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報價機毀了我(2)
- 股票作手回憶錄
- (美)愛德溫·李費佛
- 3192字
- 2016-02-25 16:21:41
此時正值1901年大繁榮,我也賺了一大筆錢——我是說,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這是一大筆錢。你還記得這段時光嗎?美國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大繁榮。這不僅是工業大整合、資本大合并遠超歷史水平的時代,更是一個全民“股瘋”的時代。我聽說,在前幾次“奔騰”年代中,華爾街號稱“日成交量高達25萬股”,這意味著2500萬美元的證券易手。但在1901年,日成交量高達300萬股。所有人都在賺錢。鋼鐵界人士涌入城鎮,個個腰纏萬貫,像醉漢那樣對金錢滿不在乎。唯一能夠滿足他們的游戲只有股市。鋼鐵公司背后冒出了一批前所未見的富豪:號稱“出手就是一百萬”的約翰·W.蓋茨及其朋友約翰·A.德雷克(John A.Drake)、勞耶爾·史密斯(Loyal Smith)等人,賣掉部分鋼鐵公司股份然后用所得資金在公開盤場上實際買進羅克島系統公司(Rock Island system)的大多數股權并成為其實際控制人的里德-利茲-摩爾(Reid-Leeds-Moore)幫,施瓦布(Schwab)、弗里克(Frick)、菲普斯(Phipps)和匹茲堡集團,更不用說那些數不勝數的雖沒能趕上這次大洗牌但在其他時代也稱得上叱咤風云的人物了。你可以隨意買賣市面上的任何股票。基恩(Keene,美國投機家)為美國鋼鐵做市。某經紀商在幾分鐘內賣出了10萬股。那真是美好時光!許多人都賺得盆滿缽滿。賣掉股票甚至不用繳稅!展望未來,是無盡的好日子。
當然,沒過多久,我就聽到了不少災難忠告。在那些老油條看來,所有人都瘋了,只有他們是清醒的。但所有人都在賺錢,就他們沒有。當然,我知道,上漲總有個頭,有啥搶啥的瘋狂買入潮總有停止的一天,因此我轉而看空了。但每次賣空,我都會虧錢。要不是我眼疾手快及時出場,我就會虧得更多。我常常是買進時賺錢,賣空時虧錢——因此,我在這次繁榮中的贏利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樣多,盡管我的交易數量很大(別看我還是個孩子)。
唯有一只股票我從沒有去賣空它,那就是北太平洋公司(Northern Pacific)。我的報價帶研讀術派上了用場。我認為大部分股票已經進入了買壓推動停頓期,但“北太”的走勢看起來還會進一步上漲?,F在我們知道,庫恩-勒布-哈里曼(Kuhn-Loeb-Harriman)聯盟當時正在掃貨,普通股和優先股通吃。我婉拒了辦公室所有的建議,做多了1000股“北太”普通股。當“北太”漲到110美元時,我已經有了30點的贏利,于是便獲利離場了。這筆交易使我的經紀行賬戶余額接近5萬美元,這是我有生以來賺到的最大一筆錢。這真是太棒了!要知道,幾個月前,在同一間辦公室中,我這個毛頭小子虧光了全部身家。
如果你還記得的話,哈里曼集團通知J.P.摩根和希爾(詹姆斯·希爾,當時的西北鐵路巨頭),他們有意加入柏林頓-大北方-北太平洋鐵路聯盟(Burlington-Great Northern-Northern Pacific)董事會。接著,摩根的人先是通知基恩買入5萬股“北太”,以鞏固他們的控股地位。后來我聽說基恩告訴羅伯特·培根(Robert Bacon),把指令提高到15萬股,銀行家照辦不誤。無論如何,基恩派出手下一位叫艾迪·諾頓(Eddie Norton)的經紀人打入北太集團,買進了10萬股“北太”。我認為這筆交易之后還有一筆5萬股的追加買單,然后,著名的囤貨大戰開始了。1901年5月8日收盤時,全世界都知道了一場金融巨頭之間的搏斗正在上演。美國還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規模的兩大資本聯盟針鋒相對的情形。哈里曼對摩根,火星撞上了地球。
5月9日,即第二天早上,我手握近5萬美元重金,沒有持倉任何股票。告訴你吧,我極度看空已經好幾天了,現在,我的機會終于來了。我知道將會發生什么——一次波瀾壯闊的跳水,然后你就等著撿價廉物美的便宜貨吧。之后市場將會出現一波快速反彈,那些撿了便宜貨的人會斬獲大筆利潤。你無需成為福爾摩斯就能猜透這點。我們將面臨一次捕獲一個來回的機會,不僅利潤豐厚,而且萬無一失。
一切都像我預料的那樣發展。我完全正確,卻賠到一文不名!我被某些反常之事掃地出局了。如果沒有反常之事,那么人與人之間也就沒區別了,生活也就沒有了樂趣,投機游戲就會變成簡單的加減法。這會把我們變成參加簿記比賽的頭腦遲鈍的家伙。猜測開發了人的腦力。想想看吧,為了猜對,你得做多少功課??!
不出我所料,市場十分火爆。交易量極大,波動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我以市價賣空了好多筆。開盤價讓我大吃一驚,這跳水太壯觀了。我的經紀人開始忙碌了,他們的認真盡職絕不輸于任何人,但當他們處理完我的指令時,市場已經暴跌了20多點。由于業務量太大,報價帶嚴重落后于市場行情,成交報告也是姍姍來遲。我看到報價帶上的價格是100美元,按照這個價格下達了賣出指令,但我的成交價格卻是80美元,距離前一晚收盤已經下跌了三四十點。我拍出賣單的價格正是原先我計劃抄底買入的價格。市場下跌總有個頭,不會跌穿地球跌到中國去的。因此我決定馬上回補空單,轉手做多。
我的經紀人開始買入,買入價并不是令我反手的價格,而是他們的場內交易員接到我的指令時的紐交所報價。最后,平均而言,買入價格比我所希望的要高15個點。一天之內虧掉35個點,這樣的損失誰也扛不住。
我被報價機打敗了,它落后市場太多了。我習慣于將報價帶視為我最好的朋友,因為我一直以它所告訴我的內容為依據下注。但這一回,我被它擺了一道。報價帶打印出來的數字和實際價格相差甚遠,將我打得萬劫不復。以前我一再栽倒在這玩意兒上,但這次特別嚴重。再明顯不過,僅僅靠研讀報價帶而不考慮經紀人對指令的執行情況是不夠的。為什么我沒有早一點發現這個麻煩并采取補救措施呢?
我的所作所為比對此視而不見還要糟糕,我繼續做著交易,不停地進出,絲毫不管指令的執行情況。你知道的,我從不使用限價單。我必須抓住市場機會,我試圖打敗的是市場,而不是某個特定的價位。只要我認為應該賣出,我就賣出。只要我認為股票會上漲,我就買入。我對投機普遍原則的堅持挽救了我。只要使用限價單,我就能把在投機商號中的老一套方法照搬到聲譽卓著的傭金行來,只不過要損失一點效率而已。這樣做會讓我永遠學不到股票投機究竟是什么,但我只會按照學得的有限經驗對篤定的東西下注。
在報價機滯后的情況下,每當我試圖用限價單來使按市價交易的害處最小化時,唯一的結果總是眼睜睜看著市場絕塵而去。這樣的情況發生得太頻繁了,于是我放棄了。我無法告訴你我為何花了那么多年才學到,投機游戲并非是對未來幾檔報價下小注,而是要預測到大行情。
“5·9”災難過后,我又得為彌補虧損而奮斗了。我對交易方法作了改進,但仍有缺陷。如果我不是時不時還能賺點錢的話,我或許能更快掌握市場智慧。但我所賺的錢已經足夠讓我過得不錯了。我喜歡我的朋友們,也享受美好的生活時光。那年夏天,我和眾多華爾街富豪一樣,前往澤西海灘(Jersey Coast)避暑。其實我的贏利并不十分豐厚,尚不足以同時填補損失并承擔奢華生活的開支。
我不再固執己見按老一套方法交易了。但我仍然無法明白自己的問題所在,自然也就沒有解決問題的可能。我之所以反復強調這個話題,是為了說明我在能夠真正賺錢之前所必須克服的障礙。我的老式鳥銃和BB彈可不是大火力連發連珠槍,對付不了大場面。
那年初秋,我賠了個精光,而且覺得我再也無法在這場游戲中勝出了,這讓我很沮喪。我決定離開紐約,到別的地方干點別的事情。我從14歲開始做交易,15歲時賺到了人生中第一個1萬美元,不到21歲賺到第一個10萬美元。我不止一次賺得1萬美元然后又賠個精光。在紐約,我曾經斬獲了幾千美元,但后來又吐了出去。我曾經擁有過5萬美元,但兩天后就灰飛煙滅了。我沒干過其他營生,也不了解別的游戲方式。幾年后,我又回到了起點。不,比這還要糟糕,我已經養成了奢侈的習慣和生活方式。不過這也沒有比不斷犯錯更令我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