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例3:探索性問題
| 課堂擷段 |
……
師:雖然上課了,但我要先解決一件私事。周六我要去爬山,可拿不定穿什么衣服,你們來幫我出出主意好嗎?
(學生自由發言。)
師:大家的意見也不一樣啊!這樣吧,我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份這些衣服的圖片,請你們合作擺一擺圖片。想一想到底有幾種不同的穿法,然后告訴我,咱們比一比,看哪組幫我想出的方法多。
(學生小組合作擺學具,尋找結果。教師巡視,觀察每組的操作情況。)
師:好,各組差不多都有結果了。哪組先告訴我,你們幫我想出了幾種方法?
生1:我們幫你想出了4種穿法。
生2:我們想出了6種方法。
生3:我們想出了10種穿法。
師:第三組幫我想出了10種穿法,可真多,快選個代表告訴我都可以怎么穿?我們一起幫她數著,看看是不是真有10種穿法
生4:第一件上衣和第一條褲子(1種),第二件上衣和第二條褲子(2種),第三件上衣和第二條褲子(3種),第二件上衣和第二件褲子(師生指出這種重復了),第二件上衣和第一條褲子(4種),第一件上衣和第二條褲子(5種),第三件上衣和第二條褲子(又重復了)。
師:你看,亂了吧。大家都想想為什么會說亂了呢?
生5:他說完了沒記住。
生6:他說的沒順序。
師:要是按著一定的順序說,就不容易亂了。誰能按一定的順序說說都有哪些穿法?
生7:第一件上衣和第一條褲子搭配,還可以和第二條褲子搭配。
師:能用一句話介紹嗎?
生7:第一件上衣分別和兩條褲子搭配。
師:說得真清楚(課件展示),這是幾種穿法?
生7:兩種。
師:誰把這個數字記錄到黑板上?
師:接著說。
生7:第二件上衣分別和兩條褲子搭配。
師:再記下這個數字,寫在第一個旁邊,接著說。
生7:第三件上衣分別和兩條褲子搭配。
師:(課件演示)又是兩種,再記下這個數字。(學生寫)
師:還有沒有不同的穿法?
生7:沒有了,一共有6種。
師:剛才的這位同學回答得非常有條理,可見她平時一定是一個做事有條理的人。學會有條理地做事能幫我們更好地工作和學習,大家都應該向她學習。
生8:老師,我有不同的方法。
師:好,你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8:我是這樣想的,第一條褲子分別和三件上衣搭配,這是三種。
師:真好,我們幫他把數字記錄下來。
生8:第二條褲子分別和三件上衣搭配,也是三種。合起來也是6種穿法。
師:你能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有創意,了不起!我得和你握握手。我最崇拜了不起的人物了,以后你也許能成為一名數學家呢!
師:現在請大家來觀察一下這兩組數字,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生9:我發現第一組都是2,第二組都是3。
師:再仔細點,是幾個2,幾個3?
生9:第一組是3個2,第二組是2個3(教師板書)。
師:那么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我們怎么計算就行了?
生10:用2×3=6
生11:用3×2=6
師:不管2個3還是3個2都是用乘法計算。想一想2和3都是什么的數量?
生12:3是上衣的數量,2是褲子的數量。
師:那么要求一共有幾種不同的穿法,怎么算就對了?
生13:用上衣的數量乘褲子的數量。
師:現在每個人都想想,你有幾件心愛的上衣,幾條喜歡的褲子,可以有幾種不同的穿法。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從穿衣服的小事中竟然總結出了數學方法,真稱得上是小數學家了。
……
【課后隨筆】
在教師的指導下,以發現、發明的心理動機去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讓學生體驗、理解和應用科學方法,培養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探究性地學習,使學生在探索科學方法過程的同時也掌握獲取了知識,在掌握了知識的同時也體驗、理解和應用了科學方法,這是課堂教學應該找準并堅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