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透鏡】
你是自己命運的主人,是自己靈魂的領航人,要過什么樣的人生,全看你自己。調整好你的心態,自己的命運自己主宰,相信自己,你一定能戰勝種種困難,迎接新的勝利。
【24小時心理課堂】
做自己命運的主人,掌控自己的人生路,你需要有自己獨特的定位。波特法則指的就是競爭中最有效的防御,是從根本上阻止戰斗發生。所以,有獨特的定位才會有獨特的成功。
跳出“定論”,做自己的人生設計師
你是你自己人生的設計師,沒有人可以保證你的將來,更沒有人能保證你的生命。有時候,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你就要學會做一個“聾子”!
一群蛤蟆在競賽,看誰先到達一座高塔的頂端。周圍有一大群圍觀的蛤蟆在看熱鬧。
競賽開始了,只聽到圍觀者一片噓聲:“太難為它們了!這些蛤蟆無法達到目的,一定無法達到目的?!痹S多蛤蟆開始泄氣了??墒沁€有一些蛤蟆在奮力摸索著向上爬去。
圍觀的蛤蟆繼續喊著:“太艱苦了!你們不可能到達塔頂的!”其他的蛤蟆都被說服停下來了,只有一只蛤蟆一如既往繼續向前,并且更加努力地向前爬去。
比賽結束,其他蛤蟆都半途而廢,只有那只蛤蟆以令人不解的毅力一直堅持了下來,竭盡全力到達終點。
其他的蛤蟆都很好奇,想知道為什么它就能夠做到。最后,大家驚訝地發現——它是一只聾蛤??!
貝多芬學拉小提琴時,技藝并不高明,他寧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師說他絕不是個當作曲家的料。
歌劇演員卡羅素美妙的歌聲享譽全球。但當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當工程師,而他的老師則說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發表《進化論》的達爾文當年決定放棄行醫時,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經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獵、捉狗、捉耗子的?!绷硗?,達爾文在自傳上透露:“小時候,所有的老師和長輩都認為我資質平庸,我與聰明是沾不上邊的。”
沃特·迪斯尼當年被報社主編以缺乏創意為由開除,建立迪士尼樂園前也曾破產好幾次。
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老師給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不合群,滿腦袋不切實際的幻想?!彼€曾遭到退學的命運。
法國化學家巴斯德在讀大學時表現并不突出,他的化學成績在22人中排第15名。
牛頓在小學的成績一團糟,曾被老師和同學稱為“呆子”。羅丹的父親曾怨嘆自己有個白癡兒子,在眾人眼中,他曾是個前途無“亮”。
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3次還考不進去。他的叔叔曾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
《戰爭與和平》的作者托爾斯泰讀大學時因成績太差而被勸退學。老師認為:“他既沒讀書的頭腦,又缺乏學習的興趣?!?
這些人如果不是堅持“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別人的評論所左右,怎么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
哈佛告訴學生:你是你自己人生的設計師,唯一能保證你的將來的人,只能是你自己。被別人保證,并且照著別人的保證去做的人,他的生命注定只能平淡無奇、碌碌無為。只有對自己的生命充滿激情和幻想的人,才會不斷超越自己,達到一個又一個高峰,人生也才會因此而絢麗多彩、跌宕多姿。
如果將自己的發展依賴于別人的定位,而沒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沒有自我實現的欲求,就不可能做出一番事業。你的生命要靠自己去雕琢。你要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確定人生的目標,也就是為自己“人生道路怎么走”、“朝著什么方向走”、“最終要達到什么目的”進行設計。你要跳出別人的“定論”,勇敢地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心靈透鏡】
你是你自己人生的設計師,你是你命運的主人。成功不是一場等待,生命不是一個計劃,所有的行李已經備齊,出發的樂章已經奏響,你還在等什么呢?出發吧,不要再找任何借口,請馬上行動!當你邁出第一步的時候,一個全新的人生將在你面前展現。
【24小時心理課堂】
隨大流是人類的一種思維定式,這種思維定式在錯誤的誘導下會引發集體犯罪行為,即越軌的集群行為。它指的是,許多時候,在明知一件事是違法或犯罪的情況下,一個人可能不會去做,但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經做了,且在當時得益而沒有產生處罰后果時,從眾定式就會使人們產生非理性思維,法不責眾的心理就會充斥于胸。
幸福人生的秘訣在于自己的把握
一味聽信于人者,便會喪失自己,便會做任何事都患得患失、誠惶誠恐。這種人一輩子也成不了大事。
從前,有一位畫家想畫出一幅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畫,于是他用了很長時間,畫了一幅自認為很完美的畫。畫畢,他拿到市場上去展出。畫旁放了一支筆,并附上說明:每一位觀賞者,如果認為此畫有欠佳之處,均可在畫中做記號。
晚上,畫家取回畫,發現整個畫面都涂滿了記號——沒有一筆一畫不被指責。畫家十分不快,對這次嘗試深感失望。
畫家決定換一種方法去試試。他又摹了同樣的畫拿到市場展出。可這一次,他要求每位觀賞者將其最為欣賞的妙筆都標上記號。當畫家再取回畫時,他發現畫面又涂遍了記號——所有曾被指責的筆畫,如今卻都換上了贊美的標記。
“哦!”畫家不無感慨地說道,“我現在發現一個奧妙,那就是:我們不管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滿意就夠了。因為,在有些人看來是丑惡的東西,在另一些人眼里恰恰是美好的?!?
哈佛告訴學生:不要因為別人的判斷而改變自己的想法。正所謂眾口難調,一味聽信于人者,只會喪失自己,做任何事都患得患失、誠惶誠恐。
事實就是這樣,你做一件事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只要有一部分人支持你就好了,何必因為一味地聽信于人,而放棄了本真的自我呢?
一位優秀的母親,曾給她的孩子寫了這封直抵心靈的信:
我能給予你生命,但不能替你生活。我能教你許多東西,但不能強迫你學習。我能指導你如何做人,但不能為你所有的行為負責。我能告訴你怎樣分辨是非,但不能替你做出選擇。我能為你奉獻濃濃的愛心,但不能強迫你照單全收。我能教你與親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但不能強迫你這樣做。我能教你如何尊重他人,但不能保證你受人尊重。我能告訴你真摯的友誼是什么,但不能替你選擇朋友。我能對你進行性教育,但不能保證你保持純潔。我能對你談人生的真諦,但不能替你贏得聲譽。我能提醒你酒精是危險的,但不能代替你對它說“不”。我能告訴你毒品的危害,但不能保證你遠離它。我能告訴你必須為人生確定崇高的目標,但不能替你實現這些目標。我能教給你做人的優良品質,但不能確保你成為善良的人。我能責備你的過失,但不能保證你因此而成為有道德的人。我能告訴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義,但不能給你永恒的生命。我能肯定我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予你最美好的東西,但不能給予你前程和事業。
孩子,我能為你做很多,因為我愛你;但是,你要明白,即使我愿意永遠和你在一起,也還是要由你自己做出那些重要決定。為此,我只求燦爛陽光永遠照亮你的人生之路,使你總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每一位讀懂這封信的人都明白了這樣一個哲理:人生之路無論坎坷還是幸福,只能由自己全程駕馭。
別人能教給你的僅有少許,幸福人生的秘訣在于自己的把握。
【心靈透鏡】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睂τ谕患虑?,每個人各有自己的意見,你可以參考任何人的意見,卻不能讓他人代替你做主。不要讓他人的論斷束縛自己前進的步伐,請追隨著你的熱情、你的心靈,它們才會帶你實現夢想。
【24小時心理課堂】
我們知道,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然而一旦有一只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就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這種現象被稱為“羊群效應”,指人們經常受到多數人影響,而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也被稱為“從眾效應”。
【測測你的從眾指數】
你懷疑自己有從眾心理嗎?仔細回憶一下,近兩個月以來,是否經常出現下列情況?
1.對大眾信息特別敏感,非常相信。
2.經常跟著大家盲目地行動。
3.看著別人干什么,自己也想干。
4.看別人穿什么,自己也想穿。
5.看別人喜歡看的電視劇,自己也想看。
6.別人說什么好,自己也覺得好。
7.發表意見時,總與大家的意見一致。
8.在集體中,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
測試結果:
上述8個問題,建議你在自然的狀態下,真實地回答。根據回答的結果,可以自測從眾心理指數。
如果有兩個以上回答“是”的話,說明你有了從眾心理,應該引起高度重視。要及時克服,加強學習,提高自身修養,使自己變得有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