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光學
- 鄭玉祥 陳良堯編著
- 664字
- 2021-02-07 10:14:38
1.3 高斯光束[10~12]
穩態傳播的光波滿足亥姆霍茲方程,柱面坐標系中的亥姆霍茲方程為

設光主要沿z方向傳播,電場復振幅沿z方向緩慢變化。在緩變振幅近似下的解為

所謂緩變振幅近似,即

將式(1.3-2)代入方程(1.3-1),并利用緩變振幅近似,忽略對坐標z的二階導數,得到

在z=0處,振幅為

設試解為

其中,函數f1(z)和f2(z)滿足

將試解(1.3-6)代入式(1.3-4)得


其中

式中

Z0稱為瑞利范圍或瑞利長度。將式(1.3-9)代入試解(1.3-6),得高斯光束的復振幅為

或

于是,高斯光束的電場強度可寫為

下面介紹式(1.3-13)中參量w(z)、R(z)、φ的意義。
1.3.1 高斯光束的束寬與遠場發散角
在z為常數的平面內,高斯光束的場振幅為

這是一個高斯函數。由高斯函數的性質可知,w(z)為場振幅下降到中心值1/e處的半徑值,因此稱為高斯光束的束寬。束寬w(z)隨z變化,具有以下形式

或

可見,束寬按雙曲線規律向外發散。在z=0處,w(0)=w0為最小值,稱為束腰。引入遠場發散角θ0,定義為

1.3.2 高斯光束的等相面曲率半徑
高斯光束的等相面方程為

這里

在傍軸條件下,φ(z)可以略去,故有

除z=0面外,等相面為拋物面。上式也是原點在(0,0,a)、半徑為R的球面方程的傍軸形式,即

當z=0時,R→∞,等相面為平面;當z?Z0時,R~/z,等相面近似為平面;當z=±Z0時,R=2Z0,取極小值;當z?Z0時,R→z,在遠場可看作由z=0點發出,半徑為z的球面波。
1.3.3 高斯光束的縱向相位因子
高斯光束的縱向相位因子為φ=arctanz/( Z0),總相移為

它表示高斯光束在點(r,z)處相對于點(0,0)處的相位差。其中kz為幾何相移,kr2/[2R(z)]為與
徑向相關的相移,φ=arctanz/( Z0)為高斯光束經傳播距離z后相對幾何相移產生的附加相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