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s max 9.0建筑制圖100例
- 李峰等編著
- 2436字
- 2018-12-29 13:37:30
實例19 制作噴泉
實例說明
本實例中將指導讀者制作噴泉,主體模型包括水池、邊緣和人行道3部分。為了更精確地創建該模型,除了使用鍵盤輸入的方法,在本實例中將指導讀者通過移動變換輸入、二維型的布爾運算命令創建剖面圖形。
技術要點
在創建模型的過程中,首先應用放樣建模方法創建出噴泉的主體模型,并通過增加圖形和路徑的步數使對象表面更加光滑流暢;通過二維型和多邊形建模方法制作出噴泉外緣的花池;通過標準基本體創建面板中的管狀體命令創建出臺階模型,并通過切片設置確定臺階的長度。
在本實例的制作中,噴泉主體模型應用了放樣建模方法,通過調整路徑與圖形的擺放位置確定噴泉的大小,在實現表面的平滑效果時設置了圖形和路徑的步數。如圖19-1所示為創建完成的噴泉模型。

圖19-1 噴泉模型
1運行3ds max 9.0,創建一個新的場景。
2噴泉主體模型使用了放樣建模方法。首先創建路徑型,在頂視圖中創建一個Circle01對象,將“半徑”參數設為6000,然后把該對象命名為“主體路徑”。
3接下來創建圖形。在前視圖中創建一個矩形——Rectangle01。打開“修改”面板。在“參數”卷展欄中將“長度”參數設為550、“寬度”參數設為1512、“角半徑”參數設為0。
4選擇新創建的矩形,按下鍵盤上的Ctrl+V組合鍵,打開“克隆選項”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選擇“復制”單選按鈕,如圖19-2所示,然后單擊“確定”按鈕,退出該對話框,這是場景中會出現復制的對象——Rectangle02。

圖19-2 選擇“復制”單選按鈕
5在主工具欄中右擊“選擇并移動”按鈕,打開“移動變換輸入”窗口,如圖19-3所示。

圖19-3 “移動變換輸入”窗口
6確定Rectangle02處于可編輯狀態,在“移動變換輸入”窗口的“偏移:屏幕”選項組中將Y參數設為50,以確定選擇對象沿Y軸正值方向移動50 mm,如圖19-4所示。

圖19-4 設置Y參數
7在“偏移:屏幕”選項組中將X參數設為-400,以確定對象沿X軸的負值方向移動400 mm,如圖19-5所示。

圖19-5設置X參數
8選擇Rectangle01對象,為其添加“編輯樣條線”修改器,并執行“附加”命令使Rectangle02對象成為源對象的附加型。
9打開“樣條線”子對象層,在前視圖中選擇右側的樣條線子對象,接著單擊“差集”按鈕,并單擊“布爾”按鈕,然后在視圖上選擇左側的樣條線,這時兩條樣條線進行差集布爾操作,如圖19-6所示。

圖19-6 執行“差集”布爾操作
10退出子對象層,圖形創建結束,將當前選擇對象命名為“主體圖形”。
11選擇“主體路徑”對象,在“復合對象”創建面板中單擊“放樣”按鈕,在“創建方法”卷展欄下單擊“獲取圖形”按鈕,在視圖中選擇“主體圖形”對象,得到如圖19-7所示的放樣對象。

圖19-7 創建放樣對象
12選擇Loft01對象,打開“圖形”子對象層。在透視圖中選擇子對象,在“圖形命令”卷展欄中單擊“右”按鈕,使圖形的左側對齊路徑右側,如圖19-8所示。

圖19-8 單擊“右”按鈕
13退出子對象層,打開“蒙皮參數”卷展欄。將“圖形步數”和“路徑步數”參數分別設為5,50,然后選擇“優化圖形”復選框,如圖19-9所示。

圖19-9 設置蒙皮參數
14接下來創建噴泉外側的花池。在頂視圖中創建一個弧對象——Arc01,如圖19-10所示,將“半徑”、“從”、“到”參數分別設置為9000,90,160。

圖19-10 設置Arc01對象的創建參數
15將Arc01對象塌陷為“可編輯樣條線”,并打開“樣條線”子對象,在“輪廓”參數欄中鍵入1500,如圖19-11所示。

圖19-11 設置輪廓線
16再次執行“輪廓”命令,將“輪廓”參數設為70,如圖19-12所示。

圖19-12 設置輪廓參數
17確定較大的樣條線處于選擇狀態,再次執行“輪廓”命令,將“輪廓”參數設為60。
18選擇產生的子對象,單擊“分離”按鈕,這時會打開“分離”對話框。在“分離為”文本框中鍵入“草坪01”,如圖19-13所示,然后單擊“確定”按鈕,退出該對話框。

圖19-13 鍵入“草坪01”
19退出子對象層,為其添加“擠出”修改器,在“數量”參數欄中鍵入-300,如圖19-14所示。

圖19-14 設置“數量”參數
20將Arc01對象塌陷為“可編輯多邊形”,打開“頂點”子對象層。在前視圖中選擇視圖頂部的一排子對象如圖19-15左圖所示,切換到頂視圖,參照圖19-15右圖所示減選子對象。

圖19-15 左圖選擇子對象,右圖減選子對象
21在主工具欄中右擊“選擇并移動”按鈕,打開“移動變換輸入”窗口。確定前視圖處于激活狀態,在“移動變換輸入”窗口的“偏移:屏幕”選項組中將Y參數設為-170,以確定選擇子對象沿Y軸負值方向移動170 mm,如圖19-16所示。

圖19-16 移動子對象后的效果
22退出子對象,將其命名為“花池01”。選擇“草坪01”對象,為其添加“擠出”修改器,在“數量”參數欄中鍵入-30。
23 將“草坪01”對象塌陷為“可編輯多邊形”,并打開“頂點”子對象層。使用同樣的方法,將對象頂部外側的子對象向下移動,得到如圖19-17所示的效果,然后退出子對象層。

圖19-17 移動子對象
24 在頂視圖上選擇“花池01”和“草坪01”對象,然后執行菜單欄中的“工具”/“陣列”命令,打開“陣列”對話框。在“旋轉”行單擊按鈕,啟用“總計”設置。然后在右側的Z參數欄中鍵入360,以確定所需要旋轉復制的角度。在“對象類型”選項組中選擇“實例”單選按鈕,以確定復制的類型,在1D單選按鈕右側的“數量”參數欄中鍵入4,如圖19-18所示,然后單擊“確定”按鈕,退出該對話框。

圖19-18 設置“陣列”參數
25退出“陣列”對話框后,花池和草坪模型創建結束,如圖19-19所示。

圖19-19 花池和草坪模型效果
26接下來創建噴泉周圍的臺階模型。在頂視圖中創建一個管狀體對象——Tube01,將“半徑1”參數設為7495、“半徑2”參數設為7873、“高度”參數設為300;將“高度分段”、“端面分段”和“邊數”參數分別設為2,1,50。選擇“切片啟用”復選框,適當設置“切片從”和“切片到”參數,使其與兩個花池重合,如圖19-20所示。

圖19-20 設置“切片啟用”參數
27使用同樣的方法,創建出外圍的其他3個臺階,如圖19-21所示。

圖19-21 創建外圍的其他3個臺階
28選擇新創建的4個Tube對象,在頂視圖中使用“陣列”工具,創建出其他臺階對象,如圖19-22所示。

圖19-22 創建臺階對象
29 現在噴泉模型就全部創建完成了,如圖19-23 所示為該模型添加材質和燈光后的效果。如果讀者在制作本實例時遇到什么問題,可以打開本書附帶光盤“建筑構件/公共設施/實例19:噴泉/噴泉.max”文件進行查看。

圖19-23 噴泉模型添加材質和燈光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