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9章 靠邊站,1976(1)

從1975年12月到1976年9月短短一年內,中國有4位高層領導人離開了人世。先是康生,他曾是中共安全部門的領導人,在他的手中有數百名被控背叛革命的干部遇害,他于1975年12月去世。接著是總理周恩來,他死于1976年1月8日凌晨。紅軍的締造者和早期軍隊領袖朱德死于1976年7月。毛主席在1976年9月撒手人寰。隨著這些人的去世和“四人幫”在1976年10月的被捕,一個被奉若神明的革命家只手就能撼動整個國家的時代結束了。

周恩來去世

周恩來走在了毛澤東之前,這使毛澤東得以影響周恩來追悼會的安排。周恩來去世的當天下午,政治局開會籌備追悼會事宜,當時仍名義上擔任副總理的鄧小平于下午6點30分把政治局撰寫的訃告草稿送毛澤東批示。第二天一早毛就批準了訃告,對以毛澤東、王洪文、葉劍英、鄧小平和朱德為首的107人治喪委員會的人選也沒有提出意見。毛甚至同意由鄧小平致悼詞,將周恩來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但是毛澤東沒有出席追悼會。他讓機要秘書張玉鳳解釋說,他行動不便,無法出席。他給周恩來送了一個花圈,除此之外沒有參加其他追悼活動。

到1975年9月,周恩來的體重已從過去穩定的130多斤減少到僅80斤。鄧小平、葉劍英等親密同事常去醫院病房看望他,即便當他已無法說話時也是如此。1月5日他最后一次做手術時,鄧小平和李先念等人守候在一旁。3周恩來去世的當天下午4點,鄧小平向毛匯報說,很多外國代表請求前來表達他們的敬意。當天下午晚些時候鄧小平在會見阿爾巴尼亞大使時宣布,根據毛的指示,外國駐京大使可以參加吊唁活動,各國領導人可以前往中國駐該國使館憑吊,但不必派代表團來京。4當電臺和廣播喇叭里傳出周恩來逝世的噩耗后,舉國上下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在群眾的眼中,周恩來自1973年以來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民眾自發流露的哀痛,堪與1945年羅斯福去世或1963年肯尼迪遇刺在美國引起的反應相比。中國人民還記得一年前周恩來出席全國人大會議時虛弱憔悴的樣子,故而對他的去世并不感到意外,但讓他們擔心的是,再也沒有誰能夠保護國家免于瘋狂了。很多人擔心,周恩來現在已經不能保護他們,接下來不知會發生什么。

1月11日,北京居民只是從小道消息得知為周恩來送葬的車隊將在當天出現,就已紛紛聚集在天安門廣場,表達他們的哀思。這天下午,運送周恩來遺體的靈車在一百輛黑色轎車的跟隨下,經天安門廣場駛往西山的八寶山革命公墓,周的遺體將在那里被火化。盡管是數九寒天,但估計有一兩百萬人佇立于街道兩側。5悼念的群眾聽到讓他們擔憂的謠言說,政治局不顧周恩來的遺愿,下令將他的遺體火化,他們憤怒地堵住了車隊,直到周恩來遺孀鄧穎超向他們保證說,遺體火化是周恩來本人的要求。1月12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幅覆蓋著黨旗的周恩來遺體的照片,這意味著悼念活動已得到允許。7于是成千上萬的人前往紫禁城旁的太廟(譯按:時稱勞動人民文化宮)瞻仰周恩來的骨灰盒。雖然禁止佩戴黑紗白花,但制作黑紗的黑布和扎小白花的白紙還是在北京脫銷。到1月12日,大約已有200萬人曾前往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敬獻過花圈和祭文。在1月12日的政治局會議上,張春橋提議由葉劍英元帥在1月15日宣讀政治局為追悼會準備的悼詞。葉帥在一個月前剛宣讀過康生的悼詞,盡管鄧小平當時正受到猛烈批判,他還是想給鄧小平一個宣讀悼詞的機會。其他政治局成員接受了葉劍英的建議。毛澤東雖然有權阻止,但是否定政治局的決定也會令自己難堪,因此也同意了由鄧小平宣讀根據政治局指示正式擬定的悼詞。

在追悼會上,鄧小平代表黨中央向精心挑選的5000名與會者宣讀了悼詞。據經常給周恩來和鄧小平當翻譯的冀朝鑄回憶,很少感情外露的鄧小平“讀到’我們的總理‘時聲音哽咽,停頓了一下。每個人也都在落淚”。半個世紀以來,鄧小平的生活與周恩來難分難解,兩人都在毛手下兢兢業業干了幾十年,也都在毛手下受過罪。這是鄧小平在1977年春天復出之前的最后一次公開露面。

鄧小平宣讀的悼詞頌揚了周恩來。悼詞中說,周恩來為黨,為戰無不勝的人民解放軍,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為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立,為工人、農民和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做出了貢獻。他為無產階級專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外交事務上他貫徹了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線。周恩來同志一生忠于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他總是顧全大局,遵守黨紀,善于團結絕大多數干部。他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為其他領導人樹立了生活艱苦樸素的榜樣。鄧小平又總結道,他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同疾病做了頑強的斗爭。12追悼會一過,立即宣布正式的悼念活動結束。盡管報紙上刊登了追悼會的簡訊和鄧小平致的悼詞,但與革命領袖去世時通常的做法相反,版面上幾乎沒有刊登任何介紹周恩來生平的文章,也沒有關于天安門廣場上和運送靈柩時參與悼念的群眾人數的官方估計。

對于這種淡化周恩來去世的做法,很多人感到憤憤不平,不僅是因為沒有為受到他們崇敬的人舉行適當的悼念會,還因為這暗示著周恩來和鄧小平的對手在政治上占了上風,他們將實行與周恩來背道而馳的政策。13追悼會過后,按周恩來遺孀鄧穎超的請求,由她陪伴周恩來的骨灰前往機場。在那里,工人將骨灰送上一架飛機,從空中撒向他奉獻了一生的中國大地。14鄧小平下臺和華國鋒當選,1976年1月悼念周恩來的活動僅僅讓政治局的批鄧會議中止了幾天。毛澤東對鄧小平的兩次檢討很不滿意,在周恩來追悼會的前一天就做出指示說,要把這些檢討印發政治局,做進一步的討論。在鄧小平看來毛的意圖不言自明。在1月20日的政治局會議上,當鄧小平第三次做檢討時,他再次表示希望有機會見到毛主席。江青問鄧小平為何要見主席,鄧小平說,他要親自向主席說明自己錯誤的嚴重性,親自聆聽主席的批評和指示,還要對自己工作中的一些問題做出說明。但是毛澤東一向拒絕跟他的批判對象見面,這次也不例外。他不想單獨聽鄧小平說什么,因為鄧小平很容易事后不認賬。17鄧小平知道自己無法單獨見到毛澤東后,立刻提筆給他寫了一封信,實際上是宣布自己準備辭職。他把信交給了毛遠新,請其轉交毛澤東。他寫道:“我首先向主席提出:解除我擔負的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責任,懇請予以批準。現在,已過去兩個多月,批判還將繼續下去,再不提出會妨礙中央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過失。至于我自己,一切聽從主席和中央的決定?!泵谑盏洁囆∑降男藕螅诙煊峙c侄子見面,聽他匯報鄧小平在昨天會上的表現。在毛遠新看來,鄧小平的檢討仍然不充分。毛遠新還向毛澤東匯報說,三位副總理——華國鋒、紀登奎和陳錫聯(這三位年輕的省級干部分別在1973年和1969年調入政治局,日后成為更高職務的主要候選人)——都請求有人牽頭處理國務院工作。毛立刻回答說,可以讓華國鋒帶個頭,并隨即主持黨的日常工作。20華國鋒不僅對外國人來說是個新面孔,甚至對中國民眾也是如此,但毛澤東認識華國鋒已有20年。毛第一次見到華是在1955年,當時華在毛的家鄉湖南湘潭任地委書記,大力擁護毛澤東激進的農業集體化政策,給毛留下了良好印象。在過去的20年里毛澤東一直很了解華國鋒,華國鋒在每一場政治運動中都堅決擁護毛澤東,而每一次運動之后也都得到提拔。在毛1959年批判彭德懷和后來林彪墜機后批判林彪時,華國鋒都證明了自己是毛的可靠擁護者。其他北京領導人是在1973年華國鋒升進政治局后,才有機會對他有所了解。王洪文性情固執、難與他人共事,華國鋒則是與觀點不同的干部也能做到關系融洽。華在“文革”前就是高干,因此那些剛恢復工作的老干部容易接受他?!八娜藥汀币步邮芩?,因為他們樂觀地以為此人性格溫順,易于操縱。

毛澤東告訴毛遠新讓華國鋒牽頭的同一天(1月21日),張春橋和江青安排召開了清華、北大的黨委會議,會上第一次點名批判了鄧小平。曾經受到鄧小平支持者批評的清華干部遲群,帶頭組織了更多公開批鄧的會議。毛澤東先公開批鄧,再讓他退出政壇,他做這樣的時間安排自有其考慮。在1975年,群眾都把鄧小平看作領導人,認同他的工作表現。為使華國鋒這個新領導人被人們接受,不因鄧小平的存在而受到影響,最好是讓鄧小平退出公眾視野,降低他在群眾中的威望。

中國民眾和外國媒體是從1月26日的《人民日報》上預感到了華國鋒的高升。雖然這則新聞沒有用通欄大標題,而是放在第三版一條不起眼的報道中,只說華國鋒接待了一個羅馬尼亞貿易代表團。1月28日,毛澤東正式讓華國鋒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2月2日,鄧小平提出辭職兩周后,黨中央向全國高層干部宣布:經政治局一致同意,任命華為代總理。鄧小平這時已經退出人們的視線。他提出辭職后,直到1977年夏天才回來工作。毛澤東知道,華國鋒不像鄧小平、周恩來那樣出類拔萃,但他實在找不到其他年齡和經驗都合適又能符合其要求的干部。至少就當時而言,毛澤東雖然放棄了鄧小平,但他并沒有放棄抓安定團結,而華國鋒(與王洪文不同)既不樹敵,也不搞派系。其實,華國鋒屬于那種鄧小平考慮提拔下級干部時也會尋找的人:他是一步一步被提拔起來、能夠解決問題的實干家。雖然他缺少馬列主義理論素養和外交經驗,但毛澤東希望他能逐漸熟悉這些領域。

也許對于毛澤東來說,最重要的是華國鋒是“文革”的受益者,因此可以確信他不會否定“文革”。與鄧小平不同,華國鋒沒有自己的勢力基礎,他能掌握領導權全憑毛澤東拔擢。所以毛可以放心,他會維護毛的威望和遺志。但是,在高層缺少經驗的華國鋒只是被任命為代總理:毛澤東在最終任命他之前,仍然要觀察他。1975年1月,毛對鄧小平表現出的領導能力十分放心,才把黨政軍全部頭銜正式交給了他。相反,華國鋒在1976年1月既沒有進入政治局常委,也沒有被任命為黨的副主席,甚至沒擔任任何軍隊要職。但是毛澤東確實把主持政治局會議、領導黨和政府日常工作的全部責任交給了華國鋒。華最初的任務之一是領導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即批判鄧小平為許多老干部恢復工作的做法。

批鄧運動的失敗

即使在撤了鄧小平的職,準備對他進行公開批判之后,毛澤東對批鄧仍是有節制的。他在2月21日選定華國鋒后的講話中說,與鄧小平的分歧還不是那么嚴重,屬于人民內部矛盾,不是敵我矛盾;對鄧小平的工作以后還要再商量;現在可以減少他的工作,但還是要讓他繼續工作,不能一棍子打死。毛澤東沒有完全拋棄鄧小平,但他決定開展一場公開的批鄧運動。他還盡量減少鄧小平對軍隊的控制,使他難以聯合軍隊反對自己。

1月18日,即鄧小平把辭職信交給毛澤東的兩天以前,大約有七八千名國防科技干部在先農壇體育場召開了批判“右傾翻案風”的大會。曾與鄧小平在國防科技領域密切合作過的張愛萍將軍此前已受到嚴厲批評,江青甚至說他是國民黨特務。張捎話說自己身體不適不能到會,并稱自己做出的決定由他本人承擔責任,與部下無關。當政治氣候迅速轉為不利于鄧小平及其同事時,張愛萍將軍并不是唯一感到不適的人。除了張愛萍以外,另外三個“金剛”及其親密同事——胡耀邦和他推動科技工作的同事、萬里和他主管鐵路的同事,以及周榮鑫和他教育界的同事——也都受到了批判。兩個月后周榮鑫去世。中央在2月2日宣布,由于葉劍英元帥生病,由陳錫聯主持中央軍委工作。陳錫聯在遼寧時與毛澤東的侄子毛遠新過從甚密,因此毛遠新可以做陳錫聯和毛澤東的聯絡員,確保軍隊維護毛的利益。2月16日中央批準了中央軍委的報告,宣布鄧小平和葉帥去年夏天在軍委擴大會上的講話有嚴重錯誤,停止傳達他們的講話文件。此報告一公布,鄧小平和葉帥在軍委的工作也隨之結束。毛澤東不想冒任何風險,讓受到批判的鄧小平和葉帥有可能與軍隊領導人聯手跟他作對。

由毛遠新牽頭,中共中央組織召開了各省、市、自治區和各大軍區負責人參加的批鄧會議。這次會從2月底開到3月初,很多地方領導人都是在這次會上第一次聽說毛澤東批評鄧小平的,而材料又是毛遠新搜集整理的。毛對毛遠新說,鄧小平把毛的“三項指示”

(反修防修;安定團結;把國民經濟搞上去)放在一起的做法,既沒有得到政治局的批準,也沒有向毛匯報。毛還批評鄧小平所講的“白貓黑貓論”(即“不管是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認為這個說法并沒有將帝國主義和馬列主義區別開來,反映出鄧小平的資產階級思想。張春橋插嘴說,鄧小平是資產階級的代表,他對內搞修正主義,對外搞投降主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南县| 稷山县| 迁安市| 金门县| 天长市| 五指山市| 乳源| 三原县| 铜川市| 宜兴市| 丽江市| 陇西县| 西安市| 迭部县| 东光县| 高密市| 黄浦区| 镇康县| 从化市| 绵阳市| 宜宾县| 定州市| 台州市| 陆河县| 武川县| 五原县| 太和县| 保亭| 安阳市| 三河市| 深泽县| 新民市| 庄浪县| 教育| 阿城市| 巨野县| 噶尔县| 灵璧县| 河北区| 阿合奇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