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鹿不自己站起來,那獅子永遠也不知道水有多深。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我們自己暴露了自己的缺點和底牌。
小李在一個公司負責公司技術(shù)部門的團隊建設,招聘面試自然少不了。有一次面試一個退休工程師,小李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沒有先了解清楚面試者的期望薪資,了解他對公司的真實看法,就直接說出公司這邊一個初期薪資,以及其他信息。結(jié)果聊到最后,看似比較融洽,對方說也覺得不錯,但還是需要回去考慮考慮。之后就再沒有回音了。而公司這邊覺得此人還不錯,就保留這個職位較長時間,放棄了進一步的尋找。雖然影響不是很大,但也還是造成了一些被動。
還有一次招聘,小李一開始就把公司看重什么技能、看重什么能力、以及自己的傾向都表露的一覽無遺。面試者的表現(xiàn)也頗對小李的口味,于是招聘進來了。結(jié)果進來1~2個月后就發(fā)現(xiàn)此人其實很不適合。只是此人比較善于察言觀色,順著小李的口風轉(zhuǎn)。原來此人的工作年限已經(jīng)7~8年了,技術(shù)細節(jié)也沒有深究,只是大而化之的聊了一些他的工作經(jīng)歷以及感受。而這些東西,最容易造假。
這兩次招聘經(jīng)歷,給了小李一個教訓,那就是不要過早暴露意圖和底牌。一旦你全部和盤托出,就會出現(xiàn)被動的情況,“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人,他們的意見就會根據(jù)我的意見進行調(diào)整。結(jié)果你只會看到你想看到的東西,而不是真實的東西。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可能經(jīng)常會參與與人談判的工作,那么如何有效地掩飾自己的真實動機就顯得尤為重要。
談判就必須進行溝通。了解對方心理,有助于表達自己的心理,可以有效地促進溝通。如果對方不清楚我們的心理要求或態(tài)度,必要時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合適的途徑和方式向?qū)Ψ奖磉_,以有效地促使對方了解并重視我們的心理要求或態(tài)度。
但是作為談判另一方,談判對手也會分析研究我們的心理狀態(tài)。我們的心理狀態(tài),往往蘊含著某些重要的信息,有的是不能輕易暴露給對方的。掩飾心理,就是要掩飾我們的情緒、需要、動機、期望目標、行為傾向等。在很多時候,這些是我們在商務談判中的核心機密,失去了這些秘密也就失去了主動。這些秘密如果為對方所知,就成了助長對方滋生談判詭計的溫床。研究表明,不管是紅白臉的運用,撤出談判的脅迫,最后期限的通牒,拖延戰(zhàn)術(shù)的采用等,都是以一方了解了另一方的某種重要信息為前提,與一方對另一方的心理態(tài)度有充分把握有關(guān)的,因而對此不能掉以輕心。
為了不讓談判對手了解我們某些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意圖和想法,談判人員可以根據(jù)自己對談判心理的認識,在言談舉止、信息傳播、談判策略等方面施以調(diào)控,對自己的心理動機(或意圖)、情緒狀態(tài)等作適當?shù)难陲?。如在談判過程中被迫做出讓步,不得不在某個已經(jīng)決定的問題上撤回,為了掩飾在這個問題上讓步的真實原因和心理意圖,可以用類似“既然你在交貨期方面有所寬限,我們可以在價格方面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等的言詞加以掩飾。為了掩飾重視交貨時間的這一心理狀態(tài),可借助多個成員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擾亂對方的視線,或在議程安排上有意加以掩飾。
身處職場,學會適時隱藏自己,有時候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
剛進公司第一天,部門的主任就向同事們介紹:“這是小威,我大學老師的兒子,以后大家要多多照顧?!?
小威自己還琢磨著是否要保守秘密的時候,主任倒替他亮了底牌。同事們對小威的態(tài)度明顯十分殷勤,就連平時不怎么搭理人的老王偶爾也會在業(yè)務上對他指點一二。主任對他的關(guān)照更是不用說了,部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讓他參與。
其實,小威的工作能力是很強的,而且工作很負責任。他的成績大家也有目共睹,換個人得到這樣的機會也不一定能做出來。他自己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主任老師的兒子,而感到有什么優(yōu)越感。
因為得到了許多別人沒有的鍛煉機會,短短兩年,他成長得很快。沒想到,不久單位人事調(diào)動,主任被調(diào)走了,而小威也被打入了冷宮。其實,平心而論,他付出了不少,才能有今天的成績,可就因為他跟主任有私交,他的所有成績都被否定了。在新上任的主任的眼里,他就是一個靠關(guān)系吃飯的年輕人。
在這個復雜的社會中,特別是人際關(guān)系不簡單的職場中,還是少亮底牌,給自己一些保護為好。
將嘴掛在墻上
得意而不要忘形:得意時要少說話,而且態(tài)度要更加謙卑,這樣才會贏得朋友們的尊敬。
禍從口出,沒必要自惹麻煩:要想在工作中保持心情舒暢,并與同事關(guān)系融洽,那就多注意你的言行。對于姿態(tài)上低調(diào)、工作上踏實的人,上司們更愿意起用他們。如果你幸運的話,還很可能被上司意外地委以重任。
莫逞一時口頭之快:凡事三思而行,說話也不例外,在開口說話之前也要思考,確定不會傷害他人再說出口,這樣才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你也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口出狂言者禍必至:是不是因為物欲文明的催生所致,如今社會上各類職業(yè)當中都有動輒口出狂言的人。
恥笑譏諷來不得:言為心聲,語言受思想的支配,反映一個人的品德。收起你的不負責任、胡說八道、造謠中傷、搬弄是非等不道德的言語。
不要揭人傷疤:不能拿朋友的缺點開玩笑。不要以為你很熟悉對方,就隨意取笑對方的缺點,揭人傷疤。那樣就會傷及對方的人格、尊嚴,違背開玩笑的初衷。
放低說話的姿態(tài):面對別人的贊許恭賀,應謙和有禮、虛心,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君子風度,淡化別人對你的嫉妒心理,維持和諧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
說話時不可傷害他人自尊:講話要有分寸,不要傷害他人。禮讓不是人際關(guān)系上的怯懦,而是把無謂的攻擊降到零。
不要總是抱怨原單位:跳槽屬于人才流動,是當今社會很正常的一種現(xiàn)象,并不為奇,而且跳槽者屢屢能在新的團隊里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創(chuàng)造更佳的業(yè)績。如果這一步還沒有達到,你就急急忙忙地大?!白旃Α保再H低老團隊的手段來抬高自己在新團隊的人緣和地位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說話不可太露骨:別以為如實相告,別人就會感激涕零。要知道,我們永遠不能率性而為、無所顧忌,話語出口前,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是一種成熟的處世方法。
沉默是金:沉默,并不是永不說話,該說的時候還是要說的。適度的語言本身也是一種沉默。
糊涂人聰明一世
功成名就更要保持平常心:高調(diào)做事是一種責任,一種氣魄,一種精益求精的風格,一種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所做的哪怕是細小的事、單調(diào)的事,也要試著隱藏自己的缺點,盡量做到自己的最高水平,體現(xiàn)自己的最好風格,并在做事中提高素質(zhì)與能力。
做人不要恃才傲物:當你取得成績時,你要感謝他人、與人分享、為人謙卑,隱藏內(nèi)心的極度的喜悅與驕傲,這樣能讓對方吃下一顆定心丸。如果你習慣了恃才傲物,總表現(xiàn)出看不起別人,那么總有一天你會獨吞苦果。
容人之過,方顯大家本色:大度睿智的低調(diào)做人,有時比橫眉冷對的高高在上更有助于問題的解決。例如作為上司,就應該具有容人之量,既然把任務交代給了下屬,就要充分相信下屬,隱藏起自己的斤斤計較,讓下屬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人盡其才。
簡樸是低調(diào)做人的根本:也許你已腰纏萬貫,但是還是應該在生活上簡樸些、低調(diào)些,不僅有助于自身的品德修煉,而且也能贏得他人的交口稱譽。
做人要圓融通達,不要鋒芒畢露:功成名就需要一種謙遜的態(tài)度,自覺地在名利場中做看客,不要暴露自己真實的意圖,要學會開拓廣闊心境。
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也許你有自以為是的一面,那么你必須隱藏起來才不會產(chǎn)生自滿心理,才能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締造完善人生。
謙遜是終生受益的美德:一個懂得謙遜的人是一個真正懂得積蓄力量的人,謙遜能夠避免給別人造成太張揚的印象,這樣的印象恰好能夠使一個人在生活、工作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與能力,最后達到成功。
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性格豪放者心胸必然豁達,壯志無邊者思想必然激越,思想激越者必然容易觸怒世俗和所謂的權(quán)威。所以,社會要求成大事者能夠隱忍不發(fā),高調(diào)做事,低調(diào)做人。
在傾聽中贏得主動
要想掩飾自己的意圖,就要鼓勵對方先開口。
首先,傾聽別人說話本來就是一種禮貌,愿意聽表示我們愿意客觀地考慮別人的看法,這會讓說話的人覺得我們很尊重他的意見,有助于我們建立融洽的關(guān)系,彼此接納。
其次,鼓勵對方先開口可以降低談話中的競爭意味。我們的傾聽可以培養(yǎng)開放的氣氛,有助于彼此交換意見。說話的人由于不必擔心競爭的壓力,也可以專心掌握重點,不必忙著為自己的矛盾之處尋找遁詞。
第三,對方先提出他的看法,你就有機會在表達自己的意見之前,掌握雙方意見一致之處。傾聽可以使對方更加愿意接納你的意見,讓你再說話的時候,更容易說服對方。
在低調(diào)中修煉自己
深藏不露,是智謀:過分的張揚自己,就會經(jīng)受更多的風吹雨打,暴露在外的椽子自然要先腐爛。一個人在社會上,如果不合時宜地過分張揚、賣弄,那么不管多么優(yōu)秀,都難免會遭到明槍暗箭的打擊和攻擊。
出頭的椽子易爛:時常有人稍有名氣就到處洋洋得意地自夸,喜歡被別人奉承,這些人遲早會吃虧的。所以在處于被動境地時一定要學會藏鋒斂跡、裝憨賣乖,千萬不要把自己變成對方射擊的靶子。
才大不可氣粗,居功不可自傲:不可一世的年羹堯,因為在做人上的無知而落得個可悲的下場,所以為人處世要盡量收起自己的才大,也別暴露出自己的功高。
做人不能太精明:不耍小聰明,不要過分地展示出自己的精明能干,讓自己始終處于冷靜的狀態(tài),在“低調(diào)”的心態(tài)支配下,兢兢業(yè)業(yè),才能做成大事業(yè)。
樂不可極,樂極生悲:在生活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起承轉(zhuǎn)合過程中,人應隨時隨地、恰如其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起點不要太高。即使你已獲得成功,也不要什么都喜形于色。
低調(diào)做人,便可峰回路轉(zhuǎn):在待人處世中要低調(diào),當自己處于不利地位,或者危險之時,不妨先低下高昂的頭,先退讓一步,這樣做,不但能避其鋒芒,脫離困境,而且還可以另辟蹊徑,重新占據(jù)主動。
聰明人多,能過“愚”字關(guān)者鮮矣
在低調(diào)中修煉自己:低調(diào)做人無論在官場、商場還是政治軍事斗爭中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
大智若愚,實乃韜光養(yǎng)晦之術(shù):“大智若愚”,重在一個“若”字,“若”設計了巨大的假象與騙局,掩飾了真實的野心、權(quán)欲、才華、聲望、感情。這種甘為愚鈍、甘當弱者的低調(diào)做人術(shù),實際上是精于算計的隱蔽,它鼓勵人們不求爭先、不露真相,讓自己明明白白過一生。
在“愚”中等待時機:隱藏真實的自己,不僅可以將有為示無為,聰明裝糊涂,而且可以若無其事,裝著不置可否的樣子,不表明態(tài)度,然后靜待時機,把自己的過人之處一下子顯現(xiàn)出來,打?qū)κ忠粋€措手不及。但是如果常用“糊涂”來迷惑對方耳目,寧可有為而示無為,萬不可無為示有為,本來糊涂反裝聰明,這樣就會弄巧成拙。
刻意吃虧是風度:任何時候,情分不能踐踏??桃獬渣c小虧,或許能給以后帶來很多合作的機會。若一個人處處不肯吃虧,則處處必想占便宜,于是,妄想日生,驕心日盛。而一個人一旦有了驕狂的態(tài)勢,難免會侵害別人的利益,暴露出自己利益攻心的一面,于是便引起紛爭,在四面楚歌之中,又焉有不敗之理?
為對手叫好是一種智慧:美德、智慧、修養(yǎng),是我們處世的資本。為對手叫好,是一種謀略,能做到放低姿態(tài)為對手叫好的人,那他在做人做事上必定會成功。
謙卑處世人常在:謙卑是一種智慧,是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懂得謙卑的人,必將得到人們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平和待人留余地:用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他人,給對方留一條路,也是給自己留一條路,不要示人以不留余地的狠角色。
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對于別人的過失,必要的指責無可厚非,但若能隱藏自己的憤怒,以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別人,就會讓世界變得更精彩。
毛羽不豐時,要懂得讓步:隱藏自己的野心,做出適當?shù)淖尣酵勤A取對手的資助,最后不斷走向強盛、伸展勢力,再反過來使對手屈服的一條有用的妙計。