整體上處于贏利的狀況,我覺得我的學習速度已經算得上開足馬力了。要是我虧錢的情況再多一些,說不定會鞭策我更投入地鉆研。毫無疑問,有些錯誤我并沒有發現。
通過研究我在富勒頓的成功操作,我發現,盡管我在預測市場方面可以達到100%正確——我是說對大勢的診斷和對整體趨勢的把握——但我并沒有完全賺到這種“正確性”所應該帶來的利潤。這是為什么呢?
有些勝利和敗仗中所包含的道理一樣多。
比如,我在牛市的伊始就看多了,據此我買入了股票。接著,一波漲勢如期出現。到目前為止,一切正常。但除此之外,我還能做點什么?我聽從了資深人士的意見,克制了年輕人的魯莽。我打定主意,要明智決策,小心行動,保守操作。所有人都知道,這樣做意味著要獲利了結,然后在回調時重新殺入。我也是這么做的,或者說,我也是準備這么做的。但通常情況是我獲利了結了,等待的回調卻不出現了。于是我就眼睜睜看著我的股票大漲10點,而我只能手握保守操作帶給我的4點真實利潤,坐視它絕塵而去。人們都說,只要你在贏利,你就不會變窮。不,你不會,但你也別指望靠著在牛市中賺到的4點利潤發家致富。
我本該賺到20000美元,到頭來卻只賺了2000美元。這就是保守帶給我的“好處”。我發現我總是只能賺到我所應該能夠賺到的很小一部分,與此同時,我還發現,菜鳥與菜鳥也是不同的,經驗決定了他們的行為方式。
新手什么都不懂,每個人(包括他自己)都知道這一點。但到了第二階段,他就會覺得自己懂得很多,而且會讓其他人也產生這種感覺。他是有經驗的菜鳥,做過一些研究了——不是研究市場本身,而是更高層次的菜鳥關于市場的評論。二級菜鳥懂得一些新手所不懂的截斷虧損的辦法。正是這群準菜鳥,而不是那些百分百新手,是傭金行的衣食父母,每天都給傭金行送錢。二級菜鳥平均可以支撐三年半不破產,相比之下,新手在華爾街的生命不會超過一季,一般為3周到30周不等。自然的,準菜鳥總是把關于交易的格言警句和投機游戲的種種規則掛在嘴邊。老鳥的那些金口玉言所指出的禁忌戒律,準菜鳥都一清二楚——除了最重要的一條:不要做菜鳥!
準菜鳥自以為通曉世故,因為他喜歡在下跌時買入。他等的就是下跌。他計算股票從頂部下跌了多少多少點,以此來衡量自己所撿的便宜。在大牛市中,那些如假包換的菜鳥,那些對規則和歷史走勢一無所知的家伙,會盲目地買進,因為他們的期望本身就很盲目。絕大多數錢都被他們賺走了——直到發生了健康的回撤,一次大跌就把利潤一掃而光。但那些準菜鳥的行為正是我自以為精明操作時的行為——跟著他人智慧亦步亦趨。我知道我必須改變我在投機商號中的交易手法。我以為只要有變化,就是在解決我的問題,更何況我意欲采用的是已經被客戶中的那些老練交易者證明過了的具有高度價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