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創新管理研究成為當代國內外管理學界所關注的焦點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伴隨著知識經濟發展和經濟科技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國家的創新能力對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創新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過程中,只有用改革創新的辦法才能解決前進中的問題。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信息與創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認為:“全球化也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其中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在全球化競爭中,中國企業核心競爭力普遍缺乏。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擁有核心技術,但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到的,必須依靠自主創新。因而,在全球化的激烈競爭中,如何依靠自主創新培養核心競爭力,如何合理利用全球性資源進行自主創新,將是中國企業的一項新議題,也是國家自主創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1

我國研究創新管理的知名學者,浙江大學的吳曉波教授認為:“在實踐中,中國經濟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資源消耗型增長模式所形成的隱患日漸凸顯,三大瓶頸嚴重地制約著中國向現代化邁進的步伐,即過度依賴重度消耗自然資源和人口資源所形成的‘資源瓶頸’;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嚴重依賴外來技術和外資的‘拉美化’增長所導致的‘自主知識產權瓶頸’;當代科技革命所要求的現代管理范式轉變與大量企業和部門的基礎管理水準仍較低。顯然,沒有創新的推動,中國國家、區域、產業和企業各層面上的競爭力就無法提升,就不能形成真正的持續競爭力。實現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必須實現三大戰略性轉變:一是競爭力基礎的轉變,即從自然資源的密集消耗向知識資源的創造性應用轉變;二是資源整合途徑的轉變,即從封閉環境下的區域性資源消耗向開放環境下的全球資源共享轉變;三是創新模式的轉變,從引進、模仿性創新向原始性創新、突破性創新、完善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構建等自主創新模式轉變。”2

1912年熊彼特開創了“創新經濟學”,指出“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引擎”。隨著科技創新速度的加快,以全球化、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為特征的新型工業進程加速。近年來全球經濟社會化發展模式的轉變,使創新管理研究成為當代國內外管理學界所關注的焦點。

2.我國電信運營業的發展需要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信業經歷了兩次騰飛的發展歷程,即依靠政府政策扶植的第一次騰飛和電信業引入競爭機制帶來的第二次騰飛。我國電信業發揮后發優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推進信息化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一條重要的成功經驗,就是在發展的轉折時期及時抓住歷史機遇,主動調整發展戰略,有力地促進了電信產業健康快速發展。電信運營業本身是一個需要不斷創新發展方能前行的產業3,電信業的創新成果對其他行業的創新發展有著關鍵性作用。因此,電信運營業更需要自主創新的理念及行動,更需要構建全面協同的創新體系。中國電信運營業正在迎來由創新體系構建帶來的第三次騰飛。

電信運營業全面協同創新的特征首先表現為電信運營企業的創新活動內容范圍擴大了,具體而言,首先表現為“以技術創新為基礎,以業務創新為核心,以服務創新為體現和以管理創新為支撐保障”的全面創新;其次表現為電信運營企業的創新由過去那種相對獨立的企業內部創新向多方合作、交互作用的外部開放式創新階段發展;最后還表現為電信運營企業內部的戰略、文化、組織、制度和流程五大創新要素的密切協同。

從電信運營企業創新的內容來看,以往僅僅局限于技術創新的領域,而原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指出:“要加快電信業發展與行業轉型,把握電信技術業務移動化、寬帶化、IP化、多媒體化的發展趨勢,推進技術創新、業務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明確創新的目標、戰略和舉措,提升行業綜合競爭力,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顯然,這一番講話已經突破了以往的禁錮,將創新的范圍擴大到技術、業務、服務和管理諸方面,認為電信業的創新應該是全面創新。

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信息技術革命推動下,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促使企業的規模和活動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隨著電信業重組的完成、管制政策的不斷放松、競爭者的不斷增加、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中國電信市場競爭新格局已經形成,中國電信業的產業鏈正在日益趨于完整和成熟。由于企業資源的相對不足及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使得僅靠一個企業實現技術創新越來越困難。從經驗來看,技術創新和其后的業務創新成本非常高,風險也非常大。因此,為了提高創新的效率,降低創新失敗的概率,需要電信產業鏈上的各電信運營商、通信設備制造商、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通信渠道商和最終用戶組成產業創新聯盟,互相支持,精誠合作,走出一條電信產業全面協同創新之路。

在上述背景下,要切實促進我國電信產業的全面自主創新,就要研究目前我國電信運營企業創新的實踐,研究學習電信運營業創新管理理論,進一步明確電信運營業創新的戰略、文化、組織、制度和流程五大創新管理要素,營造電信運營業創新的文化氛圍和良好環境,搭建創新平臺。在此基礎上構建電信運營業和電信運營企業的全面協同創新體系,并給出電信運營企業創新的評價方法,指導廣大電信運營企業的創新實踐。

本書在深入研究全面協同創新理論的基礎上,研究我國電信運營企業全面協同創新的實踐的戰略背景、產業生態環境、創新內容和創新管理,形成電信運營業全面協同創新的理論基礎,并在實踐和理論基礎上提出電信運營企業的全面協同創新方法體系,依據此體系給出電信企業全面協同創新的能力評價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家渠市| 开平市| 海淀区| 庆云县| 望都县| 嵊泗县| 乃东县| 梁河县| 厦门市| 堆龙德庆县| 高唐县| 兴化市| 福州市| 平度市| 通化县| 通渭县| 乌鲁木齐县| 南召县| 高雄县| 民权县| 甘谷县| 蒙城县| 墨竹工卡县| 莫力| 宁远县| 沛县| 吉林省| 昌黎县| 郓城县| 苍梧县| 杭锦后旗| 开封市| 铅山县| 根河市| 晋宁县| 永修县| 襄汾县| 驻马店市| 垫江县| 东城区|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