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三次金融大爆炸:大發展還是大平倉(3)

再次,就是地緣政治因素。例如伊朗核問題已成為影響國際油價最重要的因素,其不僅直接增大了供給中斷的風險、推升了油價,也間接提高了黃金市場抗通貨膨脹的作用,提升了金價。而長期來看,由于未來20年亞洲的能源需求占全球需求的比重將翻番,資源爭奪問題將進一步導致資源地緣政治關系日益緊張,總體上將促使一些投資者買入商品以求避險,從而推動商品價格的長期走強。

可見,后危機時代,所謂“失靈”不是大宗商品“價格失靈”,而是判斷價格的坐標正在失靈。大宗商品價格從供求決定論轉向由供求、金融、地緣、貨幣等撮合而成的復雜的對角線。其中,盡管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涌入大宗商品市場,而且根據國家發改委相關部門對國際原油的分析,在原油價格走勢中已有30%是金融炒作的因素所致,但在大宗商品價格形成方面,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供求關系,金融投資、地緣等因素權重的上升只是推波助瀾地加大了波動的幅度或離散度,令對角線把握更難。

站在中國的角度,“價格失靈”其實也是個偽命題。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滯后強化了“中國需求增加——大宗商品漲價”的邏輯鏈條。先是為了應對危機,4萬億元的政府投資和2009年下半年開始的房地產投資的加速,以及汽車、家電和電腦等消費的增長,拉動了鋼鐵、水泥、石化、電力等企業的高增長,以致在全球鋁、銅、鋅、鋼鐵和石油的消費增長中,中國的貢獻都超過了50%;而接下來的地方建設高潮(重慶、湖北、河北等地紛紛推出的投資“大躍進”計劃)無疑更增加了中國對于全球資源的依賴程度。另一方面,資源要素價格改革的滯后以及商品期貨等金融發展的滯后造成價格機制的不順暢、不完善,“中國需求”與“中國定價”的不匹配。例如,在鐵礦石市場,盡管“中國需求”目前占據著超過50%的比重,但一盤散沙的中國鋼鐵業在價格談判中屢屢被動。如今,隨著鐵礦石定價日趨指數化、金融化,中國或又將掉入新的衍生品陷阱。國內期貨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參與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時的經驗匱乏已是中國企業的普遍軟肋。反觀國內猖狂的農產品投機行為,讓蔗糖等國家戰略性物資定價權旁落,也令受災地區的經濟雪上加霜。事實上,游資的“制勝法寶”在于對市場信息的掌控,這并非行政力量“嚴控價格”就能夠治本,明晰市場預期、完善期貨市場才能對不對稱的投機現象加以對沖或約束。

顯然,面對大宗商品的快速上漲,與其說“價格失靈”,不如說“中國失靈”。而辯證之處在于,福卡一直認為能真正遏制中國經濟增長勢頭、調整發展結構的宏觀調控者之一就是價格(其他還有環保和維權),其不僅可以修正過去被人為扭曲低估的土地、能源、勞動力等要素價格,倒逼產業結構升級,還將進一步削弱行政力量對資源配置的干預,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以國際鐵礦石定價機制改革為例,國有大型鋼鐵企業壟斷的長協價格、享有的成本優勢將不復存在,導致其不得不面對和民營企業(簡稱“民企”)齊頭并進的局面。說到底,沒有不對的價格,只有過了時的分析框架和角度下的被動與盲目。

“金融中心”已不再是個空間概念

京、滬、深三地圍繞金融中心的爭奪由來已久,與此同時,各區域金融中心的紛爭也引得無數“諸侯”競折腰。天津在明確“國家級綜合改革配套區”地位以及濱海新區獲得許可搞金融創新后,很快便從北方金融中心的爭奪戰中脫穎而出,順理成章地加入原來的“三城演義”。再加上原本就有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香港地區,京、津、滬、港、深“五城爭霸”的好戲正在上演。要論誰能最終勝出,還得先從幾個坐標維度進行分析。

從空間坐標上看,五個城市各有理由成為金融中心。京、津是北方經濟的“雙龍頭”;深、港背靠珠三角腹地,在南方經濟中的地位無可替代;而上海則更是具備了獨到的地緣優勢,不僅是連接南北經濟的重鎮,也是國內外經濟交往的關鍵樞紐。在空間坐標的爭奪上,各個城市都有優勢,難以簡單分出高下。但是空間坐標之于金融中心的意義,在21世紀信息技術之下的權重已大幅下降,因此糾纏于空間爭奪的意義已經不大。

從行業坐標來看,當前中國金融已經突破單一的銀行業態,呈現“銀行+混業、證券+期貨、投資銀行+基金、私募+錢莊”的多元化格局。但現有的金融中心爭奪戰大多圍繞銀行作為爭奪的中心,如北京將“四大行總部所在地”引為籌碼,上海不斷出政策吸引四大行總部南遷等,本身就是有失偏頗的。事實上,金融行業并非一成不變,組織創新不斷地引領金融業態進化,新金融機構的特征是“章魚型”的、通吃跨行的,絕非固定形態,商業銀行可以變投資銀行,也可以變私募,且這種衍化正在呈現加快態勢。在此推導下,成為金融中心的關鍵并不在于吸引某種金融機構如銀行或基金的數量多少、規模大小,而在于誰能為金融組織提供更為便利的創新條件,那么它勝出的概率將極大增加。

從時間坐標看,工業文明背景下,社會經濟的主體是實體經濟,金融更多發揮的是為實體企業提供資金融通的作用,金融交易相對簡單,金融中心是工業經濟對資金融通效率提高要求的產物,由此,金融機構集中可以降低經濟運行的成本。當資本流轉超越實體經濟的需要時,金融便從工業文明派生而出,虛擬金融可以與實體經濟脫鉤,進行自我循環,此背景下產生的金融中心更加強調自由的理念,其形態也不再受實體經濟的束縛。比如傳統的金融中心紐約市的華爾街,近年來已開始跨出國門,在世界上廣泛聯網結盟,現在華爾街的實質已經是遍布全球的網絡體系以及足以影響全球經濟的政策來源地。而英國的倫敦金融城就是在金融大爆炸背景下產生的經典金融中心,它與原來的倫敦金融中心最大的不同就是放開了資本的管制,它之所以誠邀上海進行金融合作也是在嘗試對其金融中心形式進行突破變形。

綜合上述三個坐標分析,吻合時間坐標是設立金融中心的前提,隨著人類文明時間坐標的推移,金融中心的形式、外延都在隨外部條件而變化。在此條件下,遵循行業坐標則是打造金融中心的必要條件。相對而言,在信息技術及金融大爆炸背景下,空間坐標的意義則在淡化。反觀現有的金融中心搶奪和爭論,仍停留于工業文明背景下的金融中心地理位置與傳統金融業務范疇,與時代要求存在較大錯位,這也是上海金融中心規劃遲遲無法兌現的根本原因。

從中國經濟的時間坐標看,連續兩年的股市井噴拉開了中國金融泛化的序幕,改革開放30年產生的大量資金囤積資本市場,積蓄著金融大爆炸的能量。從目前金融條件分析,香港地區由于深厚的歷史積累具備領先優勢,但內地擁有后發優勢,將獲得更多的落差機遇。根據國際經驗,“金融大爆炸”會使銀行儲蓄占金融資產比例下降到50%左右。當前,中國居民金融資產的70%~80%仍放在銀行,股票和基金只占20%~30%,顯然,儲蓄將繼續搬家,但它們受制于資本項目未開放,只能在內地市場進行。從內地幾個城市的金融基礎設施和發展條件看,只有上海具有完備的承接爆炸的條件:中國人民銀行第二總部已經在上海就位,外資金融機構大量落戶,股票、黃金、貨幣等交易所都在國內占據領頭地位,特別是金融期貨交易所也即將開業,差不多涵蓋了從高端到低端、從監管層到各種金融機構的廣泛領域。由此,金融中心憑著這一歷史機緣將在很大概率上落戶上海,而不是通過和其他城市拼政策優惠、硬件建設而爭取得來的。金融大爆炸“炸出”的大量剩余資本及一定量的金融工具才是金融中心產生的必備條件。但問題是屆時落戶的金融中心究竟是什么模樣?

歷史經驗表明,是先有金融才有中心,而不是先有中心才裝進金融,正如當年美國最初的投資者站在華爾街的梧桐樹下進行股票買賣時,并不是為了一個世界金融中心的出現,僅是為了交易的方便。后來發展起來的金融中心大多在一個地理范圍之內畫地為牢,其原因也主要是為便于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流溝通,同時能夠促進為市場需求而建立起來的客戶關系。在那些地方成為所謂的金融中心之前,我們并不知道金融中心本來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僅僅當這些城市扮演了世界上重要的金融活動的集散地之后,我們才把它們稱為金融中心。

隨著金融業態的日益多元、網絡信息技術的日益發達,交易成本日益降低,當今金融生態已經不需要扎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各種新型的金融業務可以方便地搬遷,不像傳統的銀行、證券交易那樣必須相對固定,如大量的私募甚至可以居無定所,四處游擊。相應地,金融中心的概念也在發生變化,開始突破地理意義的中心概念,而呈現網絡化。同時,有形金融中心的弊端也在顯現,比如由于太過顯眼而易成為恐怖分子襲擊的目標(“9·11”事件中世貿雙子塔被摧毀,極大地打擊了美國的金融中心)。

因此,盡管原來有關方面用心良苦地在上海浦東陸家嘴進行了大量硬件建設,但那并不代表金融中心,因為新的金融業日益呈現時空無限制和手段多維化,自發地會有其“中心”邏輯:金融標準制定能力、業務網絡集成能力、金融機構創新能力以及戰略謀劃能力強、金融機構較多的地方都將有可能成為金融中心。從現實的外貌上看,“新金融中心”將在更大空間產生,比如說整個浦東,甚至包括上海其他地區如福州路、淮海路等,只要有大量金融需求的地方就有可能與金融中心沾邊,核心要義是金融網絡的暢通無阻、成本低廉。

金融主題詞:“價格”與“蒸發”

過去幾年,金融監管機構已明顯把調控重點放在金融業,主要是資產價格、證券市場、外匯管理等方面,進而也可以看到一系列的宏觀調控、貨幣政策都圍繞此展開。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的貨幣政策有了很大改變,從過去的不關注資產價格到關注,甚至關注程度與整體的貨幣政策調控并駕齊驅,足見央行對資產價格以至整體金融業的重視。央行傳統的四大目標為:促進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擴大、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穩定物價(西方國家通常是單一目標,即防止通貨膨脹),如今將再增加調控資產價格一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城市| 紫阳县| 秦皇岛市| 和顺县| 永平县| 扶风县| 乌拉特中旗| 鄯善县| 宣恩县| 山丹县| 济南市| 马关县| 西安市| 黄骅市| 龙岩市| 呼图壁县| 梁山县| 吉水县| 新绛县| 德格县| 海口市| 四川省| 莲花县| 大田县| 宣威市| 织金县| 嘉善县| 酉阳| 安国市| 陇南市| 西华县| 五华县| 怀化市| 潼南县| 金湖县| 龙里县| 巩留县| 鲜城| 丰顺县| 河西区| 舞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