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國家級教學基地到國家級示范中心
- 王松武編著
- 3146字
- 2019-01-09 15:09:29
5.續緣示范中心
2005年5月20日,教育部發出《關于開展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和評審工作的通知》(教高[2005]8號),提出在物理、化學、生物、力學、機械、電子、計算機、醫學、經濟管理、傳媒、工程訓練中心等學科建立一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提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所具備的8條準則: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實驗教學觀念;先進的實驗教學體系、內容和方法;先進的實驗教學隊伍建設模式和組織結構;先進的儀器設備配置思路和安全環境配置條件;先進的實驗室建設模式和管理體制;先進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方式;顯著的實驗教學效果;顯明的特色。
這實際上是個“打招呼”文件。
緊接著,2005年6月1日,教育部出臺《關于2005年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申報評審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5]103號),示范中心申報進入實施階段。
事實上早在2004年,我參加桂林世行貸款研討會議,就聽到關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項目的信息。我當時想到,教學基地通過了驗收評估,實驗室正處在良好的發展勢頭,決心要拿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稱號。因此我們開始注意凝練理念,積極推動實驗室開放、推動學生科技創新。當時實資處副處長潘信吉提出對實驗室進行整合,要為中心重新命名,因為實驗中心早期稱為“電子中心實驗室”,教學基地建設期間稱為“電工電子教學基地實驗室”,為有利于申報,于是我提議將“教學基地實驗室”更名為“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由于刁鳴副院長主管實驗室,于是刁鳴出任中心主任,我為中心副主任,做好了申報示范中心的準備。實資處力推我們申報示范中心,我們也自認為有優勢,更有信心,一定要抓住機遇,向“國家隊”發起沖擊。
申報國家級示范中心,先要過省里這一關,參加省級示范中心的評審。2005年9月,我們提交了《黑龍江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申請書》。省教育廳組織專家進校對我實驗中心進行全面評審考察,授予省級示范中心稱號,并推薦我中心參加國家評審。
據悉,全國首批只受理物理、化學、生物、電子4個類別20個左右國家級示范中心,共有79所高校申報,電子類有6個指標。經過篩選,入圍的有8家,即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重慶大學、東北大學,前4家由于實力雄厚,只報材料,不去現場評審,就等于直接入圍。我校與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東北大學則到學校現場評審,從4家中評出兩家。顯然,競爭比較激烈。
我們擬訂了申報工作計劃,迎評準備緊鑼密鼓地展開,工作內容和責任落實到人,如表1所示(當時原版)。
表1 示范中心申報工作計劃

劉志剛校長親自召開協調會,從學校層面整合資源,凝練多年的建設理念、實驗教學體系、管理運行模式、中心特色等。明確實資處作為牽頭單位,要求校電視臺、教務、基建、后勤通力合作。機電學院的機器人團隊、水聲學院的相關科研團隊納入到實驗中心,使中心的實力大增,目標是確保申報成功。
實資處作為牽頭單位,董國強處長、潘信吉副處長經常“泡”在實驗室,現場辦公。在組織申報材料的同時,董、潘兩位處長決定,實驗室全面修繕,內容是粉刷實驗室、鋪地板、安裝監控、鋪設網絡、更換桌椅,涉及16個房間、2000m2,時間非常緊迫。董、潘辦事果斷,迎評期間例行公事從簡,實驗室修繕直接交給校工程隊,略去了打報告、報修繕計劃、審批、招投標等手續,事后結賬,這為迎評節省了時間。因為修繕從10月開始,僅有兩個月時間,其間還要搬遷實驗室,如按常規辦事,勢必貽誤戰機。即使這樣,當實驗室修繕結束時,距評估專家進校也只有兩天時間了。在這段日子里,實資處與我們并肩戰斗,結下了深厚的友情,通過這件事情充分體現了這是一支特別能戰斗,而且能打硬仗的隊伍。
2005年12月中旬,所有的工作均就緒,該上傳的材料均完成,只待專家的到來。
以清華大學副教務長陳剛為組長的專家組于12月23日抵校,對中心總體情況進行了全面評審。專家組聽取了劉志剛校長關于中心的建設模式、人才培養方案及建設目標等情況的匯報,并實地考察了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與教師、學生進行了座談。
2005年12月25日,專家組趕赴沈陽、四川,去評估東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重慶大學。
這時已到2005年年底,從非正規渠道獲悉我校申報首批國家級示范中心成功,我們僅高出東北大學0.4分。多年后,我與東北大學實驗中心主任李景華交流,得知當時他們學校出了點事,校領導都不在家,準備得不充分,為此李老師感慨地說:“還是哈工程好,校長親自出面匯報。”
2006年4月,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名單(教高函[2006]10號),對物理、化學、生物、電子4個學科類別68個實驗教學中心進行了評審,評出物理類6家,化學類8家,生物類5家,電子類6家,共25家。
按照《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席會章程》規定,國家級示范中心按學科分組,電子類學科由北京理工大學羅偉雄老師任組長。不長時間,羅教授退休,北京理工大學韓力老師接任組長。
截至2010年,國家級示范中心全部評完,全國已評出259所高校的501家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覆蓋物理、化學、生物、電子、力學、工程訓練中心等32個學科類別,經教育部高教司同意,對原有學科組、管理組進行了補充、調整和重組,完善聯席會組織機構。共設立20個學科組(有的學科示范中心數量較少,進行適當的合并),5個管理組。
電子學科組的示范中心42家,分布在37所高校。
第一批,2005年度6家:
東南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華中科技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北京理工大學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實驗中心
哈爾濱工程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第二批,2006年度8家:
北京交通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西安交通大學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
東北大學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青島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蘭州交通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河南理工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第三批,2007年度13家:
大連理工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基礎實驗中心
武漢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中國礦業大學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浙江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重慶大學電工電子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北京郵電大學電子信息實驗教學中心
長春理工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電子電路實驗教學中心
長江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中北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山東科技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第四批,2008年度13家: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控制實驗教學中心
大連海事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實驗中心
東北電力大學電氣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湖南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華南理工大學電氣信息及控制實驗教學中心
南昌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清華大學電氣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天津大學電氣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西藏大學信息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廈門大學電子信息實驗教學中心
第五批,2009年度2家:
重慶郵電大學移動通信技術與網絡實驗中心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實驗教學中心
電子類國家級示范中心目前已成為聯席會成員單位最多的學科組,北京理工大學韓力仍任學科組長。
截至2010年,我校共建設了20個實驗教學中心,其中有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黑龍江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10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構成了4∶6∶10的格局,其中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工程訓練中心、物理實驗教學中心、船舶與海洋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涵蓋了公共基礎、技術基礎、綜合訓練和反映學校特色的專業實驗教學中心,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建設質量及涵蓋的種類上,均位于全國高校的前列。我校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取得的成效與富有遠見的建設思路、先進的管理理念、現代化的管理手段與日常的建設經驗積累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