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例7:除法運算
| 課堂擷段 |
……
師:出示(復習引入)
120÷30=4 4.5÷15=0.3
12÷3= 0.45÷1.5= 1.2÷0.3= 0.045÷0.15=
(教師引導學生對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推演結果進行驗證,指出商不變性質在小數除法中同樣適用。創設情境問題,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解決問題的平臺。)
1.買9本練習本共10.8元,平均每本練習本多少元?
2.一塊橡皮0.7元,用10.5元可以買幾塊橡皮?
3.小氣球每個0.15元,1.8元可以買幾個小氣球?
師:能列出解答這3個問題的算式嗎?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演示:10.8÷9,10.5÷0.7,1.8÷0.15,學生獨立完成第1題的豎式計算。)
師: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我們已會計算,那么,像10.5÷0.7,1. 8÷0.15這樣的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怎么計算呢?今天我們就著重研究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師:有沒有辦法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呢?
(此時,大部分學生想到了利用商不變性質解決新問題。)
……
【課后隨筆】
由于課件出示了一組利用商不變性質進行填空的習題,使大部分學生自然想到了借助商不變性質把小數除法轉化成整數除法,溫故而知新是課堂教學的最基本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掌握了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當學生有能力自主獲得新問題解決思路時,教師是否還有必要進行思路引導?但同時也明顯地暗示了學生新問題解決的基本思路——用商不變性質可以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來解決。雖然知識技能目標達成度較高,但教師在激活舊知,使學生判斷推理符合邏輯的同時,將高水平認知要求降為低水平的認知要求,即縮小了學生思考的空間,降低了學生思維的深度。過多的知識鋪墊,有時并不利于學生深層次的思維。學習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關鍵是轉化思想的運用,同時,“除數是小數除法”的學習內容,也是學生用以獲得數學轉化思想的極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