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室廬(4)

  • 長物志
  • 文震亨
  • 4662字
  • 2015-08-06 17:05:00

山齋之旁,如果不建一間小茶房,來客人怎么招待?想那長日漫漫,若有幾位知己好友前來做客,大家都是富貴閑人,不愁生計,聚首便是暢快閑聊,如此場合,豈能少了清茶一杯?故而首要事務,是建一間小茶舍,里面?zhèn)浜镁碌牟杈?,還有新一年采下的上好茶葉。更要調教一個乖巧、手腳伶俐的童子,把端茶送水的差事辦得妥妥當當?shù)?。主人命童子,別的事一概不做,專管茶事,務必做得精湛。要每日去山間取來清澈的泉水,以清寒的泉水煮茶,濃香撲鼻。客人來了,只須招呼一聲,碧青的茶湯就添上了。眾人聊天時,若一時沒了話題,還能以童子取笑。這位專管添茶的小童,可以取個好聽的名字,譬如叫“茗煙”,“茗”就是指茶葉,這個名字也十分應景。

又或者寒冬臘月,夜里無聊,一個人在房里獨坐發(fā)呆,就算沒有佳人添香,總歸要有一個小童送杯茶來。堂堂的世家大族,錦衣玉食的,倘若夜里獨坐時,連個在旁伺候茶水的人都沒有,這成何體統(tǒng)?故而幽人之務,要過得舒服,首先得把宅院里的建筑規(guī)劃好,許多關鍵的細節(jié),是不能遺漏的。

琴室

古人有于平屋中埋一缸,缸懸銅鐘,以發(fā)琴聲者。然不如層樓之下,蓋上有板,則聲不散;下空曠,則聲透徹?;蛴趩趟?、修竹、巖洞、石室之下,地清境絕,更為雅稱耳。

【譯文】

古代有人在平房中埋一口缸,缸中懸掛銅鐘,用以與琴音產生共鳴。然而這不如在閣樓的底層彈琴,由于上面樓板封閉,琴聲就不會散;下面很空曠,琴聲就很透徹。或者把琴室設在挺拔的松樹下,茂林修竹間,山間的巖洞、石屋里,這些地方清凈雅潔,風景絕妙,更具風雅。

【延伸閱讀】

彈琴很有講究,《文會堂琴譜》中歸納了“五不彈”“十四不彈”及“十四宜彈”?!拔宀粡棥睘椋骸凹诧L甚雨不彈,塵市不彈,對俗子不彈,不坐不彈,不衣冠不彈?!薄笆牟粡棥睘椋骸帮L雷陰雨,日月交蝕,在法司中,在市塵,對夷狄,對俗子,對商賈,對娼妓,酒醉后,夜事后,毀形異服,腋氣臊臭,鼓動喧嚷,不盥手漱口。”“十四宜彈”為:“遇知音,逢可人,對道士,處高堂,升樓閣,在宮觀,坐石上,登山埠,憩空谷,游水湄,居舟中,息林下,值二氣清朗,當清風明月?!?

【名家雜論】

在“琴棋書畫”四大藝術修養(yǎng)中,琴居首位。在清風明月、夜雨蓬窗、山水坐臥、清流泛舟之時,操琴一曲,更是高雅之極。自古隱士高人都善彈琴,如陶淵明是“少學琴書,偶愛閑靜”,王維是“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今人能從傳世繪畫中看到古人彈琴的環(huán)境,大都在風景清嘉處操琴:或是空闊的水邊空地,或孤松下的巨石,遠處有崇山峻嶺,近處伴著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這樣的場景,完全符合“地清境絕”的要求。琴士之旁,絕無閑雜人等,除了一兩位風姿高邁的雅人在旁作知音聆聽狀,便是烹茶煮酒的童子。往往是石邊水畔,古松虬曲,一位高士潛心撫琴,一位知音端坐聆聽,悠然神會。

善操琴者,大都潔身自好,風骨高潔。東晉名士戴逵彈得一手好琴,但他有高蹈出世之志,不諂媚權貴。太宰司馬請他彈琴,戴逵把琴摔碎,表示不愿為王門伶人。

彈奏古琴,并非以高明琴技炫耀于眾,而是追求一種高潔淡泊的精神境界。范仲淹曾問琴理于崔遵度,崔答曰:“清麗而靜,和潤而遠?!彼J為彈琴之道,在于清麗又寧靜,音色和潤而悠遠。琴音要不染濁氣,清雅悅耳,所謂“彈琴不清,不如彈箏”。這是一種經過藝術陶冶的澄凈精純的境界。

焚琴煮鶴是最令幽人高士痛心疾首之事。宋代人講,最煞風景的,有這幾件事:清泉濯足,花下曬裈,背山起樓,燒琴煮鶴,對花啜茶,松下喝道……在山間清泉里洗腳;在紛繁花枝上晾曬內衣褲;背著山蓋一座樓,以致山間的風景都看不到;有人把古琴當柴火去燒,把仙鶴煮了當肉吃;還有人含一口茶,對著花直噴過去;清幽的松樹之下,有官轎路過,官差大聲吆喝著讓行人避道……浴室前后二室,以墻隔之,前砌鐵鍋,后燃薪以俟〔1〕。更須密室,不為風寒所侵。近墻鑿井,具轆轤,為竅引水以入。后為溝,引水以出。澡具巾帨〔2〕咸具其中。

【注釋】

〔1〕俟:等待。

〔2〕巾帨:手巾。

【譯文】

浴室是前、后兩間,用墻隔開,前室砌有鐵鍋,后室燒柴火以待用。浴室得是密封的,不讓冷風寒氣侵入??拷鼔Φ牡胤借従惭b轆轤提水,在墻上鑿孔引水進來。在浴室后面挖一條小溝,把水排出去。洗澡的毛巾之類用具都置備其中。

【延伸閱讀】

古人極重視盥洗沐浴,這不僅是衛(wèi)生習慣,更是禮制的一部分。古代的盥洗沐浴分得很細致,《說文解字》云:“沐,濯發(fā)也;浴,灑身也;洗,灑足也;澡,灑手也。”洗頭、洗身、洗腳、凈手,都有不同的講法?!抖Y記·內則》記載:“男女夙興,沐浴衣服,具視朔食?!泵糠曛匾兆?,家中男女主人要早起,沐浴更衣,準備豐盛的膳食。

殷商時已經有“齋戒之禮”,到西周則成為定制。齋戒之禮是一種沐浴禮儀,舉行隆重的祭祀典禮之前,要沐浴凈身,以示虔誠。周代有一種制度,稱“湯沐邑”,是指諸侯朝見天子,天子賜以王畿以內的土地作為封邑,以供住宿和齋戒沐浴。此后,皇族中的公主、郡主等收取賦稅的私人領地,也稱“湯沐邑”。

【名家雜論】

明清兩代的浴室很發(fā)達,有官中設的澡堂,有私家浴室,還有公共澡堂。明代官中的澡堂稱“混堂”,并設有混堂司,屬內監(jiān)二十四衙門中的四司之一,負責宮內沐浴之事。社會上的公共澡堂則收費低廉,服務周到,有的公共浴池還通宵營業(yè)。南京城里的明代澡堂稱“甕堂”,使用了600多年,至2014年才宣告停業(yè)。

明代的私家浴室,其建造正如同文震亨所說,有前后兩間,一間生火燒熱水,另一間用來洗浴。浴室是密閉的,以防風吹受寒,可見當時的人,天寒時也都洗浴。明代已有蒸汽浴,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中記載:“日必再浴,不設浴鍋,但置密室。高設木格,人坐格上,其下熾火沸湯蒸之,肌熱垢浮,令童子擦去?!便逶〉娜俗谀炯苌希旅嬲羝v,蒸熱之后,還有專門的童子侍候擦洗。

清代的浴室更盛行。特別在江浙一帶,盛況空前?!稉P州畫舫錄》記載,當時揚州浴室遍布,許多浴室設計細致,服務周到。有的砌白石為大方池,中間分數(shù)格,大格水較燙,中格次之,小格水不甚熱,供兒童洗浴,稱為“娃娃池”。

江南一帶還流行花瓣浴,稱“花浴堂”。據(jù)《夜航船》記載,浙江蘭溪一帶,許多農家以種花、販花為生,種茉莉、秋蘭、洋茶、鹿蔥、夜來香、水木樨、素馨、紅蕉等花,一年四季都有鮮花上市。因此當?shù)厝吮阋曰▉砉┰杼孟丛?。浴室內,用白石砌成大池子,池子很大,有三四畝。有的池子隔成小間,一人一間,里面的水中都放鮮花。有專門的人在外面伺候,里面?zhèn)溆兄裢玻瑢懼吧蠝亍薄爸袦亍薄拔亍薄巴恕薄凹印钡茸?。洗浴的人在格子間里面,如果覺得水涼了,就敲竹筒讓侍者加熱水,如果覺得熱了,就讓侍者加冷水。浴室有窗戶,窗戶上裝風輪,把花的香氣送進去,跟熱水的蒸汽混合,香氣氤氳,十分享受。洗浴間還有許多名號,叫“瑤島蓬山”“蕊宮璇源”“雪香馥?!薄皽鞜┫葱摹钡?,令人聽著都醉了。去一次澡堂,出來整個人煥然一新,如同脫胎換骨。

街徑庭除

馳道〔1〕廣庭,以武康石〔2〕皮砌者最華整?;ㄩg岸側,以石子砌成,或以碎瓦片斜砌者,雨久生苔,自然古色。寧必金錢作埒〔3〕,乃稱勝地哉?

【注釋】

〔1〕馳道:秦代開創(chuàng)的官道,這里指宅院中的大路。

〔2〕武康石:產自浙江武康鎮(zhèn),質地堅硬,磨損性較低,顏色為深赭色,是園林建設中的上等石材。

〔3〕埒:矮墻。

【譯文】

園中的大道和開闊的庭院,用武康石皮來砌地,最為華麗整齊。花叢間,池岸之畔,用石子鋪地,或者用碎瓦片斜著鋪砌,雨淋久了生出苔蘚,自然而古雅。難道一定要耗費巨資打造才稱得上名勝之地嗎?

【延伸閱讀】

“黃金埒”是一個有名的典故,出自《晉書·王渾列傳》所載的王濟的故事:“性豪侈,麗服玉食。時洛京地甚貴,濟買地為馬埒,編錢滿之,時人謂為‘金溝’。”王濟性喜奢侈,當時地價貴,他買地耗費的錢,竟然可以堆滿一堵墻,故當時的人稱為“金溝”。清代趙翼有《青山莊歌》:“已編錢埒買堂成,拼倒金將地布?!卑彦X壘成墻來買屋,形容耗費巨資。

【名家雜論】

蘇州園林的路面鋪裝非常講究,常有的材料有:石塊、方磚、卵石、石板及磚石碎片等。鋪裝不在于用料奢侈,而在于設計的獨具匠心,正如文震亨所說,只要有心,就能營造出“自然古意”,并非是要用錢去堆砌。園林屬于風雅文人的居所,整體的營造要體現(xiàn)出主人優(yōu)雅的審美情趣,土豪做派是會被鄙視的。

路面鋪裝有諸多形制,如常見的花街鋪地。這是以磚瓦為界組成圖案,圖案內鑲以各色卵石、碎石、碎缸片、碎瓷片,組成各種紋樣,形如織錦,頗為美觀。其鋪地色彩大多淡雅,有黃、棕褐、墨黑色等,風格圓潤細膩,與園林所表達的意境十分協(xié)調。鋪地圖案多以傳統(tǒng)題材或民間喜聞樂見的形象為主題。

有用雕磚卵石鋪地,稱為“石子畫”,是選用精雕細刻的磚、細磨的瓦和經過嚴格挑選的各色卵石拼湊而成的路面。做成的圖案很豐富,有以三國戲《古城會》《回荊州》等為題材的圖案,也有以花鳥魚蟲等為題材的圖案。卵石鋪地也較常見。卵石鋪成的路面,耐磨性好、防滑,風格也較為活潑、輕快。

用方磚、條石鋪地,則園路平坦、整潔明凈。有時也會在路邊用卵石或碎石鑲邊,形成主次分明、富有變化的地面裝飾。還有嵌草鋪地,在鋪筑的石料間留一些縫隙,植入土,種上草,形成草石相間的景象。

青苔是路面上很受歡迎的點綴。古人有一種獨特的苔蘚情結,必得見到路上生青苔,才覺得有詩情畫意可以抒發(fā)。故而以碎瓦片斜鋪花壇,靜候雨季到來,池畔悄然生出綠苔……有這種癖好的人,在明代的蘇州一定不鮮見。

樓閣

樓閣作房闥〔1〕者,須回環(huán)窈窕;供登眺者,須軒敞弘麗;藏書畫者,須爽塏〔2〕高深;此其大略也。樓作四面窗者,前楹用窗,后及兩傍用板。閣作方樣者,四面一式。樓前忌有露臺、卷蓬〔3〕,樓板忌用磚鋪。蓋既名樓閣,必有定式,若復鋪磚,與平屋何異?高閣作三層者最俗。樓下柱稍高,上可設平頂。

【注釋】

〔1〕房闥:此處指寢室,閨房。

〔2〕爽塏:指高爽干燥。

〔3〕卷蓬:指卷棚頂,由瓦壟直接卷過屋頂,形成自然的弧形。

【譯文】

樓閣用作寢室的,應該前后環(huán)繞,深邃幽美;用來登高望遠的,應該寬敞華麗;用來收藏書畫的,應該明亮干燥,樓高且深。這是建造樓閣的大致原則。樓建成四面開窗的,前面的楹廊用窗戶,后面及兩旁用板窗。閣建成方形的,四面要用統(tǒng)一的樣式。樓前忌諱設露臺、卷蓬,樓板不能用磚鋪設。既然名叫“樓閣”,就要有樓閣專門的式樣,如果還是鋪磚,與普通的平房有什么差異呢?樓閣建成三層,最俗氣。樓下立柱要稍微高,上面可以建平頂。

【延伸閱讀】

樓與閣,在古代是有區(qū)別的,樓是指重屋,閣是指下部架空、底層高懸的建筑。閣的平面,一般是近似方形,兩層,有平坐。與閣相比,樓的平面更狹一些,但建筑總體更高,顯得修長有致。佛寺中,一般以閣為主體,樓為輔,如天津薊縣獨樂寺的觀音閣,就是以閣為主來組織建筑群。樓一般為藏經樓、后樓、廂樓等,處于建筑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guī)奈恢茫瑢儆谏畈夭宦兜模梢杂米髋斓拈|房、寢室。

【名家雜論】

樓閣是古建筑中的多層建筑物,在建筑群中往往具有標志性。《后漢書·呂強傳》記載:“造起館舍,凡有萬數(shù),樓閣連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飾,不可單言?!惫糯?,樓閣有多種建筑形式和用途。比如城樓,是軍事防御設施,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出現(xiàn),漢代城樓已高達三層。漢代的樓閣建筑很興盛,有闕樓、市樓、望樓等,樓閣的建造與崇信神仙方術有關。漢代的皇帝認為,建造高峻樓閣,可以見到仙人,故而許多高樓拔地而起。即便到了唐代,詩人依然認為,樓閣是與仙人相關的。白居易《長恨歌》中有“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可知蓬萊仙子的住處,是在樓閣之中,周圍有五色祥云籠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阳县| 绩溪县| 寿光市| 巢湖市| 许昌县| 昆明市| 衡水市| 新田县| 灵武市| 武陟县| 项城市| 佛教| 高平市| 北辰区| 新津县| 正镶白旗| 湘阴县| 兴仁县| 简阳市| 五常市| 河北省| 凭祥市| 盐城市| 武鸣县| 佛教| 招远市| 南乐县| 杭州市| 威远县| 延津县| 平潭县| 澄城县| 涞水县| 东莞市| 西昌市| 衢州市| 石门县| 昌平区| 中宁县| 买车| 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