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配送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1.3.1配送中心的功能
通常情況下,配送中心應具有如下功能。
1.采購(purchase)功能
采購功能是配送中心根據市場或下游客戶的需求情況,制定統一的采購計劃,并由專門人員與部門組織實施的一項功能。由于市場需求是多變的,因此采購計劃也是經常要隨之調整的。
2.運輸(transportation)功能
將上游供貨方的商品運送至配送中心,就是配送中心的運輸功能。不過,從理論和現實的角度看,多數情況下,這項任務并不由配送中心自己完成,而是由供貨方直接送達配送中心,或者由第三方物流企業送達配送中心。

圖1.2 配送中心的典型作業活動及作業流程
3.儲存(storing)功能
為了更好地完成向客戶配送商品的任務,為了更好地發揮保障生產和消費需要的作用,配送中心通常要興建現代化的倉庫,并配備一定數量的倉儲設備,存儲一定數量的商品,通過儲存產生商品的時間效用。某些區域性的大型配送中心和開展代理交貨配送業務的配送中心,不但要在配送商品的過程中存儲商品,而且它所存儲的商品數量更大,品種更多。因此,儲存功能是配送中心的重要功能之一。
但總的來說,現代物流更強調物品的流動,在配送中心儲存只是暫時的,最終是希望能夠使下游商品更好地流動起來。
4.搬運裝卸(loading and unloading)功能
搬運裝卸伴隨著配送中心的各個作業環節,起著聯結和轉換各環節的作用,關系到配送中心的作業效率和作業成本。搬運裝卸作業的機械化、電子化和自動化可以大大加快商品的中轉和流動速度。
5.流通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功能
流通加工是指配送中心為保證商品質量、促進商品銷售和實現物流高效化,而對物品進行的有關加工和作業如分裝、分揀、分割、剪裁、組裝、計量、質量檢查、貼標簽等。流通加工也是配送中心的重要功能之一,常見的流通加工有以下幾種。
(1)分裝。從配送中心的角度來看,它們往往希望采用大批量的進貨來降低進貨價格和進貨費用;而客戶企業為了降低庫存、加快資金周轉、減少資金占用,往往要采用小批量進貨的方法。為了滿足客戶的要求,即客戶的小批量、多批次進貨,配送中心就必須對大批量進貨商品進行分裝。
(2)分揀。由于配送中心的眾多客戶彼此在經營性質和規模上相差很大,因此,配送中心在訂貨或進貨時,不同的客戶對貨物的種類、規格、數量會提出不同的要求。為了同時向不同客戶配送多種貨物,配送中心必須采取適當有效的方式對貨物進行揀選,并在此基礎上,按照配送計劃分裝和配裝貨物。這樣,配送中心就增加了分揀貨物的功能。
(3)分割。對于某些商品,為了兼顧大批量集合運輸的高效率、低損失與消費者的小批量、多樣化、定制化需求,常常要將大塊或大卷的物品進行必要的分割,如鋼板、玻璃等的分割、套裁等。這樣做,從客戶角度來看,省事、省力,方便了消費;從配送中心角度來看,不但促進了銷售,而且有利于加工余料的充分利用;另外,搭配套裁還可以減少邊角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對客戶、對自己、對社會都有很大的好處。
(4)組裝。某些商品由于自身的特殊形狀,在運輸、裝卸作業中效率較低,且極易發生損失,需要進行適當的流通加工以彌補它們的物流缺陷。例如,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等在消費地區的組裝加工可防止整車運輸的低效率和高損失。
6.組配(assembly)功能
一方面,由于每個客戶企業對商品的品種、規格、型號、數量、質量、送達時間和地點等的要求不同,配送中心必須按客戶的要求對商品進行分揀和組配;另一方面,配送中心的運輸工具載重量和容積,與所需要配送商品的重量和容積并不會每次都正好合適,因此必須合理組織,安排好物品的配載作業。配送中心的這一功能是其與傳統倉儲企業的明顯區別之一,也是配送中心的重要特征之一。
7.包裝(packaging)功能
根據商品向下游流轉的過程和目的不同,配送中心對商品進行不同的包裝。這個過程既包含大袋換裝小袋的簡單包裝,也包括為了促銷而進行的漂亮包裝。總的來講,商品包裝要滿足消費者、運輸商和銷售商的要求,既起到保護商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的作用,同時還要降低包裝成本。
8.集貨(goods collection)功能
配送中心憑借其特殊的地位及其擁有的各種先進的設施和設備,將分散在各個生產企業的商品集中到一起,然后經過分揀、配裝向多家客戶發運。
9.配送功能
這里所說的配送概念比較狹窄,僅指配送中心經過進貨、分揀、組配等作業后,選用合適的運輸工具,依照合理的配送路線,向下游客戶送貨的過程,屬于較小區域內、短距離、多頻率的商品送達服務過程。
10.退貨回收(returned recycling)功能
配送中心要對下游滯銷商品的退貨、不合格物品的返修、包裝容器的周轉等進行有效處理。
11.直接換裝(cross docking)功能
直接換裝有時又稱交叉轉運,是配送中心比較特殊的一種作業形式,它是指物品到配送中心后,直接從一種運輸工具上換載到另一種運輸工具上的轉換方式。它無須存儲,直接將剛收到的貨物經過適當分類整理后換裝轉運到發貨站臺。直接換裝消除了入庫、儲存和揀選等作業,減少了作業時間和成本,加快了貨物流轉速度,并能夠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因此,直接換裝的應用正越來越廣。據美國1995年統計,約有75%的食品倉庫和配送中心將來自供應商的商品直接轉運到零售食品店。直接換裝與傳統倉庫功能的比較如圖1.3所示。

圖1.3 直接換裝與傳統倉庫功能的比較
12.信息處理功能
它主要指配送中心為溝通物流配送各環節、各作業間的活動而建立信息系統和信息網絡,有效地為客戶提供有關貨物的購、儲、運、銷一體化服務及有關咨詢服務,協調各部門、各環節的配送作業。這些信息包括配送商品的數量、質量、速度、時間、成本等作業管理信息,與上下游客戶的關聯信息、市場信息、政策信息等。
13.增值服務功能
增值服務是指在基本服務的基礎上替客戶著想、為客戶提供的延伸服務和額外服務。增值服務有時需要更多的成本,所以配送中心常常通過提高服務收費或獲得更多的業務予以補償。一般來說,增值服務需要創意和智慧,需要從客戶的角度思考,因此增值服務的內容也隨著配送中心的不同、客戶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以下幾種服務都可以認為是配送中心提供的增值服務。
(1)在包裝上按客戶的要求進行特殊包裝,設定特定的標記,并幫助客戶制作價格標簽。(2)配送中心不僅承擔訂貨處理、儲存服務和配送服務,還提供諸如退貨、返修、回收商品等逆向物流服務。
(3)配送中心不僅和貨主發生物流費用的結算,而且受貨主委托,替貨主向收貨人結算和開票,即通常所說的“代收貨款”。
(4)配送中心提供與促銷有關的增值服務,如銷售點展銷臺的配置、銷售點擴大宣傳和促銷材料的物流支持等。
(5)準時制(Just In Time,JIT)配送服務,在準確的時間,準確地將適當質量和價格的商品送到客戶手中,為JIT生產和JIT銷售提供支撐。
(6)配送中心根據自己的行業經驗和專業知識,為貨主提供方案策劃、系統設計等物流方面的咨詢服務,代替貨主選擇和評價運輸商、倉儲商及其他物流服務供應商等。這既是一項增值服務,也是一項提高配送中心競爭力的手段。
1.3.2配送中心的作用
根據在物流系統中服務對象的不同,配送中心具有不同的作用。
1.為社會物流系統服務——社會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在社會物流系統中的作用,可以簡單地通過圖1.4 來分析。假設在社會物流體系中沒有設立配送中心,有x家供應商要把商品分別配送到y家銷售商,這是一種分散配送的物流體系,如圖1.4(a)所示;再假設社會物流體系中設立了配送中心,有x家供應商通過社會物流配送中心向y家銷售商供貨,這是一種集中配送的物流體系,如圖1.4(b)所示。

圖1.4 配送中心在社會物流系統中的作用
比較圖1.4(a)和圖1.4(b),可知:
(1)假設供應商和銷售商都為5 家,即x=5,y=5,則分散配送時總的配送次數為xy=25,集中配送時總的配送次數為x+y=10。分散配送次數增多,必然使整個物流成本增大。
(2)集中配送的物流網絡比較有序,而分散配送容易引起物流網絡的無序,出現物流通路的混亂,從而導致交通擁擠。
(3)與集中配送相比,分散配送加重了城市噪聲、尾氣、粉塵等污染和對銷售商周邊居民生活的干擾,社會負面影響較大。
配送中心的設立有效地銜接了商品流通的上游和下游,通過配送中心的規模運作、專業配送,不僅解決了上下游的物流配送問題,降低了它們的物流運作成本,而且可以使它們沒有后顧之憂,從而集中精力去開發、生產更好的產品,去發展、開拓更大的市場。社會物流配送中心屬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一種,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非常明顯的。
2.為企業物流系統服務——企業配送中心
企業配送中心主要有兩種,即生產制造企業建立的、服務于企業生產的配送中心和商貿流通企業建立的、服務于貿易流通的配送中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就會看到企業配送中心不同的作用。
本書僅以商業連鎖企業為例,對其配送中心的重要作用進行討論。
(1)加快商品流通速度,節約流通時間。
(2)有利于實現大批量商品的運輸和存儲,取得良好的規模效益。
(3)有助于提高整個商業連鎖企業的庫存周轉率,壓縮庫存金額和在途商品的金額,加速資金周轉。
(4)通過集中采購、大批量訂貨等方式,使連鎖企業得到非常優惠的折扣,同時大量的訂貨也密切了連鎖企業同供應商的關系。
(5)通過專業化的運作,可以減少物流過程中的商品損耗和財產損失。
(6)集中高效的物流配送活動,有助于使各個連鎖店鋪實現“零庫存”,使店鋪集中精力經營業務,集中配送有力地支持了連鎖企業的營銷活動。
(7)合理、通暢、規模化運作的物流配送,可以提高車輛的利用率,節約能源,減少污染,同時緩解城市交通擁擠的現象。
連鎖企業配送中心不但使企業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給社會帶來了可觀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